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歲的他為什麽可以流芳萬世?

(2022-01-11 12:58:44) 下一個

莊子去世了,他的弟子們想給他舉辦一場隆重的葬禮,但是莊子說,吾以天地為棺槨Guo,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 璣,萬物為齎Ji送,我的這個葬禮難道還不夠盛大麽?還不夠完備麽?難道還缺少什麽嗎?為什麽你們要操心,去給我舉辦什麽葬禮呢?弟子們不無難過的說,如 果不把你埋在土地下麵,恐怕被禿鳩烏鳶這些猛禽會刁食你。

莊子說“在上為烏鳶Yuan食,在下為螻蟻食,把我棄之荒野,你擔心被禿鳩蠶食,那你把我埋在地下,豈有不被螻蟻蠶食呢?豈又不被螻蟻啃噬呢?奪彼於此,何其偏也?你把本來就屬於禿鳩Jiu烏鴉的口中的食物,奪下來去喂這些螻蟻,這不是偏心嗎?這不是執著嗎?

在 莊字”養,生,主“篇說:老聃死,秦失吊之,老子也去世了,然後他的好朋友秦失(諧音:情失)去吊唁Yan,也有的版本念”秦佚“的,在這裏順便說一下, 這個秦失去吊唁,隻哭了三聲,可能我們讀到這裏就會很納悶,老子這樣得道的人為什麽會死亡?不是說老子就是龍嗎?老子已經升天了嗎?

在莊子”養,生,主“篇,介紹秦失去吊唁的時侯,已經交代了這個問題。秦失說,我也和你們一樣,一開始我認為老子就是他的肉身,所以我也很難過,但是我哭了三聲以後,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我突然醒悟了,我突然恍然大悟,老子並沒有死,老子一直都在。

莊 子總結為一句話“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像老子這樣,像莊子這樣,他的生命的存在,不是以他的肉身的生生滅滅而決定的,他的生命就是一個火 種,這個火種隻要有人繼承下去,隻要有人發揚下去,它就一直都在。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至於這個火種依托於何物並不重要,他是依托於鬆酯也罷,依托於柴薪 也罷,隻要這個火種能夠不斷地延續下去,他的生命就是永恒的,所以說得道之人的生命,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

莊子說:棄隸者,若棄泥土,貴在於我而不失於變。真正寶貴的是那個精神層麵的我,而不會因為肉身的生生滅滅影響到自己的精神萬古長存,所以說,一個人到底有沒有死,要看到他的精神,他的思想有沒有人繼承下去,有沒有人發揚光大下去。

莊子在”齊物論”篇說:其形化,其心與之然,不亦大哀乎?有的人隨著形體的滅亡,他的思想也戛然而止了,這是最大的悲哀,這是真正的悲哀,

莊 子在逍遙遊篇說:彭祖為夭,殤子為壽。一個生命的存在,和這個肉身沒有關係的,所以道家是尊生的,但絕不是貪生怕死的,把我們的肉身,隻看做一個臨時寄托 的場所而已,是一個權益之計,是一種臨時的顯化。莊子在逍遙遊篇說,彭祖為夭,殤子為壽。哪怕是一個夭折的人,隻要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像火種一樣一直綿延 下去,那麽他本質上就比彭祖長壽,就像王弼,解讀道德經的王弼,他23歲就去世了,一個23歲的人,何德何能來解讀道德經?隻能說他是老子的一個化身而 已。臨時顯化的而已,解讀其中的一部分的精髓,然後又化身而去,所以這些得道的人像老子也好,莊子也罷,他一直都在,一直都活在我們的身邊,他從來就沒有 死亡。(抄錄視頻全文“一個23歲的他,為何能千古流傳?)

https://www.ixigua.com/7040266853947540000?id=7040280254295998989&logTag=71222b0c16796d57cec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