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3日002北京
信仰必須接受七識八識的存在
法相就是一切現象,法相唯識就是所有的現象都是唯識變現。這句話怎麽理解?放在夢境裏就好理解了,夢境裏的一切和夢境裏的你都是識的變現, 這就叫法相唯識。
心識覺知一定包含根識的認知,夢境裏要是沒有你的話,怎麽成為夢境? 夢境裏肯定有你的認知。但是根識分不清眼前是現實還是夢境,要是分得清, 你我就做不了夢了。根識不知道所分別都是心識的變現,以為外境是真實。 宗教信仰是心識加根識,能認知的你不是孤立的存在。雖然這樣講有點繞口, 但每個環節都很重要。
簡單地說外境和我們都是心識的變現,在《成唯識論》裏,學佛有一個 前提,必須接受七識、八識的存在。從法相唯識的角度,能相七識就是我們 說的心識。七識在哪裏?他不在我們的人身器官裏。什麽是七識? 宇宙就是七識。宇宙包含了我們認知的星係,也包含地球上的我們,能相七識也是變現的外境和我們的心識。在這個世界,我們的認知是根識,我們是通過根識認知心識中的世界,心識不顯現,心識通過外境來顯現。
在《轉識論》裏佛法是怎麽定義心識的? 就是識變眾生與法。識變眾生與法從夢境來講就很簡單了,做夢的你是能變識,眾生與法就是夢境裏的你和眾生,聽懂了嗎? 心識跟根識的差別一定要學明白。學佛一定要學會根識 跟心識整體覺知,隻有根識你怎麽學? 聽懂了吧? 佛說識變眾生與法,你是落在識變境裏的個體,你的認知怎麽能超越境相呢? 學佛不能把你的認知說成是佛法定義,因為宗教世界觀和現代科學完全不同,宗教跟新時代講的也不相同,包括現在的量子物理、外星文明跟宗教信仰完全是兩個概念。
佛法談的是生命的實相,大乘佛法講法報化三身是一體的。簡單地講, 法身相當於八識種子,種子遇緣成熟才能顯現,用法相唯識來說八識叫諸識 藏,藏是沒有顯現的事物;七識叫諸識顯,等於三千大千世界顯現出來,佛 法認為在法界緣起有無量個大千世界,我們住在一個小千世界裏,向上還有 中千世界、大千大世界,人類的根識連一個小千世界都認知不到。藏有兩種 意義,在佛覺下不叫藏,因為一心佛覺是遍在的,在根識的認知和心識的覺 知下叫藏。一心佛覺下的心識叫諸識聚,這個顯的平台我們說為天道能相, 就是報身的平台; 落到我們的認知叫諸識顯,根識認知的是六識平台。聽明白了吧?
我們根識的認知跟心識覺知完全不一樣,差距之大沒辦法描述。我們隻 能認知個體,而且眼耳鼻舌身意是平行的,眼睛看到你的同時,耳朵也能聽到聲音,根識認知是平行的; 心識就不同了,心識覺知能統攝根識,能相七識可以變現前六識; 六識就不一樣了,在我們這裏,六識不恒,連自己的念頭都統攝不了,我們要能統攝自己的行為,就沒有情緒的問題了,一切都能 控製,生老病死也就不存在了。天道沒有分段生死,隻是變易生死,一切都在境界中發生,所以天人的感知與我們不同。
學佛要熏習,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宗教,不是生活,宗教和生活不在一個平台,你在生活經驗裏觸及不到生命實相的內容。為什麽? 你的生活經驗裏有生老病死,人生是分段的,到時候生命就結束了,人的覺知不能遍在。所以說生命跟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平台,社會生活隻能用根識來認知,根識認知是修養,在六識平台談的是修養問題。孔子說了,我在深山老林裏遇到二八 佳人,不能說不動心,但可以不動身。修行人可以控製自己不動身,可以不逾矩。一個漂亮的女孩子,見到漂亮男孩不能控製自己不去看,現代人都是懂得禮節的文明人,可以控製自己不去打擾人家。講到這裏就談到修養了。
天道不用修養,因為顯現是識變,心識覺知能控製住根識。我們的根識 認知是平行的,隻能談到修養。比如說有好吃的,我一個人都吃了不成,依這部分的我說可以,但另外一部分家長的我得能把持住自己,這是孔子在《論 語》裏講的。孔子跟老子不一樣,老子的覺知已經觸及到了背景,接觸到七識能相部分; 孔子的儒家學派是在根識對外境的認知建立的; 佛家是在整個背景上緣起。傳統文化說儒釋道是一家是不對的。聽懂了吧? 因為他們認知外境的平台完全不同,傳統儒家是六識平台,道家可以說為七識平台,佛法是一心,這三家不是一個維度,不能說成一家。
要沒有法相唯識變現,僅講空性的話,你不可能把他們分出不同層麵來, 這樣你就不容易抓住他們各自的根本。以後都得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理解外 境,我們用的語言雖然都是生活的語言,但是都有向上的導讀、有佛法經論 的依據。這個視角人間佛教沒有,在網上也找不到,不僅中國沒有,就連印 度造論的很多菩薩也沒有涉及。學佛不懂得看《轉識論》,就看不懂如來藏 教法。
明白了什麽叫生活,不一定明白什麽叫生命,學佛明白根識的認知,也 要懂得心識的覺知。根識分別叫認知,心識變現叫覺知。這樣你就懂得信仰 是怎麽回事,懂得學佛要在內心把心識開發出來。懂得心識變現以後,你就 明白為什麽佛說一切有情本俱如來智慧德相,因為夢裏的你跟夢境與做夢者 是一體分不開的,聽明白了吧?我們跟整個宇宙也是分不開的,佛說的是完 整的視角。覺知落在人身的載體上,通過人身的器官來認知世界,認知的範 圍就很窄了。在這非常窄的視角裏,人生就產生了很多煩惱。我們跟背景是 不可能分割的,由於我們的認知落在根識載體裏,就有了生老病死。百年後,
291
我們就認為這個世界不帶我們玩了,人死覺知就斷滅了,所以才會有煩惱。 宗教信仰見到生命是不可分割的。佛法講法相唯識,告訴你上上含攝下 下的道理。心識造出一個夢境來,落入夢境裏的你可以依根識認知夢境,如 果隻有夢境沒有你的話,生命就沒有意義,地球一直存在,你存不存在無所 謂。道家所謂塵歸塵,土歸土,反正我就這樣了。實相不是那麽簡單的,佛 說我們跟背景同在,學佛要把攝藏的心識開導出來,這樣你的覺照就可以同
時了,聽懂了嗎?大乘佛法不是迷信,學佛是技術活,解脫是可以操作的。 諸識藏是《成唯識論》說的,八識是種子,聽起來很抽象,所有種子遇 緣成熟,就顯出諸識聚來。我們認知不到七識、八識,他們相當於背景。種 子是一個倉庫,在唯識裏八識說為種子識,大唯識講八識為一心,個體阿賴
耶識是人類的認知,放在一心更大的背景裏,說為一心八識。 最早的基督教、伊斯蘭教都立偶像,後來天主教建立偶像崇拜。你念佛 看這張佛像要好一點,阿彌陀佛帶著淨土的背景,觀修佛像兩目如四大海, 還有萬字符等,所有的修法都是指向一心背景。宗教信仰不同根識修養,信 仰是依根識把心識覺知引導出來,聽懂了吧?觀佛像不是看一個單純的像,
至少要觀想淨土背景,《觀經》裏有十六觀的描述,可以把淨土背景帶出來, 《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有極樂世界的場景。藏傳佛教的佛像多胳膊、 多腿,六個胳膊代表六度,每個法器都有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