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6年2月20日 談話記錄: 大唯識概論

(2022-06-12 13:55:50) 下一個

2016年2月20日
 

一、大唯識概論


佛教中之唯識學,本無什麽大小之分,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法無高下,以眾生境界不同而有高下大小之分,因眾生之心量而劃分大小,若佛眼觀之,不會局於此而致平等。大唯識的提出,意欲使學人明心識之不同層次,不至於混淆不同的心識境界,常人所謂之心量大小,實非大唯識所欲言之大,於大唯識,起碼要你非你同時方為心量之大,能同時覺知你非你,則所講之唯識為大唯識,若以你為你,為心量之小者,則所講之唯識為小唯識,並非教法本身有所高下也。進而引出兩重相依變現理,繼之則次第體會不同層麵之心識狀態,再向上離心意識,究竟離言,此中皆依佛之言教為據,直接以果位啟修,以達摩祖師之籍教悟宗為貫穿終始之方法。


唯識說八識,而此八識是以何為基所說之八識?如一人貪求諸欲,其心識被物欲所糾纏,強烈攀援外境,這個人即使是一個精英分子,但他的境界仍然停留在最基本的飲食男女之事上,為何如此,因其將身體當做真實的自己,情緒欲望等心理都是身體的附庸,是為滿足身體而存在的,身體是最為基本的,是其人生的地基,所以不管他多麽有能力,都是為這隻存百年的浮塵之軀打工,如是而擺脫物欲絕不可能。也有一些好讀書,不求甚解,終日寄情山水,作樂於文墨珍玩之間,尋顏子樂處之人。此等眾,追求一種精神境界,能夠轉化一些物欲,神情寧靜淡泊,安逸適然。為何如此,因他們將一部分人生意識當做真實的自己,當然,他們還是以身體為基,不過在此基礎上,不再將服務身體作為人生的全部目標,人生狀態便不同。如此之人還沒有進入宗教信仰,若信形喪而神不死,則氣質翻轉天地,此時之山河大地便不是山河大地,入火不燒,入水不溺,刀不能割,劍不能傷,因此時以靈魂為真實的自己,能夠作用於身體的工具和外境,對靈魂來說都完全不同了。若下意識的認為還要吃飯睡覺,那就沒有以靈魂為自己,心識並沒有真實的轉過來。故靈魂為身和以肉體為身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而靈魂仍然是一個個體,若心識不執個體,則以境為自己,心即境,境即心,又與前者不同了,好似以靈魂為基和以身體為基一般,以心境無二為基和以個體為基,也是兩重境界。我們常以夢中人和做夢者,夢位和醒位來形容兩重境,夢中找不到做夢者,夢中的東西帶不到醒位,夢中的標準也不能適用與醒位,對醒位來說,夢位是虛妄(虛妄即彌勒論典中常說之非a非非a之意義,如非有非非有。),醒夢之間隔著夢境,等等。以上隻是想說明,不同的基所建立的教法也是不同的,雖是唯識,若以色身為基,雖講八識,仍然會局限於個體,所以便建立阿賴耶識為個體相似相續,此皆從個體出發來講,若起步便是以境為我,或許就講阿賴耶識是法性了,如密嚴經說一切佛菩薩皆是賴耶名,換個角度就不同於一般唯識定義的阿賴耶識了。所以,這個概論裏麵的一些概念,不同於傳統唯識學的定義,要根據所依基礎的不同而體會。若他化自在天,能隨便變現,並且自在天眾都是共享每位的變現境,設身處地想一想,他化天人講唯識就不需要用我們的認識來講了,天人很好理解唯心唯識,他的境界就是類似的。下麵將以不同的識為基來簡述一下唯識。
 

一些基本點

佛講的事,不單純是理,佛說的事實,不僅在佛那裏有,在眾生這裏也有,否則是學不了佛的。需信自己和佛是同一背景,並且有不同平台的你同時存在,瑜伽論說意根裏攝藏有心意識,真諦三藏說意有粗中細三品意識,都想說眾生都是共同的背景,並且是不同層麵的背景同時存在,不需要從個體慢慢修成,本自具足生命的深度。平台即識體,本具不同識體,如下麵說的大唯識安立的六七八識,都是同時存在的不同層麵的識體,非今學所安立的六七八識。施設的六七八識在一心中是平等的,皆為一心之一分,其二,這些識體是同時存在的,此點大唯識特別強調。


為說明心識不同境界,施設兩重境、兩重相依。尋常說的心境相依,根塵相依,是在某個單一背景裏麵發生的,而兩重相依,有兩重不同層麵的境界,可以在不同的背景下觀照,比如在夢境,和醒來的境,夢裏看夢是一重境,醒來看夢又是一重境。一重背景下的心境相依或根塵相依,就好像隻知道夢境這一重背景,不知道還有醒來的背景,而夢中不知道夢中是幻,不管怎麽分析,還是在夢境裏麵,即使能夠在夢中自在做主,能夠知道夢境是幻,可惜還是沒有醒來,還是隻有夢境這一重境,並沒有出離夢境,自在也是在夢境的局限中自在,那這個自在也是依夢境而有,出離夢境就難說了。如果有了兩重背景,醒來後看夢境,夢裏的自在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夢境不在做夢者的裏麵,也不在其外,不合適用醒位的標準衡量夢境,也不合適用夢位的標準衡量醒位,夢和醒沒有可比性。


大唯識特別提到七識八識的變現義,七識八識都可以變現境界,並且可以進入變現境中體驗,如夢境是醒境所變現,夢境是做夢人(醒位)變現的,以做夢人看來,夢境為虛妄,並沒有什麽實質產生,用兩重境解釋無生,就是一個常識了,做夢人如眾生的佛性,本具一切功德,夢境就是清淨本然之客塵,然而兩重相依下的法爾清淨心上有客塵所染,就如做夢人也不受夢境的影響,所以是法爾清淨,然而做夢人變現夢境後,又變現一個體驗者進入夢境,反倒迷於夢境而不能覺知做夢者,是客塵所染,不過這清淨心和客塵是兩重境,不是一重境。並且兩重境可以同時存在,做夢人可以變現夢境,如果不能同時存在,那做夢時床上睡覺的人就沒了?在夢境裏,其實做夢人也本具,不管夢中人修不修,他並不因夢中人的幻力有所改變。夢中是一重境界,夢中人看夢,如幻見幻,反倒非常真實,做夢者的那層,又是一重境界,從做夢者那兒,或醒位看夢,無生,如幻,八不,皆是平常事。引一則較為通俗的文獻,沈衛榮主編《他空見與如來藏》,第242-243頁的引文中,慈護夢見慈氏對其直指:
...慈氏問道:“汝以為此為何者?”慈護答言:“此等一切皆夢境。”慈氏問道:“彼從何而生?”慈護答言:“夢由思生,此外無從生起。彼從虛空而生。”慈氏道:“同此,汝當知諸法皆從法爾清淨心生起。”爾時彌勒道:“吾已直指何為不可思議,即法爾清淨心上有客塵雜染生起...”...
上段文字,結合前麵講兩重相依與夢境比喻,變現義也在引文中體現出來了,應該是非常直白易懂了。,在讀後文時,也需時時帶著兩重相依,兩重境,變現,同時存在等觀念去看。

 

下麵分述八識。
五識
以五識為基,雖是識,但是因為覺落在根識,故其境界如平常人一般,覺得世界是堅固實在的,五識雖是現量,但在此上建立的種種分別,都是以五識為起點,故都歸入五識層麵。亦可特指以色身為基,不論講的多好,最後隻要落到身體上,即是這個層次的教法,性質屬於世間法,雖然有的教法講到意生身,如果意生身是與色身綁在一起的,仍然沒有透出去,從色身開始修,修了一圈,經曆許多體驗,最後有回到色身了,如世間倫理,或者一些觀念,看似升華了,不過這個倫理不是首先要有尊卑長幼麽,若無色身,便沒有長幼之節,還如何建立父慈子孝,再者,一般世間所講樂善好施,其根據是忠恕二字而已,這個仍然是建立在五識的覺受之上,還是建立在色身的一些感受之上。再比如,有的修煉方式能使神識暫時出體,不管是現在西方的新時代等還是道家的陰神陽神,不也是身體裏麵住著一個精魂麽,不過他們能自由出入,能到這一步應該就不會執著這個色身了,若還有一些潛藏的執著,對健康的執著,行人此時往往堅定承認色身如舍宅,同時心中又隱隱不安,雖然經曆了一些類似出體的現象,但其見解仍然停留在五識層麵,則還是屬於色身的教法,因為心識狀態並未改變。以緣起說而論,可說此層麵隻涉及最為粗淺的因緣和合之教理。五識為根識層麵,在五識和六識之間,可以意根過度,前五識為生活物質層麵,而意根就涉及精神文化,類如文學藝術等,並不是完全在物質層麵了,有一些精神生活的內容了,但還沒到意識變現的程度。

 

六識
此以化身為基,包括了站在個體角度的教法,如說阿賴耶識為一相似相續的個體心相續,都判為大唯識之六識層麵,不過這個個體與前麵的色身經驗之個體不同,一個物質較為粗重,一個進入精神較為精微,如根身和意生身之區別。雖然是意識幻化,但其心識仍然執著個體性,還會變現個體載體當成自己。隻要還是執著個體的載體,那就把心識變現的境界分成自己和外境兩個部分,比如欲界天之天人,也可以應念現前,但是若執著天身,則將天身與天界分別為二物,雖有幻化之功能,但可能會在心變出外境後,就認為外境在心外了,這是我的神通所致而有變現,進而生大我慢,自認為是三界主。楞嚴也講把海中一滴水認為是大海,其把幻化天身作為自己,自然有天身與天宮的對立,心境對立起來了,這樣心就不能周遍法界了。以緣起論而說,可說此層麵為賴耶緣起。


唯識今學安立阿賴耶識為眾生生死流轉根本,以阿賴耶識為根本,每一眾生皆有一阿賴耶識,此阿賴耶識為別別不同,為個體層麵的阿賴耶識的,今學以阿賴耶識為因開展教法,欲解脫成佛,也是轉識成智,將阿賴耶識慢慢淨化,不論如何,都是從阿賴耶識為根本而出發,故安立今學為因乘。


古學安立阿賴耶識為果識,因為阿賴耶識並非根本因,在阿賴耶識之上還有源頭,如此看,阿賴耶識就是果報識,非如今學說阿賴耶識為因。果識有個特點,就是果不生果,如做夢者夢出夢境,做夢者是因,夢境是果,夢境中的人事物可以作為夢中其他事態的原因,但這隻是單純站在夢境裏麵而說。如果兩重的看,夢境中的因果在做夢者那兒都是果,夢中看似是甲造就了乙,但甲也是做夢者的果,根本因還是做夢者。今學從一層講,安立阿賴耶識為因,就像在夢境中安立甲為乙之因一樣,唯識古學安立阿賴耶識為果,是從兩重相依而說,就像從做夢者看夢中甲為果一樣。傳統教法有燈燈互照的比喻,若從今學立場出發,每一盞燈就是一個眾生的阿賴耶識,燈所發出光就是阿賴耶識變現的境界,每一盞燈的光光相融,有同有異,就可理解為共業和別業,但是古學說此燈是果,是變現出來的,燈光也是變現的。古學說的阿賴耶識為果,在果中修行皆是虛妄分別,不應該修改果,應該轉依因,此點與今學轉識成智不同。以古學安立賴耶為果識,以古學直接轉依果地,故古學安立為果乘,可對應為七識境智。
 

七識
到七識就不是以個體為基了,七識可以提取八識之種子變現不同的世界,總的來說有兩大類,一類是輪回界,即起信論所說之生滅門,一類是涅槃界,即真如門,但七識變現涅槃界時是執取八識清淨種子,此時的七識又可稱為九識,八識稱為十識。又因七識變現離不開八識種子,故說為一心之生滅真如二門。一個人的世界觀,會建立在其個人立場上,即能取的點,能取不同,所建立的世界觀亦不同,以此相類,七識就是能取,不過所取變成現今之根身及外境,法界有兩大立場,七識就變現涅槃輪回兩界。或問:這個七識的能取和六識,怎麽區分啊,前麵不是說六識也是心變然後執取了境中的一部分為自己麽,那七識因其有能執取之力,會不會也像六識那樣,變現涅槃輪回兩界後執取境中的一部分為自己啊,那不就成六識了?簡言之,七識與境同步,心即是境,心中有所想,外境即有如是現,若一念覺得心境相異,就會慢慢落入六識(於此類似的有三個例子,第一個,想想平常都是怎麽走神,第二個,想想平常是怎麽進入夢鄉的,第三個不能好舉了,不過起信論中已經說了,世界怎麽升起),先是心境不異,然後一念不覺,心境相異,進而於境中執取一部分為自我,七識心境同步,六識對外境分別,已經是後幾步的事情。另外一個區別,也是大唯識關鍵點之一,即兩重相依,此點用夢喻最為親切,七識層麵,在他教中,可說為大梵,大梵睡覺做夢,就產生前六識層麵,三界輪回隻是大梵的一個夢,那把七識施設為能相,輪回就是所相,七識是能做夢的人,輪回是所夢。但是在七識層麵執著,做夢人睡了,心識會進入夢境體驗,但是在夢中不管經曆什麽,都不會影響到做夢人,夢中的生滅不會影響做夢人,夢中心識狀態是前六識,做夢人的心識狀態是七識,一者陷入夢境中,一者可以不陷入夢境中,一者隻是生生滅滅,一者恒常,一者所變現,一者是能變現。以緣起說,此是真如緣起。或說七識為能相,所變現的前六識為所相,生滅門攝法能相與法所相,真如門攝法性能相與法性所相。
前說六識七識,在六識平台,主要用分別,七識平台,主要用了別,分別識的梵文為vijnana,了別識的梵文為vijnapti,前者主要指識的分別能力,指涉主體的能取識,後者往往與境聯係,即,了別識往往是顯現為境(義)的樣子,真諦轉識論就有識轉為眾生和法的相貌。若從分別識說唯識,則難以擺脫能所對立的方式,以主觀認識客觀,以能取分別所取,不僅把分別識作為第一因,還把唯識教法放在個體上來講了,形成用個體說阿賴耶識的特點,一切唯識,一切萬法最後仍歸於個體阿賴耶識,時時要觀照萬法為個體心識變現,相當於鶴立雞群,但是麵對強大的對境,個體的力量終究難以抵禦,所以,此路不通。而了別識直接顯現為境,似做夢時識顯現為夢境,了別識即其所現之境,但識有而境空,同一層麵不能說一個東西同時是有和空,即使有,佛教也說其為戲論。了別識就是為了引出兩重相依。若站在了別識的平台上,就不是把萬法攝到個體心識了,而是萬法即識變,顯現即識變,不必講諸法安立為個體心識,那反倒成了頭上安頭。


有了兩重相依,說識能變現境界,並且能在變現境中自證自體驗,就順帶而出了。從分別說識,是一個平台的能所對立,所緣境不可為空,必有實際存在的所緣境方能生識,所緣能緣都是實際存在的,所緣不能為能緣,分別識所變之境亦無能緣之作用,所以相分不能當做能緣。此種狀況下則不能說八識一能變變現前七識,以前七非相分,而應說三能變各變所緣境,落到一層後,第八識隻是任運而作,不再說七識為阿陀那識變現不同平台,把七識變現功能歸到第八識,而說七識造成我執錯見。若分別識說自證,以其心不見心的原則,施設自證分招致中觀的強烈反對,可謂兩派間的最大分歧。從了別說識,因為指向了兩重相依,能相識變現所相境,但所變之境也可有能緣之作用,如夢中人的能緣識,再者,即是沒有實有的對境,也可以產生分別識,如夢中人分別夢境,此是兩層方可如此,了別識可說識能自變現且能自證,不言七識執八識為我,而說七識阿陀那執持種子變現境界,我執是七識之一分,是七識變現境界後在其中執著某法為載體,再依之進行體驗,更重在七識的變現功能,非從個體上去除我執了。
 

一心八識
七識執持八識染淨種子而變現輪涅,七識恒而且審,所以有了別功能,能夠展現輪回涅槃,若八識恒而不審,就真正的輪涅平等了,七識好比一個人的意誌趣向,取向不同,晚上的夢境就不同,有的人做噩夢,有的做美夢,故有不同的世界得以建立,回輪裏麵粗略而言就有六道,那淨土也是各式各樣,很多人類難以理解,這都是七識執取不同,變現的境界也不同。而八識,超越了七識的這種執取,前六識是因七識的執取不同而各異,前六是所變現,七識是能變現,前文已說,如夢境和做夢者。類似的,七識的不同執取,包括七識本身,也是靠著八識而有,七識是所變現,八識是能變現,也是如同夢境和做夢者。凡夫會認為身體和思想是我,不知道尋常身心之後的七識,天人認為七識是我,不知後麵還有八識,所以佛又稱為天人師,發現了法界的背景,超越了人天的心意識。那這裏大概說了三個層麵,如果放在一起,則七識是夢境,前六識如夢中之夢,八識是做夢者。以緣起論而說,此層麵為法界緣起。
在不同的心識平台下,對八識有不同理解,依佛覺,八識即一心,依古學,八識即果識,再施設九識為淨識,向上佛覺為十識,依今學,八識即因阿賴耶識,不另行施設九識十識。但不論如何,大致上可分為三個平台,即輪回平台、涅槃平台、一心平台,或眾生平台、菩薩平台、佛平台,或所相、能相、一心等等。依今學,阿賴耶識隻涉所相,由阿賴耶識所現之前七亦是所相。依古學,第八果阿賴耶識為所相,第九淨識為能相,若向上一心則為十識。依大唯識,可簡可繁,可施設阿賴耶識即一心,七識為能相,六識為所相。也可施設前八為所相,第九識為能相,十識為一心。

 

其他
一心八識之上還可施設離心意識,因為一心八識有可能是依著某個心識平台而說的,比如我們現在說的一心八識就是在人類的語言下描述的,沒有完全脫離人的意識,依著一個心識平台即是依他,超越所有依他的心識平台,即是真正的圓成,欲一路向上,需留白。上文中並沒有寫各個識的所依、諸心所、三性,種子說及量論,傳統觀點與大唯識的施設有所開合,有所交叉,又有所不同,因大唯識提出了不同層麵的問題,所以需要根據不同的平台而觀察,如八識所依,前五識之俱有依是五根,在五識層麵可以這樣看,如果依我們施設的六識層麵、七識層麵或八識層麵,前五識就不是依五根了,如從七識層麵看,五根五識皆是識變,不是誰依誰,醒位看夢位的眼識需要依眼根麽?心所問題,大唯識中,心王心所也需劃分層麵,心王可以變現境,然後心所可以在心王變現境中又另行變現,即境中套境,在此心所下,還可以施設出心所之心所,如此無盡如華嚴境界。關於三性問題,前六識之善惡三性,與七識層麵完全是天淵之隔,以七識層麵觀前六如夢似幻,非善非惡非無記,前六識看前前六識層麵六可以有三性,如夢中人看夢很真實,但醒來看夢裏的善惡,隻是虛妄現似有善惡。種子說,以大唯識看,不宜說為相似相續,這樣容易讓人以為在時間線上,如此就是大唯識說的六識層麵,七識尚且超越時空,何況八識種子。還有一點不同與傳統說法,即清淨種子本具,清淨種子不是一種潛在狀態,需要經過養料使其成熟,就好像一個小孩,我們說他有大人的潛質一樣,清淨種子本具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這個孩子已經是大人了,不過自己沒有發現,所以修行不是轉識成智,而是轉依,即轉而依靠不同的心識背景,一切不同層麵的心識背景都是已經為眾生準備好了,是本自具足且同時存在的,不過覺與不覺而已。而量論,那就更不好定義了,如七識觀前六識,可說是非量,以如幻現故,可說是現量,以現量見其如幻故,也可說是比量,以七識思量所得故。以上略舉了一些以大唯識的觀點看傳統唯識的一些例子,並不是要否定它,而是強調不同心識層麵完全有不同的觀點,所以以上的這些方麵,了解了大唯識的主幹,可迎刃而解。


還需一談大唯識與中觀無自性說矛盾與否。看似中觀說的諸法無自性空與變現義有些矛盾,有一個東西生出一切萬有,七識變現前六識,這不是神道麽?


《楞伽經》:“既依於因之自性相,且超越有無故,以其為自證殊勝境界,故有其性相,以此為第一義諦因,是即有(我)因,以其無事於有與無,故非作者,以其與虛空、涅槃、寂滅同類,是故為常”大唯識所變現義,同此處第一義諦因,所變現境界為無生,不可說有無,又如做夢時並非是設定好做什麽夢,非故意造作一個夢境,故非作者,以其離夢中心意識言說境界,故稱之為常。
首先,不認為佛的狀態需要經過一步一步,因緣聚合轉變而成就,如果這樣,佛豈不是仍然在緣起中,隻要條件成熟,也會有墮落?這樣還學什麽佛呢?如果認為佛是諸法之頂點,根據緣起論,這個頂點也是條件和合的,組成條件沒了,就會墮落,如果認為成佛後,清淨的一麵是不斷增長的,因為清淨力量增長的速度比汙染增長的速度快,所以佛的清淨力量總是大過汙染的力量,故不會被汙染,那請問,先成佛的釋迦佛豈不是要比後成佛的彌勒佛更加清淨,因為多增長了56億年的清淨力量,何來佛佛平等?何來心經不增不減?不承認佛性本具有種種過失,此處不一一破斥,隻想說明佛性本具,佛性本具,就提供了變現的可能。


其次,楞嚴起信等已經明確提出世界變現的過程,漢地古時常說,真如非凝然,不守自性而隨緣成一切法,隨什麽緣,按起信論的說法,應是無明為緣而成萬法,那本來清淨為什麽有一念妄動無明呢?楞嚴說覺明為咎。以大唯識常舉的比喻,做夢人一念不覺就迷於夢境中,更深入的說,也不是不覺,而是覺在夢中人覺,沒有在做夢人那兒覺,故迷於夢境中,做夢人如真如,非是凝然,否則不能變現夢境,此是不變隨緣,但是進入夢鄉後,做夢人也不隨夢境轉變,此是隨緣不變,如果承認漢地華嚴等傳統的說法,應該不會覺得大唯識的說法與傳統有什麽矛盾。


再次,如果認為大唯識的比喻不合理,說做夢人與人格化的造物主沒有什麽不同。這個比喻隻是為了更好說明兩重相依,做夢人非是一個個體,可以指做夢人這重境界,夢境則是做夢人夢出來的境界,做夢人這重境和夢境是兩個層麵的境,說到境界,即是心識一種狀態,心識狀態就如量子物理,不可用中觀那樣好似牛頓力學的方式分析,精神世界不可用物理經驗來分析,如分析心識是相似相續的,連時間都是心識變現,還有什麽相似相續,分析的基礎就不牢固。如果還認為,不管怎樣,你們說的七識,反正就是有自性的,自性有不變,恒常,單一,不待因緣等特性,一心可以有物質的覺知,可以有如夢的覺知,可以用多個層麵,有時多個層麵同時覺,有時隻覺一個層麵,有時隻覺一個層麵的一小部分,有時隱藏一層麵顯現另一層麵,若細分還可分出無量層麵,如華藏世界,若統攝,總歸一心,故非是恒常,心識可以變現境界,非是不變,而且可以變現無量境界,也不是單一,並且境中有境,同時一境中含無量境,因為都是一心所變現。不待因緣,是說在變現的境中的諸法,需遵照一定的緣起,出離此緣起,即不需要按此緣起行事,如夢中需按緣起行事,醒來就不必,超越夢裏的緣起了。若說一定需要因緣,前已舉例說佛性是本具的,此處不再辯。
 


觀修的原理是以能緣變所緣,前文大致講了不同的心識平台,不同平台不是同處於一平麵,那怎麽轉依另一個心識平台,如六識轉依七識平台,應該怎麽做,在這之前,需要確定的是,第一,因為所以這裏的能緣變所緣,涉及不同心識平台,就要接觸信仰,因為輪回裏麵的智慧是不可能想出來的,能想出來眾生早解脫了。認知之外的事情,沒有辦法用識見證實,隻好信仰佛,同時,因佛是過來人,故而隻有借助佛的言教才能到達彼岸。第二,佛已經說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所以就不必靠轉變,不必從凡夫慢慢改變成佛,如果是轉變,很難達成兩重相依的能緣變所緣。佛法觀修先改造人的世界觀為佛的法界觀,這要依著經論、依著對佛的信仰達成,平常的佛學不頂用,因為在遇到事情的瞬間,所作的反應仍然是隨著人類世界觀的習慣而決定的,而佛法的見地這之後才作為一個參考點出現,比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首先的反應就是不高興,應該怎麽擺平,然後是應該怎麽反咬一口等等,不知道漂流多久才會想起佛法的見地,這時候已經沒有多大作用,因為用的人類的平台,在人類平台上用佛法進行豐富而已,觸及根本時,還是做出人類世界觀的反應。佛法觀修首先要鞏固佛見,同時存在,不是否定人類的世界觀,而是把不同識體給開顯出來,遇到逆境時,好一點的情況是,能同時有兩重看法,一個是人類的看法,一個是佛法的看法,差一點的也能在第二秒做出佛教徒應有的反應。這就有兩個不同平台進行觀察,識見與非識見同時,否則都是在識見上下功夫,古人叫做藥汞禪,遇著火就完蛋。

 

現在先看看能緣變所緣是什麽意思,我們有見聞覺知的功能,六根對六塵而生六識,共成十八界。見色是用眼見,眼便是能緣,色就是所緣,如果是這樣認為,那就是在色身層麵,如果眼並不是真的能緣呢?剛死的人,根身還在,就感知不了了,即使每晚昏睡無夢時,有見聞覺知麽?故知真正能緣不是這個眼,而是心識(第六意識層麵),但是現今還可以看到眼,這下眼反倒成了所緣了,能緣變成意識了,原先的能緣(眼)現在變成意識的所緣,原先的所緣(色法)現在也是意識之所緣,原先的能緣所緣(眼和色)是在一個層麵,即色身五識平台,而現在的能緣(意識)是另一個平台了,即意識平台。兩個平台,如夢位和醒位,不能進行直接比較,所以也不會否認眼能見,但同時知道,在色身層麵可以說眼能見,眼是根源,在觀修時引入餘外後,眼就不是根源,背後有更大的意識背景。同樣,以意識為能緣緣外境時,能緣隻是個體,但這個個體是存在於整個境中的,境在個體之前就存在了,沒有境就沒有個體存在的背景了,如沒有虛空就沒有行星恒星的存在了。沒有境的存在,個體心識也不能有所受用。在意識層麵,可說個體心識是能緣,但也要看到境的存在,那個體心識就是所緣了,這個境是七識變現,七識直接顯現為境,七識隨意變現即虛妄,以七識為能緣,變前六識為所緣,那麽個體心識所處之境或背景是虛的,是七識變現的。把個體心識放在這個境中,接受這是七識的變現境,已經是所變現了,如夢,夢中人並不能創造出夢境,雖有種種作為,都是床上做夢人夢出來的,並不真的具有自主選擇權,連夢中人自身都是被變出來的。也即,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是七識所變,連“七識所變”這個念頭以及念之觀察者也是七識所變,不如此,難免以意識為能緣。若問,七識層麵,凡夫沒經曆過,若能以之為能緣,豈不是人人聽後都能頓悟頓成,若不能,何談轉依。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七識是本具的,再者,以六識為開導依,初心需借六識解悟經教,先可不管七識為能緣是什麽境界,隻管將前六變為所緣即可,因為,將六識變為所緣,那此時是誰在能緣,不是前五,也不是意識,那肯定是更後麵的大背景了,如果還亂想什麽“以七識為能緣到底是什麽樣的”、“能不能以七識為能緣啊”,這恐怕是用意識為能緣了啊。七識轉依八識,也是一樣的原理,能緣變所緣,七識還是有點和載體(境)綁在一起的意思,並且變現輪涅二界都是靠八識種子,以七識為能緣,執持八識種子,或變輪回,或變涅槃,連同七識,也是八識種子變現,這些總是發生在八識背景下的,七識能緣變所緣。
能緣變所緣之次第,我執為能緣變為根識為能緣,我執為所緣。根識能緣變為意根能緣,根識為所緣。意根能緣變為意識能緣,意根為所緣。意識能緣變為意為能緣,意識為所緣。意為能緣變為一心為能緣,意為所緣。還有頓門,因為同時存在不同層麵識體,有可能不依以上次第。

 

於法報化三身一如之本具一心中,
頂禮皈依自性法身佛!
頂禮皈依自性報身佛!
頂禮皈依自性化身佛!
稍稍作意:還有一個本尊的自己(不必一定觀想成一個具體的形象,取本尊之神態即可,觀之前需要了解佛的功德和大唯識的兩重相依見地,本尊的自己和色身的自己可以同時),然後本尊心間變現放光,其光向上下四維十方放射,觀想空間由是形成,心光直接顯現為本尊壇城、三界六道,遍及無量無邊法界,並且在一切都是本尊變現之心光中一味而安住稍許,本尊心即是光,光即是壇城和六道。然後,在心光顯現之壇城及六道中,又另外顯現出居住其中的眾生,從佛至地獄眾生,此時,亦觀行人自己之五蘊也是本尊變現之心光顯現,於一切都是本尊變現之心光中一味而安住稍許。若有能力,也可在觀想中加上華嚴境界之觀想,如帝網觀。最後,觀想壇城及六道中的眾生並自身化為光融入壇城和六道中,再觀想壇城和六道化為光被本尊收攝心間,本尊心間顯現出壇城、六道及一切眾生,行人當下之世界也在其中,不離本尊所變。尋常如是等持,若回向,即回向自性本尊,欲做事業也可回向。

 


圓滿三身果位,覺性雖本自具足,並能變現多重心識境界,不過凡夫落到根識中覺,忘失覺海,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借佛教授的大唯識原理,以果啟修,見修不二,初發心即等正覺,如人夜夢,夢中發心修行,不知做夢人不因夢中發心而增減功德,發心之時,果位圓滿本具,區別在於,唯欠一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