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生傳莊子道:得道具體方法論

(2022-08-11 04:46:59) 下一個


體道和悟道是有認知論和方法論的,認知論是首先破除我們那種認知障礙,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我們所學的東西,都是用來消除已有的這種認知障礙的,這種後天給予我們的這種認知障礙的,那麽具體的方法論是什麽呢?在莊子內篇中兩次提到“敢問其方?”。第一次是在莊子《齊物論》篇,第二次是在莊子《人間世》篇。

第一次是在莊子《齊物論》開篇,顏成子遊就問他的老師“何居乎?心如死灰,形如槁木”。你今天看起來仿佛完全換了一個人,為什麽會這樣呢?南郭子綦告訴他“今日吾喪我”。就是我今天已經是身心俱滅了。“吾”和“我”分別代表的是精神層麵的我和我的肉身。顏成子遊接下來就問了具體的方法論“敢問其方”。南郭子綦以人籟、天籟、地籟,三種意境來啟迪顏成子遊,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都是天地這個大物的自然呼吸帶來的這種風,有了風以後,“鹹其自取”。

你是什麽樣的人,你就能夠聽到什麽樣的聲音,似耳,似鼻,似口,似窪,似汙,這裏麵其實對應的就是人體的九竅,就是代表我們的一種欲望,接下來又講到喜怒哀樂,慮歎變蟄,姚佚啟態,12字代表了12情緒,代表了12種感情。我們身體的欲望,是由我們身體的九竅決定的,我們的情情誌情感,它是由我們的心竅決定的,所以如果你想找方法,無非從兩方麵入手,一個是情,一個是欲,情歸心,欲歸身,這是一種概論,也就是掌握了情和欲,(或者)掌握了心和身,兩點入手,也就找到了方向。

到了莊子《人間世》篇,莊子具體提出了“心齋”,心齋是什麽?心齋就是剔除心中的雜念,怎麽去剔除心中的雜念?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循耳目內通,外於心知。這兩點就很重要,從氣入手,從內觀入手,循耳目內通,就是關閉對外的孔竅。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欲靜先平氣,欲神先順心。心氣心氣,調氣就是調心,調身就是調欲。

到了莊子《德充符》篇,進一步提出了坐忘之道,這個坐忘之道,就是莊子說的“今日吾喪我”。已經達到了身心俱滅的境界,莊子針對心和身,針對情和欲,在《刻意》篇也進行了總結:純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素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通過一呼一吸,通過內觀內照,可以讓自己滿滿地消除那種雜念;我們身心不為之所累,那就是不虧其神,自性為神,都是我們本自具足的,本身就有的,你隻要不讓這個形體負累,那就是不虧其神,你能做到這兩點,才叫做真人。

在莊子的外篇《田子方》篇。孔子也向老子提出了一個問題“願聞其方?”,老子告訴的方法是什麽呢?“貴在於我而不失於變”。這需要我們能夠參悟生死,當你能夠參悟生死以後,才能夠得到身心的解脫。我們可以總結一下,這種求道的方法,其實因人而異,我們在前幾講講過。得道的高人分為4種,以技載道者,以身載道者,以神載道者。,以無禦道者。

以技載道,360行行行出狀元,有84000法門,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興趣點著手,都可以載道,都可以入於道門。第2點就是以身載道者,道之真在治身,隻要你能把身體,調,理,好了,你的自性,你的神性自然就會出來了。第3個就是以神載道者,以神載道者要忘記生死,要參悟生死,參悟了生死的人,生死都不放在心上,他還會把什麽放在心上呢。第4種就是以無禦道者,這個以無禦道者,他要有大鵬的那種衝天之誌,他可以突破天地時空的限製,這是神欲代替人欲。

我們做到沒有欲望很難,然而你如果具有這種衝天之誌,人有這種神欲的話,其它的欲望若有若無的的。造適不及笑,獻笑不及排。這些所謂的七情六欲,所謂的喜怒哀樂,都相當於大海裏麵的一滴水,又怎麽能夠擾動你,又怎麽能夠幹擾到你呢

抄錄郭偉勝先生視頻全文:“莊子:人有七情六欲;入於道門的方法,簡明扼要,皆可入道。”

https://www.ixigua.com/7130084182432154149?logTag=11c0ad5e91ab1c5cea5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蓬蓽生輝的友人 回複 悄悄話 這是先生可堪完美的一個視頻。

裏麵有大道至簡的精髓之處。

先生總結了莊子之道裏的得道高人的全麵描訴:從繁到簡、從表到裏,從凡入聖的步步精進的布道過程。讓人心慢慢地打開,接收,消化,吸收,而後運化,最後結晶,入道!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