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3日001北京
學佛依心識覺知忍根識的認知叫無生法忍
寶雨整理
心識和根識是同時存在的,你我的認知隻是根識,所以學佛必須引入心識比量,不能僅依根識現量。無生法忍是忍根識的現量,要沒有根識的局限幹嘛要忍呢? 從你這裏的認知都是有生因的。佛法為什麽要講無生法忍? 因為學佛必須依兩重覺知,對凡夫來講心識是比量,根識是現量,學佛要依心識覺知,忍根識的認知,這才叫無生法忍,你還沒有說到重點。我們世間的 學習都是直接認知到果,果隻是一個概念,學佛要經曆心識轉變的過程。根識的認知是增減,是在心識變現境中的增減。我們沒有比量境覺,學佛要以比量來觀照你的現量,佛法觀修得忍住你的現量,得依從識變比量,這就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就是信你不信的。
你把兩重識變記住,就能開始佛法觀修了。你說了半天隻是概念的替換, 沒法操作,為什麽不讓你發言?你知道那麽多知識沒什麽用,明天又有新的 知識,會把舊信息淘汰。佛法觀修得參與到整個識變過程中,要不然你認知不到顯現是幻。你一上來就把結果講出來,別人聽到了這個結果,還是不知道該怎麽做,管什麽用? 跟沒聽到是一樣的。作業寫的要細,心識怎麽轉變, 細節都得說出來。
為什麽大乘佛法要講無生法忍? 因為我們根識的認知是生滅,生滅是我們的現量,但是佛法講的心識變現對我們來說是比量,不是根識能直接認知 的。大乘佛法世界觀是心識和根識兩重同時看,心識可以覆蓋根識。我們學佛不能與科學牽扯到一起,宗教高於科學,佛法的視角和我們的認知不是平行的,這個一定得記住。很多人理解的佛法就是民俗,喝茶叫禪茶,還有瑜 伽禪、動禪、禪樂、禪舞,什麽都是禪,這樣講實際是錯的,是對佛法的曲解。因為佛法跟人間的視角不是平行的,參禪是行住坐臥不離禪意,但不要以為喝茶就是禪茶、插花也是佛法,這完全是兩回事。為什麽是兩回事? 因為禪的視角是兩重覺知,你的視角是一重緣起,兩重覺知包括心識、根識的 認知,根識認知不到外境是心識的變現,你和宗教的視角不是平行的。
禪茶、禪舞給人們的生活添加了很多情趣,但是把他們放在一塊就不倫 不類了。在藏傳佛教,寧瑪派批評格魯派,格魯派講空有雙運,就像白繩和 黑繩擰在一起,說是雙運但是黑白分明,跟大熊貓似的。真正的雙運是兩重緣起,雙運不是兩個湊在一塊,禪舞看起來很飄逸,這個禪意不在見聞覺知。 我們今天講到根識隻能認知到生滅,認知不到生滅的背景,背景的心識跟根識不在一個層麵。
我們的夢境是先有境,後有境中的我們,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先有地 球後有人類。夢境中的我們不是在床上呆著,是住在夢境裏,每個人的夢境是不共的,住在夢境裏的你,別人是看不到的,床上的你大家能看到,夢境裏的你大家是看不到的,聽懂了嗎? 這是個體阿賴耶識的特色。換句話說, 覺知整個夢境、包括夢境中的你才叫宗教。我們具備信仰宗教的能力,為什麽? 我們都有心識變現,沒有心識變現我們就做不了夢,心識能變現出夢境, 覺知能在夢境裏安住,在夢境裏安住的覺知不是心識,是根識,就跟我們現在一樣,人類有一個特點,根識分不清楚這是夢境還是現實。因為夢中的我 們、現實中的我們都是用根識來認知世界的,聽懂了嗎? 大唯識特別強調, 個體的實有認知不同於境界有的覺知,學佛不把認知的機理弄清楚,就會把不同的認知混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