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金秋”是“金色的秋天”,其實是一種誤解。“金”是五行之一,木主東方和春季、火主南方和夏季、金主西方和秋季、水主北方和冬季,土主中央並扶助木、火、金、水。當然, “金色的秋天” 確是一種巧合。今年十月金秋第一周,祖國正在放長假,斯京則忙著諾獎開盤。我們自駕從Malung-Sälen出境前往挪威,來到人煙稀少的洋山溝裏尋找秋天。北歐有著十分治愈人心的秋色,當代挪威最重要的詩人奧拉夫·豪格(Olav H. Hauge)這樣寫道: “在祖母綠的天空/海風刮來了/遺忘的白雲/秋天陽光裏的樹葉”……
挪威第一大湖Mjøsa高於海平麵122米,長達117公裏,zZ是一個又深又長的內陸湖,比北海和波羅的海還深,最深處超過500米。Mjøsa 是一個古老的名字,大概是“明亮”的意思,在修建鐵路之前,大湖是重要的運輸路線,如今已經沒有水上交通了。大部分湖岸都是連綿起伏的農業區,其中有挪威最肥沃的糧田,左下圖是建於13世紀的Nes教區教堂。1798年,英國人口學家、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出版了名著《人口學原理》,次年遊曆挪威。他在日記中描寫了這片亦湖亦河的水域,其挪威印象對於該書第二版起了重要作用。這位馬先生當年絕對想不到,一百多年後他的名字在一個東方大國盡人皆知,他的學說遭到口誅筆伐。
Mjøsa湖邊的Hamar已有近四千年人類定居史,是挪威維京時代的重要市鎮以及中世紀的商業和宗教中心之一,現有三萬多居民。1152年,羅馬教宗特使Nicolaus Breakspear建立了Hamar主教區,兩年後他當選為史上唯一英格蘭出身的教宗——哈德良四世。16世紀宗教改革後,Hamar教區被關閉。在1567年北方七年戰爭期間,天主教堂被瑞典軍隊燒毀。左上圖是19世紀中葉Hamar教區重新建立後,於1866年開堂的信義宗挪威教會主教座堂,一座德國羅馬式建築。右上圖是20世紀上半葉挪威最著名的歌劇演唱家Kirsten Flagstad的胸像、出生時的房子和博物館,其側後方就是主教座堂。她被認為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瓦格納女高音演唱家之一,享有 “世紀之聲”的美譽。
Hamar以滑冰小鎮而聞名,19世紀末,Hamar體育協會就組織過歐洲業餘滑冰錦標賽和滑冰世錦賽。曆史上挪威曾舉辦過兩屆冬奧會,即1952年奧斯陸冬奧會及1994年Lillehammer冬奧會。距離Lillehammer 50多公裏的Hamar也成為1994年冬奧會主賽場之一,為此建造了 “維京船”奧林匹克綜合體育館。維京船在冬奧會期間用於速滑比賽,之後還舉辦了包括2016年Lillehammer青年奧運會在內的多項重大國際賽事和其他活動。Lillehammer位於Mjøsa湖最北端,1993年去Geirangerfjorden峽灣路過時,奧運場館還在建設中,轉眼就是30年。右下圖是從E6歐洲公路拍攝的挪威三個國家跳台滑雪場之一Lysgårdsbakken,舉辦那一屆冬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的地方。
Brumunddal是Mjøsa湖畔一個隻有一萬多居民的小城,19世紀末開始發展,以農業和木材加工業為主。2019年在Brumunddal建造了一個當時世界最高的全木結構大樓Mjøstårnet,意為 “Mjøsa湖之塔”。這是一個85.4米高、共18層,集酒店、公寓、公司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大樓,從大樓側麵可以看到從上到下呈三角形的斜梁。然而2022年美國威斯康辛州一座高86.6米、25層的木頭大樓已經超過它了,一不留神住了個曾經世界之最的酒店。大樓旁的Mjøsparken公園於2020 年竣工,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了舒適的夏日休閑場所。聽當地人說今年八月份挪威大水,把公園都淹沒了。
Mjøsa湖上的Helgøya島是挪威最大的淡水島,意為 “聖島”,麵積18.3平方公裏,通過一座拱橋與陸地相連。島上土壤肥沃,擁有豐富的植物群和中世紀曆史痕跡,一半以上麵積為耕地,全島由 32 個農莊組成。無意中來到島南的一座豪宅前,一位很老的老嫗衝出房門,不準我們拍照。網查這個Hovinsholm農莊從近千年前的傳說時代起就是貴族屬地,17世紀初成為挪威有史以來最完善的貴族莊園。1723年起至今莊園歸Hoel家族所有,擁有近兩千英畝土地,這個家族的Jacob Hoel是挪威19世紀集約型農業的先驅之一。挪威老地主的幸福生活——莊園的木屋農舍、剛收割過的莊稼地、慵懶的ponny矮馬、麥田裏的向日葵,頗有梵高畫筆下的意境。
離開Mjøsa大湖,沿E6歐洲公路行走,在Dombås轉E136歐洲公路。開始接近峽灣區,滿目秋色入畫來。Dombås是挪威內陸重要的鐵路、公路和電報樞紐,左下圖是1939年建造的Dombås教堂。1940年4月9日德國傘兵突襲挪威後,為爭奪Dombås與挪威軍隊發生激戰。4 月 13 日,國王Haakon VII率王室和政府在逃亡途中經過Dombås,距離德國傘兵襲擊發生僅五個小時。飄過Romdalen山穀和挪威第九長峽灣Romdalsfjoden,六年前到過峽灣另一側的城市Molde。美國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1904年的小說《海狼》的主人公---具有丹麥血統的挪威老船長拉森("Wolf" Larsen),就聲稱自己出生在Romdalsfjoden峽灣附近。
Romsdalen山穀長約60公裏,多條瀑布流入山穀,包括77米的世界第四高單落瀑布Mongefossen。Trolltindan山體由Romsdalen和Isterdalen山穀之間許多尖銳陡峭的懸崖組成,屬於Reinheimen 國家公園。多座山峰海拔高度超過1700米,最高峰Breitind海拔1797米。德國作家Theodor Mügge於1840 年左右曾訪問此地,進行了詩意的描述。他說,巨大的雙錐體Trolltindan峰從穀底升起,其無與倫比的大膽和美麗讓人充滿恐懼和敬畏。Trolltindan在Romsdalen一側以高大的山牆和石柱山體為主,其中最著名的山精牆Trollveggen,從山頂到穀底的垂直落差約一千米,是歐洲最高的垂直岩壁——登山和攀岩愛好者的樂園。
從E136轉入Fv63號省道,即可到達俗稱“皇家之路”或“山精之路”的國家觀景公路Trollstigen。30年前開著自家的老VOLVO240,到挪威爬大山看峽灣,印象最深的其實是Brisdalsbreen冰川。那時資訊很不發達,差一點錯過。這是挪威Jostedalsbreen冰川最著名和最容易到達的分支之一,終止於一個海拔346米的冰川湖。20世紀以來這個冰川時大時小,1934-1951年間後退了800米,露出冰川湖。1967-1997年間擴大了465米,覆蓋了整個湖泊。21世紀開始後,冰川再次嚴重消退。左圖是那年在Brisdalsbreen冰川買的明信片,右圖是網上下載的近年圖片,實在慘不忍睹。萬幸看到過它最美的樣子,不會再去這個冰川了。
1940年德軍入侵挪威後,挪威國家黃金儲備從奧斯陸撤離,經過Romdalen到達曾當過七天臨時首都的Molde。Romsdalen也是Rauma河的河穀——挪威最美麗的河穀之一,Rauma河水流清澈,流入Romdalsfjoden峽灣,曾因捕撈鮭魚而聞名。這條峽灣的分支Tresfjorden峽灣和月亮穀Måndalen的風景極為秀麗。1862年,還是學生的現實主義戲劇創始人易卜生(Henrik Ibsen)環遊挪威並收集傳說和神話,曾造訪此地,描繪了峽灣及周邊山脈的美妙景色。這些以Troll命名的山和路,一看就像山精們經常出沒的地方。這次忘記帶我家的兩隻山精一起去了,下次一定帶它們回老家看看。賽陽朔、勝九寨,山水相依皆可詩,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E136歐洲公路的終點是挪威西海岸著名漁港城市Ålesund,一座躺在峽灣臂彎裏的童話小城坐落在七個島嶼上。登上左上圖中海拔189米、418級台階的Aksla山頂觀景台俯瞰全城,曲折的水路分割著老城街區,遠近島嶼此起彼伏,水天交界處便是波濤洶湧的大西洋。Ålesund也是很多人前往2005年UNESCO世界自然遺產Geirangerfjorden峽灣的起點,港口停泊了兩艘大郵輪,城裏擠滿了歐洲各國遊客。右下圖風景如畫的Alnes fyr燈塔位於Ålesund西北方向的Godøya外島,始建於1876年,是挪威參觀人數最多的燈塔之一。Ålesund曾被《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歐洲最美麗的港口城市之一: “似乎是北歐童話故事中所描寫的城市,其中還縈繞著絲絲現代風情。”
1904年1月23日深夜,一場大火燒毀了由木結構房屋構成的老城,上萬人無家可歸。德皇威廉二世經常到Ålesund所在Sunnmøre地區度假,大火之後他派了四艘軍艦攜帶材料,前來幫助建造臨時住所。1904-1907年間威廉二世還出資援助重建,設計師們從歐洲各地汲取靈感,世界上風格最整齊的建築群因此誕生,由新藝術運動風格的磚石結構房屋組成。二戰期間德軍飛機對挪威西海岸狂轟濫炸,唯獨對Ålesund手下留情。當年挪威王室和政府流亡英國,Ålesund由於抵抗組織的活動被稱為 “小倫敦”,中尉Joachim Rønneberg因參加破壞納粹在Rjukan發電廠提煉重水的行動而知名。運河中的倒影被海風吹皺,老城變身一幅印象派畫作。
回程路上氣象萬千,山頂落了新雪,秋色更加濃鬱。Rv15號國道經過Strynevatnet湖,有三條河流入這個湖。另一條河從該湖出發,流入Nordfjorden峽灣,挪威一些著名的內陸湖也是狹長的一條。Fv51號省道上的Valdresflye高原國家觀景路線在起伏的地形中蜿蜒向前,可以欣賞到群山的廣闊全景。公路最高點海拔1389 米,是挪威第二高的公路山口。很多挪威人都開車到這裏徒步遠足,山上風很大,每年12月15日至4月1日間部分路段關閉。在挪威語中,fjord意為 “峽灣”、dal意為 “山穀”、øya意為 “島嶼”、foss意為 “瀑布”、nes意為伸入水域狹長的陸地、sund意為狹窄的河穀或海峽、breen意為 “冰川”……挪威不隻有峽灣。
在洋山溝裏,常與木板教堂和小屋不期而遇。左上圖是始建於1216年前後的Hegge教堂,右上圖是建於 1749 年的Lesja教堂,左下圖是一個鄉村公交站。30多年來,從北到南去挪威走過五條不同的路,這次回程走的路最好。回到瑞典後,在Ekshärad的餐館吃午飯,感覺真便宜。賣飯的瑞典小夥兒說: “挪威有點特殊,風景不錯,去一個星期足夠了” 。回家路上一直下雨 ,人品有點兒好。
10月5日正在挪威Fv51號省道的高山湖泊大漠上遊蕩時,刷到64歲的挪威小說家和劇作家約恩·福瑟(Jon Olav Fosse)因其 “以新穎的戲劇和散文訴說難以言表的事物”獲得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新聞,他因此成為第四位獲得該獎的挪威人。福瑟的戲劇語言富有詩意,內容深刻極簡,被認為是19世紀易卜生建立的戲劇傳統的現代延續,本文開始提到的豪格也是福瑟的幾位文學偶像之一。比較特別的是,不同於前三位挪威諾獎得主,福瑟是用新挪威語 (nynorsk) 寫作。這是挪威官方認可的兩種語言之一,另一種是書麵挪威語 (bokmål)。曆史上挪威先後被丹麥和瑞典統治,直到1905年才從瑞典獨立。書麵挪威語形成於丹麥統治時期,受丹麥語影響很大。而新挪威語完全基於挪威民間口語,與丹麥語不同,路遇山寨版的蒙克《尖叫》。
挪威大約有九分之一的人口使用新挪威語作為母語,大部分住在西挪威的鄉村地區。挪威國內以書麵挪威語為主,但所有學生必須掌握兩種文字的書寫方式。維基百科的很多詞條都有兩種文字的頁麵,但新挪威語的頁麵通常比較簡單。與其他國家不同,挪威對方言的態度極為寬鬆,挪威人一般隻說自己的地方方言,很少人會真正在口語中使用書麵挪威語或新挪威語。在挪威,每個市鎮都有權決定自己的書寫方法,也可保持中立。挪威地形複雜,洋山溝極多,大概一條山溝、一條峽灣就是一種方言。這次住了兩晚的Ålesund是最大的新挪威語市鎮,但是與遇到的挪威人都是用瑞典語或英語交流,所以不知他們的方言聽起來是啥樣子,當然肯定是聽不懂的。
相關博文鏈接:千仞連峰靜水流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211/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