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醫生的分享

健康&健美的探索和體驗分享
個人資料
burpeejum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Lifestyle medicine(生活方式醫學) 介紹

(2022-07-09 17:08:48) 下一個

最近馬欣的視頻很火,在好幾個群裏看到。我看了幾個,基本同意。我也在學習生活方式醫學。現在打算開始邊學邊分享。以前學新東西,目的性很強,比如要考證,為了找工作什麽的。現在姐學習,就是純喜歡。LOL。
生活方式醫學是科學,和養生不一樣,是通過對生活方式幹預,來預防和治療慢性病,用循證學、規範化的生活方式改變來治療疾病,或者逆轉疾病發展。主要有這麽幾個方麵:全食物(就是你看得出來自己吃的是什麽)、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模式(輕葷食)、以健康為目標的運動、優質睡眠、壓力管理、避免高風險因素(比如煙酒,高危行為)和正能量的社交活動。
咱們即使不談健康長壽,總是不能夭折吧,80%的夭折(premature deaths)和3個生活習慣有關:吸煙,不良的飲食和缺乏運動。80%的健康來源於生活習慣,經濟社會條件,20%取決於醫療幹預。我作為一個癌症專科醫生如果整天忙於專業,隻能在那20%裏發展。具體哪些行為影響健康呢?這一點在尋找配偶的時候一定注意,尤其是女生,那句話-"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有些偏頗,但是找到神一般的隊友,如魚得水。相反,遇到豬一樣的隊友,那就是在泥潭裏掙紮了。我家孩子們到了交朋友的年齡,所以我格外注意幫她們養成好的生活方式,也選擇類似的人作朋友。影響一個人健康的社會因素主要有這麽幾點:童年的挫折(原生態家庭就是這個意思了),基因(20-30%),健康素質(health literacy), 環境(location, location and location, 比如汙染,自然環境,自然災害等),經濟社會條件(錢不是萬能,沒錢是萬萬不能)。健康素質這事有幾個簡單的指標:有家庭醫生,每年年檢不?有運動習慣嗎?平常自家做飯嗎?有什麽壞習慣沒?和家人關係怎麽樣?再細致點的,問問,有沒有按時看牙醫?出門防曬不?

生活方式醫學和其他幾種醫學的區別。我選擇學習生活方式醫學是因為這個學科是evidence-based, 確鑿的循證學。我的本行是傳統西醫,特點是,專注於治病,醫生負主要責任。治療是針對病因確鑿的疾病,通過臨床試驗證明有效的藥物和其他幹預性措施實現。這樣的情況下,病人常常感覺沒有自主權和失控感。所以現在有一些醫療分支:整體性醫療(integrated medicine), 功能性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 身心醫學
(mind-body medicine), 輔助治療(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預防醫學(preventive medicine)。我選擇生活方式醫學,是因為現在還沒有什麽慢性病,所以主攻良好生活習慣的形成,預防疾病。也會關注整體性醫療,輔助治療,幫助病人在接受傳統治療的時候可以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我推崇的生活方式也是我自己實踐的。

生活習慣改善可以防病的證據在哪裏:
1. 輕葷食生活方式心髒病試驗(Ornish lifestyle heart trial)發現,如果堅持好的習慣:飲食上輕葷食,適當運動,戒煙,控製壓力,群體心理社會支持,5年之後心血管硬化比對照組明顯改善。
2. 國家糖尿病預防項目(national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NDPP) 發現生活習慣改善-減重,適當運動比二甲雙胍對延緩和預防糖尿病更有效:58% vs. 31%. 我前幾周講了這事。生活習慣改善更加有效和安全。

在飲食方麵,我還需要更加“輕葷”一些,同時多多發現好看又好吃的“輕葷”。控製壓力方麵,在實踐冥想,這也是身心醫學的一部分。群體心理支持(group psychosocial support)就是和誌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玩!

ref: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188274
Intensive Lifestyle Changes for Reversal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amcwon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