正文

先生說:人人合一,人牛合一

(2022-10-27 03:57:14) 下一個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凡事都有兩個方麵,有它的陰暗麵,也有它的陽光麵,如果你老是往陰暗麵去想,就會越來越頹廢,越來越沉溺。就像齊桓公,他去打獵回來,在暮色中他一口咬定自己撞到鬼了,後來以後就一病不起,奄奄一息,直到有人告訴他,你看到的那個黑影,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隻有將來能做霸主的人才能夠看到的,不到一天的功夫,他又生龍活虎了,馬上就好了,這就是人的轉念之間,所以說是陰暗的還是陽光的,取決於我們自己。

莊子逍遙遊篇用大鵬從北冥飛往南冥,就是在隱喻我們萬物都是向陽而生的。南代表陽,太陽代表陽光,但是這也不是定法,外在的東西都不是定法,所以莊子在逍遙遊篇又插入了一小段,宋人資章甫fu,而適諸越。越人斷法文身,無可用之。講到一個宋國人,他是專門做紮頭發的飾品,以及衣服上佩戴的一些飾品。比如說紮頭繩,佩戴的一些玉佩,桃胡、墜子等等,他是做這方麵買賣的。他到越國以後,發現越國人斷法文身,人家根本就用不上這些東西,所以他千裏迢迢,最後白白地折騰一趟。

這段寓言告訴我們,大鵬從北冥飛往南冥是向陽而生,但是向南、向陽,並不是都可以生機勃勃的,不能在外在的事物上去分析。宋國人在外在的事物上分析,認為越國一定是一個巨大的空白市場,越想越得意,但是陰陽實際上在我們心中,所以到了莊子《養生主》篇,莊子就講到了“緣督以為經”。這個“督”就是我們內在的那種中正之氣、太和之氣,它才是一切的標準。莊子養生主篇第一段其實是在講:道、法、術、器,四個層麵。

一開始他講“以有涯求無涯,殆也”。就是在說不能夠向外去求,而要回歸於道的層麵,回歸於“官知止而神欲行”的道的層麵,接下來又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這個“為善無近名,無惡無近刑”就是講的是“法”的層麵,但是這個法取決於我的直覺,取決於我的良知,與外在的標準,以及刑,法,製度是沒有關係的,所以莊子說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善惡要分兩邊,沒有外在事物善惡的區分的,因為善和惡都是由“我”而決定的,這是法的層麵,那麽,我們怎麽才能夠尊重自己內心的意願,不違背自身的良知,又不與外在的標準是非、刑法、製度相衝突呢,那就回到“術”的層麵。

緣督以為經,要把我們自身的陰陽之氣和大自然的陰陽之氣對衝了調和了,萬物負陰而抱陽,以衝氣為和,達到那種中正太和的狀態,我們就可以內和於心。外應於物,內心與外在也滅有任何衝突,外在也不可能傷害到我,最後就是“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是“器”。我的身體就是一個“器”,我身體與外物合為一體就是一個“器”。庖丁和刀已經做到了人刀合一,庖丁和牛也做到了人牛合一。庖丁、刀、牛和外在的一切都已經做到了合一,這是一種“大器”。

當然道、法、術、器,它是一體的,從道到法到術到器這個層麵,我就是本自具足的,這時候正亦邪邪亦正,一旦你調和了自己的中和之氣,你去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那種先知先覺的能力,因此記住了一切的準則都是我們自身,都取決於我們自身的那個中正之氣。如果做事還是諸多不順,這時候一定要停下來,要以靜待動,要待時而動。這時候靜就是動,退就是進,慢就是快。

抄錄郭偉聖先生視頻全文。2022年9月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