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
一、http://mp.weixin.qq.com/s/nFDA21KPhI4pyfnW-Oz82A[url=http://mp.weixin.qq.com/s/nFDA21KPhI4pyfnW-Oz82A]http://mp.weixin.qq.com/s/nFDA21KPhI4pyfnW-Oz82A[/url]
談師談佛 || 般若波羅蜜多與彌勒瑜伽行(三)
內容:
第五“發問”。
觀自在菩薩之“觀照”(vyavalokayati),諸家多譯為“照見”,以此詞實含“見”(vyava)義。但譯為“照見”,則失“觀”義,當以譯“觀照”為佳,以“照”亦已含見義故。
強調之為“觀”,非止觀之觀,此實為廣義,即凡具對境而修者即是,若止觀,則須說觀為有分別,止則無分別(此見下來所說)。
於此“觀”之定義下,無垢友謂薄伽梵依“薄伽梵所行而住”,即住於法異門上入三摩地之境界,而諸菩薩則“依如來行而住”,此即謂其別別住於空觀,或無相觀,無願觀,以此三者為如來三解脫門故。有此差別,故薄伽梵所證為究竟,諸菩薩則未究竟。
觀自在所住之觀,為見“五蘊悉皆自性空”。無垢友言,說蘊已隱含說處與界,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悉皆自性空。蘊、處、界即是法相,故知觀自在所住如來行已非唯自性空,實亦隠指無相,及由空、無相現證無生。指出此點,於說內義時至為關鍵,此當於下來說“十一答”時更說。
此處無垢友指出法相義,是不以唯識能含容法相學理。
第六“十一答”。
此分涵蓋《心經》全部正文,均為觀自在為答舍利弗問而說。依無垢友,此可總為十一答。何以為十一答?阿底峽認為,此中十答為鈍根而說,一答為利根而說。所謂利根,通指密咒道上行人。
然阿底峽疏卻有疑點。彼雲:“對鈍根之五道修學,即為授以五道一切性相之現觀,分五;當如是教授其五道時,見地亦分為五,是即為十。”如是即應五道各有二答。然其後又雲:“資糧道與加行道各一答;見道三答;修道一答;無間道一答;佛道三答。”此即不同上說。若詳無垢友本論,當以後說為是。
但若以無上密之道次第義理視之,則前說亦未嚐不可,以前道次第之現證,即為後道次第之基,於基上作抉擇,更生決定見,故不可但說之為前道次第之現證,亦不可但說之為後道次第之見地。如是每答皆於前後有所關合,故未可截言說此為前為後。
阿底峽作參差二說,其意或即為學人留一思考地步。
然則何謂鈍根、利根?阿底峽亦分二說。一者,以堪能密咒道者為利根,餘為鈍根;二者,以堪能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者已為利根。如是判別,具有深意。
阿底峽實以大乘行人為利,小乘為鈍;大乘中人以密咒乘為利,餘乘為鈍,而二者差別,僅在於後者不知密與非密實據“覺”而言,而非為“秘密教授”。所謂據“覺”而言,即謂“覺”是即秘密,否則將以為覺性可藉修持而證得。如是,成佛便亦是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