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皇家故境未能收——斯京的宮廷禦苑 (下)

(2022-06-30 06:27:09) 下一個

【續前】皇家故境未能收——斯京的宮廷禦苑 (上)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206/32525.html

晚期文藝複興風格的Ulriksdals slott宮始建於1634-1645年間,瀕臨斯京東北部的波羅的海Edsviken海灣,與西南部的皇後島宮遙遙相望,被稱為17世紀的現代宮殿。最早的主人是瑞典元帥Jakob De la Gardie,Ulriksdals slott宮建成後,很快成為斯京王公貴胄的熱門休閑場所。1650年10月20日,Kristina女王在這裏登上以繡金黑天鵝絨裝飾、六匹白馬拉動的馬車,前往大教堂舉行加冕典禮。1669年Hedvig Eleonora王太後買下了這座宮殿,並以其剛出生的孫子Ulrik命名。

現在的宮殿是老Nicodemus Tessin重新設計,並由Carl Hårleman於18世紀中期完工的,很多參與重修工程的熟練工匠都曾在皇後島宮工作過。19世紀後期,Karl XV國王和Lovisa王後將宮殿改建為博物館,收藏了很多古董家具、瓷器和藝術品,國王本人就是一位詩人和畫家。Ulriksdals slott宮從1986年起每年5月至10月對公眾開放,宮殿內保存完好的房間都恢複了18-19世紀原始家具和器皿的陳設。左下圖是宮殿內最華麗的巴洛克房間,光線暗淡凝重,是男士聚會場所。右下圖則是女士聚會場所,明亮而輕快。

荷蘭新文藝複興風格的宮廷禮拜堂 (左上圖) 是根據Karl XV的旨意,建於1863-1865年間,精心設計的粉紅色和灰色外牆就像一個巨大的珠寶盒,其內部裝飾體現了國王極高的藝術品味,如今已成為全瑞典最受歡迎的婚禮教堂之一。木結構的宮廷餐廳 (右上圖) 建於1868年,這裏的美食佳肴對於斯京人民頗具吸引力,經常舉辦從婚宴到聖誕餐等各種宴席。北側的橘園博物館 (左下圖) 始建於1662-1664年間、18世紀初改建,早年宮廷花園裏種植了許多柑橘屬果樹,冬季就移入這座房子。Ulriksdals slott宮殿花園呈現不同風格,既有17世紀晚期瑞典巴洛克花園的典雅對稱,又有18世紀英式公園的自由浪漫。

Ulriksdals slott宮內的宮廷劇院Confidencen是瑞典第一家洛可可風格的劇院,1753年根據Lovisa Ulrika王後的建議由馬廄改造而成,演出大廳內有200個觀眾席位,可惜不能拍照。左上圖是劇院的王室餐廳,餐廳四麵裝飾著鑲金框的鏡子,白天可以映照出花園美景,夜間燈火鏡像則倍增風情。為保證皇家的私密性,魔幻餐桌可下降到底層 (左下圖),這個結構與皇後島中國宮的餐廳相同。Lovisa Ulrikas和Gustav III時代,宮殿裏常常舉辦大型宴會。

現任國王的祖父——Gustaf  VI Adolf是最後一位將Ulriksdals slott宮用作皇家住所的國王,1923年他還是王太子的時候迎娶了他的第二任王妃——英國公主Louise Mountbatten並重新裝修了宮殿。Gustaf  VI Adolf還是一位業餘考古學家,特別是對於中國古代文物情由獨鍾,他身後將自己的所有收藏捐給了斯京東方博物館。右上圖是Gustaf VI Adolf夫婦著名的大客廳,由19世紀的騎士大廳改建而成,客廳內部裝飾是斯京人民集資送給他們的結婚禮物,右下圖是1920年代廚房中的電爐,當年的時尚裝備。Gustaf VI Adolf和Louise婚後幾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都住在Ulriksdals slott宮,在那裏留下了很深的印記。

在1940年前後的芬蘭冬季戰爭中,Louise王儲妃在城堡內為芬蘭戰爭兒童建立了孤兒院,左上圖是裝飾在花園大門上的二人名字縮寫GAL,她本人也是一位園藝愛好者。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瑞典分會位於宮殿南翼,右上圖的銅雕是基金會的熊貓標誌。其原型是第一隻來到西方的大熊貓,1958年入住倫敦動物園的姬姬,她去世後的遺體被製成標本並由皇家自然博物館永久收藏。WWF瑞典分會成立於1971年,現任國王Carl XVI Gustaf擔任主席,這個銅雕是基金會的朋友們送給國王的50歲生日禮物,可惜熊貓寶寶也來不了北歐。下方二圖是Ulriksdals slott宮的神獸——Carl Milles的作品"兩頭野豬",左下圖的野豬腳上有蜥蜴,右下圖的有甲蟲。

1988年起橘園博物館成為瑞典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展出包括Gustav III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Johan Tobias Sergel和近代著名雕塑家Carl Milles在內的作品,有許多以希臘、羅馬及北歐神話人物為主題的雕塑,還有一係列瑞典國王、政客、科學家雕像的石膏模型。右上圖是Carl Milles為北歐博物館創作的第一座Gustav Vasa坐像的模型,下方二圖是Johan Tobias Segel的代表作——Gustav III立像和羅馬神話中半人半羊的精靈法翁 (Faunen)。

Gustav III立像身著海軍艦隊製服和披風,胸佩瑞典皇家騎士勳章,左手握著方向舵及表示勝利的月桂花冠,右手持表示和平的橄欖枝。其銅雕於1808年1月24日豎立在斯京皇宮下方的碼頭,這裏是1788-1790年間瑞典對俄戰爭的啟程處,這場戰爭取得瑞典海軍史上最大的勝利。戰爭結束後,Gustav III下旨建造一座大理石方尖碑,感謝斯京人民在戰爭中的忠誠和英勇,銅雕則是市民集資回贈送國王的禮物,與大教堂前的方尖碑遙遙相對。

Haga Park皇家園林的Gustav III's Pavilion,又稱為Haga小宮殿,建於1787-1792年間。古斯塔夫風格的宮殿建築及內部裝飾是18世紀後期瑞典建築藝術的代表作之一,是Gustav III時代瑞典建築、裝飾和手工藝的主導風格,後期接近新古典主義。這座宮殿是Gustav III心儀的居所,也是他人生中最後艱難時日的心靈避難所,建築師Olof Tempelman的設計方案完全忠實於國王的旨意。在內部裝修工程遠未完成的1790年底,Gustav III入住,在右上圖的餐廳進了第一頓晚餐。

1792年3月29日Gustav III從Haga小宮殿出發,前往皇家歌劇院參加假麵舞會並遇刺身亡,踏上不歸路,這場刺殺後來改編成為奧柏的歌劇《古斯塔夫三世》和威爾第的歌劇《化妝舞會》。直到1986年2月28日帕爾梅首相遇刺,194年間瑞典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再無人遭遇暗殺。左下圖的鏡子沙龍可以欣賞到公園和海灣的壯麗景色,國王常請人在這裏誦讀文學作品。鏡子沙龍被稱為"瑞典建築中最迷人的作品"之一,遺憾的是Gustav III去世時僅完成了部分裝修。

1780年代起隨著對於意大利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等古城的著名考古發掘,一種被稱為龐貝風格的仿古羅馬室內裝飾藝術在歐陸悄然興起。注重時尚的Gustav III和室內設計師Louis Masreliez參觀了古城遺址,參照這種古老風格,以其豐富的細節裝潢了Gustav III's Pavilion的內部。右上圖是宮廷圖書館,左下圖是洛可可風的臥室。右下圖是藍色中庭的牆壁和座椅,Masreliez從古董座椅、希臘躺椅以及羅馬參議員和法國新古董椅子中汲取了靈感。這所宮殿與瑞典其他皇家行宮一樣,在斯京除了老城和皇後島的兩個皇宮外,其他行宮和夏宮隻在夏季兩、三個月開放,而且隻有瑞典語解說,就是導覽大媽太話癆。

狩獵南島 (Södra Djurgården) 上的玫瑰穀宮 (Rosendals slott) 是國王Karl XIV Johan國王的夏宮,這位移民國王是法國人、拿破侖麾下的元帥,原名Jean-Baptiste Bernadotte。他於1810年成為被無子嗣的國王Karl XIII的養子及瑞典王儲,1812年由瑞典主導建立了瑞典-挪威君合國,1818年Karl XIV Johan加冕為瑞典-挪威君合國國王。從此開啟延續至今的貝爾納多特王朝,現任瑞典國王是他的重孫的重孫。玫瑰穀宮建於1823-1826年間,是斯京唯一的Karl-Johan風格的宮廷建築,與Ulriksdals slott和Gustav III's Pavilion均位於斯京國家城市公園內。

這個公園於1995年冠名,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瑞典唯一的國家城市公園。對於瑞典人民來說,Karl XIV Johan的最大貢獻是帶來了法蘭西美食,特別是知道了森林裏遍地的牛肝菌是可食的,因此用他的名字為牛肝菌命名。Karl XIV Johan的法國王後Desideria曾經是拿破侖的未婚妻,據導遊說,這位王後因為不適應北歐的寒冷氣候,一直住在巴黎。圖片依次為:皇宮前的國王雕像、皇宮花園鐵柵欄門上的Karl XIV Johan名字縮寫、玫瑰穀宮和後花園。

Karl XIV Johan既不懂瑞典語、也不懂挪威語,但19世紀歐洲的上流社會通行法語,所以對於他治國木有問題。雖然Karl XIV Johan與王後不是瑞典皇家後裔,但他們的後代與瓦薩血統卻有著深厚的血緣關係。Gustav Vasa的五個女兒和一個孫女先後嫁給了德國王子,而Karl XIV Johan的多位繼承者都迎娶了這些外嫁瑞典公主的後裔。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瑞典王室是母係或祖母係傳承。幾乎所有歐洲現存王室也都具有瓦薩血統,而且還有20多萬非貴族瑞典人是Gustav Vasa的後裔。

在16世紀的宗教改革中,Gustav Vasa老國王確立路德宗新教為瑞典國教,後來他的重孫女Kristina女王因秘密改信天主教而放棄王位、遠走羅馬。而來自天主教國家法蘭西的Bernadotte正好相反,改信新教後才得以成為瑞典國王Karl XIV Johan。19世紀的瑞典已經比較寬容了,比如Karl XIV Johan之子Oscar I國王的法國王後Josefina嫁到瑞典後並沒有改為信義宗。右上圖是宮殿二樓富麗堂皇的圓頂沙龍,天花板上繪製了四季景色,中心的天鵝大吊燈來自法國,地毯上的茶幾是法國國王Ludvig Filip I 贈送的禮物。宮殿的每一個房間都有自己的顏色代碼,如左下圖的王儲黃廳和右下圖的國王紅廳。

騎士島教堂 (Riddarholmskyrkan) 位於老城旁邊的騎士島上,是斯京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始建於1300年左右。這裏最初是方濟各會修道院,也是斯京唯一現存的中世紀修道院,其拱門中還保留著中世紀的壁畫。宗教改革後修道院改為路德宗新教教堂,1807年這裏成為瑞典皇家葬禮和紀念教堂。高聳的教堂西塔樓的木製尖塔在1835年7月28日被雷電擊毀,換成了鑄鐵尖塔,由一個主塔和四個角塔組成。右上圖是1967年教堂大修時換下來的一個角塔,現陳列在斯京技術博物館門前。

除了Kristina女王之外,從Gustav II Adolf大帝 (1632) 到Gustaf V (1950),共有15位曆代君主以及眾多王室成員、王公貴族安葬在這個教堂內。左下圖被認為是最早安葬在教堂內的中世紀國王Magnus Ladulås (1290) 和Karl Knutsson Bonde (1470) 的陵墓,但2011年開棺後發現並無非Magnus Ladulås的遺體。右下圖是古斯塔夫墓室中Gustav II Adolf大帝的石棺,這裏還安葬了荷爾斯泰因-戈托普王朝的幾代君主及王室成員。左上圖右側的卡羅琳斯卡墓室是普法爾茨王朝君主和Fredrik I及王室成員的長眠之地,這個帶有多立克柱的巴洛克圓頂墓室由老Nicodemus Tessin設計、Carl Hårleman完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