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3日001北京
晴天整理
五台山的文殊聖境也是識變
禪宗這個課一般學校沒法講,大學裏也講不了。胡適教授寫《中國哲學史》,寫到唐代就寫不下去了,胡適是按西方哲學的路子寫,寫到唐代佛教就接觸到禪宗,他就寫不下去了。因為禪宗不是按我們的視角看社會的,他不知道禪宗是怎麽得出的結論,按正常思維到不了那裏,胡適隻能分析到法相緣起,分析不到法性層麵,禪宗講的是法性,佛法講法相是不真實的,是識變的幻相。
淨土修學有四土的施設,凡聖同居淨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四土不離一心。學佛必須得從實體有,接受境界有,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但是你的識跟智境不相應,就跟手機一樣,手機號碼打對了才能接收到,雖然空間裏遍布手機信號,撥不對號碼就接收不到。聖境也是識變,是不一樣的淨識,我們的認知是六識平台,菩薩是九識覺知平台,我們是依阿賴耶表識,菩薩是依阿摩羅淨識,他們的頻率不同。一般的修行人很難專一,能夠達到事一心或理一心的行人就不一樣了,就能從六識平台轉依到七識能相,跟淨識相應,就能見到文殊菩薩。
過去有個作家何新是社科院的,和王震副主席關係不錯,是政協委員,寫過很多書。何新到五台山去,看到很多寺院都商業化,他不太喜歡,看到半山有一個寺院挺安靜,他叫司機把車開過去,寺院是剛修建好的,別的人不讓去,隻讓他們兩個人進去。接待他們的是一個老人,寺院古香古色,沒有遊人。第二次去五台山,想再找那個寺院卻找不到了,問誰都說沒有這個地方,這是真實發生的事。出家人在五台山見到的聖境就更多了,近代有個福建的出家人,就曾經親見文殊菩薩道場,黃老在世時曾經多次講到。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你躺在床上做夢,你在夢裏邊見到的東西,同樣躺在床上的他是見不到的。
這在《奧義書》裏邊也有,你能看到做夢的人,但是看不到他的夢境。同樣你在夢境見到的場景,夢外邊的人是看不到的,佛法講的聖境也是一樣。凡夫與菩薩的覺知頻率不一樣,按大唯識講能相和所相的平台不同,我們看到的聖境,菩薩看是識境,染淨都是在六識和七識平台的展現,隻是生命的幻象。普通人的生活不過是夢中之夢,七識天道平台是幻境。
沒有不同識體平台的施設,學佛求解脫是不可能的。浙江和福建交界處有個雁蕩山,雁蕩山有五百羅漢一直在那裏歸隱,五百羅漢在雁蕩山修持,有緣人就能見到,對我們來說這也是秘境。
五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普陀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峨眉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九華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在浙江奉化溪口,還有彌勒菩薩的道場,你不修行是很難見到菩薩顯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