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生說:直覺是開天門

(2022-09-13 02:39:25) 下一個


有的人認為直覺也不一定準,直覺有時候會欺騙我們,也會產生各種的危險,這是因為我們把直覺當成了欲望,把直覺當成了放大的欲望,那莊子講的直覺是什麽呢,莊子講的直覺是天人感應,名可名,非常名。我們用“直覺”這個詞,也不能夠精準的表達它真實的含義,直覺、靈感、潛意識、第六感,它們之間概念(區別)其實是模糊的,幾乎沒有邊界的。

甚至我覺得靈感更接近直覺的本意,欲望是怎麽產生的。欲望是因為外物而引起的,是外因,而靈感都是莫名其妙的出現的,它沒有任何外因,與外界的因素沒有關係。古時候沒有直覺這個名詞,莊子把它稱為“中出者”,稱為“明”,那麽怎麽才能達到這種天人感應的效果,才能夠有這種直覺和靈感出現,正則靜,靜則明,調整自我,讓自己靜下來,自然就有那種直覺,就有那種靈感,這是靜和動的關係,一定是靜極而動的。

莊子逍遙遊篇連續三次描寫大鵬從北冥飛往南冥。第一次大鵬起飛沒有成功,它憑借的就是外因海運將徙於南冥也,想憑借海風,憑借台風,但是沒有成功。第二次它就做到了調整自我,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莊子講大鵬第一次起飛的時候,沒有講它扶搖直上九萬裏,隻是講到“怒而飛”,第二次就講到摶扶搖之上九萬裏。“摶”就是在調整,扶搖就是飄飄蕩蕩上升的一個過程,但是它這時候還是摻雜了自己的意誌,還沒有真正的做到靜和明。

去與六月息者也,這是一種意誌,它做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的調整。然後再加上自己堅強的意誌,認為可以到達南冥,仍然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到了第三次,我們可以看到,莊子的筆法是那麽細膩和深刻。第三次描寫大鵬起飛的時候,就是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裏,絕雲氣,負青天,且適南冥也。第三次威為什麽成功了,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裏。羊角就是老山羊的角,老山羊的角是一種螺旋狀的,也就是說,這時候大鵬才真正完成了自我的調整,這是一個貫通自我的過程,在打通自我,讓氣息周流不殆的時候,就是在給自己一個“充電”的過程。

大鵬三次起飛,直到第三次才取得成功,就是在隱喻我們:直覺,它絕不是欲望,絕不是外因,而是調整自我,貫通自我,讓氣息周流不殆,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它才能在天地的這個大氣場中或者天地的這個磁場中產生一個橫向的動力,因此直覺是調整自我在先,讓氣流在這個天然的閉環係統中周流不殆,莊子把它叫做“環中”。他說“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此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故曰莫若以明’。這個“明”以及莊子後來講的“中出者”,指的都是我們今天講的直覺靈感潛意識第六感等等,隻有充分地調整自我,才能夠擁有真正的天人感應,才能夠擁有真正的直覺。

孔子問道於老子的時候。老子說:正者,正也,凡以為不然者,天門弗開也。正者,正也。隻有你調整自我,才能夠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如果你認為不是這樣的或者顛倒了這個順序,那都是沒有開天門,都是沒有達到真正的天人感應。貫通自我,讓氣息周流不殆沒有障礙,我們就稱為了真正的環中!邀於此者,四肢僵,思慮徇達。耳聰目明,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天隨人願的,所以大鵬第三次可以絕雲氣負青天。

當它靜極而動的時候,即便它不去依賴雲氣,雲氣也要成就它;即便它不去依賴青天,青天也要成就它,所以說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

抄錄郭偉勝先生視頻全文。2022年9月13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蓬蓽生輝的友人 回複 悄悄話 為什麽孔子聖人敬畏周公為聖人?

https://www.ixigua.com/7068255718020743711?logTag=01313d8d5daa091db19c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