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夢

本書通過描述一個家庭一百多年來五代人的經曆,刻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並對社會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思索。
正文

原創長篇小說《芥子夢》第七回 天上世界

(2020-04-25 19:01:28) 下一個

芥子出了宇宙之門,迎麵所及,乃是天堂。

那守天堂門的聖保羅知道芥子是老子推薦來的,非常高興。還擔心芥子語言不通,專門安排徐光啟作陪。

徐光啟乃是中原人士,為明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著有《農政全書》,並與傳教士利瑪竇合譯《幾何原本》。芥子乃心性極靈之物,一通百通,自從進了宇宙之門,那世界上什麽語言都不在話下了。不過,見到徐光啟依然很高興,徐光啟還依次介紹了李之藻和楊廷筠於芥子。

李之藻為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天啟元年清軍陷遼沈,李之藻任光祿寺少卿兼工部都水清吏司事,上疏力主仿製西洋銃炮,以固防務。和利瑪竇合作編譯了中國最早的西方算術譯著《同文算指》、天文學著作《經天蓋》。

楊廷筠為明神宗萬曆二十年進士,明順天府府丞。著有《代疑編》。

李之藻知道芥子從中土而來,就問:“我中土本是大明天下,我參考西洋技術,造了各種大炮來保我大明江山永固。袁崇煥利用我造的大炮,還打死了努爾哈赤。可是,崇禎帝竟然中了離間計,把袁崇煥殺死了,江山遂成滿清天下。滿族以區區數百萬人,統治我上億漢人,真是情何以堪?”。

李之藻越說越生氣,還是楊廷筠把他勸住了:“你生氣又有什麽用。現在既然在天堂,就什麽事都別管了。你既然能死後升天,說明你生前已經盡力。應該無憾了”。

李之藻說:“話雖如此說。但是,因為我是從中土升天的,自然就對中土格外眷念。中土如今被異族侵占,我豈能在天堂心安?”

芥子說:“滿族現已統治中華百年有餘。那滿族雖為異族,但實與漢族同源,同為黃帝之苗裔。隻因地理阻隔,所以有所分化。況那滿族保家衛國之舉,實不讓於漢族。清初沙俄入侵,滿族乃阻其於雅克薩城。現今聖上統治,疆域遼闊,萬邦來朝,實為中華文明經年未有之盛舉。況那朝廷,對百姓最為仁慈,丁田賦稅,一降再降,新增人口,永不加賦。此等愛民措施,雖漢人統治亦不過如此。百姓的生活,比起被秦始皇逼著修長城、傾家蕩產給宋徽宗獻生辰綱豈不強過百倍?如今,人民安居,百姓樂業。天下之人,莫不歡欣鼓舞,堪稱盛世。倒遠追永樂,齊名貞觀呢。”

徐光啟見李之藻不再說什麽了,又帶著芥子在天堂四處走。迎麵蹦蹦跳跳走過來一個小女孩。芥子定睛一看,這不是安徒生筆下的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嗎?芥子說:“賣火柴的小女孩,你好。”

小女孩停下了腳步,說“你好”。

芥子問:“你喜歡天堂嗎?”

小女孩說:“天堂可好了。沒有饑餓,沒有寒冷,我可以整天和奶奶一起玩耍,再也不需要在寒冷的冬天赤著雙腳去賣火柴了。”

芥子說:“小女孩,知道你在天堂很開心,我很高興。向你奶奶問好。”

小女孩眨著眼睛笑了笑,說“沒問題”,就一蹦一跳地走了。

芥子轉眼四望,見到的中土人士雖然也有,但更多的是紅鼻子藍眼睛的人。

芥子看見有個人在皺著眉頭,苦苦思索,定睛一看,乃是叔本華。就向叔本華打招呼:“叔本華,你好,喜歡天堂的生活嗎?”

叔本華說:“一點都不喜歡,太無聊了。”

芥子聽到叔本華這麽說,很是吃驚,就問:“人人都向往天堂,你怎麽竟然說天堂無聊?”

叔本華說:“人們向往天堂,隻是因為他們沒來過天堂。當他們來到天堂後,發覺在天堂不過是無所事事,就不會喜歡這種生活了。”

芥子說:“天堂裏的人難道不是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綾羅綢緞,永生不滅,人人盡情享受美好的生活?”

叔本華說:“那種說法,隻是人們的臆想罷了。

你想想,天堂的人吃了之後,是不是還得拉?是不是就得上廁所?是不是就得有人清掃廁所?在天堂人人都在盡情享受美好生活,誰願意清掃廁所?沒人清掃廁所,是不是天堂就會很臭?這麽臭,還怎麽叫天堂?

穿的綾羅綢緞,這綾羅綢緞難道不需要有人縫製?難道不需要有人清洗?人人都在盡情享受美好生活,誰願意縫製,誰願意清洗?沒人縫製、沒人清洗,還怎麽穿綾羅綢緞?

天堂裏的人永生不滅,長此以往是不是就很擁擠?天堂擁擠不堪,還怎麽享受美好的生活?

凡事有好必有壞,有陰必有陽,你稍微動動腦子,就知道在天堂不可能是人人盡情享受美好生活。實際上,在天堂的生活基本是不吃不喝,不打不鬧,總之就是兩個字,無聊。”

芥子聽叔本華說得這麽犀利,無言以對,隻好說:“天堂雖然無聊,但還是別大肆宣揚為好,畢竟很多人還盼望著上天堂呢。”

叔本華說:“有什麽好遮掩的?天堂太無聊,地獄太痛苦,世人啊,就是在無聊和痛苦之間掙紮罷了。”

芥子知道叔本華是悲觀主義大師,再美好的情節在他眼裏都是悲劇,自己再怎麽勸說也不可能讓他高興起來。就告辭了叔本華,讓他專心思考去了。

芥子往前走,迎麵過來一人,定睛一看,乃是布魯諾。芥子知道布魯諾因為宣揚日心說,被教會視為異端而活活燒死。隻是,不知布魯諾也到了天堂。於是問:“布魯諾,你怎麽也能升天堂,你不是被教會燒死下地獄了嗎?”

布魯諾說:“宇宙之大,天堂又何止一處?我被燒死後,原本想進入基督教的天堂,畢竟我的親朋好友都在那裏。但因為我被基督教視為異端,惹怒教皇,所以天堂竟然不敢收。難道我一心求真,反下地獄不成?正在左右為難之際,哥白尼過來了,對我說,天堂不止一處。雖然基督教天堂拒絕了我,但是我可以進入科學的天堂。於是,我就這麽來到了天上。

在科學的天堂,我倒還挺受人尊敬。住久了,我也心滿意足,不去想什麽基督教了。隻是有一天,聽那後來的人說,基督教為我平反了。我去一問,果然如此,聖保羅還邀請我去基督教的天堂入住。隻是,我已經習慣了住在科學的天堂。現在偶爾也會來基督教的天堂探親訪友。所以我在天上有兩處住所,一在科學天堂,一在基督教天堂。此二處我可以自由出入,並不受限。”

芥子一聽,天堂原來還不止一處。一直以為布魯諾被教會燒死後,到了地獄,原來竟然也在天堂,並且還有兩處住所。可知,求真者升天,此言不謬。

芥子於是問布魯諾:“可不可以帶我去科學的天堂看看?”

布魯諾說:“當然可以。”

芥子於是隨著布魯諾到了科學的天堂,裏邊熙熙攘攘,很多人在談論數學、物理、化學之類的問題。芥子看見了張衡和開普勒正在目不轉睛地觀察星星,不便打擾,於是隨便走著,竟撞見了葛洪。

芥子問:“葛老道,你不是得道成仙了嗎?怎麽到科學的天堂了?”

葛洪說:“我那本《抱樸子》,當時的確是為了成仙煉丹用的,但沒想到竟然因此在中國開辟了化學領域的研究。我得道後,雖然可以居於仙山洞府,但是,亦可以居於科學天堂。實際上,為善之人皆可升天,就看你喜歡哪一處了。在這科學天堂之內,我結實了很多對化學感興趣的人,對煉丹大有裨益,興之所至,日日長聊,不知比那仙山洞府有趣多少?時時進步,比供在神龕上強多了。”

芥子於是問葛洪:“為善之人升天,那為什麽有人死後要到陰曹地府?為什麽還有人下地獄?”

葛洪說:“為善之人皆可升天,不謬。不過,天上雖然處處是美景,但也並非人人喜歡呆在天上。天上雖然有山珍海味,瓊漿玉液,但也不是應有盡有。比如,人間有男婚女配,天上就沒有,天上的人基本都得清心寡欲,不管是牛郎織女、還是亞當夏娃,都不讓吃禁果。所以,不管是織女還是七仙女,在天上雖然看著風光,但是很羨慕人間的生活,遂毅然放棄天上生活,來到了人間。日子即使清貧,她們也心滿意足。她們喜歡人間的一草一木,喜歡人間的酸甜苦辣,這也是她們為什麽說‘到底人間歡樂多’,因為與天上相比,她們喜歡富有人情味兒的生活。

因為有很多人不願到天上過這種波瀾不驚的生活,有轉世投胎做人的願望,所以就有了地府這麽個地方。有轉世成人願望者,到了地府,隻要做了善事,就可以接著做人,就是想升天也可以。但是,如果是做了惡事,到了地府,被宣判後,就可能被押入十八層地獄,受盡折磨。做惡事者,即使不通過地府,一個人溜到了天上,也不會被天上接受,還是得下地獄。

另外,天上雖美,但也有很多人不願上去。這些人大多是心有所係之人。其非不能升天,是不為也。地藏菩薩,發下洪福大願,地獄一日不空,則一日不升天,是故居於十八層地獄之下,此乃至善之事。唐玄奘,為了度人脫離苦海,在人間十世修行,每次都度人升天,但自己一直不願升天。直到在第十次,取得大乘佛經,為普渡眾生打下不朽基業,才終於了卻心願,到天上為佛。

那心無所係之為善之人,則可跳出輪回,居於天堂。人有善心,天有感應。雖毫末之民,一心向善,亦可升天。雖將相王侯,作惡多端,亦要下地獄經受磨難。在那第十八層地獄,囚禁的乃是永世不得翻身之至惡之人。這些至惡之人,即使轉世,也難得人道。譬如那秦武安君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雖位極人臣,然為至惡之人,生時不得善終,死後墮入輪回,曆經百劫,猶不能歸天。至唐代,猶墮入畜道。天劈一牛,肚皮上乃是白起兩字。”

芥子又問:“我有一個疑問,你說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是怎麽回事?”

葛洪說:“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俱發源於中亞,其時其地,人民愚昧,將一切非人的東西皆視為神,例如,看見了羊,就視為神。看見了石頭,就視為神。也不管這個羊什麽來曆,也不顧這個石頭有何說法,就都變成了膜拜的對象。摩西和穆聖認識到這點,遂禁止偶像崇拜。

兩教雖然都宣稱反對偶像崇拜,但對於偶像崇拜是什麽卻爭論不休。伊斯蘭教認為不能有任何掛像。就包括基督教的十字架,伊斯蘭教也看作是偶像,認為基督教是一個偶像崇拜的宗教。而基督教也不甘示弱,就稱伊斯蘭教為邪教。

在我中華聖地,崇拜的乃是精神。人們崇拜關羽,實乃崇拜忠義之精神。秦檜雖有鐵像,徒遭唾棄爾。

現今社會,狼蟲虎豹皆為人所控製。科技發達,雖日月星辰運動,亦為人所掌握,故偶像崇拜之說,已是迎刃而解。天下之大,各教理應和睦相處。”

芥子乃恍然大悟。

芥子離開科學的天堂,看到另一個門有十二個女子在門口站著,走過去一問,方知是伊斯蘭教的天國。芥子在裏邊看到很多阿拉伯人,忽然看到兩個東方麵孔,原來是鄭和和海瑞。

看見芥子,鄭和乃問:“我大明擁有最強的遠洋艦隊。我七下西洋,遠達非洲,朝拜中華者,摩肩接踵。可為何,在我死後這麽多年,不見有任何像樣的艦隊?”

海瑞也問:“我是清官,是不是我死了,就代表清官死了?這麽多年了,怎麽清官沒聽說有幾個,貪官汙吏卻層出不窮?”

看見鄭和和海瑞都爭著與芥子對話,芥子不知說什麽才好,想了半天才說:“你們知道,中國的事情急不得,隻能一步一步來。應該會慢慢變好的。”

聽到這樣,鄭和和海瑞才放過了芥子。

芥子又隨便走走,看見有個人拿著筆在寫寫畫畫。身後還掛著一副對聯:“以中土之漢文,釋天方之奧義”,橫批是“以儒釋經”。芥子一問,這人名叫劉智,畢生致力於伊斯蘭的漢化,使伊斯蘭的精義與中國人的文化體驗融為一體。看到劉智這麽忙,芥子不便打擾,就轉身告辭了。

走出伊斯蘭的天國。芥子抬頭一看,乃是極樂世界四個大字。

迎麵所及,芥子看到了禪宗六祖惠能。

惠能見了芥子,乃口念一謁:“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芥子問:“此話怎講?”

惠能說:“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芥子不知所雲,正在思索,這時,之間迎麵走來了濟公和尚。濟公和尚見了芥子,乃指著芥子唱道“

一生都是修來的------求什麽,他家富貴前生定------妒什麽;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麽,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麽;

不禮爹娘禮世尊------敬什麽,賭博之人無下梢------耍什麽;

兄弟姐妹皆同氣------爭什麽,治家勤儉勝求人------奢什麽;

兒孫自有兒孫福------憂什麽,冤冤相報幾時休------結什麽;

豈可人無得運時------急什麽,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麽;

人世難逢開口笑------苦什麽,聰明反被聰明誤------巧什麽;

補破遮寒暖即休------擺什麽,虛言折盡平生福------謊什麽;

食過三寸成何物------饞什麽,是非到底見分明------辯什麽;

死後一文帶不去------慳什麽,誰能保得常無事------誚什麽;

前人田地後人收------占什麽,穴在人心不在山------謀什麽;

得便宜處失便宜------貪什麽,欺人是禍饒人福------卜什麽;

舉頭三尺有神明------欺什麽,壽自護生愛物增------殺什麽;

  榮華富貴眼前花------傲什麽,一旦無常萬事休------忙什麽。”

濟公和尚唱了這麽一大段後嗬嗬大笑、揚長而去,芥子欲問個明白而不可得。

芥子就接著東遊西逛,見到了梁武帝蕭衍。

蕭衍看到了芥子很高興,說:“我當皇帝近五十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號稱人間佛國。我更提出三教合一理論,使儒教、道教、佛教在中國和諧共處,幾千年來,諸教俱在中國發揚光大,實乃中國之軟實力。中國之外,世界各地卻都為宗教問題征戰不息。你說,諸教皆為向善,統一應該不難。然,世界之大,竟無人可統?現今世界紛紛擾擾,宗教紛爭甚至有蔓延至中國之勢,我頗擔憂。”

芥子說:“世界發展幾千年,人們傳統根深蒂固,豈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統一宗教,必得深入了解各教,又不能執迷於各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難也。”

蕭衍聽了沉默不語,這時候,武則天走了過來。

武則天說:“我當時為了奪取李唐天下,建立大周,乃號稱自己是彌勒佛轉世。實是為了打破李唐立國以來對道教的推崇,通過佛教樹立我的個人威信,使天下萬民盡享太平。其實,我隻是一個政治家而已,哪裏是什麽彌勒佛轉世?可笑的是,在我之後,又有很多人照葫蘆畫瓢,宣稱自己是彌勒佛轉世。一個死了,不久又出來一個。居然還一直有人相信,豈不可笑?”

芥子說:“彌勒佛乃是未來佛,佛教說的彌勒佛轉世,也是幾億年後的事情,哪裏這麽快就轉世了?明眼人一看就知是騙人的把戲。不過,既然有彌勒佛轉世這個說法,有野心的人就會利用,他們也不過像你一樣,達到自己的目的罷了。”

看武則天若有所思,芥子接著說:“其實不止有人利用佛教的彌勒佛轉世來欺騙世人,在西方世界,也有人利用基督重生的說法實現個人目的。

十二世紀時,有個人在也門宣稱自己是基督重生,說死了會複活。在光天化日之下,讓人把他的頭砍了,結果這個人就死了。大家輪番盯著這個人的屍體看著,守了好幾天,這個人也沒複活過來。

十七世紀時,有個人在歐洲宣稱自己是基督重生,還發展了一大批追隨者。結果被信仰穆斯林的突厥人抓住了。突厥人讓這個人改信穆斯林,否則就砍頭。為了活命,這個人就改信了穆斯林。讓一批追隨者很受傷。”

武則天聽到這裏,哈哈大笑,說:“真是太有意思了。看來古今中外,道同一理。林子大了,啥鳥都有。”

芥子又往前走,看到的是文學的天堂,裏邊的人都在談古論今、吟詩弄賦。芥子見到了柳宗元、蘇軾、施耐庵等人,還見到了很多外國人,有但丁、塞萬提斯、司湯達。

芥子看了這一番天上世界,至此方知為善之人,皆可升天。以前一直以為各個教的天堂沒有相通之處,現在看來,一個個天堂其實就像人們出外度假時的一個個旅館。一個人行善積德進天堂,就好比掙了錢,住進了一個旅館。另一個人行善積德進極樂世界,就好比掙了錢,住進了另一個旅館。旅館很多,不同的人喜歡不同風格的旅館也很正常。

隻是,芥子雖然見到了很多人,但是沒有見到任何惡人。這大約就好比旅館雖然很多,卻依然有人住不起而淪落街頭一樣。如果人間的旅館是靠金錢才能入住的話,那麽天上的旅館就隻有靠行善了。

這就要求人們,在世時要多多行善積德,掙一把入住的鑰匙,掙兩把也可以,掙三把更好。隻是,不要作惡多端,連一把都掙不上。如果到需要入住的時候,沒得住,就不好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