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靜

行萬裏路,讀萬券書,淡泊塵緣,情係河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童年北碚雜憶-之十四胡石青先生一家

(2025-07-28 04:16:14) 下一個

和我家同住在石柱灣一個大院中的還有胡石青先生一家。前已述及,父親在中國公學停辦後進入設在北碚的“中原煤礦有限公司”當會計,是由胡石青先生介紹的。父親之前進入中國公學任教,也是胡石青先生促成的。因為父親在重慶認識的人不多,而胡先生是當時大後方河南籍學者中聲望最高、人脈最廣的,是河南旅渝同鄉會副會長,並曾擔任過中國公學的校長,父親與他又有師生之緣,得到他幫助是合乎情理的。

胡石青先生籍貫河南省通許縣,1881年生。名汝麟,字石青。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作為著名教育家,他在河南創辦了福中礦務專門學校,在北平創辦了平民大學。曾任教育部次長、河南高等學堂教務長、吳淞中國公學校長、華北大學校長、東北大學教授、天津商學校教授、河南大學講座、清華大學講座等。還擔任過河南公費留學生考試委員、河南高等普通考試委員、教育部邊疆教育委員。由於他知識淵博、學貫中外、閱曆豐富、口才出眾,深受學生歡迎,在教育界頗孚眾望。其門人弟子遍及國內外,獲重大成就者不勝枚舉。

作為實業家,胡石青將河南的中州、豫泰、明德三家煤礦公司聯合擴組為中原公司,1914年任該公司總經理。1915年中原煤礦公司與英資福公司合組為福中總公司,實行“分采合銷”製,胡任中方總經理。從此,中原公司增強了競爭能力,很快發展為河南最大的一家實業。抗日戰爭爆發後,中福公司遷往四川北碚。

作為社會活動家,胡石青是梁啟超研究係的重要支柱,梁組織的民主黨河南支部常務幹事。1915年參加討袁護國運動。1916年梁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時,胡為全國煙酒專賣局總辦。早年他主張“人類主義”,希翼世界大同。他曾於1921-1924年出國考察歐、亞、美3洲的38個國家,曆時32個月,對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尤其是土地製度、興衰過程均作了認真細致的筆錄。回國後他將日記體筆錄整理撰寫成《三十八國遊記》計33冊近百萬言,1933年在開封出版。出國考察使他改變了“人類主義”思想,轉而提倡“普產主義”,主張產業有公有私,所有各級政府及團體個人,皆能有產。1929年,出資組織“普產協會”,起草了《普產主義協會宣言》。1933年張君勵和張東蓀組建的國家社會黨(國社黨)秘密成立於北平胡石青寓所,胡亦為為創黨人之一。國社黨是抗戰時期和戰後中國最成氣候的三個在野黨中的一個(另兩個黨是青年黨和第三黨)。國社黨主張“絕對的愛國主義與漸進的社會主義”。1934年胡石青任河南通誌館總纂,並負責撰寫大事記。當大部誌稿即將完成付印時“七七事變”爆發,工作被迫停止。此文稿現存於河南省圖書館。

胡石清對人民的疾苦也常縈掛於懷。1939-1940年,他任華北水災急賑委員會副委員長時,河南災荒嚴重,人民流離失所,曾多次向國民政府呈文請求賑濟,並積極號召社會各界為災民募捐。或行文、或講演、或交談、痛切陳詞,催人淚下,為河南災民爭得了救災巨款和捐助的物資。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胡石青任河南抗敵後援會常務委員和國民參政會第一屆參政員。1939年任全國精神總動員委員會委員。1941年他又被推為第二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1941年2月3日,胡先生積勞成疾病逝於四川北碚。前往吊唁者不絕於途。國民黨中央政府在重慶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中共中央派代表參加了追悼大會送了花圈並發了唁電。許多國民黨要員、社會名人、學者親往參加公祭或拍發唁電。從網上看到的《河南旅渝同鄉會會刊》創刊號上的“胡石青先生追悼會選輯”中,刊載了蔣介石寫的祭文、林森(國民政府主席)寫的悼詞、50餘名政府要員寫的挽聯,還有郭豫才寫的“胡石青先生事略”。

記得我家剛到北碚時,父親曾帶母親和我到胡先生家拜訪。胡先生贈給父親一部《三十八國遊記》,還送給我一些漂亮的外國郵票。胡先生給我的印象是一位花白頭發留有長須的既威嚴又慈祥的老爺爺。

胡石青先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胡先生的大兒子名胡乾善,1911年出生(比我父親小5歲,是我父親同輩人)。1929年,胡乾善高中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物理係。畢業後,他留在物理係當研究生。之後於1934年夏去英國公費留學,在倫敦大學博克伯克學院讀博士學位,導師是P.M.S.布萊克特(Blackett)教授。1937年夏,他通過答辯獲得了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當年秋天學成回國。1938年2月,胡乾善擔任東北大學(當時搬遷到西安)物理學教授。1939年夏,轉到四川大學(在峨嵋縣)任教。一年後又轉到武漢大學任教。他在武漢大學進行了宇宙射線方麵的研究,頗有成就。鑒於抗戰期間國家迫切需要發展工業與培養技術人才,因之又轉到武漢大學機械係,改行從事機械工程的研究與教學工作。1944年冬,胡乾善應重慶中英科學合作館館長、著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作者——英國學者J.李約瑟(Needham)博士的邀請,兼任該館學術顧問。1945年初,胡乾善擔任重慶中央大學機械係教授。抗戰勝利後,他隨中央大學遷回南京,擔任機械係主任,並在1948年兼任資源委員會的薦任技正。解放後他曾到北京參加了第一屆全國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1952年院係調整,胡乾善擔任南京工學院(1988年更名為東南大學)機械係教授、係主任。他於1978年組建南京工學院力學研究室並擔任主任,領導和積極開展振動理論方麵的科研工作。胡乾善在高教戰線上執教近50年,他指導了數十名進修教師,培養了許多工程技術人才。他的主要著述有《內燃機》、《理論力學》、《振動係統力學模型的建立與改進問題》、《布萊克特傳》等。

我在北碚時聽父親說起過他。知道他是一位富有學問的教授、專家。1947年我和妹妹隨母親到南京父親處短住期間,父親帶我們去中央大學住宅區拜訪過胡乾善先生。隻記得他家住在一棟樓房裏,走廊裏有小孩騎著兒童自行車玩耍。這種生活環境是我過去沒有見過的,不禁心生羨慕。1948年我在南昌的書店看到過一本寫內燃機的專業書,署名是“胡乾善著”。書裏許多專業術語,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當然是看不懂的。

胡先生的二兒子名胡隨善。他生於1928年,比我大8歲。我上小學時他讀中學,在石柱灣的院子裏曾經看見過他。1946年他考入剛從昆明遷回北平的清華大學物理係,1950年畢業。2010年清華校慶時,近200位1950屆校友相聚母校慶祝畢業60周年,由3位1950屆校友向自己當年的老師何東昌、解沛基、胡東明敬獻鮮花,表達同學們對母校和老師的感恩之情。胡隨善是3位代表之一。

胡先生的女兒名胡星善,1931年生,比我大5歲。但父親讓我叫她姑姑。她給我的印象是一個端莊、秀氣的中學女生。多年以後,她於1983年任江蘇省高等教育局副局長、此後任江蘇省教委副主任。2011年4月20日,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舉行座談會,隆重紀念著名振動專家和工程力學教育家胡乾善先生百歲誕辰。作為胡乾善先生的妹妹和原省教委副主任的胡星善女士參加此會並發了言。

圖1-胡石清-三十八國遊記

圖2-胡乾善-內燃機

圖3- 2007年76歲的江蘇省原教委副主任胡星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