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醫生的分享

健康&健美的探索和體驗分享
個人資料
burpeejum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冥想這杯“醫生續命水”

(2025-09-27 20:44:52) 下一個

生活方式醫學對人的健康管理給出很係統的支持。飲食、運動、睡眠、避免不良習慣這些以前都仔細講過。正麵的社會關係這一點,馬欣教授的直播非常有效。在壓力管理方麵,我一直在體驗冥想,大概有 2–3 年了。今天專門查了這方麵的文獻,有關冥想對醫務工作者的好處,有下麵這些收獲:

-- 冥想對醫生確實有用:倦怠、壓力、焦慮、情緒低落都有“小到中等”的下降;幸福感、自我關懷、同理心會提升。
-- 美國兒科學會明確認可,正念與冥想是有效的個體層麵策略,能夠培養韌性、自我覺察與適應力,從而預防職業倦怠並促進醫生身心健康。
-- 結構化、團體化的課程更穩(有老師、有同伴、有作業),效果能維持到數月。
-- 劑量友好:每天 10–30 分鍾,可以分成兩次;碎片化也行,門診間隙來個 3–5 分鍾的呼吸練習同樣有效。
-- 三招馬上能做:門診之間 3–5 分鍾“吸 4 停 1 呼 6 停 1”;行走/跑步正念,把注意力放在腳感與呼吸;困難溝通前 60 秒深呼吸,先穩住自己。
-- 冥想是“組合拳”的一環,和運動、睡眠、營養、正向人際一起用,效果更好。
-- 預期管理:它不是萬能鑰匙,但像給大腦裝了“減震器”——讓我先不被情緒帶走,再做清晰決策。

腫瘤科醫生(Oncologist)最喜歡規範化:一旦有了 training material 和 standard protocol,我們就能執行得很好。我的一周就像這樣“齊活”:兩次阻力訓練、兩次跑步、兩次森林浴;每天睡夠 8 小時;飲食按 “Daily Dozen(每日十二項)”;每周聽一場馬欣教授的直播。在冥想資源上,Palouse Mindfulness 和 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都有完整的免費課程,可以係統體驗正念與冥想,把它真正納入到醫生的日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olline 回複 悄悄話 真心喜歡你的博文,幾乎每篇都看。謝謝你分享的這些有用的知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