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鵬鳥的圖南之誌

(2022-01-09 16:22:51) 下一個

https://www.ixigua.com/7046678925610582536?logTag=886aca328b8446cc55ca

現代莊子達人郭偉勝論道

大鵬鳥的圖南之誌

魯哀公和莊子見了麵,魯哀公對莊子說,很遺憾,我們的國家人人都是在搞世功的,都是入世的,都是搞仕途的,沒有人願意去追求那種虛無縹緲的精神世界。魯哀公說,魯多儒士,少為先生方者。莊子說道通為一,任何一門學問達到最高的境界的時侯,都是要回歸於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是在講入世,那就說明魯國沒有真正的儒士,沒有真正的儒家人物。

魯哀公反駁莊子說,我們魯國遍地都是穿著儒服的人,都是搞學問的人。

莊子說:我聽說研習儒家學問的人,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實物的人,他們戴著圓帽子,穿著方頭的木屐,方頭的鞋子,腰裏麵還都別著一個有缺口的玉佩,用來給人決斷事物,用來預測人事的。

然而莊子說,我也遺憾地告訴你,有其道者未必有其服,真正掌握道的人,他不會在意外在的打扮,越是把自己打扮的天圓地方,那就說明他根本就沒有格物致知,就沒有“離相”,不知道什麽叫做大道無形。

魯哀公還是不服氣,莊子說如果你不服氣,你可以試著發布一個號令:五天之內,如果達不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的,而又把自己打扮的天圓地方的人,一律抓起來,一律處於刑法。

魯哀公真的滿懷信心地頒布了這樣的一個號令,可是另魯哀公失望的是,一下子大街上,再也看不到穿著儒服的人了,再也看不到那戴著圓帽子,穿著方頭鞋的人了,到了第五天,在城門口發現有一個穿著儒家服裝的男子,一丈夫,站在城門口氣定神閑,不動聲色,魯哀公把他召進王宮,魯哀公問於國事,千轉萬變而無窮,無論怎麽問都問不倒他。

莊子說,看一看呀,你說魯國遍地都是儒家學問的人,最後也隻有這一個人可以稱得上儒家的弟子,又怎麽能夠談得上多呢?又怎麽可以說遍地都是呢。

莊子的這則寓言故事同時在告訴我們,任何一門學問的最高境界都是大道無形,都是我們自身內心的精神富足,而與外在的形色名聲沒有絲毫的關係,這則寓言故事實在莊子田子方篇出現的。

在接下來又講了一個寓言故事。就是孫叔敖三上三下的這則寓言故事。孫叔敖三為令尹,三次被認命為令尹,“令尹”相當於宰相,大夫的職位,位高權重,可是又三次被削職為民,成為一介平民。但是孫叔敖根本不把這一切放在心上,肩吾不相信。肩吾說:哪有這樣的人?難道真的有這樣的人麽?真的有不為這個形色名聲所負累的人麽?我親自去看一看。

見到了孫叔敖,其鼻尖栩栩然,這個人啊,他的氣定神閑不是裝出來的,從他栩栩然的這個鼻翼鼻尖都能夠感覺到,是一種藏不住的那種喜悅。是一種由內往外的極具感染力的那種喜悅,肩吾就問他你是怎麽做到的,孫叔敖引用了老子的一句話:既以為人己愈多,既以與人已愈有。這個肉身,這個皮囊對於我來說都是多餘的,我哪裏還在乎外在的形色名聲,哪裏還在乎外在的權利地位呢。像孫叔敖這樣的人,就已經達到了莊子說的“至人無己”這種境界。這種境界的人,他一切都是為了那個看不見的真身而活著的,隻有找到這個看不見的真身,我們才能讓神明歸位。

在莊子達生篇,講到紀省子訓鬥雞的這則寓言故事,這隻鬥雞最後呆若木雞,而見者反走,凡是來挑戰它的,一看到這隻“木雞”就嚇得掉頭逃竄。為什麽呢?就是這隻鬥雞已經不為外物所動,不隨外物起舞了,當不隨外物起舞的時侯,神明就自然歸位。神明歸位以後,它能夠解決一切問題,能讓心懷鬼胎的人望風而逃,這就是莊子說的:無天怨,無人非,無鬼責,無物累。無物累,無鬼責,就是不受外物的拖累,自然就不會受到他們的冒犯和褻妒,至人無己,就是讓神明歸位,不受外物拖累。神明歸位的人,總是能夠以天道的角度來俯察塵世。

我們需要說明的是,孫叔敖的這般境界,並不是刻意的規避這些形色名聲,一切都是順其自然,他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做好了沒有這些形色名聲的準備,所以真正得道之人,哪怕下一秒生命結束,他也會死而無憾,就像王陽明說的“我心光明夫複何求?”。這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隻有歸於這種“大道無形”才能夠神明歸位,才能夠得以終極的解脫。

莊子在秋水篇說:兼懷萬物,其孰承翼,是謂無方!如何能夠兼懷萬物,如何才能夠尋得終極得庇佑,終極得保護,“是謂無方!”。隻有歸於無形的大道。講到這裏,也許我們就理解了莊子逍遙遊的精髓。莊子逍遙遊開篇三次提到了大鵬鳥,從北冥飛往南冥,前兩次都是追求這種有形的大,希望有一雙大翅膀能夠庇佑天下人,能夠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可是前兩次都失敗了,直到第三次,絕雲氣,負青天,且適南冥也,第三次才完成了它的圖南之誌。那第三次怎麽完成“圖南之誌”的?就是歸於大道無形。絕雲氣,負青天,就是最後化入無形之中,隻有歸於大道無形才能神明歸位,才能夠達到莊子所說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即便我們看不見他的真身,但是他的真身卻一直在巧妙地安排著一切。(抄錄視頻全文“神明歸位,一切早有準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