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唯識名相:分別事識

(2022-05-11 17:57:52) 下一個

17.分別事識

《入楞伽經》中佛說諸識分別為兩類,即現識和分別事識,分別事識是指落在現識變現境中的對境分別的識。

我們現在的覺知,就是對境產生的分別事識,猶如落在夢中,我們覺知的僅是夢境,在夢境裏出現的都是對境的覺,夢境裏對境的你是不存在的。

佛在《入楞伽經》講的分別事識和現識的互動,可以“相互為緣”,我們現在的看隻是對境的分別事識,還不會依現識的境覺。你能轉依現識的境覺,就能跟本覺相和,而分別事識隻能與個體阿賴耶相和,阿賴耶隻是個體的覺,也是對境的分別,與離對待的現識不同。

一心法爾,無需對境而覺,這一心本身就是佛覺,不需要對境的見證。就像禪堂對聯寫的‘春來草自青’,強調的是離開依他的自青。

《入楞伽經》裏講到的現識分別事識,現識就好像是第一念,分別事識就是第二第三念。

說為藏識的如來藏有識藏、識聚、識顯的功能,從識聚上來說如來藏,就跟夢境的顯現一樣,這夢中的分別事識實際隻是現識的一分,跟七識末那識是阿陀那識的一分一樣,我們的覺知隻是夢境的一分,我們執著的這一分光影,就是對境的分別事識,有點像物理學場能的衰減,落入境中的覺知,一層一層衰減到無明。我們執境影為我,有如佛在《楞嚴經》裏講阿難認賊做父,錯以我們的影子為真實,夢境裏的顯現都是分別事識的影相,你覺知所緣的本身就是境影,你一執著假我反過來變成了對境的能相,這就是佛說顛倒夢想的唯識機理。

佛法的解脫教授,都是一心的方便施設,因為在實相中不存在個體阿賴耶,也就不存在個體的解脫,為什麽?在分別事識下的解脫隻是現象,你真正要解脫的隻是個體對鏡的視角,分別事識下的現象,與現識自顯現的實相不同,他們都是一心的表現形式,一個有我,一個無我!如果有我一切教法都很容易定義,也就不存在禪宗與大圓滿的向上,我們從大圓滿的教法就能看明白,生命的實相本來就是圓滿無礙的,所謂的相礙都是因對鏡的假我而引發的。

佛的唯識是法報化三身一體,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凡夫的唯識是依分別事識,菩薩的唯識是依現識來講,隻有站在佛識的層麵才能真正講到一心。現識和分別事識在佛說《入楞伽經》裏,這二個彼此是不一不異的,依大唯識現識是兩重識變,分別事識隻是一重對境的視角,修學大乘隻有進入到兩重唯識,才能開始佛法的修學。一重對境的視角隻是習氣所成的顛倒妄想,分別事識是站在實有境相的自性上。

佛說“是知識分別,現境還自緣”,一旦自緣變現境,凡夫就會落在對境的分別事識上,這是因為你我的慧力不夠,學佛有了佛覺的開導,你的覺察就會回歸到現識上,這個過程不是一節二節課的事,修學佛法要慢慢熏習,心智才能逐漸成熟。學佛開悟要發菩提心,也要發長遠心。水到渠成修學大唯識的觀修係統,一定會支持你定時升級的。

佛法放在境界裏就很好解說。夢裏顯現的都是識變的心光,但一經分別事識,光就變現成了落入緣起的桌子。但是我們現在如何看眼前的桌子呢,因為識覺與變現境同步,落在境中的你我,就升起了分別事識,把心光分別成不同的法相,不知道這不同的法相都是識變,能分別的和所分別都是識,識變眾生與法的這個識,也可說為一心佛覺,這個識就不是阿賴耶識,佛唯識和凡夫的唯識就不一樣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