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住在奶奶家,姑姑叔叔周末來看奶奶的時候,常常會帶來一盒小吃,因為奶奶愛吃粘東西。我是那個大家給奶奶打開盒子以後,第一個伸手的。無論是粘豆包,黃年糕,驢打滾,八寶飯,我隻取一個吃:艾窩窩。如果沒有?那就罷了!我爸就說:涼糊糊的加糖餡,去吃那有豆沙的驢打滾不好麽?切,我就是喜歡那個艾窩窩,和我一樣:躲那右下角,一白遮百醜!
後來艾窩窩都變華麗了,裏麵的餡不是白糖芝麻了。若幹年前看著愛廚的網頁學艾窩窩,還是個豆沙餡呢。手頭沒有紅豆,於是還搞了個綠豆餡的艾窩窩,因為家中男童鞋沒吃過,被我嘲笑過以後,我還補充說:我這個不是小時候吃的,就是給你擺個樣子。還怕人家覺得不好看,上麵放了個大紅棗。唉,這一愛打扮起來,還真不是原來那個我,心都綠了!
於是乎,再戰艾窩窩,這次我就要做那芝麻糖餡的。炒了芝麻,炒了核桃,炒了瓜子,加了果脯,碾啊碾。還學了人家不用糯米粉,用了自己的幹炒麵。這回是那個味兒了,照出來,發現幹炒麵會發黃,竟然不如小時候吃的那個白了。明白了:俺人老珠黃了!
應了艾窩窩旁邊的那句“you are what you eat!so eat something cute!”. 艾窩窩做法:
外皮:糯米1/2杯,水1杯,麵粉1/3杯
餡料:核桃仁1/2杯,南瓜子仁1/3杯,葡萄幹1/4杯,白芝麻1/3杯,幹果料一大勺,蜂蜜3大勺。
製作:
1.準備好所需原料。
2.核桃仁,南瓜籽仁如烤箱350F烤8分鍾,按壓至碎。
3.白芝麻放到無油平底鍋,烤熱至熟
4.壓好的堅果和葡萄幹,果料放到碗中,拌入蜂蜜。
5.最後加入熟白芝麻拌勻即可。
外皮準備:
1.糯米洗幹淨,放入碗中,泡水過夜。
2.用電飯煲蒸熟
3.無油平底鍋中放麵粉,小火炒至麵粉略變黃,放置
4.煮好的糯米放涼,案板上放保鮮膜,將糯米揉在一起,壓成平片。
5.壓好的糯米片分成20份。
6.把每份糯米片壓癟,包入一枚餡芯,揉圓。 在熟麵粉中略滾,點綴一下
那就點個朱砂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