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001北京
禪花如伊整理
中觀與唯識今學和唯識古學的開合
佛講《華嚴經》等於講了生命的實相,可佛講完大家聽不懂,聽不懂佛就要涅槃,說我法妙難思,諸天就請佛住世,佛就以適用我們根器的教法開始了初轉法輪,講四諦、十二因緣,二轉法輪佛講中觀般若,三轉法輪佛講法相唯識如來藏。初轉法輪佛講聲聞緣覺法,聲聞就是能聽到佛說話的聲音、能看到佛的形象,就是佛在世時對四眾的講法,這個法是依著現象界的認知來講,但是佛埋下了一個伏筆,大家基本都沒有認識到,這就是十二因緣。為什麽說佛埋下了十二因緣的伏筆?大家一直都沒有認識到,十二因緣的開始是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嚴格地說,初轉法輪的教法是以無明為基建立的,實際隻是一個過渡,後來佛講大乘時就否定了小乘教法,包括阿羅漢的有餘涅槃,初轉法輪最高證到阿羅漢,佛說執阿羅漢果的是焦芽敗種,因為這個法建立的基是無明。佛為什麽要給我們講無明的法呢?因為我們的認知和無明是同步的,所以佛用這種方法才能讓我們聽懂。
二轉法輪講中觀般若,現在藏傳佛教皆依中觀教法,內蒙、西藏的黃教都是中觀教法,中觀教法在整個中國是排在第一位的。中觀的教法實際上是初轉法輪和三轉法輪之間的過渡,簡單來說中觀教法講緣起性空,所有的現象都是組合而成的,沒有獨立存在的因,一切都可以拆解,拆解之後你就看不到他之前的樣子,這拆解的辦法就是壞五蘊而說空。五蘊是四大和合的,中觀用這種方法講空性,說為相依理。中觀的教法是依能認知的我們和所認知的外境,建立了心識和外境的相依,用相依理來解說佛法。有一個能拆的我們和所拆的世界,這是落在相對裏,所拆的是空,能拆的也就空了。在完整的佛法裏這種中觀稱為小中觀或外中觀,是比較低的教法,小中觀是從所相開始空,所觀察找不到了,能觀察也就不存在了,這就叫小中觀。
三轉法輪佛講法相唯識的教法,法相唯識要比中觀的教法高一個層麵,因為唯識講心識和外境都是識變,能觀察和所觀察都是識,外境也是心識的變現,這個和中觀不一樣。中觀的教法心識和外境是對立的,說為心識和外境的相依,行人通過觀察外境,分析外境是緣起的、是無自性空,等於外境是不實的。所觀察的外境沒有,等於觀察者也空,這種觀察是壞五蘊而說空。法相唯識不同,唯識講心識和外境都是識,都是識的變現。唯識講一心,中觀是對待,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唯識教法裏還有細分,真諦三藏的古唯識講兩重緣起,玄奘法師一派的唯識今學講一重緣起,唯識今學依《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唯識古學依《決定藏論》、《轉識論》、《辯法法性論》。
法相唯識的建立,在初轉法輪保留下來的經部觀點裏就有涉及,在寧瑪派敦珠法王的《善說顯現喜宴》裏,就能直接看到唯識的概念。但是經部的唯識和法相唯識不同,經部唯識說行人可以直接看到外境,法性唯識不是這麽講的,因為小乘教法沒有涉及到七識和八識,小乘隻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以小乘經部唯識講直接看到外境。大乘不一樣,唯識建立了八識阿賴耶識學說,唯識體係建立七識和八識的存在。目前了解唯識主要有兩部論,一本是《唯識方隅》,香港學者羅時憲寫的,還有一本是《成唯識論義釋》,是單培根解說玄奘法師論著的一部釋論,玄奘法師的《成唯識論》匯集當時印度十大論師對《唯識三十頌》的解說。
單培根老先生是閩南佛學院的講師,他把這部《成唯識論》的教學做了筆記,就是《成唯識論義釋》,講的是唯識今學的體係,修學唯識首先要接受七識和八識的存在,論裏有很詳細的解說,告訴你七識、八識為什麽會存在。舉個簡單的例子,因為七識和八識不在我們的認知裏,不在人身器官裏,六識是眼耳鼻舌身意,人身這些都有。七識不在身體裏,八識不在認知的時空裏,這講法就比中觀要深多了。為什麽?中觀是心識和外境的相依,是小乘和大乘如來藏之間的過渡,是現象界顯現到存在不顯現的過渡,顯現是現象界的事,人都能看到,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存在而不顯現的生命背景上。
比如說佛教講佛國淨土、天界有情,很多是我們看不到的,我講過印度教有三界、六道的施設,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印度教有一個須彌山的宇宙模型,日月在須彌山腰環繞,四周有四大部洲,就是四個地球,須彌山周圍有四大海水,下邊有地獄惡鬼,山頂有諸天,有地居天、空居天,生命有這樣的施設才有六道輪回。宗教信仰已經超出現象界的認知範圍了,現在科學還在討論有沒有外星人的事,我們見不到四大部洲,我們的認知部分僅涉及顯現,沒有觸及到存在而不顯現。
中觀的教法是顯現和存在之間的一個過渡,因為中觀教法講緣起性空,緣起隻涉及到心識的認知,沒有涉及到法性的存在,法相唯識不同,因為接受七識和八識的存在,就能接受存在而不顯現,這和中觀教法的基礎不一樣。中觀講緣起性空,隻是一重心識的認知,中觀教法沒有講到能相的覺知,尤其格魯派以空性講說輪回的機理,沒說識流轉,為什麽?因為法相都是自性空,凡是緣起都是空性的,所以就不用探討存在和顯現的問題了,因為般若空性是佛說就不探討了,格魯派以二轉法輪般若空性教法為究竟。
唯識講到七識和八識的存在,有識藏、識聚、識現的不同,這樣八識、七識和六識的層麵就不一樣了,七識諸識聚是六識諸識現的背景,八識是種子是諸識藏,七識叫現識,六識叫分別事識。修學唯識要依佛覺開導出攝藏在意根裏的心意意識,佛法觀修要引入七識和八識的背景,所以這個世界就比中觀的世界大得多了。一旦佛法修學引入不顯現的部分,六道輪回與佛國涅槃就有存在的理論基礎了。
法相唯識的修學包含唯識古學,古學在八識之上施設了九識淨識阿摩羅識,有了淨識就有了涅槃界,有了涅槃界就有了佛國淨土的存在。佛法在印度教的六道輪回之上,又建立了不生不滅的涅槃界,這些都是因為有七識、八識的存在,唯識古學又講到九識和十識的存在,生命背景的範圍就更大了。藏傳佛教有大中觀的施設,大中觀教法涉及到智識雙運,講法相是空性中自顯現,小中觀講緣起性空,也講智悲雙運,但緣起的機理沒有細講。
法相唯識是怎麽認知顯現的呢?我們看事物的時候,不是直接看到外境,相分受到見分的幹擾。六祖有一句偈子說到“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成”,真正妨礙我們的是六識的分別,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是認知的工具,真正出問題的是第六意識,心意意識六識、七識出了問題。八識是種子識,種子遇緣成熟,八識的特點是恒而不審,不審就不存在煩惱的問題,真正審的是六識和七識。
唯識今學細分八識建立心王、心所,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也有心王、心所。我們做健美訓練,肌肉是有記憶的,戰士訓練走正步,肌肉經過長期的訓練就能產生記憶,審和恒在一起結果就會不一樣,這是唯識今學的說法。我們看外境受到六識、七識地幹擾,凡夫見不到真實,比如我見老楊,和不認識老楊的人覺受肯定不一樣,你的家人見到你和陌生人見到你也會不一樣,有六識、七識的介入,外境就會有定位的問題。定位就是判斷,你有了喜好,就會有情緒的產生,所謂“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成。”
唯識今學沒有談到變現,唯識今學建立了四分說,一分說就是識變,兩分說是見分和相分,把一心分成兩部分,見分和相分都來自於一能變,三分說就是見分、相分又加了一個自證分,四分說又加上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都是在一心之內講的,而中觀講外境是在心識認知之外,唯識講外境是識的相分,是在一心上說的。唯識今學沒有談識的變現,隻是談到萬法唯識,把八識壓在六識認知的層麵來談。
唯識古學講的《轉識論》大家都看過吧?識轉眾生與法,唯識古學沒有談見分、相分,你剛才說唯識古學是依唯識今學建立的,完全不對。唯識是從法相裏獨立出來的,陳那祖師把唯識擴大,引入因明量學。唯識古學不同,唯識古學沒有三能變,隻講一能變,識變眾生與法,沒有見分和相分,唯識今學講三能變,心王、心所都能變。
問:唯識古學比唯識今學簡單吧?
龍師:不是簡單的問題,唯識古學比唯識今學要難,因為唯識古學是宗教,嚴格地說唯識今學隻是哲學,哲學是可以通過推理來認知的。唯識古學不在你我的經驗裏,唯識古學講識變眾生與法,眾生就是我們,法就是世界。這和中觀說的心識和外境相依不同,唯識看外境都是識變,接受唯識變現,就有天道了,就有了能相造世界的上帝,就有了第一因的一神教。天道信仰的建立難在哪兒?相當於接受七識能相的存在,能相不在我們的認知裏麵,法相唯識講一能變,是對落在變現境裏的我們來談,建立能相和所相的兩重世界,才能建立宗教信仰,把兩重世界壓在一層緣起裏來談,是哲學不是宗教。
我們經常舉夢境的例子,唯識古學是站在做夢的你這來談,唯識今學是在夢中的你這來講,兩個視角不一樣。唯識古學是站在做夢醒位來說,唯識今學是站在夢裏的你這來講,兩個教法區別很大。依唯識古學醒後才叫圓成,三自性分別依他圓成,唯識今學的三自性是遍計、依他、圓成,唯識今學說夢位都是依他上的遍計,說依他上的清淨也叫圓成,這是在夢位說的。什麽叫依他?比如你現在學佛,佛理肯定是清淨的,你學佛就是依他起,你明白佛法道理就叫清淨。但是古學不是,古學說學佛必須覺醒,現在的你還沒醒,夢裏的清淨還是顛倒夢想,玄奘法師傳承的是唯識今學,真諦三藏傳承的是唯識古學,也叫法相宗。
今、古唯識的差別必須弄清楚,一個是醒位,一個是夢位,站在唯識古學的角度來說,佛經開頭講如是我聞,就是佛經是我聽到的,但不是我理解的。唯識今學不是,說我聽到的就是我理解的,所以佛教學者多數是唯識今學的見解。
2019年6月8日002北京
珂新整理
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生圓雙運與法相唯識的開合
從這裏開始,我要給你們講藏傳佛教的中觀,在藏傳佛教中觀教法裏,分小中觀和大中觀。我們借大中觀之名施設了大唯識教法,原來的法相唯識就是大唯識,大唯識包括唯識今學、唯識古學和佛唯識。原來中觀教法沒有大中觀和小中觀,這是藏傳佛教的說法,藏傳佛教把格魯派的應成中觀叫小中觀,其他教派的中觀叫大中觀,大中觀教派有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覺囊派,叫大中觀。
中觀教法是依心識和外境的相對來展開的,小中觀的觀點與唯識今學相近,大中觀的教法和唯識古學相同。小中觀和唯識今學都是在緣起層麵講說的,小中觀不講存在和顯現,講明分和空分,凡是緣起中的事物都沒有獨立存在的自性,說為緣起性空。小中觀不講唯識,三世輪轉、業障相續都是空無自性的,小中觀建立勝義是空、世俗是有,講空性隻涉及到顯現,沒必要涉及到存在,不解釋輪回現象的機理,應成中觀認為凡是顯現都是組合的幻象,凡是組合的都是沒有自性的。
法相為什麽能顯現?明空雙運、性空緣起這個理論實際是有瑕疵的,空性中有法相自顯現。大中觀不一樣,覺囊派他空大中觀,施設勝義是有、世俗是空,與格魯派講的正好相反,出於政治原因覺囊派被格魯派給滅掉了。覺囊派與格魯派都是藏人創立的,覺囊派的祖師是多羅那他尊者,多羅那他著有《印度佛教史》,這是研究印度佛教珍貴的資料,多羅那他創立他空中觀的教理。藏傳佛教後期盛傳時輪金剛的教法,與香巴拉淨土信仰有關。時輪金剛最早是覺囊派傳講的教法,後來格魯派也傳,這兩個教派就產生了衝突,時輪金剛教法,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覺囊派都有,格魯派所傳的是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也是十殿閻羅王。
過去大中觀也叫瑜伽行中觀,或說為中觀瑜伽行,瑜伽行實際就是唯識,法相唯識在古代印度就叫瑜伽行派,現在鍛煉身體也叫瑜伽,唯識修學也叫瑜伽。瑜伽行中觀有見部與修部兩種傳承,見部講到極無所住沒講變現,修部講到他空與變現。大中觀把識變眾生與法放在大幻化網光明藏中講說。佛在《入楞伽經》裏講到,修學大乘佛法要入唯識見。法相唯識用識變眾生與法,來講說唯識兩重變現。但是瑜伽行中觀不是這麽簡單,瑜伽行中觀把入唯識見分成三個修學次第來講,密續叫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生圓雙運,寧瑪派修學叫生起法、圓滿法、生圓雙運、生圓不二。通過識變眾生與法,密續建立了佛法次第觀修境,真正的密法觀修,離不開法相唯識變現理,密乘教法在漢地的見部傳承就是唯識古學,隻是他們的修部傳承沒有傳到漢地。藏傳佛教法相唯識的觀修用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生圓雙運來講的,機理就是唯識古學講的識變眾生與法,佛在《密嚴經》裏講到,如是心生如是境生,佛法觀修是現境還自緣,這就是密乘建立生起次第的機理。
大中觀有離邊、了義、極無所住,對應的是噶舉派、薩迦派、寧瑪派的修學。大中觀建立空性本始基,法相唯識講所有的顯現都是基於真如,都是唯心所自現。生起次第是講心識與外境都是自心中的顯現,圓滿次第是講不要被增減來去的法相所迷惑,他們都是自心中的任運顯現,中觀講八不,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把這些顯現放在自心中觀察,就能得出任運圓滿的見地,圓滿次第所修的就是幻化網光明藏,聽懂了嗎?在圓滿次第之上就是生圓雙運,生圓雙運講外境非有,就是八有是幻有,是任運圓成的。寧瑪派在生圓雙運之上施設大圓滿,即生圓不二,這個在唯識古學就是識變眾生與法,也叫現境還自緣。密乘修學把識變眾生與法分成三塊來講,我講的這些經裏都有,回去看《入楞伽經》,我們的講法都是有經論依據的。
真正的藏傳佛教大中觀、瑜伽行中觀,實際就是佛唯識。佛唯識的建立是依《入楞伽經》,《入楞伽經》既是大唯識的經典,也是禪宗與寧瑪派共同依止的經典。唯識古學真諦三藏有幾部論很重要,《決定藏論》我們前陣子學過,《決定藏論》提到了九識阿摩羅淨識,決定藏就是如來藏,因為翻譯的問題,印度話在中國話裏沒有對應,不同的翻譯代表不同文化的對接,當時用佛智依陝西發音就叫般若。除了《決定藏論》,唯識古學還有《轉識論》、《大乘唯識論》、《三無性論》,《轉識論》對應《唯識三十頌》,和《成唯識論》講的角度不同,《大乘唯識論》對應《唯識二十論》,《三無性論》對應《顯揚聖教論》。
真諦三藏講法相唯識是在玄奘法師之前,玄奘聽真諦講古學有疑問,真諦當時翻譯經論的時候,筆錄的人把經文的翻譯與講解合在了一起,以至後人認為真諦三藏的翻譯有誤,玄奘法師因此才發心去印度求證。
藏傳佛教叫密宗,我們叫顯宗,顯和密有什麽區別呢?依藏傳佛教的說法,顯宗隻有見地的傳承,沒有佛法觀修的傳承。密宗既有見地的修學又有觀修的施設,簡單講有觀修的佛法叫密宗,沒有觀修的佛法就叫顯宗。那麽顯宗跟密宗有什麽不同呢?見地上都一樣,密宗有佛法觀修的施設,密乘觀修牽扯到法相唯識變現,佛法觀修就是保持心識的相續,等持佛法的見地,等持見地離不開心識的相續,密宗修學就是把佛見等持住。每個人學佛都會有一念成佛,但是凡夫做不到念念成佛,菩薩可以做到在觀修境裏成就本尊,隻有佛才能做到生圓不二的大圓滿境界。
你看佛經都能看懂,法界平等遍在,你也會講,但是在你平時的生活裏,見地不能打成一片,心識不能相續。打成一片就叫密續修學,聽明白了吧?學佛念念相續,就能打成一片,那你就是佛了。比方說,佛是百分百的相續,菩薩就差一點,菩薩是百分之七十,阿羅漢緣覺是百分之五十,凡夫就是百分之一,凡夫裏還有聖賢,能做到百分之十,你我能有百分之一就很不錯了。講經的時候我們勉強還能做到,但在平時生活裏還是做不到,還是凡夫一個。凡夫也有一念慈悲心,佛說慈悲就是觀音,你有慈悲心的那一刹就是觀音菩薩。但是咱們隻是一刹那,心識要是能連上觀音菩薩就好了,喜舍也是一樣,喜舍是大勢至菩薩,學佛通過這種相續,就像禪宗參“念佛是誰”,你就不會忘記了。
大圓滿和禪宗都不屬於密續,為什麽?大圓滿是本來圓滿,和你相續不相續沒關係,法界本來就存在,和你老楊在不在沒關係,有你沒你他都在,大圓滿是沒有條件的圓滿,大圓滿的境界不需要評判員,大圓滿不需要觀察者,就像山裏盛開的野花,不需要你我的欣賞,聽明白了嗎?密續修學需要我們去發心求證,佛法最高的是無修佛道,無修佛道是建立在本來圓滿的基礎上。
現在說《幻化網秘密藏續光明藏》,你就應該清楚了,修學幻化網要在光明藏裏相續,要接受一心如來藏的背景,幻化網是建立在生起次第之上,就是學佛要入一心唯識見。不要小看唯識變現,入唯識見就相當於藏傳佛教的大瑜伽生起次第,看心識跟外境就不是相對了,大瑜伽看顯現就是佛壇城,佛在《入楞伽經》裏講,顯現都是藏識境界。三轉法論的法相唯識在漢傳佛教是唯識修學,在藏傳佛教是大瑜伽生起次第,再進一步還有圓滿次第、生圓雙運,到此行人生起決定見,決定外境無有,聽明白了嗎?因為都是一心自顯,唯識雖然施設見分和相分,乃至四分說,都是在一心中建立的,法相都是以真如為基,見分、相分的相對是在一心中的相對,中觀的相對是心識與外境的相對,唯識修學比中觀要更進一步,聽懂了沒有?
東西方宗教之比較
在夢裏邊的你是見不到床上的你的,這兩個要合到一塊,夢就沒法做了,上帝造世界也是這樣,在我們的世界裏是找不到上帝的。從變現理來說,西方一神教的理論是有瑕疵的,從希臘神話來說,希臘的諸神都住在奧林匹克山上,神跟人類是混在一起的,界限沒有分開,都在一個維度空間裏,如果眾人不祈禱諸神的話,神就沒有力量。基督教上帝的天堂同樣也沒有分開,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裏和上帝一起生活,所以說西方宗教的教理是有瑕疵的。
為什麽哥白尼和布魯諾被天主教羅馬教廷燒死了?因為他們否定了羅馬教廷的地球中心說。哥白尼發現地球是圍著太陽運轉的,羅馬教廷就不幹了,他把天主教信仰的基給動搖了,布魯諾比哥白尼又進了一步,布魯諾發現天上所有的星星都是恒星,天空就不是一個太陽了,過去哥白尼發現一個太陽就被教廷燒死了,布魯諾發現了無數個太陽,當然也會被燒死。判決布魯諾時,馬丁·路德的新教基督教、天主教都在,他們都不理解布魯諾的恒星說,這就證明西方宗教的教理是有缺陷的。
我們回來看東方的印度教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印度教有須彌山的宇宙模型,四大部洲在須彌山的四周,天界有地居天、空居天的不同,宇宙至少有四個人類居住的地球,天界跟人類的界限劃分得非常清楚,地居天、空居天層次分明,所以印度教絕不會出現哥白尼、布魯諾屈死的冤案。中東誕生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宗教理論上都有缺陷,猶太教講上帝是以色列人的,相當於一個族人的神,後來上帝的信仰擴大到整個西方社會,上帝不僅保護以色列人,也保護全人類。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上帝隻是眷顧以色列人,上帝比埃及人的神要厲害,能夠降溫疫災難。
唯識古學是從印度傳來的,一能變講識變眾生與法。彌勒菩薩在《辯法法性論》中講到法性能相和法能相,生命劃分出不同的層麵,學佛這個道理一定要弄清楚,這個問題不清楚沒法建立宗教信仰。最近大鞋老師寫了一篇東西方宗教的差別,簡單來說西方宗教的代表是《聖經》,東方宗教的代表是印度的《奧義書》。我們都學過《薄伽梵歌》和《奧義書》,對比西方宗教人跟神混在一塊來說,西方信仰的上帝隻是名言上的上帝,因為上帝跟人的界限沒有分開。東方宗教神與人是完全分開的,天道是在人道之上建立的,佛教是在天道之上建立的,佛教信仰比天道要高,印度教尊稱佛是天中天。
夢境不能提前設計,佛教破除天道第一因
我們回來說幻化網修學這塊,藏傳佛教幻化網秘密藏,代表中觀進入法相唯識,或說為瑜伽行中觀、大中觀。小中觀的教法是建立在心識和外境的相對,中觀把能認知的心識叫做心性,把外境叫做法性,心性跟法性合一叫做平等性,實際大中觀說的平等性就是法相唯識變現,就是識變眾生與法。唯識是三轉法論的內容,中觀是二轉法輪的般若教法,法相唯識說為深般若,亦說為如來藏教法,聽明白了嗎?顯密各派均把法相唯識變現說為如來藏。
佛教創立以後,印度婆羅門教開始示弱,隨著一段時間的融合,婆羅門教掌握了中觀教理,當時佛教是通過辯論創建了僧團。印度有辯論獲勝的傳統,我辯論贏了你就要歸順我,要不你就把舌頭割掉。佛的僧團有千二百五十人,佛收服了兩個弟子,一個舍利弗,一個目犍連,他們當時都是拜火教的首領,各有五百弟子,佛把這兩個人一收就有了一千弟子,再收點小頭領,僧團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佛教是如此建立的,婆羅門教亦複如是,後來婆羅門教在辯論中逐漸取勝,慢慢的佛教就快滅絕了。
這個時候陳那祖師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把法相宗裏的唯識抽出來,擴大成為唯識學派,引入天道數論派的因明量學,成立所做性破掉梵音恒常的建立。印度教大梵說梵音是恒常不變的,唯識學引入所做性,聲音都是所做,凡是所做性一定是有生滅,梵音也就有生滅,所以梵音就不是常,陳那用這種方法把天道拉到人道,用能所來破除天道。
實際天道信仰跟人道是分開的,唯識用能所替代能相、所相,把天道降到人道來辯破,暫時把佛教保護住了,但是他的弊病也伴隨而來。就是唯識打破了信仰的界限,把不同層麵的生命平台壓縮到人道一層來講。真正的佛教是怎麽辯破梵天的?梵天說自己是造世界的第一因,佛說夢境不可以提前設計,做夢造夢境是不能成立的,這個你聽懂了嗎?你的夢肯定是你做的,但是夢境是不能提前設計的,因此就不能說夢是你造的。要是你造的,你就可以提前設計自己的夢境,真實的夢境是隨機不可控的,沒有人能提前知道自己做什麽夢,不能控製就不能說夢是你做的,用這個方法佛法就可以把我執去掉,聽懂了嗎?你的夢是你做的這沒錯,但是夢境不能提前設計,這也是一個常識,不能說我今晚設計好我做什麽夢,沒有人這樣做,夢是隨機的、是不可控的,你是怎麽醒的自己都控製不了。
從夢境不能提前設計,佛就把第一因的天道給破掉了,佛的境界是佛的內自證智境界,佛不像陳那把天道降低來破,佛是在天道之上來破第一因的。陳那祖師破天道等於是詭辯,偷換了能相的概念,但他畢竟是護法有功,但隨後伊斯蘭教入侵印度,印度佛教很快就滅掉了。
修學幻化網的重點在哪裏?藏傳佛教的密續修學,是中觀到法相唯識的過度,小中觀是講心識跟外境的相對,唯識是一心真如之上建立的教法,這一心藏傳佛教是通過大瑜伽生起次第來建立的,在一心中有生滅、來去、有八有這些現象。藏傳佛教通過無比瑜伽的圓滿次第來講說,八有放在一心中看就是八不,聽懂了吧?在這個基礎上寧瑪派有生起法、圓滿法、生圓雙運的修學,所有的修學的基都是一心,為此寧瑪派施設一心為空性本始基。
法相唯識變現實際是藏傳佛教瑜伽行中觀的核心內容,也是如來藏教法的核心。唯識古學的識變眾生與法,藏傳佛教的修部是通過瑜伽修學的次第來完成的,聽懂了嗎?所以你要導讀《幻化網秘密藏續光明藏》,必須看懂大唯識變現理。你把經中講的修證先擱到一邊,那些東西都是劇情,佛法觀修境就跟話劇的布景一樣,渲染的是心識觀修的氛圍。怎麽能看懂密續?把現象界放在夢境裏看就能看懂了,按你的視角來看是看不懂佛法觀修的,如果你把世界放在夢境裏邊,在醒位看夢位的一切雖然是有,但都是幻有,佛覺在醒位看夢境是同時,我們回憶夢境是不同時,現在要學會同時看,你就能看懂大乘經論了。
《心經》你應該會背吧?從夢醒同時的佛覺看《心經》裏的四句就簡單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醒位看夢位裏的一切就是色即是空,色不異空就不用多解釋了,同時看就是常識,聽明白了沒?回去自己要認真體會。幻化網依夢醒同時兩重來看,你就能看懂了。今天內容很多,你都錄下來了吧?回去要好好聽。
2019年6月8日003北京
慈光整理
生命有法身背景,死的隻是你的食身
不懂唯識變現理你看不懂佛法經論,法相唯識有兩個唯識,一個是在夢裏講的唯識今學,一個是在醒位講的唯識古學。最近鬘殊老師寫圓測法師的《仁王經疏》作業,就有關於兩個唯識區分的問題。真諦三藏是在醒位來談唯識變現的,玄奘法師是在夢位談萬法唯心的,真諦三藏講醒位的佛法才叫圓成,玄奘、陳那、護法一係是在夢位講清淨的依他也是圓成。唯識宗的祖師是陳那,陳那祖師把天道降到人間緣起,依所做性辯破梵音非恒常,玄奘一係的唯識今學也是把醒位降到夢位的依他來講轉識成智,說依他的清淨就叫圓成,此說與格魯派依正理就可以得到圓成(空性)相同。唯識今學講你看的佛經就是你能看懂的,但是唯識古學真諦三藏不同,真諦三藏說你看的佛經不是你能看懂的,對於佛經開頭“如是我聞”的解說,傳統佛教認同真諦三藏的說法。
玄奘法師是聲聞乘的行者,真諦三藏是菩薩乘的行者,他們的見地不一樣,這個是修學唯識非常關鍵的問題。藏傳佛教格魯派講中觀的修學是在唯識之上,格魯派認為正確地理解佛理就是證悟,所以格魯派依空性見建立勝義是空、世俗的認知是有,勝義是自性空、世俗是緣起有。和格魯派相對的覺囊派不同,覺囊派持他空中觀見,認為勝義真實是有、世俗虛幻是空,因為世俗是在夢幻境裏的認知,勝義是醒位的覺知。格魯派持的是自空中觀,和覺囊派的他空中觀完全相反,當時因為格魯派在西藏主政,他借權利就把覺囊派給滅掉了,實際覺囊派的他空內中觀見比格魯派的外中觀見要高。覺囊派第二代法王是在內蒙轉世的,達賴喇嘛讓他到拉薩去,人一到拉薩就被格魯派扣下,命令其一宿將覺囊派改宗為格魯派。
學佛依你的認知不對,學佛不能自己去想,你得聽佛的,學校把整個佛教的框架教給你,這不是你自己能琢磨出來的。我們講的佛法都是依著經論,不是我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我們雖然生長的環境不一樣,但佛法修學的背景是相同的,學佛依你的經驗探索不出來,你要老老實實聽佛的,佛法是佛修的法,不是人修的法。人修的法是立業成家,沒有生命背景的施設學佛沒有意義,因為百年人生結束了、你死了,生命就斷滅了。
學佛僅就顯現的認知同樣沒意義,接受存在而不顯現學佛才有意義,因為生命背景的存在,死的隻是你的食身,不死的是你的法身,這樣學佛就不一樣了。學佛要和背境鏈接起來,不是說你的肉身能活一萬年,比如你的手機壞了,你可以換另外的手機,你的手機卡可以放在不同的手機裏,這就是生命的輪回。覺知軟件依附在樹上,你就是樹神;軟件依附在水裏,你就是水神;軟件依附在人身上,你就是人;依附在天身上,你就是天人。如果你能進一步超越個體阿賴耶,依一心佛覺,你直接就可以安住在涅槃佛國。
通過大量閱讀經論建立佛法的整體框架
學校為什麽讓你大量地閱讀經論?如果你停下來就會鑽牛角尖,大量的閱讀就像是走馬觀花,上來先把佛法的框架記下來,然後你對哪塊感興趣可以具體研究。你喜歡小乘佛法、還是對唯識中觀教法感興趣、還是要發心修學顯教密教?你可以依自己的興趣再去深入,這樣學佛進步就很快了。等於你拿著導遊圖去旅遊,你站在空中看迷宮,你進了迷宮隨時都可以出來。我們給大家教授的大唯識,不是說誰都能有機會學習的。
你通過閱讀經論對佛法修學有了印象,上來就細化學佛容易落入局部,見不到佛法全貌,所謂一葉障目、不識泰山,這樣就會把你給耽誤了。我們不是佛教學者,現代的科學是分科而學。學者就是專科的博士,不是整體的專家,我們學佛不是為了當學者,學佛的目的是了解生命的實相,我們告訴你的是最快捷的方法,依此可以達到真正的解脫。
回去共修時把錄音給大家放一放,然後給大家講一下,老師們就都能看懂經論,暫時看不懂也沒關係。我跟你比是強,我們一塊跟佛比,大家都一樣,根識的體會比七識的覺知要低一層,學佛不能用低一層的認知來涵蓋高層的覺知。
佛經裏舉例,香積佛國的菩薩都是散脂菩薩,我們是聚脂菩薩,脂肪聚在一塊的是個體,人家的脂肪是散開的,個體聚在一塊人身才有六根,散脂菩薩你怎麽給他安上眼睛?六根你沒地方安置,散脂菩薩你說他胃在哪裏?耳朵在哪裏?但是七識能相同樣具備所相的認知,散脂菩薩具備聚脂根識的認知,這一塊雲他照樣能聽到我們說話,搶救室裏離體的病人神識就是七識散脂的狀態。
學佛不能依根識的體會來代替七識能相的覺知,不然生命就沒辦法分出層次來了。佛法有唯識變現的機理、有不同識體平台的存在,我們六識平台的特點是審而不恒,天人菩薩的平台是審而恒。六識的認知是覺知裏最差的,就連夢境裏邊的你也有六根,那是做夢識的變現,夢境是不占空間的,夢境裏邊的你就是散脂菩薩,依七識能相看,現在的你我同樣是散脂。現在科學也證明,物質的存在是人類的錯覺。佛教難就難在難信易行,宗教信仰都是難信易行,念佛誰不會?你放錄音機訓練一下鳥都會,網上有鸚鵡念佛往生的圖片,有小貓、小狗拜佛的影像,佛法信難是事實。
我剛才說了這麽一堆話,實際就是告訴你,學佛怎麽從實有的見轉為境界有。藏人比漢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要低,社會發展進程也慢,西藏是農奴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間超越了封建社會、工業社會。我們講法相唯識、講識變眾生與法,但能引起世界觀轉變的不多。藏傳佛教通過生起次地、圓滿次第、生圓雙運來講唯識變現,曆史上證悟空性的瑜伽士、西藏各派的成就者有很多。這就是見部和修部修學的不同,也是顯密佛法的修學差別。
玄奘傳承的唯識今學多是講說教理,在夢鏡裏建立清淨的依他,真諦三藏講的唯識古學,傳承的瑜伽行派是在醒位講說佛法圓成。做夢的你不動,覺知是醒在了夢裏,夢裏的你從來沒有睡,你睡了怎麽做夢?所以說夢裏、夢外的你一直是醒著的,聽懂了嗎?我們要是真睡著了,腦電波的信號就拉平了,床上的你睡著了,夢裏的你沒睡,太平間的你死了,你的神識沒死,他醒在另外的空間裏了。夢裏邊的一根火柴,你也帶不出夢外,將來你的這點東西也帶不走,夢裏的你自己能造一個世界,夢裏夢外是兩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不用你帶著行李過去。
我們認知的現象界,種子要結成果實得有個過程,玄奘法師、宗喀巴大士都不相信有情本俱如來智慧德相,他們不相信眾生本來是佛。依現象界的你,不學習佛法怎麽可以成佛?他們不接受你在夢境裏可以造世界,他們的認知是因果不同時,大乘佛法講的是因果同時。
佛說極樂淨土的有情可以隨意所需、應念現前,夢境裏的你依做夢的你同樣可以隨意所需、應念現前,隻是夢境並不符合現象界的規律。玄奘法師看不懂真諦三藏講的唯識古學,才親自跑到印度去求證,沒想到在印度學到的是陳那、護法一係的唯識今學,他傳承的唯識宗在中國隻傳了一代就傳不下去了。在唐代漢地佛教的八宗裏,唯識宗的見地很低,唯識今學把人天解脫道都壓在一層識境來說。
我剛才說西方宗教,上帝在伊甸園和亞當、夏娃住在一塊,人神的境界沒有分開,希臘諸神住在奧林匹克山頂和人道同樣沒有分開,而東方印度教的須彌山宇宙模型則完全不同,人與天人的界限分明,不會出現人神不分的問題。
唯識今學同樣沒有分開醒位與夢境,玄奘法師認為依他的清淨就是圓成。民國的唯識學者和太虛法師爭辯得一塌糊塗,他們討論唯識都是在一重緣起裏。他們說《大乘起信論》是假的,凡是他們看不懂的大乘佛經都是偽造的。落在一重緣起的認知怎麽能解讀兩重識變?我們現在依大唯識兩重變現解讀大乘經論,大家學佛都有切身的體會。
問:怎麽能知道七識、八識的存在?
龍師:從夢境就能說明七識的存在。
問:我看不懂。
龍師:你看不懂就對了,你看懂的佛法就沒意義了,宗教講的是你看不懂的,你能看懂還信他幹嘛?你看懂的解決不了生死,你看不懂的是因為宗教的背景比你大,看不懂才有向上的空間,你的世界觀才能轉變。
問:學佛得弄懂了才行啊。
龍師:你在根識最低層,怎麽能理解高層的心識?信仰是很難的事,不是那麽容易轉變的。
問:所以老師說看不懂是對的。
龍師:我們為什麽說信仰是信你不信的,信你信的隻是修養?你要能看懂你就不信了,佛法七識比六識大,所以學佛才要轉依向上,你能看懂是居高臨下,你不是在學佛,是在修理佛。我們學佛不是在你活著的時候用,學佛是為你死了以後用的。你要到三甲醫院掛生死號肯定沒有,連看病的醫生、教授都得死。毛主席死的時候黨中央說是醫治無效,任何人死都是醫治無效。你在世間掛不上生死號,生死號隻有宗教敢掛,你學佛要解決的是不死的問題,解決生活的問題不用學佛,生活與生命是不同的層麵。生活裏你要聽黨的,生命裏你聽黨的沒用,因為毛主席都是醫治無效而死的。
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理論都有瑕疵,西方宗教實際是神和人的契約,神告訴人該怎麽活著。真正的天道隻有印度教有,印度教有三界的建立,色界、欲界、無色界,天人天衣有多重,天人的飲食是什麽,天人的男女是什麽樣的,印度教有六道輪回,這些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沒有,西方宗教隻講最後的審判。
佛經裏講到散脂菩薩,七識平台的生命與人類不同,散脂菩薩你把鼻子擱哪?把眼睛擱哪?香積佛國的散脂菩薩要到娑婆世界來聽法,佛說你們把行相收起來,到人家世界去不要把那裏的眾生嚇著。到我們這裏來就要變成我們聚脂的樣子,人家變成我們很容易,我們變成人家的樣子就不可能了。學佛要老老實實臣服,沒有你一點驕傲的餘地,我們剛開始講人佛平等是為了消除你的恐懼心。要好好學習中觀唯識、深入教理就可以覺知到平等,學佛必須接受七識、八識的存在,你把七識、八識拉到六識來說,生命就沒有向上的空間了。
玄奘法師是聲聞乘的覺知,隻能依顯現修學佛法。夢裏說夢外的事他肯定說不清楚。修學大乘佛法是很抽象,你也別想著把佛法鬧懂,鬧懂就沒意義了,懂了你現在就可以看到天界、看到極樂世界,沒有佛的加持肉眼能看到嗎?大乘佛法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佛眼、法眼,你想依肉眼把這五眼都包含進去,沒有一心的覺知是不可能的。
大背景是活的你才能活
要接受七識、八識的存在,換個角度講就是水活魚才活,宇宙活你才活,宇宙活銀河係才活,銀河係活太陽係才活,太陽係活地球才活,地球活你才能活。怎麽能說地球活,太陽係不活呢?銀河係宇宙是死的隻有你是活的,這是不可能的。大背景就是七識、八識的存在,做夢的不活夢裏的你怎麽活?我們說桌子是物質的你是精神的,放在夢裏你能說這桌子是物質的嗎?桌子是你夢出來的,你說這桌子能是物質的嗎?上帝是活的上帝造的世界就是活的,做夢的你是活的夢境中的一切都是活的。水活魚才活,水是死的而魚是活的,這可能嗎?我們把水比喻成生命的背景,水就是七識、八識的存在,生命背景不存在你怎麽活?七識、八識不存在六識怎麽存在?
我們一直談一心佛覺,一心佛覺是活的法界才是活的,一心佛覺是死的法界裏的你也活不成,這是常識不用證明。地球是物質的,地球上的你是精神的?你的精神怎麽從物質裏解放出來的?自然演化的你認為可能嗎?把機械表拆成一堆零件,往天上一扔掉下來就是一塊表,這可能嗎?這例子是牛頓說的,牛頓是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現在的宇航員回到地球都開始信教,每個星球與星球之間的運動軌跡,都和機械表一樣準確,這怎麽可能是自然而成的?
黃老講層層的華嚴世界是等距排列的,宇宙世界的星球都是等距的,不可能是隨意組合的,六識解釋不了七識,科學的進步是以未知為前提,和宗教的全知是兩回事。
修學佛教和你的生活並不衝突,佛教講的是生命背景,學佛打開心量、接受生命背景的存在,這樣你的生命才有意義。人這一輩子不到百年,學佛首先要接受背景的存在,接受做夢者的存在,你死了覺知換成另外一個夢境。科學講世界是物質的,你相信,生命就完結了。學佛必須接受水活魚才活。科學是從你的認知這講,宗教是從背景來談,一個是從境覺來看,一個是落在境相來看,兩個視角完全不一樣。學佛先把宗教的世界觀鬧明白,宗教講的是境覺,佛教講的是一心,一心裏有無量個境,從境覺看境相,從境相看實有的你。
傳統的佛教多是從個體開始修學,我們學佛不是從個體講,個體修學意義不大,個體是依阿賴耶識,佛說個體我執是無明,修學大乘佛法個體的你要轉成境相的你,境界中的你就是境相,個體的你就是境相的你。人道這是一個境,你是其中的一個境相,接受境相就是實有的你轉成境界的你,境相的認知就可以擴大到境覺,境覺包含無量個境相,境覺就是做夢的你,境相就是夢中的你,境覺再擴大就是一心佛覺,一心本來就是圓滿的,境覺是圓滿的,境相也是圓滿的,境相的你也是圓滿的。
問:我這種狀態怎麽轉?
龍師:先接受。
問:怎麽接受?
龍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準備了一盤好飯,你不餓我也沒有辦法,佛經裏講“饑逢王膳不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