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痛悼同門師弟克任君

(2025-04-21 06:45:52) 下一個

克任君是我在複旦讀研時的同門師弟,今年3月11日他還讚了我的微信朋友圈。五天之後,62歲的克任突然辭世,生命定格在2025年3月16日。噩耗傳來,令人難以接受,痛惜之情無以言表。克任聰慧、純粹、幽默、溫文爾雅、性格陽光、善解人意,智商情商雙雙在線,是一個謙謙君子和難得的好人。他正值盛年卻匆匆離去,可歎人生無常,給生者留下了無盡的傷感和思念。斯人已去,音容笑貌曆曆在目,往事一件件湧上心頭。

克任是1978年全國數學競賽優勝者之一,免試進入複旦大學78級數學專業。他20歲本科畢業,24歲獲得博士學位,在高手如雲的複旦數學係也是佼佼者。優秀如克任,卻十分謙遜。記得有一次他和我說,進了複旦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難得他年紀輕輕有如此見地。77級與78級隻相差半年,因此我們讀研時閱讀文獻、開討論班都在一處,他是最年輕的一個。我碩士畢業離開上海後,曾與克任師弟見過兩次。前一次是在四川大學聽美國教授的係列報告,後一次是1986年10月底,去西安參加全國泛函分析會議。那次有好幾位老師同學參會,大家在會議之餘一起遊覽了西安碑林、半坡遺址、兵馬俑等名勝古跡,十分盡興開心,我們還談論了很多申請出國的事情。當年總覺得後會有期,誰知從此一別38年多,竟然是整整一生。

克任博士畢業後不久,前往美國SUNY Stony Brook做博後,不久又在美國另一所大學謀得教職。克任在泛函分析和算子理論方麵的造詣頗深,zbMATH Open收錄了他發表的近20篇學術論文。由於當年通訊不暢,漸漸就與他失去了聯係。1990年代初克任轉行金融業,那時闖蕩華爾街的大陸華人並不多,他敢為人先,做得風生水起。據複旦校友回憶,克任很快就在結構衍生產品和多資產相關產品的開發和交易方麵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後來又轉場倫敦和香港的證券市場,擔任世界一流公司高管。他在利率衍生品領域從事一線交易近二十年,與在學校做學問一樣出類拔萃。克任還幫助和介紹了多位複旦同學入行,他的援手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宅心仁厚在朋友圈傳為佳話。然而克任始終保持書生本色,為人處世十分低調。

時間來到2012年7月,我才再次聽到克任的消息。那年複旦數學係78級的同學舉辦以 “懷舊·歡聚”為主題的畢業30周年返校活動,克任在大會上首先代表他的班級向老師們敬禮,感謝老師們曾經的教誨, “使得我們多年來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感謝領導 “使得這次聚會成為可能,使得我們這些分布在各地的同學有家可回”。他將蘇步青老和導師嚴先生的方言口頭禪模仿得惟妙惟肖,並且不斷插科打諢,至今同學們回憶起來,仍然忍俊不禁。2013年底我加入了 “複旦數學77-78微信群”,與失聯已久的老同學們在網間相聚,別有一番樂趣。克任師弟一如幾十年前那樣風趣親和,卻愈發博學精深,言語中增加了幾分禪意。萬裏歸來顏愈少,此心安處是吾鄉。

2017年我去上海看望師母,聊起很多往事。師母說起78級畢業30年聚會期間,克任曾到家中探望久病的嚴師,深深地鞠了一躬,三個多月後嚴師就過世了。後來我與克任在微信中談起此事,他告訴我:那時嚴師 “已不能與人交流,唯以鞠躬表達敬意” “那個深躬,不知師知其意否”,我對他說: “嚴師心中想必明白”。克任興趣廣泛,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他在離開職場後依然不斷學習新知識。十多年來本人以碼字為樂,我寫下的一些關於數學文化或周遊列國的文字,常常得到克任的點評。旅行和遠足是克任伉儷的最愛,多年來已經遊遍世界。幾年前我去葡萄牙馬德拉島遊玩,回來之後寫了一篇遊記,克任說他去過兩次,還想再去,不知後來如願否。

從少年英才到數學博士、再到業界翹楚,克任度過了豐富、精彩和完美的一生。也許由於太完美,老天爺才早早地收了他。十餘年來,每逢聖誕春節,克任的問候總會如期而至。一聲 “師姐”、三兩話語、十分暖心。他還記得1985年爬峨眉山時到我家作客,家母給他們包水餃吃的事,並在我的朋友圈留言緬懷,可惜以後再也聽不到微信的那聲 “叮咚”了。對於克任的猝然離世,同學、校友及生前友好都萬分悲痛和不舍。追思和緬懷的文字如潮水般湧入微信悼念群,大家紛紛回憶和他在一起的時光,克任在金融界的成就以及熱心助人的善舉也才為更多人知曉。他的一位老同學及同事說:後來的克任 “更是一個紳士老克拉,可以親近的老朋友。”

克任在香港的葬禮備極哀榮,他的靈堂環繞著世界各地的同學親友獻上的花籃花圈。葬禮挽聯寫道:

克己惠人,君子溘然長逝,遺同袍敬仰於塵世;
任真守正,高士卓爾終生,留英魂永存於蒼天。

克任的同班室友在悼詞中對他說:“能與你同室同窗數年是我們一生的最大榮幸,是我們一生的驕傲”,這也是他的所有朋友的心裏話。感謝克任,讓我們看到如此善良美好的人性!美國著名女作家和新聞人Joan Didion在她的代表作《奇想之年》中有這樣一段話: “當我們哀悼逝世的親友時,我們多少也在哀悼自己。哀悼我們的曾經。哀悼時間的一去不複返。哀悼我們終有一天也將不在人世。”我們終將在另一個世界重逢,克任千古!

相關博文鏈接:我的複旦七年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104/38443.html

懷念先師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210/30295.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春後雨前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low_quick' 的評論 : 是啊,太可惜了,一個那麽好的人。
slow_quick 回複 悄悄話 嚴克任那麽年輕就走了!我與他也有短暫交集。
ScottGu 回複 悄悄話 節哀!跟早逝的施皖雄、大器晚成的張益唐是複旦、科大、北大數學係78級三傑。施皖雄是丘成桐教授的得意弟子,在美國卻拿不到tenure。好像看到北大數學係沒招77級的說法。張益唐年齡稍大,沒考上77級大學?可現在他學術成就最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