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靜猶明,而況精神乎?人如果能夠靜下來,他就能夠照見一切,就能夠做得非常周全,就能夠解決我們很多的實際問題,但是,我們被這個物欲的世界牽製的太多了,受到的羈絆太多太久了,以至於我們不能自拔,想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談何容易?其實“我”就是一切的根源,我們回到我們自身上找,才能找到根本,無非就是以下幾點造成了我們千頭萬緒理不清。第一點我們太過於急噪了,我們做什麽事情老是急功近利,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xiāo)炙。,這種急噪的心理,會讓人變得越來越機巧機靈,越來越東張西望,反而是猴子掰玉米,這山望著那山高,最後一無所獲,這是我們被低級欲望控製的原因,我們尚沒有脫離那種低級的趣味和低級的欲望。
第二點我們容易鑽牛角尖,容易越來越狹隘,人在鑽牛角尖的時候會越鑽越有癮,會有一種錯覺,認為自己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智慧,簡直就像神探一樣,能夠邏輯自恰,能夠推理的嚴密無縫,這都是一種錯覺,是因為你的執著心蒙蔽了你的心竅,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怎麽去解決?有的人說你什麽都別想,什麽都別想哪有那麽容易的,你實在做不到什麽都不想,無不將也,無不迎也。你就直接去麵對它,與其求無那麽累,不如去求有,求大至所有,把你這些年來所遇耿耿於懷的事,羅列1234,不要羅列得太多,最多5個就夠了,你一個一個去看,一個一個去想,每一件事情隻要你執著去想3分鍾,你就會覺得自己越來越痛苦。
好了,這時候告訴自己,再去想你第二件放不下的事情,這時候你又覺得第一件好像不重要了,第二件很重要,如此反複循環一圈下來,你會發現,這件事情原來都不是那麽重要。當你執著於第二件的時候,第一件就不重要了,執著於第三件的時候,第一件和二件也不是那麽重要了,為什麽會這樣呢?莊子早就說過這是天道均衡的力量,有所正者有所差,他一定是相互調和相互佐證的,最終都是讓我們走出那種執著心,都是為了讓我們活得越來越超脫,和大怨必有餘怨,如果你不能夠周全的話,不管你解決多大的矛盾,最後你還會去鑽牛角尖,還是不能夠自拔,越來越痛苦,這是一種圍點打援的方式,我們不妨去試一試。
同時這也是在抽離自我,當我們能夠抽離出來的時候,你會看到那一個胡思亂想的你,我們能夠旁觀到那個胡思亂想的假我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超脫了。你的心會越來越靜,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就是精神上的明,這種明不是聰明,與我們的機靈聰明毫無關係,它指的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洞見,是我們的一種內觀內照在起作用的。我們能夠不急躁又能夠圍點打援,消除我們的煩惱,接下來我們就應該發現我們自己的天賦其能,找到我們擅長的事情,能夠做得這件事情,不管它目前看起來有沒有意義,隻要它能夠調和我的心,那麽我就要堅持把它做下去,哪怕現在你要謀生,哪怕你現在的經濟條件不允許。
一旦稍有空閑,你就要在你願意做的事情、感興趣的事情上、喜歡做的事情上,去練我們那一顆塵心,把我們那顆心練得越來越明亮,會一通百通的。其它的謀生技巧,其它所謂的財富問題。那都是順帶而來的,是不求自來的,隻要你想做的,心想做的事情,即便看似無用的,越是大道所存在的地方。
東郭子問道於莊子。大道到底在什麽地方。莊子說:夫子所問也,固不及質也。先生你來問我的這個問題,都沒有問到根本上來。大道本是無形無狀的,大道是非常隱蔽的,越是看不見,越是看不清,越是覺得它沒有用的地方,越是對我們的人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莊子對東郭子也說了四句非常重要的話。淡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閑乎,寥已吾誌。這裏麵所講的“淡而靜乎”,就是我們能夠怎麽能夠讓自己靜下來。你一定不要急噪,要允許自己有成長的時間和空間,堅信自己是肩負著某種使命而來到這個人間的。
第二點,漠而清乎。你能把你耿耿於懷的事情看淡了,自然就能夠明心見性。“調而閑乎”當你能夠跳出來看這所有的事情的時候,你認為放不下的那些事,它恰恰是一正一負,是一種精妙的安排,都是試圖把你推向某一個高度,最後達到“寥已吾誌”。你遠大的誌向猶如龍入大海,已經不是一種欲望,那是一種神欲,隻是為了施展自己的天賦其能而已,隻是讓自己更加的身心自在自由而已。
我們總結一下。第一點:我們一定不要急噪,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第二點:我們要圍點打援。第三點:調而閑乎,把這所有的問題,找出它的正麵,找出它的負麵,有所正者有所差,腐朽恰恰能夠化為神奇。寥已吾誌,我們要有那種圖南之誌,我們的圖南之誌是為了解脫,是為了身心的自由,是為了發揮我們的天賦其能。而我們的欲望都是表演給別人看的,都是正名給別人看的,想得到別人的認可,那是毫無價值的。
抄錄郭偉勝先生視頻全文:“莊子:讀懂這四句話!請對號入座;看淡了,自然也就看透了。”
https://www.ixigua.com/7128245896147370526?logTag=4d6762dd0bff50c540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