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明空
密宗講明空不二,明空雙運。大中觀也講顯現有明空,現空與覺空,分別對應法報化三身。明空是化身修法。明是對事物的分別和了別,空在兩層看是緣起性空。寧瑪派講顯現有三個層麵:明分,現分,覺分。落在境中的你我,升起了分別事識,把心光分別成不同的法相, 分別事識是與生俱來的,法相本俱明分。
二轉法輪的中觀般若教法,觀察者在外,由你來依緣起觀空性,緣起中的觀察者是落在變現境中,心識與外境都落在法所相。明分跟你的認知同步,迷失於顯現的事相之中,局限在人類物質實有的世界觀裏,認為所見都是真實,不可能在緣起中現證無我。站在明空上看顯現差別,世間的名言是落邊不究竟的。學佛僅執著於事相,僅執著於你的分辨,也就是隻執著於明邊,沒有觀照到空邊,在一重緣起裏是沒有辦法修證空性的!
寧瑪派依相依理,依四重緣起,建立一體兩麵的本性自性空,以個體視角作為觀察,在緣起中建立能相的修學。而緣起中的空性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除非我們認識到產生空性的境,我們依於空性,表達出來的色空,實際隻是色空的名。
明的了別其本性講還是境相,境相如水中的倒影,水中影相的自性一定是水性。 大唯識依變現理,在兩重識變中建立佛法向上的轉依。在上一層看,顯現的都是虛妄分別,都是識變。從七識看六識即為空。法相唯識講空是不壞色相而說空,不壞明分而觀空。變現境中的眾生與法,其自性自然是空,在一心上看諸法都是空性無相,諸法空性無相就是六識的性是七識,七識的性是八識,八識的性是一心。諸法的自性都是一心如來藏。大唯識說一切法相一切顯現的性都是唯識性,隻有兩重識變才能修證明空。
84現空
現空是報身修法,主要講法界的生機。站在現空上講世間認知的生機,是虛妄分別。 顯宗講現空不二。現分觸及到背景的生機。顯現有二重,一層是根識認知下的胎卵濕化,是緣起中的顯現。還有一層就是識變,但那個識變的識不在緣起裏,大中觀說為自顯現。這個自顯現就是現識的‘現’,這個‘現’實際是能‘現’,但是這個現識的‘現’,落在緣起裏的我們是找不到的,這就從化身教法引出報身的境覺。寧瑪派講明分現分與覺分,是與空分合在一起講的,講明空、現空、覺空雙運。般若波羅蜜多是不壞五蘊而說諸法空性無相。
佛在二轉法輪講深波若,依如來藏的背景而說現分,說本性自性空。在兩重緣起下看明空、現空、覺空自然雙運,緣起性空的中觀教法,肯定了緣起中不存在第一因,一切都是空性中的自顯現。因為緣生的事物找不到第一因,所以說性空。現即是空,空即是顯,現空無二。
佛在三轉法論,引入法相唯識,依唯識變現機理, 依大唯識體係,一切顯現為諸識藏,諸識聚,諸識顯。一心如來藏識變現眾生與法,變現無量的七識境界。此變現亦為如來藏功德顯現。其能現稱法能相,所現為法所相,能所均為上一層實體平台八識或一心佛識所變現,其性為唯識性。
85覺空
藏傳佛教各派為了修學佛法,施設了很多道名言,最高叫樂空,次有覺空,明空與現空。站在覺空上看世間覺,是落邊不了義的,沒有兩重的覺照無法現證覺空。你不能說這屋子裏沒人是空,這樣說空沒有意義。最高的教法是禪的教法。禪即不在現空上麵做文章,也不在明空上麵做文章,它是在覺空上做文章。呼吸也好,明點也好,都是你的夢變現的。我們講大唯識多用夢境的例子做喻。佛在三轉法輪不說諸法空性,說諸法唯識性。
一旦講到覺空,能覺的就已經不再是個體了,佛法觀修會觸及到密乘講的覺空,現空與明空。小中觀依緣起說空,大中觀依本性說空,大唯識則依兩重識變,說一切法相的性都是唯識性。法相唯識說空,不壞五蘊而說,空的不僅是色相,還觸及到顯現的背景即顯現即識變。
所有的顯現都能依兩重識變而覺空。有如不同層麵的腦電波在高一層的覺知裏,都可以采集匯總,兩重覺受不僅具備分別事識,同時還具備現識的境覺。因他們都是識的變現。你的色身雖然落入緣起,但你的心卻可以安住在背景上,這樣就是大中觀的覺空雙運。
覺空的覺是一心佛覺,一心佛覺變現眾生與法,變現重重的華藏世界。在變現境中的法與眾生,無量境界都如空花,是一心如來藏法爾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