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1
諸佛不以生緣看世間,而彼凡愚自證則為觀修者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ML`ZUS$8NCVU(%7M%5VUJI.gif
我們被認知活在遍計的世界裏,實行走在依他的意念中,影映在圓成的心境上[微笑]
任居士:不明白隻能依他,其實依他也是自性,是嗎?
師:遍計,依他與圓成,三者實無間[微笑] 明此,即入心識的轉依,即明禪宗的話頭[微笑]
任居士:心識的轉依,是否溶在大背景裏和神佛在一起?[調皮]
師:層次分明,層層遞進[微笑]
劉居士:生活是念頭開出的[玫瑰][玫瑰][玫瑰]
2014.8.3
於緣起中建立的一切解脫方便皆需遠離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ML`ZUS$8NCVU(%7M%5VUJI.gif明此,方明變現理兩重相依之殊勝,明此,即明佛出世實乃三界六道一大事因緣耳!
學佛明心, 一定要藉教悟宗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ML`ZUS$8NCVU(%7M%5VUJI.gif
戚居士:大龍老師,那該如何理解他空、天道等的建立?如何理解不譴餘外、方便為究竟?願樂欲聞!
師: 依此問可作為老師們的疑情,話頭/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ML`ZUS$8NCVU(%7M%5VUJI.gif試著參上一參
建議 細讀大佛頂首楞嚴經/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ML`ZUS$8NCVU(%7M%5VUJI.gif 及入楞伽經 經文。
2014.8.4
<自大喜樂與大圓滿>此篇譯文很重要,其論說識境,即識→境,心識→境相之演變機理,此亦是宗下與教下觀修著重點之不同處,變現理與相依理之差異處,宗下參話頭之依理處[微笑]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261923.htm?adapt=1&fr=aladdin
宗鏡錄,延壽禪師[微笑]
62014.8.5
師:兩重相依,此文僅涉一重,識境與智境的不一,即識境(生滅)向智境(真如)的轉依。變現理是藉教明兩重相依,還有一重相依,即一心照見下的,智境與識境的合一(雙運),即明法(性)能相與法(性)所相的不異,進而至究竟離心識的相依,頓(契)入本心,自顯圓成
某居士:不異即是雙運 究竟轉依為不二吧
師:合一是雙運,不一與不異,是說觀察角度的不同。不異即不離
某居士:明白 兩重相依講的就是不一不異
師:一心兩門,即不一;金胎合曼,即不異,亦大瑜伽之輪回涅槃皆佛壇城。不二是指本心與其施設的心意識(功德)間的不二。
無相中見相,勝於色相中見相。明此,即明一佛乘無相唯識,兩重相依之殊勝[微笑]
無相中見相,勝於色相中見相。明此,即明一佛乘無相唯識,兩重相依之殊勝/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ML`ZUS$8NCVU(%7M%5VUJI.gif
某居士:無相是體,色相是體的用,因為色相也證明來體性,從來不二;色相本身就是體性,可以分開看明白,但事實怎麽分的開,這種不是講相依而是講一味的華嚴一真法界,請大龍老師講解?
師:體用說是國人施設的方便,佛經中未及,請依經文原義解讀[微笑]
世尊言:大慧,我之不生不滅不同說不生不滅之外道,不同其說生與無常。何以故?外道說不生(anutpanna)、不變(avikara)性相為一切法實自性,而我則不落有無二見。
大慧,我以超越有無二見,超越生滅,說為非有非非有。雲何非非有?以見種種外境如幻如夢,我說此為非非有;雲何非有?以領受一切色自性之性相實為無有故,彼可見不可見、可取不可取。以此之故,諸法非有非非有。於知世間無有而唯心自見時,分別即不起,即能安住於無作(niskriya)界[注90]。凡愚作且分別,是非於智者。大慧,不實分別,迷亂真實,此如乾闥婆城,小兒見幻起人物,往來商賈(sartha),即計實有人出入,由是於分別中起迷亂。同理,大慧,凡愚於生與不生起迷亂。
幻人生起,非能作所作,以幻人非生亦非滅故,此無可問其為有或非有。
與此相同,一切法無所謂生滅,唯凡愚樂著顛倒見計外境生滅耳,此非智者所為。說為顛倒見者,以〔計為〕有之自性實非如其所計。此中實無所有,若異於此而作分別,則樂著於一切法實自性見,而不見其自寂靜。若不見其自寂靜,則不得不顯現為分別。以此之故,大慧,於無相中見相,勝於色相中見相。色相可為他法生因,是故非勝;無相者,大慧,即謂分別不生起;無生即涅槃(anutpado nirvana)。
我說涅槃[注91],大慧,涅槃者,即謂住如實義而見〔其真實〕。於心心所法轉依時,即由如來聖智得內自證。我說此為涅槃。
故說頌言——
86 為除執著於生見 從而成立為無生
是故我說非因義 此為凡愚所不解
87 說一切法為無生 非謂外境無所有
譬如夢幻尋香城 有外境而非有因
88 告我雲何一切法 空無自性及無生
以由覺智見諸法 無所得且非和合
說空無生無自性
89 一一而見見和合 世間現而非實有
非如外道見實有 無和合則無所有
90 如夢如幻如發網 如陽焰如尋香城
皆以無因而生起 如是而成世種種
91 無因論受壓伏時[注92] 即可說之為無生
我之法流不毀壞 說無生令外道畏
92 如何由誰於何處 何故無因成顯現
若能見於有為法 非因亦不超越因
則除外道生滅見
93 以由於無故無生 抑或有待於因緣
或僅名言而非實 唯願世尊能告我
94 “無”非無生非待緣 亦非僅是一名言
非名言而無對境
95 於此處說有行境 非外道亦非二乘
亦非第七菩薩地 此即無生之性相
96 離於因緣之概念 亦離以作者為因[注93]
建立唯心自見境 此即我所說無生
97 遠離諸法有因生 離能分別所分別
不落有無取舍中 此即我所說無生
98 心於外境中自在 二種自性得遠離
而能轉其所依止 此即我所說無生
99 外法非有非非有 亦不執持於內心
舍離一切外道見[注94] 此即無生之性相
100 空性及無自性等 此等言說須了知
非以有空而說空 由覺無生故說空
101 諸法聚合由因緣 即有生起與沈沒
於此聚合消融時 即既無生亦無滅
102 離於聚合之諸支 不必論其為一異
存在即然鹹寂息 外道分別為一異
103 非有非無無有生 無處得成有與無
唯於成為聚合處 有法生起有法滅
104 說有因緣之鉤鎖 無非隨順世俗說
相依相對鉤鎖斷[注95] 所謂生即成無義
105 實無生起故無生 遠離外道諸過失
我依鉤鎖說世俗 此非凡愚能理解
106 若然離於此鉤鎖 能有一法得生起
是無生論之強辯 彼實壞於鉤鎖義
107 鉤鎖若然如燈火 實法由是得顯現
是即於彼鉤鎖外 尚有餘法能得見
108 無有生故離自性 故其體性若虛空
諸法若離於鉤鎖 是為凡愚之分別
109 複有智者證無生 其現證者為法性
是知生即是無生 無生法忍即此是
110 世間一切為鉤鎖 諸法無有唯鉤鎖
當能認知於此時 是則其心能得定[注96]
111 無明與愛及業等 彼等名為內鉤鎖
勺瓶泥種與四大 是則名為外鉤鎖
112 若別有法實存在 而為生於鉤鎖者
是則破壞因緣義[注97] 其所建立非正理
113 若成為有仍非有 依何因而可認知[注98]
諸法輾轉而相生 由於此理說因緣
114 堅濕暖動等概念 無非凡愚之分別
此但為緣非有法 以已遮撥自性故
115 依病而有種種藥 雖然醫理則無異
由病不同成差別
116 與此相同為有情 彼生煩惱諸病患
我用我法教於人 隨其根器而適應
117 我之教法本無異 煩惱根器則不同
是故此唯有一乘 清涼八支道吉祥
不假次第,即得心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