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所有認知, 都是充滿偏見的。
當有人說我們的見解是一個“偏見”的時候, 我們往往不怎麽開心。 因為我們往往覺得自己是“公允”的, 是圓滿智慧的。
當有人說我們的見解是無上智慧的時候, 我們往往會很開心。
這裏邊的道理, 其實正是說明, 人類是充滿偏見的動物, 而人類的認知, 也是充滿偏見的大集合。
那麽,偏見是怎樣形成的呢?偏見的背後是因為“小我”, 而這個小我往往還很“自我”。
恐怕沒人不知道蘇軾, 也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的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是個官員, 是個大文學家, 同時也是一個大居士,一個禪師。 所以, 細讀他的詩, 往往有很多的寓意。 我曾經寫過《你讀得懂《西遊記》嗎?》。 裏邊說,極少人能讀得懂《西遊記》。 也舉了蘇軾的例子。 很多人覺得, 古文念的好, 就能讀得懂古詩。 其實往往不成立。 因為古詩裏邊有很多文化曆史哲學。 而如果一個詩裏邊同時有了“禪機”, 那麽就很難被普通人看透。 就像禪宗的公案, 往往很難參透。
這首詩相對來說, 字麵的意思非常直觀簡單。 但同時,卻歸納出了人類認知的幾乎最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認知的相對性,不完整性,和主觀性。
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事物,我們可以看到大不相同的東西。 比如山, 各個角度看,各個時間看, 各種心態看,往往都是完全不同的。 這裏邊有客觀的局限性,片麵性,也有主觀的局限性,帶著主觀色彩。 所以, 可以說人類的認知, 幾乎全部是偏見。 那些用偏見歸納出來的“道”, 也無非是另一種形式的偏見罷了。
那麽, 盡最大可能擺脫偏見的方法是什麽呢? 從蘇軾的詩裏邊,我們可以推論出, 既然“不識廬山真麵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那麽, 為了識別廬山的真麵目, 是不是可以通過“離開廬山”呢?
這個推論, 不完全成立。 從入世/出世的角度來理解。 要想真正的出世, 必須要有入世的經曆。 但是,為了看清楚人間道, 恐怕又要出世,站在廬山外看廬山。 所以, 為了看到廬山的真麵目, 恐怕既要身在其中,各種探索,還要有最後的抽離,離開廬山看廬山。
再比如靜坐, 如果想理解靜坐, 恐怕首先要成為一個靜坐的高手。 如果自己從來不是靜坐的高手, 就試圖深刻理解靜坐,一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就算那些出現在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的書,專門講靜坐的書, 其作者往往不是什麽真正的理解靜坐的人。 隻是一些邏輯推理,一些思想遊戲罷了。 之所以成為bestseller, 也無非說明了“大眾是盲目的”。或者說, 吃垃圾快餐的人, 往往是大多數。 在智慧的領域, 開放是好事, 但民主是一件壞事, 因為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但是, 如果想真正理解靜坐, 在進入廬山,做各種詳盡深入的探索後, 恐怕還需要有能力走出廬山。 也就是說, 靜坐僅僅是一種修行的“方式”。 而修行本身,可以遠遠比靜坐博大,豐富。 如果認為靜坐就是修行的唯一一種“方式”, 也是一種“井底之蛙”的見解。 哪怕是關於靜坐本身的理解, 也需要跳出靜坐本身, 在大圖景中理解。
這就像練瑜伽的人, 不能認為,這個世界隻有瑜伽才是最好的健身方法。 或者, 練空手道的人認為天下最高的武術是空手道。 練詠春拳的人, 認為詠春拳是天下第一。 這些,都是一葉障目,井底之蛙的認識。
講幾個故事吧。
Pinnacles National Park 是離家最近的一個國家公園, 一個多小時就能開到。 但是, 以前從來沒有去過。 就像在北京上那麽多年學, 也沒有去過故宮,頤和園一樣。
上個周日,終於安排了一次Pinnacles一日遊。 因為有不到三歲的小孩, 就選擇了比較容易的Balconies Cave Trail.
一路上, 最大的兩”塊“岩石是The Balconies 和 Machete Ridge. 尤其是Machete Ridge, 可以說一步一景, 不斷的隨著位置,角度,遠近,光線,和心情而變化。 顧名思義, 這是一個像大砍刀的岩石。
當繞到The Balconies那一側的時候, Machete Ridge看上去並不像大刀, 而是一麵很大很大的石頭牆, 堪比Yosemite 的 Half Dome。 大兒子說, 看上去像一個猩猩的臉。 我和妻子開始並不覺得, 但經他一說,頓時覺得好像啊。 大兒子是左撇子, 據說左撇子的人, 右腦比較發達,也往往是偏向右腦型的思維方式。 妻子,也是一個典型的右腦思維的人。 右腦思維的人, 在左腦思維的人眼裏, 往往是“無厘頭”, 不著邊際。 比如, 大兒子和妻子聽音樂,都能聽出音樂的“顏色”, 比如這個曲子是紅色的, 那個曲子是藍色的, 甚至有時候可以精確到淺紅色帶著一絲絲藍色。
可能是因為左撇子的原因, 大兒子到現在7歲了, 擰螺絲都是反著來的。 我想, 當他很小的時候, 他會模仿大人擰螺絲, 而大人是右撇子,他簡單的模仿過去,就很容易變成相反的。 時間久了, 這個模式就會留下烙印。 相反, 小兒子在兩歲左右,就會擰螺絲,幾乎從來不會錯,他是右撇子。
所以,左撇子的哥哥和右撇子的弟弟,在很多地方都截然不同。
在The Balconies的下麵, 有一片地方,長滿了各種樹, 在樹林中,有一塊大約十幾米高的岩石。 這種圓咕隆咚的岩石,在Pinnacles裏邊,到處都是。 雖然這個公園叫Pinnacles, 但是, 很多很多的石頭其實是這種圓乎乎的像雞蛋一樣。
在這塊大石頭下休息,喝水。 愛攀爬的大兒子就開始往岩石上爬。 在岩石上倒著一棵樹,借著樹的幫助,大兒子可以爬到大約3-5米高的地方。 看著兒子爬,最忍不住的自然是我。 於是卸下身上的背包,手機, 開始攀爬。 這是火山噴發形成的岩石,看上去就像有大碎石的水泥塊。 這些碎石長在岩石上,頗為結實,所以爬起來,很像室內的攀岩。 不到一分鍾,我就可以靠近頂端。 但是,最後的2米,也就是2-3步的高度, 有點難。 我有點猶豫, 因為是沒有任何保險的攀爬, 如果一旦失手, 也可以把自己摔個半死,甚至斃命。 尤其是下來的時候。 而且我也不確定翻過去以後,背麵是什麽。 如果背麵是懸崖, 心理負擔會比較重, 騎在在頂端的時候,會很緊張。 想了想, 下麵妻子兒子們都看著,還是保守點吧。 於是退了回來,嘴裏念念說, 不冒險了, 犯不著。 妻子在下麵說,終於長大了。
於是,兒子繼續爬,上去又下來又上去。 兒子和我都鼓勵妻子也去試試。 於是妻子也去試了幾趟,大家都非常開心。 在下麵看著的我, 其實眼睛一直盯著頂端,在籌劃著一個萬無一失的攀爬。 等妻子下來了, 我就再上去。 妻子一看我上去,就知道我要幹什麽。想製止的話,到了嘴邊收了回去。因為既然要爬,就讓我安心的爬,盡量減少幹擾。
踩穩每一步。 也很順利就到了頂端。 發現還好, 背麵比較緩, 我就在ridge上走了走, 看看各個方向。 風很大。 也許是因為在山洞裏一直抱著小兒子爬, 手臂脖子都不是很鬆快。 於是, 在石頭的頂上盤腿靜坐了幾個呼吸。 算是定定神, 放鬆放鬆手臂和脖子。 然後, 踩穩每一步往下。 可能是因為疲憊,也可能是因為緊張, 腿有一點點的發抖。 不過,還好難度不算高,所以還能保證萬物一失。
那麽為什麽第二趟可以比第一趟輕鬆那麽多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一回生二回熟。 第一趟已經積累不少的經驗,也開始進入狀態, 而第二趟,是在第一趟的基礎上, 可以省去很多懸念和未知,從而集中精力在最後的那幾步。
這種情況,其實在很多地方都有。 很多新鮮的事物,我們第一次接觸的時候, 會因為陌生,有很多的顧慮, 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零碎的。 但是當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 這些零碎的認識,就會慢慢的形成一個整體。 到最後,我們就有了一個全景圖。
靜坐也一樣, 每一次實踐, 都是一個碎片,當碎片越來越多的時候, 並且漸漸的拚湊在一起的時候, 我們漸漸的就能看到靜坐的本來麵目,一個完整的景象。 也是一個更立體,更深入全麵的景象。 那個時候, 我們就會做到自由自在, 好像靜坐是我們的第二本能。
這裏邊, 涉及很多的因素, 包括身體的,心理的,哲學的, 精神的。 而真正把我們帶到岩石頂端的, 隻能是一步一步的親自的攀爬。 不管多麽精心的想象中的攀爬,都是不夠的。 也隻有當你踩下每一腳,每次伸出手抓住那一個個突出的小石塊或者一個個小洞洞, 你才能體會到什麽是攀岩。 也隻有這樣, 才能去揭開一個個懸念。 直到最後看到岩石的另一邊是什麽樣的。 騎在頂上,吹吹風。
雖然是一次很小很小的冒險。 但是也具備冒險的所有元素。 也同樣有生命的威脅。 而當生命成為賭注的時候, 我們往往會放下沒必要的虛構和幻想, 也更為腳踏實地,更真實的麵對自己。 比如, 我妻子,是絕對不會嚐試去爬到頂端的,因為摔下來的幾率非常大, 而摔下來,喪命的幾率也非常大。就算她多麽的不服氣,多麽的要強,多麽的對我不屑一顧,她也沒用勇氣親自去證明。當然她沒有這麽多想法。
但現實中, 人們往往如此, 自己什麽都不會,什麽都不行, 也可能沒有任何的實踐,卻誇誇其談,自命不凡。 其根本,就是沒有這樣的一個現實的“威脅”。
在很多時候, 人們並不是很在乎自己的生命。 大抵是因為“性命攸關”在很多時候是不那麽顯而易見的。 當人們“看不見”的時候, 就會“勇敢的赴死”,就像飛蛾撲火。 不是飛蛾不怕死,而是飛蛾不知道會死。
所以健康的人, 或者好好活著的一種重要素質, 就是“看得清”。就像如果有人把你的眼睛蒙上, 你是決然不敢開車的。 但是, 事實上, 我們大部分人的眼睛是被蒙上的,可是我們往往並不知道這個現實。 也正因為此, 才有了那麽多的人間悲歡離合五彩繽紛的故事。 健康,隻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於是,才有了那麽一波人, 為了“看清”這個世界, 不惜一切代價,上下而求索, 孜孜不倦。
=====================================================
給《傻人的樂觀主義》一個小小的注解。 這是今天早上收到的信:
先生好!
謝謝您在百忙中的回複,所說的一切我都完全認可。我是有點悲觀主義,容易先想缺點。也知道這樣不好,一輩子的毛病了。這是否與身體的陽氣不足有關呢?現在的我用以前的觀點看是完全健康的人,能吃,能睡,也不頭暈,精神尚好,但是認識了您,教會了我觀、覺與靜坐,每當安靜的時候就清楚的知道身體哪裏有緊,哪裏不通,想去除這些不暢,變得有些貪心。其實自己已經很幸運了,若不是您,我以後的生活就是帶著這些緊、痛、失眠、頭暈等慢慢的走下去,理所當然的認為人老了都應該是這樣,是您改變了我,至少身體的好壞自己可以部分作主。我已經變好很多了,身體的緊已減輕不少,假以時日,我相信會更好,因為有先生您在關鍵時刻的指點!
昨天晚上去菜地澆水,提一桶水時突然覺得右腰下方疼痛,然後就不能彎腰了,強忍著回家馬上躺下放鬆觀覺痛點,然後做壓腳練習,感覺好些後又靜坐半小時。今晨起來還是有些痛,馬上就練習壓腳功法,半小時過去,走路一點問題也沒有了,彎腰還是有點感覺,但比昨天明顯好些。今天我主要做這個練習,您說我處理的方法對嗎?
謝謝先生,祝好!
=====================================================
正視自己,正視那些恐懼不安,以及虛榮和無知。 先看清自己,才能看清世界。
某位科學家把人的大腦分為EN(Executive Network) 和 DN(Default Network).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用EN。而DN則是所有重大發明發現的泉源。(從這本書裏看到的:The Net and the Butterfly: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Breakthrough Thinking)
借用這位科學家的名詞,來講講靜坐。
如果你的靜坐技巧可以占用EN的51%,就決定性地取得了EN的專注,剩餘的49%的能量就可以轉到DN, 點亮DN的神奇之燈。
如果你的靜坐技巧占用EN的專注少於50%,雜念就有可乘之機把一半甚至全部的EN占用掉,沒有任何剩餘能量可以轉到DN,靜坐的神奇就體驗不到了。
(51%隻是我的假設,而且便於大家容易理解)
如果你是數呼吸,你可以加強你的數數的難度,以前是從一數到十,就改成從十倒數到一。就是不讓EN太熟悉了某樣技巧,變成自動的套路,不能專注,讓雜念乘機把所有的能量都耗盡了。
在靜坐進階的過程中,動態調整技巧,優化能量分配,就能突破瓶頸,體驗靜坐的神奇(隻要沒有怒氣傷心或者興奮等情緒的大度幹擾)。
有人比較容易專注,或者有的技巧比較容易取得EN的專注,就不太需要調整。如果靜坐過了十分鍾,還沒有往常的體驗,就要考慮調整。
其實DN就是靈,存在於所有的活人裏麵。有靈的活人遍地都是,隻等每個人自己向內來發現。
你的靈光(Default Network---所謂default就是一直都在)在等你!祝福滿滿!
誠實的提議:如果有心人把關於靜坐的博文做一個常見問題(FAQ)的索引, 對初學者會有很大幫助。例如千年關於靜坐入門的博文,關於無為的博文。有人梳理出精華,方便初學者找到幹糧,入門快捷很多。
人類的世界是二元對立的世界,偏見無知就應該是常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