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黔水湘山盈笑語

(2021-10-11 06:54:15) 下一個

2019夏秋季節行走故國,第一次來到黔湘兩省,飽覽壯美河山,探尋曆史文化,大大地長了見識。兩省比鄰而居,人文自然既有關聯又有不同。每到一地,舊友新朋古道熱腸,相攜同遊,十分盡興。瀟湘友人題詩曰:"最是友朋遠方來,寂靜空山盈笑語"。世間所有的邂逅,都是久別重逢。

甲秀青岩

爽爽的貴陽,明山秀水,多彩本真。貴州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占全省總麵積近62%,貴陽的山川也非常有特色。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王陽明謫貶至貴陽龍場,在黔三年修身悟道,認識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成就了"知行合一"的陽明心學和"黔中王門"學派。明末崇禎十一年 (1638)春末夏初,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遊曆貴州49天,行程1500餘裏,寫下33000餘字的《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記錄了貴州的岩溶瀑布、山川地貌、風土人情,以及明末的自然經濟社會。

貴陽地標性建築甲秀樓,始建於明萬曆廿六年 (1598),矗立在南明河中的萬鼇礬石上,取"科甲挺秀,獨占鼇頭"之意。建樓之前,王陽明的再傳弟子馬廷錫曾在此建棲雲亭講學傳道。主體建築甲秀樓是三層三簷四角攢尖頂樓閣,為中國古建史上獨有,飛甍翹角,石柱托簷,煙窗水嶼,如在畫中。樓側為石拱浮玉橋,如白龍臥波貫通兩岸,橋上涵碧亭、橋下水月台、橋南翠微閣,遙相呼應。清同治十年 (1871) 貴陽翰林劉玉山所撰206字長聯掛在樓門兩側,概括了山城貴陽的四方景物及曆史變遷,比號稱"天下第一長聯"的昆明大觀樓楹聯還多26個字。甲秀樓旁一直是宿儒名賢聚集區,清代甲秀樓多次重修,現存建築是清宣統元年 (1909) 重建的。

貴州四大古鎮之一青岩古鎮,地處苗疆走廊中段,素有貴陽"南大門"之稱。古鎮原為明初屯堡,始建於洪武十一年 (1378),比貴州建省還要早22年。三年後朱元章派遣30萬大軍"調北征南",遠征滇黔,駐紮青岩堡。青岩居高守險,一關突兀,城門上的穿鬥式懸山頂城樓,是明清兩朝威鎮八番的軍事要塞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青岩古鎮扼守在貴州與廣西之間的古驛道上,是茶馬古道的重要分支,因此發展成為宗教、文化的聚集地。

整個小鎮布局沿襲明清格局,青瓦石牆,古樸滄桑。朝門、窗雕、立柱工藝精湛,美輪美奐。左下圖是青岩最具特色的一條石巷——背街的青石板路,在古鎮內行走,磚石與木質結構的低矮房屋榆次鱗比。青岩古建中別具匠心的重簷懸山式門樓,就像人的眉毛和睫毛,能夠抵禦風吹雨打。徐霞客十分迷戀青岩古鎮,他在遊記中寫道:"青岩其城新建,城中頗有瓦樓街市,是貴省南部要害。"

清光緒十二年 (1886) 青岩古鎮出了雲貴兩省自科舉以來第一個文狀元趙以烔,趙家素以教子有方為榮,從光緒五年到十五年 (1879-1889年) 的十年間,趙家一門四喜,出了三個進士、一個經魁,而且還中了一個狀元,是科舉時代極其難得的殊榮。青岩古鎮是著名的長壽之鄉,左上圖是狀元的曾祖父趙理倫的百歲石牌坊,建於清道光廿三年 (1843),為四柱三間三樓阿頂式,牌坊上雕刻的“下山獅”作猛獅下山狀。右上圖是青岩老百姓出資為紀念狀元之父、曾任貴州團務總理的趙國澍修建的"趙公專祠"。

清鹹豐十年 (1860)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攻打青岩時,趙國澍變賣家產修繕城牆和定廣門,太平軍一個月內六次攻城不破,大敗而去。左下圖的兩進歇山式四合院是狀元故居,大門兩旁的對聯為"琴鶴譜誌,論語傳家"。光緒十四年 (1888) 在青岩成立了中國史上第一家私人代辦信局,開中國郵政文化之先河,右下圖的"狀元郵局"不是古建。

青岩鎮上佛、道、天主、基督四教合一的風景,被稱為"中國宗教多樣性的一大生態標本",在中國的古鎮已很難見到。古鎮內各教派和睦共處,初一十五寺廟香火不斷,周日到教堂作禮拜的信眾也絡繹不絕。漢族、少數民族民俗信仰,及不同宗教一應俱全,寺廟樓台各有特色,形成多元的宗教文化氛圍。

左上圖的文昌閣和右上圖的龍泉寺均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攢角重樓八角式的文昌閣是舊時文人讀書、聚會、祭拜文昌帝的地方;龍泉寺曾經是青岩最大的佛寺,1940年浙江大學西遷時這裏成為教學基地,培養出一批傑出人才。下方二圖是建於明天啟年間的迎祥寺,三重廟宇,山門挑簷枋的象鼻木雕和屋脊上的鴟吻雕花十分精美。迎祥寺最早是道觀,後改為佛寺,有"黔山祖廟"的美稱,是貴州至今唯一的一座沒有斷過香火的寺廟。

萬壽宮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嘉慶三年重建,原為江西會館,後改為道觀。古代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萬壽宮,供奉江西地方保護神 —— 俗稱"福主"的許真君。萬壽宮係穿鬥式硬山頂磚木結構建築,正門是一座青磚砌成的牌樓 (左上圖),正殿對麵戲樓的木雕精美絕倫,戲台欄杆下的木雕是用整根木頭雕刻出來的 (右上圖)。天主教大約在1846-1851年間傳入青岩,1862年趙國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青岩教案",為當年清朝中興之後第一案。左下圖是青岩教案發生後用教案賠款重建的天主堂,據稱院門兩旁的楹聯為康熙帝親賜。1924年基督教開始傳入青岩,一直沒有固定場所,全靠租房傳教,今天的基督教堂是1987年才修建的 (右下圖)。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最早的漢人是明初朱元璋調北征南時留下的屯軍及隨後遷徙而來的。貴州山清水秀人美,苗、布依、土家、侗、彝等民族世居於此,素有"多彩貴州"之稱。苗家女兒唱山歌打糌粑, 笑迎八方來客。到了黔地,自然不能錯過茅台酒,還有辣辣的酸湯魚、米豆腐、折耳根...... 。小杯品酒,大塊吃肉,"古來聖賢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飛瀑龍潭

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黃果樹大瀑布,位於貴州省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境內的白水河上遊,是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十分壯觀。徐霞客盛讚大瀑布:"透隴隙南顧,則路左一溪懸搗,萬練飛空,溪上石如蓮葉下覆,中剜三門,水由葉上漫頂而下,如鮫綃萬幅,橫罩門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數計,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所謂 '珠簾溝不卷,飛練掛遙峰' 俱不足以擬其壯也。"

在徐霞客所見的瀑布中,"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 黃果樹大瀑布一帶號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三伏天大熱天,貌似全國人民都來此避暑,People mountain fish sea。蛇形長隊猶如漫漫遠征路,"烏雲磅礴走泥丸"。初次"享受"進出園刷臉待遇,共刷四次。

貴陽花溪天河潭景區,典型的喀斯特風光為主,曆史名人隱士文化為輔。這裏兼具黃果樹瀑布之雄、龍宮之奇與花溪之秀,集飛瀑、清泉、深潭、奇石、怪洞與天生石橋於一身,被譽為"黔中一絕",有"貴州山水濃縮盆景"的美稱。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中蕃晚年隱居天河潭,留下"豁然田舍見,疑是近仙家"的詩句。他的詩風似屈原而近杜甫,其詩集《敝帚集》"使天下知黔中有詩"。清兵入主中原後,吳中蕃自認為大明遺民,抱定"守節奉明"之誌。

左上圖是昭顯民族風情的太陽廣場大門,右上圖是鈣化灘的臥龍飛瀑。下方二圖是崆靈水洞外的峭壁及入口,須乘小船遊覽,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洞行山空。 天河潭是典型的薄層碳酸鹽岩裸露地塊,由於褶縐頻繁,斷裂交錯,節理發育和岩溶作用明顯,因而形成這一帶的河穀拐曲,縱橫深切。河床上堆積的二十多處鈣化灘壩,串連著二十餘個溶洞,在強烈的溶蝕作用下,經曆千百萬年的漫長歲月,形成明河、暗洞、橋中洞、洞中湖、天窗、豎井、絕壁、峽道等複雜紛紜、多姿多彩的岩溶洞景觀。

龍潭旱洞內玲瓏剔透、千姿百態的鍾乳石,組成天橋樓、鵲巢樓、月牙樓、海螺宮、潮夕潭、木魚潭等地下暗湖溶潭。隱於山林,美不勝收,整個景區人少不刷臉。美中不足的是,溶洞中燈光色彩豔麗,光汙染嚴重。

天河潭太陽廣場的中央建築是由篝火的"篝"字演變而來,細部也與貴州幾大少數民族有關,這些民族大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中央建築暗含豐富的文化內蘊,充滿儀式感。牛角代表苗族,牛是苗族的神靈,具有崇高地位。羊頭代表羌族,羌族是最早使用羊圖騰的民族,供奉羊為祖先,羌族的"羌"字及其族姓"薑"都來源於羊圖騰。具有豐富紋飾的銅牌代表侗族,暗示其與古代越人的密切關係。祭台四周的烽火台上點綴了四大古典元素 ——土、水、火、風,象征著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古巴比倫人和古埃及人有"三元素說",印度佛教有"四大種學說",古希臘自然哲學提出了"四元素說",古中國人則有"五行學說",世界上幾大古代文明真是相通的。

峰林丹青

向往張家界已經很久了,己亥十月金秋,天時地利人和——重點是"人和",終於得以成行,實現多年心願。耕讀聽雨處,品茗逍遙時,金木水火土,湘西禾田居。

張家界又稱青岩山,傳說西漢留侯張良曾隱居並安葬於此,故而得名。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方圓369平方公裏,三千奇峰、八百秀水,其中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243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裏蔚為壯觀的石英砂岩峰林峽穀地貌風光。經過億萬年的山河變遷,在流水侵蝕、重力崩塌、物理風化、生物化學的作用下,形成了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峰林為主的地貌景觀。岩壁峰石連綿萬頃,峰林造型變幻萬千。武陵源的奇俊秀美在世界山嶽景觀中十分罕見,可稱獨一無二,1992年列入UNESCO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入選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也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百聞不如一見,身臨其境的震撼不是用語言或圖片能夠表達的,看到最貼切的一句話,這是"跌落深山的一片丹青"。

沈從文有詩讚美張家界:"險極腰肢寨,幽深金鞭溪。更上黃石寨,一覽眾山低。" 左上圖的"天下第一橋"是一座天生石橋,橋長20米、高350米,係張家界最高的石橋,橋下奇峰如筍、深淵萬丈。右上圖的"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約150米,如刀劈斧削般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左下圖是一座山峰頂端的石頭,形似海龜,故得名"霧海神龜"。右下圖的金鞭溪長十餘公裏,隨山而修、蜿蜒曲折,兩岸奇峰屏列、滿目青蔥,號稱"十裏畫廊"。

千尋素壁,紫氣騰繞,盈於洞開,溢於天合。張家界天門山主峰海拔1518.6米,巍峨高絕的喀斯特台型地貌,有"湘西第一神山"之稱。公元263年形成的天門洞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穿山溶洞,南北對開懸空危立於海拔1300多米的峭壁之上,洞高131.5米、寬57米、深60餘米,猶如一道通天之門。左上圖是長60米、最高處海拔1430米的玻璃棧道,大概由於登山時雲霧繚繞,走在上麵並沒有什麽感覺。右上圖可見通往洞口的999級步行上天梯,實在爬不動,隻好乘電梯。乘坐號稱世界最長的7455米長天門山索道上山,左下圖是在索道轎廂中遠觀如夢似幻的天門洞。右下圖是下山時巴士行走的天門山盤山公路,共有99道急彎,約10公裏距離將海拔從200米急升至1300米,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徐霞客對於喀斯克地貌和溶洞情有獨鍾,他在《粵西遊記》中這樣解釋峰林和鍾乳石的形成過程:"蓋江流擊山,山削成壁,流回沙轉,雲根迸出,或錯立波心,或飛嵌水麵," "崖間有懸幹虯枝,為水所淋滴者,其外皆結膚為石,蓋石膏日久凝胎而成"。秀色天下絕,大美武陵源。山水如畫,畫如山水。人生如夢,夢如人生。第一次聽到"人生如夢"這句話,是從《紅燈記》中的鳩山嘴裏說出:"人生如夢,轉眼就是百年。正所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在湘博看畫展,圖片分別為97歲的畫家戴澤和百歲老人周令釗的作品。

湘西植物:左上圖的張家界市樹珙桐是1000多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因其保留了其遠古祖先的原始狀態,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珙桐是國家八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可惜沒遇到花期。圖二至五分別為獼猴桃樹、金桂、南天竹、八爪金盤。張家界山中獼猴成群,遊客一不留神,就會被它們搶走手中的食物。

湖湘文脈

湖湘文化可上溯至炎黃文化和前炎帝神農文化,經曆先秦、兩漢荊楚文化的孕育和宋明中原儒學的洗練。相傳長沙太傅裏是中國古代曆史上兩位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屈原、賈誼居住過的地方,因此成為湖湘文化源頭、屈賈之鄉遺產,並有"屈賈祠"之名。清嘉慶年間另建屈子祠,太傅裏從此專祀賈誼,稱為賈誼祠。西漢初年賈誼當過長沙王太傅,故世稱賈太傅、賈長沙,他在代表作《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中,提出一係列治國方略。

賈誼在太傅裏完成了其現存四篇騷體賦中最出色的兩篇:《吊屈原賦》和《鵬鳥賦》。賈誼的政論文既有戰國縱橫家的古文遺風,又受到法家韓非子等嚴謹風格的影響;他的辭賦是從楚辭發展到漢賦的重要橋梁。圖片依次為:賈誼故居大門,祠匾是趙樸初最後的墨寶;供奉賈誼銅像及其著作的賈太傅祠;傳說中賈誼親手所鑿的太傅井;文人墨客憑吊賈誼及吟詩作畫之處——尋秋草堂。右下圖石碑上刻有賈誼語錄:"民之治亂在於吏,國之安危在於政",真是千古佳句。

1970年代出土的馬王堆漢墓是西漢時期第一代長沙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包括利蒼、其妻辛追及其子利豨的三座墓葬。馬王堆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具有鮮明的楚文化特征,保存完好的利蒼夫人辛追的遺體及大量陪葬品堪稱國之瑰寶。湘博是幾乎被利蒼家族,特別是辛追夫人,承包的博物館。這裏展出了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的精華,引領人們穿越曆史時空,感悟漢初文明的神奇與瑰麗。圖中漆器紋飾華麗、光亮如新,俑人製作精美、栩栩如生,帛書保存完整、種類繁多。

辛追夫人的素紗單衣薄如蟬翼、輕若雲霧,兼具華貴與朦朧美感,衣料為沒有染色的平紋方孔絲織物,是西漢紡織技術的巔峰之作。T形帛畫是古人出喪作為"遣車"先導的銘旌,有引魂升天之意。馬王堆T形帛畫取自遠古創世神話,自上而下分段描繪並揉和了仙界、人間、冥世的景象,展示了當時人們對生命的珍惜及多維宇宙景觀,其中景物有的出自"後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有的出自漢代的現實社會。馬王堆漢墓既是墓主的地下家園、又是靈魂的幻化場所,將逝者的種種臆想與祈求,寄托於墓葬設置及天象、祥瑞、升仙、辟邪等圖像中,表現出強烈的永生期盼,可以說是辛追夫人的千年一夢,等比例複原的一號墓坑令人十分震撼。

兩宋時期興起了理學文化思潮及儒學地域化,在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明末大儒王夫之等人的推動下,湖湘文化得到建構和成熟。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開寶元年 (976) ,位於湘江西岸、嶽麓山下。嶽麓書院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書院之名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荊蠻鄒魯"之譽,曆經千年學脈綿延、弦歌不輟。南宋乾道三年 (1167),程朱理學家朱熹造訪書院,與湖湘學派代表人物張栻坐而論道,舉行了"朱張會講" (右上圖)。聽眾絡繹不絕,"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成為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

明正德二年 (1507),心學一代宗師王陽明攜弟子來嶽麓講學,是繼南宋朱張會講之後,書院的又一次重要學術活動。中國古代書院的三大功能為講學、藏書、祭祀,嶽麓書院創始時即建有藏書樓,宋真宗賜書後更名為"禦書閣" (左下圖)。右下圖是嶽麓書院外的愛晚亭,亭頂重簷四披、攢尖寶頂,得名於杜牧詩句,隻是楓葉還沒紅。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 (1015) 宋真宗親書"嶽麓書院"匾額,左上圖書院大門的門額是宋真宗手跡,兩旁楹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分別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和《論語·泰伯》。右上圖書院二門的門額"名山壇席"撰者無考,1984年複製時集清代湘籍書法家何紹基字而成,兩旁楹聯"納於大麓,藏之名山"分別出自《尚書·舜典》和《史記·太史公自序》。左下圖是書院講堂大廳中央懸掛的兩塊鎏金木匾:清康熙帝禦賜"學達性天" (複製) 和乾隆帝禦賜"道南正脈" (原物),後者顯示湖湘文化所代表的儒學正統。

右下圖大廳簷前的"實事求是"匾,源自《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是民國初年書院轉型為湖南高等學堂期間的校訓,終於找到出處了。朱熹在嶽麓書院頒布的《朱子書院教條》,規定"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為湘學做學問的不二法門。湖湘文化強調"經世致用"、重視"學思並重"與"知行統一",其精神一直延續到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才半國中"。

1926年嶽麓書院轉型為湖南大學,之後湖大建造了一批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曆史建築:左上圖是始建於1930年代的科學館,西洋古典主義和折衷主義風格,1945年抗戰勝利後,該館205教室即為長衡嶽地區的日軍受降點;右下圖是建於1951-1953年間的大禮堂,大跨度木屋架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國傳統坡屋頂,層層疊疊的屋簷下還開了一扇西式圓窗。

長沙僅存的四條麻石街中的兩條千年老街,一條是古今交融的太平街,另一條是美食雲集的坡子街。湖湘文化中的民風民俗、本土文化層麵在這兩條街上得到展示,當然街邊的民居店鋪大多是仿古建築。右上圖是太平街上的宜春園露天古戲台,賈誼祠就在附近。左下圖是坡子街上的火宮店牌樓,火宮殿過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廟宇,又名"乾元宮",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 (1747),1826年重修,現在是小吃城。據說這裏的紅燒肉"健腦長壽",一款臭豆腐更是聞名天下,"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長沙的母親河湘江不僅哺育了千萬湖湘兒女,也孕育了燦爛的湖湘文化。江心的橘子洲生成於公元305年,為激流回旋、沙石堆積而成,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洲之一。長沙名稱的來曆中有一種說法,即因橘子洲形成之前是江中一道長長的沙灘而得名。唐朝洲上盛產南橘,棲居長沙的詩聖杜甫有詩曰:"桃源人家易製度,橘洲田土仍膏腴"。橘子洲頭位於橘子洲的最南端,朱熹、張栻當年往來於湘江之上,就繞過橘子洲頭。

我們這代人對於橘子洲頭的認知,離不開那首作於1926年的《沁園春·長沙》以及隨後整整半個世紀的風雲變幻,那一年也是嶽麓書院華麗轉身的同一年。作打油詩半首,有感而發:少年書生舊相知,同遊江洲歎秋遲,"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原稿:2020-02-01                                    修改:2021-10-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