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煩惱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這句話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能夠意識到你是無所不能的。第二點,你能夠意識到,過往的一切都是來成就我的,未來的一切也都是讓我遊戲人間以觀其妙的,那麽你就不會有任何的煩惱。在莊子看來,即便你像一國之君一樣,具有那種生殺予奪的大權,仍然也會有煩惱。
“有虞氏之宮,湯武之室”即便是商湯王、周武王,他們仍然過著那種惴惴不安的日子,內周樓疏,外不敢獨行,惴栗於廟堂之上,所以說僅僅具有那種生殺予奪的大權,仍然不能夠解除我們的煩惱。
莊子《齊物論》篇齧缺問道於王倪,王倪告訴他,至人神也,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入火不熱入水不溺,這樣的至人他是無所不能的,這裏麵講的入火不熱入水不溺,更多的是一種先知先覺的能力,這種先知先覺能夠趨利避害,當然這種先知先覺也並不是能掐會算,而是“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當你規避了一個又一個危險和陷阱以後,你才會發現其中的妙處,原來我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救我的。都是在成就我的,這樣的人才叫做“乘物以遊心”,才是遊戲人間。
把人間看作一場遊戲是在觀其妙化,哪裏有什麽煩惱和痛苦呢,我們剝離那種固化的認知,需要一個曆練的過程,需要把自己的神漸漸地收回來,才可以做得到。莊子也給出了三個步驟。壹其性、養其氣、合其德。
什麽叫做“壹其性”?物各有儀謂之性,我們的眼耳口鼻手腳都是性,眼睛想看到美好的東西,耳朵想聽到美好的音樂,口中想吃美味的食物,都是在滿足某一方麵的需求,滿足某一方麵的需求就是欲望,而壹其性就像庖丁一樣,他是肩之所倚,膝之所抵,足之所履,是手腳並用的,是我們身體的整體協調性。當我們身體整體協調的時候,這時候我們那種自性,我們那種神性就出來了,所以說你的欲望還是夢想,要看它的通道的七點在哪裏。
我們看到的,我們聽到的,我們嗅到的,那都是以我們眼耳口鼻作為原點的,而一個人的夢想應該是以心作為本原,是心通外物,所以真正的“壹其性”就是以心來統領一切,以心來感知一切,這既是一種先知先覺,也能把當下和將來統一起來。聖人達綢繆周盡一體也,這就回歸了壹其性。
所謂的“養其氣”。人體就是一個氣囊,當你能夠不把自己的氣力用在外物上的時候,隻是等待那個念頭的出現,這時候你的念頭就是願力就是大願,這種大願可以披荊斬棘,可以一往無前。“幹越之劍,匣而藏之,上際於天,下蟠於地”。他可以上斬雲紀,下斬地紀的,直之無前,案之無旁。這種力量隻是我們沒有發覺它而已。莊子也不輕不重地告訴我們,凡以為不然者,天門弗開也。
第三步就是“合其德”。這個德就是天性,是自本自根的。“我”就是一切的根源,是物質還是意識,是欲望還是夢想,是現實還是夢幻,都是由你說了算。。
抄錄郭偉聖先生視頻全文 2022年 9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