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中旬,逃離北歐春寒,飛越歐洲大陸,參團前往西北非摩洛哥王國十日遊。首次登上非洲大陸,開啟皇城之旅,造訪了該國紅白黑藍四大曆史皇城,飄過九個世界遺產中的六個,行程1860公裏。在四色皇城之間輾轉往複的路上,時而沿著大西洋海岸行走,時而翻越阿特拉斯山脈(Atlas),古羅馬時代遺跡、中世紀阿拉伯文明以及歐陸風情混搭,又到撒哈拉沙漠騎駱駝、看星星。摩洛哥與伊比利亞半島僅隔一個狹窄的直布羅陀海峽,兩千多年的文化交融、風雲變幻,都凝聚在斑斕的色彩中。前國王哈桑二世在其自傳《挑戰》中形象地寫道:“摩洛哥好比一棵大樹,它的根深深地紮在非洲的土地裏,它的葉子呼吸著來自歐洲的和風,颯颯作響。”
摩洛哥南部城市馬拉喀什(Marrakesh)是四大皇城中的“紅城”,因其溫暖的陶土紅牆而聞名。馬拉喀什坐落在貫穿摩洛哥全境的阿特拉斯山脈以西,在柏柏爾語中意為“神域”,由摩洛哥第二個王朝穆拉比特(Almoravid)王朝的塔什芬大帝(Yusuf ibn Tashfin)於1062年建立,1985年馬拉喀什老城入選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摩洛哥城市內的老城區均稱為“麥地那”(Médina),猶太人聚居區則稱為“麥拉”(Mellah)。在老城遊走,如同闖入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迷宮。德吉瑪廣場(Jemaa-el-Fna)是非洲最大最世俗的廣場,也是全球唯一保持原始風貌、充滿生命活力的廣場,作為一個物理空間,庇護著豐富的和無形的文化傳統。
公元七世紀時,阿拉伯軍團入侵西北非,將伊斯蘭教傳入摩洛哥,現在是以遜尼派為主的世俗化穆斯林。與土耳其和中東地區的東方伊斯蘭建築不同,摩洛哥的清真寺不是圓頂的,隻有一個高大的宣禮塔。幾年前在西班牙南部看到過這種建築,即始建於公元八世紀的科爾多瓦大清真寺,十三世紀改成羅馬天主教主教座堂時,直接用宣禮塔當作鍾樓。馬拉喀什的庫圖比亞(Koutoubia)清真寺是12世紀為紀念擊敗西班牙人的勝利而建,一側是第一座庫圖比亞清真寺的遺址,被稱為 “世界盡頭的清真寺”。77米高的宣禮塔精美絕倫,塔頂的三個球從大到小依次代表地球、水、火,西班牙塞維利亞主教座堂的吉拉達(La Giralda)鍾樓就是在摩爾人統治時期仿照這座宣禮塔修建的。
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以及商業金融中心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白色的房子”,城市建築頗具法國情調。二戰期間卡薩布蘭卡被法國維希政權占領,是歐洲逃往美國的必經之地,因1942年的同名美國電影聞名於世,影片成為瑞典影星英格麗·褒曼一生的經典之作。其實電影是在加州拍攝的,除了一家小機場之外全部是在影棚製作,與卡薩布蘭卡這座城市關係不大,右上圖的 “Rick's Cafe”是按照影片中布置的網紅咖啡館。1943年1月,英國首相丘吉爾與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卡薩布蘭卡舉行了十天會談,成為二戰的轉折點。會談後,兩人一同驅車前往馬拉喀什欣賞阿特拉斯山的落日,丘吉爾還將自己繪製的庫圖比亞清真寺塔風景畫贈送羅斯福。
卡薩布蘭卡的地標建築——哈桑二世清真寺建於1987-1993年間,矗立在一個俯瞰大西洋的海角上,其中三分之一填海造成,以紀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來。這是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麥加和麥地拉之後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大殿和廣場可同時容納10萬人祈禱, 210米高的宣禮塔是全世界第二的高宗教建築,也是摩洛哥為數不多的對非穆斯林遊客開放的清真寺之一。時任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Hassan II)發起舉國捐贈,籌措建築資金五億多美元建成。根據國王的旨意,清真寺由法國建築師Michel Pinseau設計,除了意大利白色花崗岩柱和玻璃吊燈外,其餘建築材料均來自摩洛哥各地,由六千餘名工匠曆時五年傾力打造。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是四大皇城中的“白城”,意為“勝利的堡壘”,由阿爾摩哈德(Almohad)王朝首位哈裏發阿卜杜勒·慕敏(Abd al-Mu'min)於1150年建立,2012年以“現代都市與曆史古城”的名義入選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烏達亞斯(Udayas)城堡位於布雷格雷格河(Bou Regreg)河口右岸的崖壁上,為了橫渡直布羅陀海峽遠征西班牙,慕敏在八世紀的阿拉伯要塞上修建了這座城堡,城堡最初的馬蹄形大門是第三任哈裏發雅各布·曼蘇爾(Yaqub al-Mansur)設計的。十七世紀初,西班牙帝國大舉驅逐穆斯林,很多摩爾人逃到已荒廢的烏達亞斯城堡。他們按照故鄉安達盧西亞的風格,建造了許多藍白相間的彩繪房屋,這裏也成為巴巴裏海盜的避風港。
十二世紀末,曼蘇爾計劃在拉巴特建造一座宏偉的皇城,包括巨大的哈桑大清真寺。他於1199年去世,皇城和清真寺因此成了爛尾工程,原計劃80米高的宣禮塔哈桑塔隻建了44米。清真寺則毀於1755年的大地震,僅剩哈桑塔和312根大理石殘柱。1912年,法國在摩洛哥建立了保護國,將首都從菲斯遷往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Muhammad V)是從1666年延續至今的阿拉維(Alawite)王朝的第25任蘇丹,他帶領摩洛哥人民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實現了民族獨立,進行了 “憲政改革”。1957年改國號為摩洛哥王國,蘇丹改稱國王。 1961年穆罕默德五世在拉巴特去世,被尊為 “國父”。下方二圖是摩洛哥複興主義風格的穆罕默德五世陵墓,位於大清真寺遺址南端。
晨霧中的的塞拉(Chellah或Shalla )廢墟與烏達亞斯城堡遙遙相望,20世紀在此地發掘出土了古羅馬城鎮遺址,因此有該國最大的考古博物館。十三至十四世紀改建為馬林(Marinid)王朝的皇家墓地,由於內部正在裝修,無法進入一窺真容。布雷格雷格河左岸的兩座未來主義建築:建築界“女魔頭”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遺作——2019年落成的拉巴特大劇院,受周邊河流與阿拉伯書法啟發,呈現出波浪形線條和流體形狀。尚未完工的火箭形狀非洲第二高樓,以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Mohammed VI)的名字命名,2016年國王為其奠基。塔樓設計高度250米,由中國鐵建與當地最大的建築承包商TGCC聯合中標承建。
四大皇城中最年輕而低調的梅克內斯(Meknès),十一世紀作為軍事定居點建立,十七世紀阿拉維王朝的第二位蘇丹穆萊·伊斯梅爾(Moulay Ismail)將其改造成一座宏偉的皇家城市,老城區於1996年入選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他在位55年,是摩洛哥所有蘇丹中執政時間最長的,至少有500名王妃和800多個孩子。伊斯梅爾統治期間被視為摩洛哥的鼎盛時期,他一生驍勇善戰,建成一支15萬人的強大軍隊,幾乎全部由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奴組成,因此梅克內斯被稱為 “黑城”。這座城市最著名的是連綿25公裏的古城牆,布局複雜、形式豐富,六個馬格裏布(Maghreb)式古城門使其享有 “多門之城”的美譽,下方二圖為伊斯梅爾王陵的庭院及墓室。
瓦盧比利斯(Volubilis)考古遺址位於梅克內斯以北約30公裏處一個豐饒的農業區域內,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先後是柏柏爾人和原始迦太基人的定居點,後來成為北非古國毛裏塔尼亞(Mauritania)的首都。公元一世紀時,瓦盧比利斯是古羅馬國最西部的據點,大約有兩萬五千居民,占地約40公頃。瓦盧比利斯逐漸發展成為古羅馬帝國在非洲的中心行政城市之一,負責生產並向古羅馬帝國輸出橄欖、橄欖油和小麥,1997年因其為“帝國邊緣羅馬殖民城鎮保存完好的典範”入選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裏留有保存完好的卡拉卡拉凱旋門、巴西利卡元老院、劇場,以及完整的街道、民宅、市場、公共溫泉浴室(右下圖)等,與意大利龐貝城中的景色類似。
瓦盧比利斯從城鎮延伸到山野,展示了地中海與北非文明、基督教與伊斯蘭文明在城市演變、建築風格以及景觀創作中的互相影響和融合,見證了曾經的繁華和沒落。公元788年,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直係後裔穆萊·伊德裏斯(Moulay Idriss)在這裏創立了什葉派伊德裏斯王朝。瓦盧比利斯毀於1755年的大地震,據說地震後很多石材都被運到梅克內斯修建“摩洛哥的凡爾賽宮”,不然的話這裏可能會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古羅馬遺址。1874年,考古學家發現了瓦盧比利斯遺址,1915年開始大規模發掘。左上圖的元老院是羅馬柱式,而右上圖的劇場則是希臘柱式。左下圖是最漂亮、保存最完好的一根柱子——科林斯柱頭和斜紋凹槽柱身,第一次看到;右下圖是一幅精美的鑲嵌式地板畫。
非斯(Fes)是摩洛哥的第一個皇城,由伊德裏斯一世於公元789年建立,1981年非斯老城入選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伊德裏斯王朝是曆史上首個統治摩洛哥的阿拉伯穆斯林王朝,因此非斯是摩洛哥阿拉伯化的起點和伊斯蘭精神中心,有“非洲雅典”“西方麥加”之稱。非斯皇宮位於十三世紀馬林王朝修建的新城,但大部分宮殿建於時期至二十世紀,左上圖是皇宮的七座金色大門,代表摩洛哥的七個朝代。非斯自九世紀開始接納來自北方的猶太難民,右上圖是摩洛哥第一個米拉區的西班牙風格街道,但現在已完全阿拉伯化。非斯地區盛產獨特的深藍色顏料 “非斯藍”,用於燒製陶瓷馬賽克,故得名 “藍城”,左下圖是老城的摩爾式布日盧藍門(Bab Boujloud)。
上方二圖是建於公元859年的卡魯因(al-Qarawiyyin)清真寺和卡魯因宗教學校,相傳是由富商之女法蒂瑪菲赫利(Fatima al-Fihri)創建。卡魯因是北非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清真寺,宣禮塔被迷宮巷弄包圍,是皇城最醒目的地標。清真寺建築與校園渾然一體,包含摩洛哥曆史許多不同時期的元素,非穆斯林不得入內。卡魯因曾經是伊斯蘭世界最高學府,十三世紀的菲斯是享譽世界的學術之都,許多歐洲學生來此深造。1963 年學校進行現代化重組,兩年後正式改名為 “卡魯因大學”。下方二圖是建於1355年的波伊那尼亞神學院(Madrasa Bou Inania),由皇家耗巨資精心打造,被公認為摩洛哥最美麗的伊斯蘭建築,也是非斯古城唯一允許非穆斯林進入的清真寺。
非斯老城內有九千多條街巷,縱橫交錯、幽暗狹窄、千回百轉,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步行街”和“最容易迷路的地方”,卡魯因清真寺和波伊那尼亞神學院就藏在這些迷宮中。我們的旅行團共有37位遊客,一位瑞典導遊和一位摩洛哥地陪導遊全程陪同。在非斯又雇了一位在老城長大的當地導遊,還有一位助手,跟在團隊最後保駕護航。老城的建設停止在700多年前,成為原汁原味的中世紀阿拉伯城市的活化石,沿街都是各式各樣的小商鋪,充滿人間煙火氣。老城中遍布各種手工作坊,右上圖是 “臭名昭著”的古老皮革染坊,據說非斯是世界上極少仍然保持傳統手工染色方法的地區之一,但工匠的勞作條件十分惡劣。
30多年來數度出入伊比利亞半島,特別是半島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地區,對於西方伊斯蘭的摩爾式建築印象十分深刻,這次終於來到摩爾人的原鄉,大飽眼福。這種建築風格深受前伊斯蘭羅馬、拜占庭和西哥特式建築的影響,融合了北非柏柏爾民族的傳統。摩爾式建築的特征元素包括馬蹄形、交叉和多葉拱門,通常帶有交替顏色或圖案的楔形拱門,以及內部庭院、裏亞德(riad)花園、帶棱紋的圓頂和長方體尖塔。摩爾式建築還延續了早期伊斯蘭教的傳統,除了大門和尖塔之外,建築物外部非常樸素,而內部裝飾卻十分華麗,比東方伊斯蘭建築更保守。雖然15世紀穆斯林結束了在伊比利亞半島的統治,摩爾式建築傳統在北非以及西班牙的穆德哈爾風格仍在繼續。(未完待續)
相關博文鏈接:安達盧西亞的珍珠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108/14750.html
:)在早春裏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