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生解惑:化腐朽為神奇

(2022-09-17 02:44:48) 下一個

無論是工作學習生活,我們都應該享受其中,享受這奇妙的過程。工作的時候我們能夠體會那種滴水穿石,雄風無前、化腐朽為神奇的那種美妙感覺。我們學習的時候要享受那種融會貫通,內在圓滿的那種身心的愉悅,就像庖丁解牛,手足並用,一氣嗬成,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不僅能夠給自己帶來那種美感,也能給別人帶來那種賞心悅目的享受,豁然而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誌。

你看,他不僅愉悅了自己,心滿意得之後,他也想把這種快樂分享給他人。可是我們很多人做起事情來總是心不在焉、六神無主、身心疲憊,唉聲歎氣,那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其中的樂趣。我們總是追憶過去,在焦慮未來,當你老是在過去的事情中出不來的時候,人就很容易抑鬱。當你老是想著那些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時候,人一定會陷入那種焦慮和恐慌之中,那麽怎麽能夠讓我們做起事情來如行雲流水,甚至是不知疲倦廢寢忘食呢。

莊子給出了很多的方法。《齊物論》開篇:南郭子綦仰天而噓,隱幾而坐,然後到“吾喪我”。這是一個從關注自身呼吸,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然後切換到“吾喪我”的境界。“吾喪我”就是身心俱滅。從身心合一到身心俱滅,人就不會有那種能量的消耗,就不會有自我的折磨。一個佝僂的乘蜩丈人,他捉秋蟬就像在地上撿土坷垃一樣,那麽容易那麽簡單,他是怎麽做到的,他也是由靜到動,靜極而動,一開始在竹竿上麵頂瓦塊,就是為了讓自己靜心,在竹竿上麵頂一個瓦塊到頂五塊瓦塊的時候,這就完成了身心合一的過程,然後他再去捉秋蟬。

天地雖大,萬物之多,唯蜩翼知之。這時候什麽都幹擾不到他了,他已經達到了身心俱滅的狀態,已經無我了。楚國的大夫孫叔敖三上三下,他對自己的總結就是“在乎我,亡乎彼;在乎彼,亡乎我”。當我關注自身的時候,外在的一切都與我沒有關係。當我去工作的時候,我會全身心的撲再工作上,從不去關注我自己,這就是從身心合一到身心俱滅的過程。身心合一的方法,莊子講到心在齋、坐忘,以及被衣向齧缺傳授心法。道將為汝美,德將為汝居,神將來舍。。。。。這都是一種方法,我在前麵的視頻也講過。我們德身體就是一個天然的閉環係統。

在這個閉環係統立麵讓氣息周流不殆,他就相當於在充電的過程,相當於給它通上了生物電,一定會產生這種動力,這種動力一開始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慢慢德感應就會越來越強烈,最後你不動都不可以,這叫靜極而動。當我們動的時候,我們身體這個天然的閉環係統,我們這個天然的生物電導體,在天地的這個大氣場中,或者天地的這個大磁場中,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平行切割天地的氣場,都是在切割天地的這個磁力線,我們會被動的產生那種生物電的,這就是為什麽很多人做起事來就像庖丁解牛一樣,不知疲倦而又能自得其樂的原因。

身心合一到身心俱滅,他也是一個後天接上先天的過程,或者說後天轉為先天的一種過程。轉為先天以後,就是徹底地點燃了我們生命之光,他可以薪盡火傳,可以亙古不息,接上了先天的力量,從此沒有能量消耗,隻有滴水石穿到點石成金的快樂。隻有春風化雨到雄風無前的神奇。

抄錄郭偉勝先生視頻全文。2022年9月14號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