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靜

行萬裏路,讀萬券書,淡泊塵緣,情係河山。
正文

南美行之六-智利蓬塔阿雷納斯

(2021-08-29 05:27:24) 下一個

南美行之六-智利蓬塔阿雷納斯

 

2016年12月30日清晨6點,我們乘坐的精致遊輪(Celebrity Cruises)無極號(Infinity)經過一天一夜穿越麥哲倫海峽西段的航行,來到了位於麥哲倫海峽中段西岸的蓬塔阿雷納斯(西班牙語:Punta Arenas)。

遊輪停泊在距離港城幾公裏外的深海中。從遊輪上眺望,隻見背靠低山的無數房屋沿著海岸逶迤綿延,是一座不小的海港城市。

圖1,從遊輪停泊處眺望蓬塔阿雷納斯

蓬塔阿雷納斯的西班牙語意譯為“尖沙嘴”或“沙尖”,它位於智利南部的不倫瑞克半島,是麥哲倫海峽西岸的主要港口城市,是麥哲倫-智利南極大區的首府,也是大區下屬四個省之一的麥哲倫省的首府。

這個城市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曆史。1843年智利政府派遣一支21人的探險隊,搭乘帆船到達蓬塔以南62公裏的布爾內斯堡,在這裏建立要塞保衛麥哲倫海峽。本來計劃在此處建城,但是惡劣的氣候使其無法吸引移民定居。五年之後的1848年,移民計劃在今日的蓬塔阿雷納斯得以成功。而布爾內斯堡作為移民點被政府放棄。

蓬塔是世界大陸最南端的城市(經緯度:53°10′S, 070°56′W),人口15萬4千(2008年)。是麥哲倫海峽中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20世紀巴拿馬運河開通前曾經是連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必經之地,為兩大洋之間過往船隻的加煤和加油站。它也是進入南極的門戶,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之成為各國前往南極科學考察船隊的重要前進基地及後勤補給站,它的機場也是乘飛機去往南極的主要航站。此外在英國與阿根廷爭奪福克蘭群島的戰役之後,阿根廷方麵關閉了聯絡通道,因而也成為英屬福克蘭群島對外交通的重要樞紐。

圖2,蓬塔阿雷納斯地理位置圖

在遊輪上早餐後,我們排隊登上遊輪放入船邊海中的擺渡船,駛向蓬塔碼頭。

碼頭邊,有“歡迎來到蓬塔阿雷納斯”的大塊告示牌,旁邊高聳的鯨魚尾鰭模型表示這裏是一個靠海港城。街心的鍾塔時針正確地指示現在是9點12分。街邊的海嘯區警醒牌表明海嘯時,此處會有海浪卷入。據知,蓬塔天氣多變,常刮大風。今天晴朗多雲,氣溫8-18攝氏度,海上風平浪靜,我們有幸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

圖3,登陸蓬塔阿雷納斯

圖4,碼頭附近街景

圖5,海嘯區警醒牌

由於城市不大、時間又充裕,我們選擇了自己步行遊覽蓬塔的方案,而沒有搭乘旅遊巴士。蓬塔街道上多為2-5層的建築物,外觀整齊、正規,很像一座歐洲城市,但街道比較寬闊,沒有狹窄擁擠之感。原來,蓬塔居民的祖先絕大多數是來自於歐洲的移民,他們來自德國、意大利、英國、瑞士、克羅地亞等地,其中尤其以克羅地亞人為多。街道上建築物風格和商店名稱都反映出克羅地亞文化的影響。據統計,超過50%的蓬塔居民是克羅地亞移民的後代。

蓬塔是美洲大陸南部的一個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從其支柱產業畜牧業、能源業來看,十九世紀末,當地總督批準從福克蘭群島購進300隻純種羊以後,到本世紀初,已經有200萬隻羊在此片土地上放牧。總部位於蓬塔的“火地島社會探險”公司在智利和阿根廷的南部擁有超過 10,000 平方公裏的牧場。城市所屬的麥哲倫大區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羊毛加工地之一。智利的石油,雖然儲量不大,但都集中在蓬塔阿雷納斯,因此蓬塔成為重要的石化中心,世界上最大的甲醇工廠就座落距蓬塔30公裏處,其產量占世界產量的18%。此外,蓬塔的港口服務業、漁業、林業、旅遊業也都很發達,難怪蓬塔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位居智利全國的前列,同時失業率、貧困率也處於較低水平。我們看到的城市,充溢著富足、文明的氣息。

圖6,行走在蓬市街旁

圖7,街景-1

圖8,街景-2

圖9,街景-3

圖10,街景-4

圖11,街景-5

圖12,街景-6

圖13,街景-7

圖14,街景-8

我們走到市中心的武器廣場( Plaza de Armas)。它是西班牙殖民城市的一種常規的布局(我們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就見識了它的武器廣場)。在城市中心平坦之處設置兵營和武器庫以保衛城市,武器廣場就為集結和檢閱軍隊而設。後來廣場的功能逐漸從衛護城市轉變為公眾活動的場所,但仍然是城市的核心地帶。

在蓬塔武器廣場中央的紀念碑上,矗立著一座麥哲倫銅像。葡萄牙籍探險家費迪南·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1521年率領船隊首次環航地球。1520年10月-11月,麥哲倫船隊第一次從大西洋穿過海峽到達太平洋。這個海峽後來被命名為麥哲倫海峽。麥哲倫銅像是為紀念麥哲倫完成人類首次環球航行400周年而建造的。碑頂上的 麥哲倫銅像,身佩腰刀,腳踩大炮,舉頭望天,流露出一種開拓者的英氣。紀念碑的基座上塑造了一位赤足而坐的印第安土著的銅像,它擁有一雙大腳,被當地人稱為“大腳漢”。據說,要從蓬塔登船出海的人,出發前要來這裏,親吻或觸摸雕像的大腳,這樣就能獲得幸運,平安回到這裏。因此摸一摸這尊雕像,也成了前往南極的探險家和遊客必做的功課。那個大腳今天都被人們摸得溜光鋥亮了。

圖15,蓬塔市中心的武器廣場

圖16,武器廣場上的麥哲倫銅像

圖17,從另一側看麥哲倫銅像

圖18,街頭留影-1

圖19,街頭留影-2

圖20,街頭留影-3

我們走到城市北部,這裏有一個著名的公墓。美國有線電視網把它評為世界十大最美墓地之一,它也被譽為智利最漂亮的公墓。該墓園於1894年由俄裔當地首富Sara Braun H.女士出資首建。這裏埋葬著當時蓬塔的眾多名門權貴。許多墓穴都用大理石和青銅裝飾,其屋頂有天使及各種聖物雕塑。公墓內的歐洲柏樹蔥鬱粗大,修剪齊整,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

圖21,著名的陵園

圖22,在陵園前

我們來到一組街心的雕塑前,按照1比1比例塑造的銅羊群和銅馬、銅犬、以及銅塑牧羊人栩栩如生,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麵。興致勃勃的大兒子Andrew 索性跨上馬背,過了一次當騎士的癮。

圖23,銅雕群

圖24,騎士好威風

在城市西部高處,位於Cerro de la Cruz有一個觀景台,可以在此俯瞰整座城市。在那裏有兩根柱子,上麵釘滿了三十多個指向不同方位的木牌,木牌上寫著世界各地的地名和該地到“世界盡頭”蓬塔的距離。地上還有一個指南針雕刻,指出東南西北的方向。

我從穀歌地球查知,蓬塔到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直線距離是2200公裏,到南極大陸海岸線的距離是1418公裏,到澳大利亞悉尼的距離是9500公裏,到中國北京的距離遠達18000公裏。

圖25,指向世界各地的地名牌-1

圖26,指向世界各地的地名牌-2

蓬塔雖然地處南美大陸南端,號稱“世界盡頭“,但交通條件優良。蓬塔機場每天都有航班直達智利各主要城市。而且,它有航班可以飛越德雷克海峽,直飛南極的喬治王島,為去南極工作和旅行的人們提供最快捷、舒適的通路。而這條航線是世界去往南極的唯一民航航線。蓬塔港有大型遊輪通向智利和阿根廷沿海港口,也有中小型客輪通向南極及通達麥哲倫海峽和火地島各港城。 蓬塔北邊的百內國家公園以美麗的湖泊、眾多的冰川和直聳雲霄的花崗岩山峰聞名於世,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第五大風景勝地”以及“一生中不可錯過的50個景點之一”。 而要去往百內,蓬塔是必經之地。

圖27,百內國家公園(本圖取自網絡)

我們在觀景台俯瞰蓬塔城市風景。鱗次櫛比的建築物沿著海邊的平坦地帶排開,紅色、綠色、藍色、褐色的屋頂交相輝映。教堂的尖頂突顯於周邊房屋之上,遠處,平緩的綠山形成城市的背景,近處,一簇簇魯冰花正迎著陽光盛開。好一幅靜美的港城畫卷,蓬塔真不愧為 “世界最美麗海灣俱樂部”成員之一。

圖28,俯瞰城市風光-1

圖29,俯瞰城市風光-2

圖30,俯瞰城市風光-3

圖31,俯瞰城市風光-4

圖32,俯瞰城市風光-5

圖33,屋前盛開的魯冰花

我們走到海邊。海峽廣場上的一座紀念碑是一組人物群雕,雕像的主體是一條帆船船首的形狀。這正是當年麥哲倫帶領水手們發現海峽的航路,首次通過此海峽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的情景。

圖34,海峽廣場上的雕塑

舉目望海,看見我們乘坐的遊輪正靜靜地停泊在不遠的深海中,擺渡船正從岸邊駛向遊輪。一艘紅色航船在進港。海邊廢棄舊碼頭的棧橋上停滿了顏色黑白相間的海鳥群,它們是當地著名的麥哲倫企鵝嗎,還是一種鵜鶘,亦或是另一種海鳥?附近無人可以詢問,我們也隻能存疑了。

圖35,遠眺遊輪和擺渡船

圖36,一艘紅色航船正在進港

圖37,海邊廢棄舊碼頭上的海鳥群

圖38,在海邊留影

圖39,長孫Leo

街上的禮品店裏擺放著形形色色的出售紀念品,有貝殼製成的小巧掛件,有木質的上麵印著圖案和文字的杯盤,有石質的彩繪小企鵝,琳琅滿目、美不勝收。Andrew買了兩個石質小企鵝,作為回去時帶給女兒們的小禮物。

我們在當地一個餐館午餐後,來到一間郵局。在這裏購買了一些明信片和郵票,寫上悉尼的家庭地址及收信人名字後投入郵筒。它們也是我們到達過“世界盡頭“蓬塔的一個紀念。它們將飛越大洋,在悉尼迎接我們訪問南美後的歸來。

圖40,禮品店琳琅滿目的小商品

圖41,在當地餐館午餐

圖42,在大陸最南端的郵局寫明信片

圖43,將明信片投入郵筒寄往澳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