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有好壞之分,隻有善惡偏執

(2022-04-02 10:50:14) 下一個

莊子對慧子說,你看你一天到晚和人家辯論,把自己累得不行,辯論過後,自己靠在梧桐樹下麵就睡著了,何必要和別人爭得麵紅耳赤,何必搞得自己那麽辛苦,你和別人爭辯,即便你贏了,就說明你是正確的嗎?即便別人輸了,就說明別人是不正確的嗎?你所爭論的,你所辯論的,都是你的情緒化所帶來的那種錯覺,所以你要做一個“無情”的人。

慧子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莊子說你理解偏了。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莊子的這句話信息量特別大,他首先說我所謂的無情,就是沒有那種好惡之心,沒有好惡之心就不會帶來那種情緒上的偏執,就不會和別人爭得麵紅耳赤,就不會耗散自己的精氣神。

在莊子《至樂》篇也舉了這樣一個例子。鹹池九韶之樂,張之於洞庭之野,鳥聞之而飛,獸聞之而走,魚聞之而下入,人卒聞之,相與還而觀之。鹹池、九韶之樂,這是宮廷音樂,是一種高雅的音樂,皇帝在洞庭之野演奏鹹池九韶之樂,鳥聽了覺得是一種幹擾,覺得是一種煩擾,會飛得更高,逃避的遠遠的,四足的獸聽了以後也會逃之夭夭,魚聽了也會沉到更深的水底。人卒聞之,相與還而觀之,可是人聽了以後覺得興猶未盡,即便走遠了還會轉過頭來再去聽一聽,再去回味一下。

彼必相以異,其好惡故異也,產生這種截然不同的感覺,那都是因為,人首先在內心樹立的那種好壞的標準,樹立的那種是非的標準使然。

毛嬙、麗姬之所美者,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毛嬙和麗姬,在古時候那是響當當的兩大美女,仍然是鳥見之高飛,魚見之深入,那到底什麽是好的,什麽是壞的,什麽是正確的什麽是錯誤的呢?都是因為感覺的這個主體不同,而導致結果完全相反。因此莊子說“不因好惡內傷其身”,如果沒有這種好惡的情緒,它就傷害不了我們,那麽怎麽能夠一點一點的剝離這種偏執的情緒?那就要歸於生命的本真,這就是莊子說的“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常因自然,這個“自然”就是生命本來的樣子。生命本來的樣子它是可以包容的,它是可以兼容的,它可以無所不容的。

莊子在《徐無鬼》篇,舉了一個被流放到越國的囚徒。這樣的例子,充分地說明了人的靈魂,人生命的本真是可以兼容萬物的。一個人被流放到越國,去了幾天以後,一旦遇到故交,遇到比較熟悉的人,那是高興的不得了。去了半個月以後,哪怕遇到原來曾經一麵之交的人,一麵之緣的人,他也會興奮半天,等被流放了一年以後,他哪怕見到和自己國家的人長得相似的人長得想像的人,他都會珍惜的不得了,感覺到喜悅充滿了內心。當他被流放到沒有人煙的地方的時侯,每天就和遍地的荊棘相伴,就和野貓黃鼠狼相伴,這時候,他哪怕聽到有像人走路的那種腳步聲,他都會喜出望外,都會喜極而泣。這就說明什麽,當我們的生命種去除外在的幹擾的時侯,去除外在認知障礙的時侯,我們的生命是可以兼容萬物的,可以包容一切的。

抄錄視頻全文:“莊子: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隻有善念和惡念的偏執。”)

https://www.ixigua.com/7081483581058449956?logTag=3db8f442dd5d3e2a3f5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