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8月23日
一、[ur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63288688512927964.html?fr=wap_weixin&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 ... mp;isappinstalled=0]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63288688512927964.html?fr=wap_weixin&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 ... mp;isappinstalled=0[/url]
攝大乘論的主要觀點
內容:百度知道 下載APP提問?
攝大乘論的主要觀點
我來答 【火熱進行中】答題送現金
1條回答
莫邪8塀
LV.3 2016-05-30
大乘空宗認為“三界”是由“一心”創造出來的。但就如何創造、“一心”的含義是什麽等問題,大乘空宗卻語焉不詳,未能給以理論闡釋。而後起的法相唯識學從理論上解釋了大乘空宗所未回答的問題,首先是對傳統“六識”的突破。唯識家認為,傳統佛教將人的認識劃分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有著嚴重的局限性,無法闡明精神世界的複雜情況。真諦譯的《轉識論》中將“識”分為三大類:一是“果報識”,即“阿黎耶識”,或稱“第八識”;二是“執識”,玄奘譯為“末那識”,或稱“第七識”;三是“塵識”,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或稱“前六識”。這樣,識體在“六識”的基礎上發展成為三類八種。
《攝論》的首要任務就是闡釋阿黎耶識的存在和作用。《攝論》將人的認識全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熏習”成“種子”階段,即認識的形成;二是“攝持”和“隱藏”種子階段,即認識在精神主體中的積聚;三是種子成熟(果報)階段,即認識轉化為外在行動。聯結這三個不同活動階段的中間環節就是“熏習”與“種子”,這兩個概念在《攝論》中至關重要。“熏習”和“種子”都是比喻用法。如用花熏衣,花香冉冉升起,令衣生香,這種作用就是“熏習”。以至花體萎滅,但花的香氣仍留在衣中,這就叫“習氣”。人的認識形成也是如此,通過經驗的不斷“熏習”,就形成特定的觀念或習慣,即使脫離了直接經驗,而形成的觀念或習慣仍保留著,這就是“習氣”。
再比如植物的種子,本是作為種子而存在,隻要它不朽壞,在合適的條件下都會生出同樣的果實來。同樣的,儲存在認識中的“習氣”,也會如同“種子”,在特定條件下,必然會按既有的觀念體係,生出相應的生命體(根、身)和外在世界(器世間)來。這種由“熏習”而成“種子”,由“種子”而生“果報”的循環係統,就形成一個三界輪回,生死不滅的因果鏈,致使眾生永遭磨難,不得解脫,這便是眾世間產生的原由。而這種生死輪回的因果鏈是由什麽決定的呢?傳統佛教的“六識”被認為是生滅無常的,因而無法解釋全部精神活動的整體性和連續性。經驗的積累、記憶的貯存、認識階段的連貫、無意識的活動存在,都需要有一個在“六識”之外,並能統一所有心理活動的識體,這便是“阿黎耶識”。“阿黎耶識”的提出,對於推動佛教更全麵、更細致地認識精神現象的複雜結構,對於進一步完善關於三界六道、輪回報應的宗教神學結構體係,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攝論》對“阿黎耶識”的性質進行闡述。所謂阿黎耶識(或阿賴耶識),意譯為藏識、宅識;還有根據功用的不同而起了一些別名,例如本識、顯識、果報識、種子識等;《攝論》將它定義為:“應知依止,立名阿黎耶識”。“應知”,就是佛教修行者應知的對象,泛指世界一切事物現象;“依止”或稱“依”,是依據、根據意。“應知依止”,意指阿黎耶識是三界六道、凡俗眾生及一切事物賴以產生和變化的最終依據,也就是眾生和世界的本體。根據“應知依止”的定義,《攝論·相品》中界定了阿黎耶識的基本性質,即自相、因相、果相這三種相:“立自相者,依一切不淨品法習氣,為彼得生,攝持種子依器,是名自相;立因相者,此一切種子識為生不淨品法,恒起為因,是名因相;立果相者,此識因種種不淨品法無始習氣,方乃得生,是名果相。” 可見,阿黎耶識是因“不淨品習氣”而形成的。而“不淨品法熏習”分為三種:“言說熏習”、“我見熏習”、“有分熏習”。“言說”是如何熏習成阿黎耶識種子的呢?《攝論》舉“眼”例說明,“眼”是一個名稱,屢次聽(業)這一名稱,愛(惑)這一名稱,阿黎耶識因此就有了“眼”的“習氣”,成為“眼”種子。人生而有“眼”,就是由這眼種子生成的。如此類推,五根、有情世間、器世間都是由關於它們的“言說”熏習阿黎耶識,並作為“習氣”儲在阿黎耶識中的。“我見熏習”是形成阿黎耶識的第二種“熏習”,“我見”在佛教中被視為一切世間觀念中最根本的觀念,故沾染世俗最重,是“染汙識”。“有分熏習”是形成阿黎耶識的第三種“熏習”,阿黎耶識之所以在俗世輪回中具有三界六道的不同形體,乃是由於不同的善惡行為(即“有分”)熏習造成的。
以上三種“不淨品法”熏習的結果,作為“習氣”“攝藏”於阿黎耶識中,反過來又成為後來的“不淨品法”生起的原因,這就是阿黎耶識的“因相”,此時的“習氣”稱作“種子”,阿黎耶識轉稱“一切種子識”;因其能引生未來果報,故又叫“果報識”。“阿黎耶識”能成為人生和世界的本原,主要因為它表現在作為種子的攝持、積藏和引生果報的主體上。總之,有怎樣的熏習,就有怎樣的種子;有怎樣的種子,就有怎樣的依、報;而由依、報生出的惑業行為,又會產生新的熏習,對固有的種子又起損益作用,從而引起世間業報輪回、生死相續、眾生不同,這便是阿黎耶識的“自相”。故“自相”也是因相與果相的統一,熏習既是阿黎耶識的唯一形成原因,也是阿黎耶識自身顯示出來的一種功能;阿黎耶識是以自己的產物熏習自己,並以自己的產物作為自己發展變化的依據,即“本識與能熏習更互為因”。
《攝論》運用“阿黎耶識緣生”論來全麵解釋阿黎耶識的自我顯現。阿黎耶識是萬事萬物得以產生的“通因”,它也是所有千差萬別事物的共同屬性,即“共性”。故阿黎耶識是人世和世間得以建立的“因緣”。從廣義上講,“諸法與識(藏識)更互為因緣”,阿黎耶識是俗世生死輪回的根本,故又叫“窮生死緣生”。《攝論》把傳統佛教的“十二因緣”視作是阿黎耶識中固有“種子”,它們之間的關係,隻是前者為後者提供一次成長、顯現的條件,而不是根本的因果關係。這樣,素來被看重的十二因緣就降級附屬於阿黎耶識因緣,成為它的一種具體表現而已。《攝論》運用“阿黎耶識緣生”論來解釋本識與六識之間互為“因緣”的關係;六識又叫“生起識”,它“能熏習本識令成種子”,而“本識種子能引生六識生起”;同時六識又叫“受用識”,因為“六識隨因(種子)生起”,同時能在四生、六道的俗世受用愛憎苦樂的果報。 “唯識智”是《攝論》中闡述的第二個重要觀點。《攝論》認為:確立“唯識無塵”觀點的過程是一個智慧得以完善的過程;建立這種唯識觀需要智慧,而被建立的“唯識觀”又能生成新的智慧;成就最高的智慧,就能脫離一切塵汙,徹底改變世俗的世界觀,而能獲得如來三身。
《攝論》是通過闡述“四智”來證實“唯識無塵”。這“四智”分別是:一是“相違識相”智:對於同一境界,由於“分別不同”,所見就不同,故“境”是隨“識”變異的,並不實際存在。比如說一條江,“餓鬼”視它是膿血,魚等視它是住處,人視它是水,“天神”視它是地。二是“無境界識”智:認識活動並不都由當前的實境引起,如對過去、未來和夢幻的認識,就屬於“無境界識”,所以不能說“識”因“塵”生。三是“離功用無顛倒應成”智:假如說“塵”為客體實有,“識”因“塵”起,那麽,認識自然(“離功用”)應與“塵”相同(“無顛倒”),應如實體現;但在實際上,人的認識並不都是“如實”而“無顛倒”,出現顛倒的原因,就在於人們的認識隻是主觀行為,與“塵”無關。四是“義隨順三慧”智:“義”就是“境”,“三慧”指三種禪觀。
在禪觀中,境由心遷,“塵”由“識”變,如水變為土,青變成白等;各種道理,如不淨、無常、空等,都可隨想而出現;也可以使一切塵、一切理均不出現,象無分別觀的無分別智那樣。以上“四智”從不同方麵論證了“唯識無塵”,即“識”是主體自身具有的,並非由“塵”生,與“塵”無關,而且“塵”的是否有無都可由“識”來決定。
修行過程
《攝論》規定將“唯識觀”的樹立作為佛教修行的所有任務,這個修行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是“入唯識願樂位”,即樂於信仰唯識觀的階段,也稱“願樂行地”;第二是““唯識見位”:“謂如理通達”,“此識非法、非義、非能取、所取”,即始見唯識真如階段,通稱“見道”;第三是“唯識修位”:指見道後,“更數觀”唯識真如,以對治一切俗障,通稱“修道”;第四是“究竟道”:由修行唯識觀,能獲得“最清靜智慧”,“出離障垢,最後清淨”,實現宗教修行的最後目的。這四個階段也是修行的不同境界,要想進入這四個境界,應當修“方便道”。
所謂“方便道”也可以包括“願樂行地”階段,屬於“地前菩薩”的修行。修行“方便道”,關鍵在於形成唯識觀。《攝論》認為,唯識觀得以形成的前提條件就是佛家說教,隻有多聽佛家說教並以之為觀想內容,才有可能初步形成唯識觀念。但僅僅靠聽道的方式還不夠,還必須思考所聽到的“名”,進一步地探究“義”。因為世人為了表達、交流的方便,立“名”以顯“義”,這樣的“義”是由“名”來確立的,唯識觀的真義難以通過世俗的“名”表達,所以不能認為借世俗的“名”而了解的“義”就是唯識觀的真義,“名、義、自性、差別,皆假立言說”,是主觀“意言分別”的結果,隻有透過或穿過世俗的“名”與“義”,才能真正達到對“唯識觀”的理解。承接著“方便道”之後的修行便是“見道”,它的本質標誌是擺脫語言的中介,直觀親證真如實相(即“道”)。
無分別智
大乘通稱這種認識是(根本)無分別智。無分別智並非是像頑石那樣的沒知沒覺,而是一種脫離世俗認識的獨特智慧。這種無分別智如何獲得呢?《攝論》認為它並非像常人那樣由“根塵分別所起”,而是起聞熏習“法音”、產生正思維才獲得的。將佛教“法音”所說“唯識觀”,加以客體化,就是“真如”;由聞習、理解以至親身體驗“真如”(即“唯識觀”),就是無分別智。《攝論·釋依慧學差別勝相》中將無分別智分為三種:第一種叫“加行無分別”,即“在方便道中,尋思真如而不能說”。相當於“四尋思”、“四如實智”等能夠思維“真如”而尚未證得“真如”的階段。第二種叫“根本無分別”,“正在真如觀,如所證見,亦不能說”,即在“見道”中,證得“真如”,還不能解說。第三種“後得無分別”,“如其所見,能立正教,為他解說”,即根據所證“真如”,具體運用,對他人進行解說。這三種“無分別智”的共同點在於“唯識真如所顯”,隻按照真如觀“平等”視物,不受世俗“分別”意識幹擾。世俗認識的特點就是依“根”(感官)緣“塵”(客體),好按照自己的感官來認識世界,分別“名義自性”差別。《攝論》所確立的佛教修行的根本任務,就是實現由世俗諸識分別向無分別智的轉變。而這種轉變,《攝論》中叫做“轉依”。
所謂“轉依”,指除滅阿黎耶識中一切給世間作“因”的種子,而生長出如來法身的種子,即將不淨品種子變換成清淨品種子。“轉依”是以“見道”開始的,“見道”就是“無分別智”。菩薩的品格具體表現為唯識真如的無分別智,故無分別智便是由凡夫俗子轉成聖賢菩薩的獨特標誌。“見道”在整個修行中,屬於“菩薩十地”中的“初地”,階位很低,但《攝論》中給予很高評價,在於它能整體性地把握真如。菩薩在“初地”見道後,還要繼續修行,直到“十地”。推動“初地”向“十地”以至成佛不斷前進的動力就是“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貫通於修行的全部過程,並不表示“真如體”有什麽不同,而隻是因為真如的作用不同而已。由於地上菩薩仍有“無明”,故在修行“十地”的全過程中,也是對治“十地障”的過程,運用真如,以建立十種功德及十種正行。“見道”之後,直至“十地”圓滿,通稱“修道”。“修道”的實質就是使修行者的“心”與唯識之“法”融合成一體的過程。乃至“心”全為“法”所支配時,修行者就從“十地”轉向“佛道”,獲得“佛果”,這就叫“果圓滿”。“果圓滿”具有“三德”:一是“斷德”,即“一切相不顯現”,亦稱“無相”,指徹底斷絕世間所分別的一切事相;二是“智德”:“一切相滅故,清淨真如顯現”;三是“恩德”:“如理如量智圓滿故,謂具一切智及一切種智,至得一切相自在”。
這“三德”是“轉依”的完成,也是《攝論》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地。《攝論》中將“轉依”分成四種,共同點在於清除“本識”中的不淨種子,而使“本識”中的清淨種子得以增長,以至“永成本性”。這種“轉依”思想運用於阿黎耶識中,就是消除阿黎耶識中的不淨品種子,讓淨品種子成為阿黎耶識的本性。《攝論》還用“轉依”思想闡釋涅槃,如對“無住涅槃”述道:“舍離惑與不舍離生死,二所依止,轉依為相。”這裏的“涅槃”,一方麵是除滅一切煩惱、一切世俗雜念;另一方麵,它不是到達超塵脫俗的彼岸世界,即“不舍離生死”,仍身處世間。故《攝論》所主張的“涅槃”,是指身處世間而達到無差別的精神境界和建立無是非的觀念體係、即實現“轉依”的要求。 《攝論》根據“唯識智”,提出“佛三身”的觀念。所謂“佛三身”,指法身、應身、化身,亦稱“三身尊至”,分別代表佛身三德:“法身是斷德,應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法身”亦叫“自性身”,以“轉依”為本質,所以說“轉依名為法身”。“法身”有兩方麵重要含義:第一是將依據“五陰”的眾生“轉依”成具有“五自在”的“法身”;第二,“法身”的“法”是指“真如”及“真智”,“法身”的“身”指“法”所依止的“體”。這樣,《攝論》中的“法身”,實際上將唯識理和唯識智本體化、具體化,從而使唯識“理性”取代對神佛的信仰,變成把唯識理性自身神秘化、信仰化。這是《攝論》的獨特之處。
那麽,“法身”何在,又如何能“證得”呢?真諦在《攝大乘論釋》中進行闡釋:“無眾生在法身外,如無一色在虛空外,以一切眾生皆不離法身故。法身於眾生本來是得。”眾生先天就“得”有“法身”,這種“法身”實際上就是真諦在《佛性論》中所述的佛性。而“證得”“法身”,眾生必須經過多方修行,達到“轉依”,才能使先天本來具有的“法身”得以實現。“法身”是“諸佛以真如法為身”,也是“自然得之”的法性常身,故又叫佛的“自性身”。
《攝大乘論釋》中對佛的“受用身”和“變化身”作了闡釋:“依止自性身,起福德、智慧二行。二行所得之果,謂淨土清淨及大法樂,能受用二果故,名受用身。於他修行地中,由佛本願自在力故,彼識似眾生變異現故,名變化身。”
所謂“受用身”,也稱作“應身”,以“法身為依止”,“以大智大定大悲為體”,它是佛專為達到菩薩階位的修行者顯示的境界。所謂“變化身”,也依止於“法身”,但“以形色為體”,包括佛曾受生、受學、受欲、出家、修行、得無上菩提、轉法輪、大般涅槃等一係列行事之“身”,這以釋迦牟尼為表率,專門向一般眾生展示成佛之路的。“受用身”和“變化身”顯示出通向佛教信仰的兩大主要途徑:一種是通過唯識智、唯識理方麵信奉佛教;另一種是出於對神佛的崇拜而信仰佛教。與“一”、“常”、“無色言”的“法身”相比,“受用身”和“變化身”表現為“多”、“無常”、形象多變無限,這樣佛教就可以適應不同人的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吸引眾多信徒,便於自身的推廣和發展。《攝論》的三身說,把般若經類提出的“佛身”說係統化、理論豐富化,它對後來的大乘各派思想有著積極的影響和重要啟示。 《攝論》將“唯識”理論和“轉依”觀念在阿黎耶識緣起的基礎上結合起來,提出“三自性”說。“三自性”說是印度瑜伽行派創立的,是該派最為看重的部分,它也是《攝論》中重點闡釋的基本內容之一。“三自性”是指“依他性”、“分別性”、“真實性”。“性”與“相”同義,所以“三自性”又叫“三相”或“三性相”。其中“依他性”是貫穿三性的中心環節。“依他性”的性質是“係屬因緣”的,即不能脫離“因緣”而自足存在;它的特點是生而“無功用”,處於“無名無相”的“自然”狀態;它的作用是給俗塵顯現作依據。世間的一切,都以“依他性”作為存在的根據。由於“依他性”的這種作用,故它又被稱為“惑體”,以“煩惱業”作為它的“性體”。
《攝論》把客觀事物的千差萬別,看成是“意識”虛妄所給的“分別性”。而在“依他性”上,永不再有“分別性”的存在時,也就是永不出現客觀事物千姿萬態存在的念頭時,這種境界就是“真實性”。三性的意義比較難懂,隻有相互比較才能明白它們的內涵。三性實際上就是三種不同的認識觀點,被當作存在於不同人中的三種性相。比如“於夢中,離諸外塵,一向唯識”,即在夢中脫離外在客觀世界,而隻有純意識的活動存在,這相當於“依他性”;如果把夢中所顯示的不同景象執著為實有,就相當於“分別性”;如果人夢醒後,知道夢中所看見的種種不同景象並非實有,隻是意識作用而已,這種境地就相當於“真實性”。
又比如“金藏土中,見有三法:一地界,二金,三土”。這裏的“地界”即金礦,好比“依他性”;但金藏在土中,顯現出來像土而不像金子,這好比“分別性”;把這種金土加以燒煉,土消失不現,而金就現出本相來了,這好比“真實性”。“本識”也是這樣,“未為無分別智火所燒煉時,此識由虛妄分別性顯現”;“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煉時,此識由成就真實性顯現”。“本識”自身是“依他性”,含有“分別”和“真實”兩種成分;這好比是含金土,既有土的成分(本識中的“分別”成分),又含有金的成分(本識中的“真實”成分)。《攝論》中“依他性”的“他”,實際上是“阿黎耶識”中的“種子”(名言概念),而“種子”又來自“分別性”的熏習,所以“分別性”(根、境)就成了“依他性”(識)的生起條件。這樣,“依他性”不僅給“分別性”作“依止”,而且也將“分別性”作為自己的“依止”,故二者互為“依止”。
“真實性”是在“依他性”之上滅除了“分別性”,而滅除了“分別性”之後,“分別”所依的“依他性”自然就滅除了。以上就是“三性”之間的相互關係。真諦在他所譯的另一著作《三無性論》中從認識論的角度對“三性”進行解釋:物質世界及其認識,等於諸識的“分別性”;“唯識無塵”的觀念,就是“依他性”,等於對“分別性”的否定;“真實性”就是連“唯識無塵”的觀念也要消除的“唯一淨識”,而這“唯一淨識”就是“無分別智”、即處於“無分別”的精神狀態。總之,《攝大乘論》屬於瑜伽行派的學說,主要闡釋“阿黎耶識緣起說”以及在阿黎耶識基礎之上建立的“唯識觀”、“三自性”說,既明確論證外在世界以及諸識的“緣起”,又深入探討“唯識智”獲得的具體修行過程,並靈活地運用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來解釋頗為抽象的“三自性”,這些都有助於《攝大乘論》的廣泛傳播。《攝論》對中國佛教後來的華嚴宗以及其他派別之形成有重大影響,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龍師:重讀攝大乘論,寫好作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