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唯識係統構成

(2022-06-13 18:21:36) 下一個

大唯識係統構成

 

 

20180412北京講課

如麒整理

 

我們現在講的大唯識是這麽一個架構,我們是從上往下來建立的。首先建立了一心如來藏,也叫一心佛覺,也叫一心八識。主要關鍵一點就是前麵加了個一心,這是以前沒有的,唯識宗隻講到八識,阿賴耶,沒有提到一心,唯識古學隻提到真如。

 

從一心如來藏往下建立是如來藏藏識,教下也叫如來藏功德。我們的藏識和如來藏功德不一樣,如來藏藏識是藏,如來藏功德就屬於顯現了。藏識我們又建立一心七識(七識平台),七識平台跟唯識宗講的七識不太一樣。這是第二步,這步其實在教下說為顯現,在我們還是說為藏識。再往下建立,就是阿賴耶表識,阿賴耶表識叫六識平台。這是大唯識的建立。

 

大唯識的建立與教下的不同,教下的如來藏功德就是我們認知的顯現;我們(大唯識)把如來藏功德分成兩部分(此處與教下不同,是我們的特點),一部分叫如來藏藏識,一部分叫阿賴耶表識,依據於《楞伽經》,藏識我們施設為七識平台,也叫天道平台。按唯識宗的教理,唯識宗建立六識、七識、八識,八識是種子識不顯,顯現的是七識,七識是天道平台。第二部分是阿賴耶表識,就是個體阿賴耶。七識我們說為阿陀那識,佛經裏麵也有依據。在六識阿賴耶表識這個平台,我們經常講的末那識是指在六識這個平台而不是七識,末那識就是個體阿賴耶了。這裏有兩個區別,我們講的平台跟唯識宗講的六識、七識、八識不一樣。唯識宗講的六識、七識、八識實際上是我們講的六識的六識、六識的七識、六識的八識。這裏大唯識提到了一心平台是佛的認知,也叫佛的唯識;如來藏藏識說為菩薩的認知,也叫菩薩的唯識;阿賴耶表識說為凡夫的認知,也叫凡夫的唯識。過去的唯識宗,玄奘法師傳承的唯識宗,包括護法一係、陳那一係的唯識宗主要是在凡夫的唯識這個層麵來探討。這個層麵也涉及到六識、七識、八識,但是我們細分為六識的六識,六識的七識、六識的八識。凡夫的認知,這個平台是基於六識的平台,是六識認知的六識、六識認知的七識、六識認知的八識。凡夫認知的凡夫、凡夫認知的菩薩境界和凡夫認知的佛境界,這是阿賴耶表識。

 

表識是個體,藏識說為境覺,七識平台說為境覺。境覺的表現方式不同,具體的在《仁王般若經》裏麵表識的很清楚,菩薩和天王是對應的。比如說百法明門,住百佛的世界修百法明門,就是四天王,修檀波羅蜜,就是修布施。千法明門,修十善,對應的是忉利天。萬法明門,閻魔天。修的都不同,再往上,修十二因緣、菩提道,都有對應。因為這是從境覺來說的,百法明門就是四天王天,也叫轉輪王,轉輪王化現的四個天下,所以他修布施。自己化現的,實際上就等於你做夢,夢境裏麵產生的東西都是你夢見的,所以夢境裏麵的人和境對應的心識和外境來說,外境都是你布施的,做夢者的布施,所以他修布施。實際上這部經是非常秘密的,就講的非常清楚了。什麽樣在什麽情況下。你看佛經講的,顯示他自己化現這個世界,然後在這個世界裏才能修布施;在化現的世界裏麵修十善;在化現的世界裏修菩提道;在化現的世界裏麵修禪定;在化現的世界裏麵修二諦,修四諦。這個二諦、四諦不是我們說的空諦、色諦和心諦,指苦集滅道。所以前麵都有一個帽子,在這個帽子的情況下,就不是六識認知的六識、七識和八識了。因為六識認知的東西都是實有的,在這個帽子的情況下也不是七識認知了,隻能是一心佛覺從這個角度來談。看佛經跟從我們這兒看不一樣,我們這兒是以人為中心的,佛的認知是以法界緣起的,是不一樣的。但是上上含攝下下,佛的認知是含攝我們的,佛的認知超越凡夫的認知並不是否定凡夫的認知。凡夫的認知是存在的,同時超越我們認知的顯現。如果說超越我們的認知的時候,可以設定我們認知的相為粗相,菩薩和天王的認知是細相,再就超越粗細了,佛覺就不可定義了。先把這個弄明白,再談阿僧祇劫的事。

 

阿僧祇一定是在化現的世界才成立,不是像你寫作業說阿僧祇多麽長,多麽長是以我們六識的認知來定義的。阿僧祇劫是以境覺來定義的。比如說這裏的十三觀,從初地到十地是十個觀,前麵有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三個觀。這十三觀就特別明白了,實際是十三個不同的境界,每個境界都可以叫阿僧祇,但不同的境界的阿僧祇是不一樣的,它翻著走的。因為他是講給我們凡夫聽的,隻能用我們凡夫的名言來形容不同的境界。但我們凡夫的境界,在我們的認知裏麵叫阿僧祇,超越我們的境,比如到閻魔天以上就不屬於地居天了。還要強調一下天道的知識,在閻魔天以下還屬於地居天,還有須彌山,包括在須彌山頂三十三天帝釋天。閻魔天就不是以須彌山為基了,是須彌山上麵了,不同的境完全是不同的。我們的境隻能在地居天適合,空居就不適合了。所以不能僅僅說阿僧祇大、小,這樣把所有的東西落在我們的名言概念裏麵了。因為我們講的唯識變現,所有的時空是落在顯現裏的,是在所相裏麵的描述,不是能相,這裏麵差距就很大了。

 

還有你問的菩薩的覺知,在這部經裏,菩薩跟天王是對應的。不同的地跟不同的天是對應的。菩薩隻認知到如來藏藏識,隻認知到如來藏功德,他認知不到如來藏。原來我講過,禪宗實際沒有菩薩之分,在教下有一佛乘,《法華經》裏講一佛乘。而且佛經裏幾次特別聲明了生命的實相唯佛與佛方能了知,所以禪宗不承認有菩薩,禪宗管菩薩叫大心凡夫。因為菩薩和凡夫嚴格來講都屬於如來藏功德,都屬於顯現,涉及不到如來藏。你的問題就能解決了吧,菩薩的覺能不能覺到佛?覺不到。菩薩是如是心生如是境生,他是在境生這塊,用我們的語言暫且這麽說,所以菩薩和諸天都是僅僅在藏識這裏。

 

這麽講就比教下僅僅講如來藏功德要嚴謹了,如來藏功德是顯現的,我們這裏有存在而顯現和存在而不顯現的,比如說忉利天閻魔天對我們來說是不顯現,所以說為藏識。但教下把藏識和如來藏劃為一個,這是不對的。我們這個比三轉法輪和二轉法輪更細,這裏麵就沒毛病。所有的菩薩隻是在藏識這塊,雖然對我們來說沒有顯現,對藏識來說相應他是顯現的,但所有的顯現還是在一個境覺裏麵,不能遍在,跟一心不一樣。我們凡夫認知什麽東西是緣生,天道認知平台是化生,化生還是有生,佛的認知就超越了生和無生了,離生的邊了,比如說自生、他生、自他生、聚生、非聚生,離所有的定義。離定義但是包含定義,不是說跟他不一樣,是完全超越了這些概念了,這個就是真正禪宗的精髓了。但是我們往往容易要麽落於空,要麽落於有,因為原來都壓在一層來說,一到空,空就什麽都沒有了;要麽有,就什麽都有,不能空有同時看,要空有同時就必須分出層麵來。以前是沒有分出層麵來,我們這裏是分出層麵的,有六識的平台、有七識的平台、有一心八識的平台,這個不一樣。

 

這麽講完,你對經裏的疑惑自然明白了。為什麽一定要講佛道,一定要講天道,因為天道是化生,是藏識,比如說經裏麵講了二塊,一塊是十三種善行,還有一塊就是第七品受持品。這塊實際就講發心的問題,如是心生如是境生。我們也是如是心生如是境生,但我們的境是人壽百年。發心更大,彌勒降生的時候,子民人壽八萬四千年。這裏麵具體講到阿僧祇劫,佛隻是講到百萬阿僧祇劫,那後邊還有。看這個的時候要結合《華嚴經》的佛壽量品來看。佛壽量品裏麵就特別提出了,簡單說,西方世界一日是我們這裏一劫,西方世界上的袈裟幢世界一日是西方極樂世界一劫。這個發心是沒有量的。

 

我們認知的是無色界,無色界並非無色;我們認為的空並非是真空;我們認為的無生並非無生。我們是在整個生命架構裏麵的最底層,我們很難用我們的語言來形容上幾層,因為完全不是我們的境界了。這幾個境界不是我們能夠揣度的,因為我們的思維揣度受心意意識的局限,這個之前還受根識的局限。不僅要超越根識,還要超越心意意識。超越根識我們還可以理解,超越心意意識不在我們的理解範圍裏麵,所以不可以用我們的語言,真正佛的境界是離言說。離言說不是否定言說,是超越言說的定義,這裏麵就有空間了,所謂的空間。為什麽第七品很重要,不同的發心能創造出不同的心生,帶來不同的境生,如是心生如是境生。同樣一個境,在我們這可以百年來說,在佛那有百萬阿僧祇,很難想象了。一大阿僧祇就沒法想象了,八萬四千劫,劫都很難想象,更甭說阿僧祇劫。

 

為什麽佛當時選擇在印度,為什麽印度的數學很好啊,人家用這種數字已經突破了我們很多的局限了。這樣講實際這第七品含藏著我們經常說發菩提心,這菩提心是不能定義的,一定義三大阿僧祇劫就定義了,這個定義是用我們的心意意識來定義的,超越心意意識就很難定義了。所以真實的佛法比我們認知的天道那沒法比,天界,包括須彌山組成的世界在法界裏麵是無量的,比須彌山更高之上超越地居到空居更是無量的,這裏麵就沒法比了,所以說佛是天中天。大梵,最高的大自在天看佛根本連影子都看不到。因為他有他的不同的施設,這裏麵就非常清楚了,一層一層就很清楚了。

 

我們用三層來表示,實際上最高的一心佛覺我們是不定義的,也是不能定義的,定義的隻是在藏識這塊。藏識已經涉及到定義和非定義了,佛覺就離言說了。這樣講,就可以把佛的世界基本形式能掌握住;這樣講才能講出生命的深度和廣度來。凡夫僅僅是在表識這部分活動,能涉及到藏識已經非常稀有了,為什麽說禪宗厲害呢,禪宗說有法身向上事,藏識上麵還有向上事,不顯裏麵還有向上事。有人落在不顯,不顯已經是留白了,不是,這塊還有向上事,留出更應該留出的空間。教下嚴格的說僅僅涉及到藏識,很少涉及到再往上,因為他把藏識和表識都定義成如來藏功德了。一旦定義成如來藏功德了,就把隱和表放在一起了,所以說他們中觀討論就直接討論到空性了。但如果按唯識這樣分析,表識和藏識,現在涉及的空性隻是在表識裏涉及的空性,還沒有談到藏識,所說三轉法輪和二轉法輪的殊勝就在這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