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不同的視角

(2019-09-23 10:52:06) 下一個

不同的視角

 

分享一下Grace的讀後感《間接放鬆法》。

每個人對每一個事物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Grace會提供一個屬於她的視角。

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一個事物, 會增加我們對那個事物的理解。 

 

就像身體, 不同的功法, 不同的理論體係, 不同的身體狀態,不同的經曆, 都會帶來對身體的不同的理解。 

 

那麽,對身體的真正深刻真實的理解, 就離不開這種多樣化的理解。

多樣化也是我們消除偏見的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當我們接受多樣化, 也就是接受了別人的聲音, 放下了自我, 偏見就會自然消除。

 

就方法本身來說, 從不同側麵去研究身體, 也是最後形成一個“客觀”的理解的必經過程。 

 

比如, 從中醫看身體,和從西醫看身體, 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經常聽到人們因為中西醫的差異或博弈而爭論不休。 大抵爭論的人, 都是充滿偏見的人。 還往往各自認為手握真理。 

 

比如, 一個人能量低下。 可以從非常多的角度來理解, 也可以從非常多的層麵來理解。 可以從飲食,生活方式, 精神, 經曆, 身體結構, 陰陽平衡, 氣等等角度理解。 很難說,那個答案是最好的。 最好的答案,往往是一個綜合性的回答。 

 

所以, 練功, 這個聽起來讓人覺得怪怪的事情, 其實很好玩。 

每天貌似做著同樣的事情, 其實每天都不一樣。 

因為什麽都在變化, 而且經常讓你拍案驚起。

 

=========================

千年,周一好!

 

還是老規矩,給師父來提個醒,勞逸結合,就像你苦口婆心地不停提醒學生好好練功一個樣,不過,今天的意義已完全不同了,因為我知道提不提醒是一個樣的,但作為受惠良多的徒弟,以後,我的提醒,你就當是每周給你來請安吧(^o^)/~,為什麽這麽說。理由我會在下麵進一步說明。

 

首先,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將你的博文【我是誰?】給我老公做了很詳細的解釋,他開始看不太懂這篇文章,經過我的講解,他非常明白了,而後,我又跟他講了你的【內經】十六字,他也非常能理解了,我感到很有成就感,當然他能理解也不是突然的,因為我平時也一直給他灌輸一些你的養生思想,還有我的練功和他時斷時續的練躺功,並能感受到身體裏變化的體驗。所以說,你貌似有徒孫了。(^o^)/~

 

現在,要講的是我這個星期最感快樂,也是我練功後一個最大的慢性的“頓悟”。我昨天晚上讀了你的那篇【間接放鬆法】,原本是想讀全文的,但讀了下麵這幾段,我激動得讀不下去了,因為我真正明白了你說的很多意思,並能感受到了。摘錄下麵這幾段(紅字部分),黑字部分是我的理解。

 

如果練功的時候,一個呼吸就應該入靜。 更準確的說,入靜壓根就不需要時間。 我們的舉手投足,日常生活,本來就應該絕大部分時間處於入靜狀態。 另一個膽大的同學 就笑,”老師你就吹吧。。。吹吧“。 我說,吹牛的定義是說了比實際誇大的事情。 如果我說的其實比我會的要遠遠小,那麽我是不是就是謙卑。

 

你沒吹牛,確實如此,入靜不需要時間,這裏最關鍵的是: 我們的舉手投足,日常生活,本來就應該絕大部分時間處於入靜狀態,你就是因為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你做事效率極高,又不太累。我如今也有些體會,比如,我很安靜的時候,哪怕不是在練功,我也能感受到自己身體某些地方肌肉的蠕動,尤其是在晚上睡覺和坐著的時候,我想這大概就是我很靜的時候,能感受到了身體裏氣血的流動,尤其是流通不暢的地方了。

 

大家對入靜的理解可能就是那種像死了一樣的沒有想法,不動心念。 其實,入靜的真正定義,不是什麽想法都沒有,而是不管你腦子裏有多少想法,你都不被這些想法帶走。 你還有自主的,清晰的覺知。 比如我陪我小孩玩的時候,我也經常練功,我可以同時和他們說話,關注他們會不會有危險。 但是,我的主意識並不被這些東西帶走。我還是清晰的跟蹤身體的各種覺知,以及能量等等的流動。

 

說得完全正確,這句段的關鍵就是“入靜的真正定義,不是什麽想法都沒有,而是不管你腦子裏有多少想法,你都不被這些想法帶走。”。我如今也深有體會。比如我現在練站功,我有時會邊練邊看諜劇,如果我不去用心看的話,我會感受到身體的變化,但我稍微一用心看劇情,我的感受就大大減弱,說明我身心開始分離了,一旦分離,我的覺知力就降低了,因為我的心被外界的事物帶走了。

 

再比如,靜坐的時候,腦子裏可以有想法,但那些想法就像水麵的波紋,或者大海的波濤,他們雖然是不安靜的,動態的,但是,它們並沒有改變整個水體的安靜,或者大海深處的寧靜。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整體總的來說是安靜的,尤其深處是安靜的,那麽,不管波紋多麽活躍,不管波濤多麽洶湧, 你也屬於靜定的。

 

這就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你不能是一淺盆水,你不能是一小汪水。 你要至少像池塘,最好像大湖,如果可能,就做大海。 隻要你的量足夠大了,那麽,普通的波紋就幹擾不了你的內心的寧靜。 如果你是大海,那麽,滔天的巨浪,在別人看來已經不得了了,在你那兒,也是可忽略不計的。

 

完全正確,這段的關鍵就是:如果你的整體總的來說是安靜的,尤其深處是安靜的,那麽,不管波紋多麽活躍,不管波濤多麽洶湧, 你也屬於靜定的。所以,我現在能感受到,為什麽你對很多外界的幹擾,比如你辛辛苦苦寫文,不求回報地帶學生,被人攻擊否定後,你也能淡定自然,其主要原因就是你內心的深處是安靜的。

 

那如何做大海?心的寬廣是根本,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心在練功中是第一位。 心的寬廣是入靜的最重要的根本。 其實,就是把你自己變成大海,從此不再受波浪的幹擾。 而心的純淨,是覺知力的重要保證。 隻有心純淨了,覺知力才會敏感,深刻,穩定,準確,才可以無處不在。

 

完全正確,這段話才真正是倒出了練功出奇效的精華所在,也是你反反複複地告誡大家要有一顆澄明的心,心寬廣了,就不會被生活裏各種從小到大的事情,無論是家庭瑣事上的,工作崗位上的,社會上的,物質上的,名譽地位上的,甚至是情感上的事情所輕易幹擾。這就是定生慧。

 

要做大海,還需要很高的能量。 心寬就像你長得很壯,很魁梧,但是,要想力氣大,要想天下無敵,你還需要練功。 很高的能量,就是那個功力。 你的物理條件加上這個功力,才能把你變成一個武林高手。

 

完全正確,練功就是為了讓身心更健康,從而更寬廣,如果一個人身心不健康,很難做到心寬,因為自身的能量很有限,一點點風吹草動就容易受到幹擾。同一個人,健康時更容易比生病時來得大度快樂。

 

所以,當你說入靜需要一分鍾的時候。有人會覺得你很厲害。其實一點也不厲害。 從另一個角度說,一個人認為你吹牛不吹牛,和他的認知極其相關。 因為判斷吹牛是一種“分別心”。 隻要涉及分別心,就會加入自我的因素。 也就是說,說別人是否吹牛,是自我在別人身上的一種投射。

 

所以,要想自己的認知是客觀的,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 那麽必須要去掉自我。 這一點很難。 這也是為什麽修行的一個重要課程就是把自我變小,變成無我。 無我的真正定義,不是大家通常想象的那樣,就是把我變沒了。 其實,更準確的理解是,把那個小我,變成一個大我。 把一淺盆水變成大海。

 

所以,當大家聽到我吹牛的時候, 首先要想想這是不是你的自我的一種投射。 比如,我如果說一分鍾入靜,你覺得我吹牛。 那麽,這就是從一個側麵顯示你對入靜的無知。 如果我說我一閉上眼睛,一個呼吸就入靜,你覺得我吹牛。那麽,這就是說明你對入靜一知半解。 如果我說,我舉手投足,日常生活,90%的時間是入靜的,你覺得我吹牛。 那麽,說明你對入靜已經有所了解。

 

這一段的關鍵就是:隻要涉及分別心,就會加入自我的因素。。。無我的真正定義,不是大家通常想象的那樣,就是把我變沒了。 其實,更準確的理解是,把那個小我,變成一個大我。 把一淺盆水變成大海。

 

現在,我總算明白為什麽你總是要求學生去掉“分別心”,因為有了分別心,就會有喜歡和不喜歡,自然也因此會產生煩惱和不滿等等,因為人生經曆不同,這裏麵往往帶有很多的個人的情感色彩和事物的不同標準在裏麵,於是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就會完全不同,甚至會有各種不切實際的猜測,矛盾就產生,不快也隨之而來。所以無我隻有盡可能地去掉分別心後才能從小我走向大我。

 

等到有一天,當你知道,其實入靜就是心的寬廣度,那麽說明你已經掌握了入靜的精髓。 那個時候,當你聽到有人還在用數呼吸等等方法入靜的時候,你也會搖搖頭說,那不叫入靜。

 

讀到這句我真心地笑了,那就是,我已經知道了入靜就是心的寬廣度,也難怪,我過去說入靜數呼吸會比較好,你覺得沒必要,現在我也覺得實在實在太沒必要了。(^o^)/~

 

因為有了“心的寬廣度”,心越寬,就越不容易受外界事物的隨意幹擾,自然就可以在平時日常生活裏做到隨時入靜了,也不必刻意去找時間入靜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Lucy05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喜歡這篇文章!謝謝Grace 的分享!您的體會和詮釋總結讓我一下子領悟很多!
Dengdai2019 回複 悄悄話 我對心的寬廣是這樣理解的:人心其實就是一個大容器,可以瞬息萬變地創造所有的美好和罪惡,所以我們不需要這樣地愛憎分明,因為美好和罪惡都是同一個心。你討厭的他心其實就是自己的心。嗬嗬,不要說自己從未有過。所以我們分別的其實是同一顆自己的心。所以不要抗拒,要接納,要變成大海。是千年說過的吧,“ 你的身體已經沒有了心的束縛,你自由了,在你自由的那一刻,你就可以和星星說話了。那是和天地融合的瞬間”。真的,我在今早打坐接納的瞬間,感覺到了身體的歡唱!雖然遠沒有和星星說話,但是是我的突破。謝謝千年,謝謝Grace!
2kidsMomCa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多謝
Grace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arlight_YX' 的評論 :

謝謝starlight_YX,我想,我喜歡練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千年在這篇文章裏說的這樣一段話:)

“練功, 這個聽起來讓人覺得怪怪的事情, 其實很好玩。

每天貌似做著同樣的事情, 其實每天都不一樣。

因為什麽都在變化, 而且經常讓你拍案驚起。”

starlight_YX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分享Grace的讀後感。它讓我們看到她對練功的喜歡和用心,向Grace學習!
Grace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學習分享熱愛生活' 的評論 :

謝謝生活,我過去讀過這篇文章,起先真的是看不太懂,現在愈來愈能懂了:))
學習分享熱愛生活 回複 悄悄話 等到有一天,當你知道,其實入靜就是心的寬廣度,那麽說明你已經掌握了入靜的精髓。謝謝Grace的總結,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