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描述一個家庭一百多年來五代人的經曆,刻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並對社會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思索。
本書奇就奇在看書的角度不同,對本書的看法也不一樣。
商人看到的是經商,學生看到的是學習,科學家看到的是科技,上班族看到的是工作。
數學家看到的是方程,物理學家看到的是天文,化學家看到的是反應,生物學家看到的是進化。
儒家看到的是中庸,道家看到的是陰陽,佛教徒看到的是行善,穆斯林看到的是求真,基督徒看到的是一神,印度教看到的是多身。
東方曆史學家看到的是傳統,西方民主派看到的是現代,保守派看到的是守成,革新派看到的是變革。
官員看到的是統治,百姓看到的是民生,左派看到的是左,右派看到的是右。
雜文家看到的是短評,小說家看到的是長篇,娛樂界看到了嬉笑,學術界看到了嚴謹。
故事家看到了演義,哲學家看到了哲理,中國人看到後思索的是中國,外國人看到後聯想起了外國。
有人看著像曹雪芹的《紅樓夢》,有人看著像吳承恩的《西遊記》,有人看著像但丁的《神曲》,有人看著像盧梭的《懺悔錄》。
有人看到了陽春白雪,有人看到了下裏巴人,有人看到了迷信思想,有人看到了理性分析。
有人看到了和諧,有人看到了統一,有人看到了教育,有人看到了發展。
同樣是這本書,看書的時間不同,對書的看法甚至可能正好相反。
可分明,這是一本自成一體的書。
每個人都在書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可誰也說不清這是一本什麽樣的書。沉心讀下去,分明又看到了“中華興盛、世界和平”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