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美杜莎守護下的西西裏(三):地中海懷抱裏的萬種風情

(2025-04-10 05:36:42) 下一個

【續前】美杜莎守護下的西西裏(一):多元文化的共生融合之地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503/15676.html

美杜莎守護下的西西裏(二):希臘和羅馬的古文明遺珠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503/23054.html

西西裏東海岸度假聖地陶爾米納 (Taormina)依山傍海、風光旖旎,其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396 年左右,是藝術與自然交匯的“天空之城”。小鎮最著名的建築是海邊懸崖上的古希臘劇場遺址,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希臘化時代。這座劇場直徑超過百米,依山而建的觀眾席自然形成一個扇形,古代可容納萬人,看台頂端的雙拱形畫廊由大理石圓柱支撐。羅馬帝國占領西西裏之後,對劇場進行了大規模翻修改造,特別是建造了巴西利卡風格的粘土紅磚舞台,成為當時古羅馬上流人物的聚集地。劇場懸浮在海天之間,十分壯觀。劇場現在仍經常舉辦戲劇演出或音樂會,也是一年一度陶爾米納藝術節和電影節的絕佳舞台。1787年5月,歌德遊曆了陶爾米納之後寫道:“天空的純淨、海風的濃鬱、將群山、天空和大海融為一體的薄霧——所有這些都讓我思緒萬千。”

城中心的“四月九日廣場”(Piazza IX Aprile) 是陶爾米納的全景露台,由黑白格子的地磚撲街。在廣場上可以遠眺海拔3370米的埃特納火山(Etna)和愛奧尼亞海(Ionian Sea)的壯麗景色,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埃特納火山位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交匯處,是歐洲最高的活火山和世界上爆發次數最多的火山之一。腓特烈二世曾被數任教宗多次絕罰,因此有稱埃特納火山是他下地獄的入口。廣場以 1860 年 4 月 9 日命名,紀念加裏波第率領紅衫軍 “千人軍團”在西西裏島最西端登陸,打敗了波旁王朝統治下的兩西西裏王國,實際上紅衫軍的登陸日期是那年的5月11日。廣場另一側是鍾樓和建於17世紀的聖朱塞佩(San Giuseppe)教堂,正立麵由白色和粉紅色大理石以及柔和的灰泥組合而成,是西西裏巴洛克風格的精美典範。

陶爾米納是古希臘曆史學家提麥奧斯的出生地,他因此被稱為“陶爾米納的提麥奧斯”。提麥奧斯撰寫了一部關於西西裏的38卷曆史著作,記錄了達摩克裏斯這一人物形象, “達摩克裏斯之劍”象征權力和地位與責任和危險同在。古希臘文化將人世間的艱難化成有趣的傳說,以各種方式在西西裏留傳下來。愛奧尼亞海是希臘神話中女神艾歐(Io)逃難時經過的地方,並因此得名,這片湛藍廣闊的海域還有另一個美麗的名字——紫羅蘭海。毗鄰海岸線的貝拉島(Isola Bella)覆蓋著茂密的植被,通過一條細長的沙灘與大陸相連,有 “愛奧尼亞海明珠”之稱,是許多詩人歌頌的自然天堂。令人想起地中海東部島國塞浦路斯的另一片海域,傳說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特就降生在那裏,她的名字在希臘語中意為 “由海水的泡沫中誕生”。

陶爾米納被稱為西西裏島最美小鎮,現代精英旅遊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作家、藝術家和男同的天堂。19世紀意大利統一後,陶爾米納開始吸引來自歐洲各國的文人墨客、名媛望族,比較著名的有德皇威廉二世、法國作家莫泊桑、德國作曲家瓦格納、愛爾蘭詩人王爾德、英國作家勞倫斯等。除了古希臘劇院外,陶爾米納還有許多古老的教堂、熱鬧的酒吧、精致的餐廳和古董店。右上圖的主教座堂是陶爾米納最古老和最重要的中世紀古跡之一,具有西西裏羅曼式-哥特式建築特色。大教堂廣場上的巴洛克噴泉建於1635年,噴泉頂端的半人馬女性雕像頭戴王冠、手持權杖,象征陶爾米納的堅韌與力量。有人說陶爾米納是一個讓人遠離塵囂的桃花源,實際上在這裏見到的遊客,比一個多星期裏在西西裏其他地方見到的總和還多。在民宿的陽台上看人,也是一道風景。

影片《教父三》中有一段是在西西裏島東部摩西拿廣域市的薩沃卡(Savoca)小鎮拍攝的,柯裏昂家族第二代掌門人邁克爾在那裏遇到了美麗的西西裏姑娘阿波羅尼婭,後者成為他的第一任妻子。邁克爾與阿波羅尼婭的父親商討婚事的Vitteli酒吧已成為全世界影迷的打卡地,酒吧中陳列著一係列電影照片和紀念品。盡管山路崎嶇,半個世紀裏人們不遠萬裏前來,成就了當地一項熱門的旅遊生意,酒吧老板賺的盆滿缽滿。其實科裏昂的姓氏是教父家鄉小鎮的名字,位於巴勒莫轄區,具有悠久的曆史,二戰後成為多個黑手黨家族的據點。薩沃卡這座中世紀村莊建立於 1134 年,受到羅馬、拜占庭、諾曼和阿拉伯人的影響,村莊最高處是傳奇的Pentefur城堡遺址,眾多古老的教堂和宮殿依舊保存完好,2008 年被列入意大利最美麗的村莊名單。

西西裏以其悠久的曆史文化及美麗的風光,成為諸多文豪讚譽和世界級電影的取景地。除了《教父》之外,西西裏本土作家和導演的作品更加原汁原味。《豹》(IL Gattopardo)是西西裏最後一位蘭佩杜薩親王朱塞佩·托馬西(Giuseppe Tomasi)一生中創作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以作者曾祖父的一生為藍板,講述19世紀意大利統一複興運動時期巴勒莫一個古老貴族家庭在社會變革中的衰亡史。這部小說於1956年完工,直到1958年作家逝世後才出版,被譽為意大利文學史上的 “劃時代佳作”。1963年改編成意大利劇情片,獲得當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使得這本書更加廣為人知。左圖是作家本人一生中最後的居所——巴勒莫的蘭薩·托馬西宮,大門上雕刻著家族的豹頭紋章。右圖為意大利統一複興運動領袖加裏波第的胸像,位於錫拉庫薩老城。

出生於西西裏的當代著名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繼承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美學傳統,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鏡頭語言。托納多雷以“時空三部曲”聞名於世,以前看過他導演的第一部英語片《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這次回來後又把他在家鄉拍攝的《西西裏的美麗傳說》(Malena)和《天堂電影院》(Cinematek Paradiso)找出來看。前者的主場在錫拉庫薩,美麗的女子瑪蓮娜每天淡定堅強地從大教堂廣場走過。後者則攝於Andriano小鎮及切法盧,並獲得第6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托納多雷的影片唯美、傷感、幽默,充滿了少年的幻想、成年的鄉愁、老年的回憶,以及人性的美好與醜惡,具有濃鬱的 “西西裏情節”。

西西裏的美食

“香橙之島”西西裏終年陽光明媚、綠意盎然,擁有 3000 餘種不同植物。

西西裏島山嶺密布、層疊起伏,主要山脈從意大利半島的亞平山脈延伸過來,延綿直到地平線的盡頭,腹地具有狂野而粗獷的美,沿海分布著鬱鬱蔥蔥的富庶平原。上方二圖是從巴勒莫沿SS624號和SS115號公路行駛,經過西西裏島西部廣袤的丘陵地帶,幾乎全程高架。下方二圖則是從摩西拿沿A20高速公路到巴勒莫的沿途景致,一路欣賞多樣的自然風光,令人心曠神怡。最後還車、登機、回家,此行應該算是圓滿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