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不累的秘密

(2018-06-20 16:42:57) 下一個

不累的秘密

 

天亮的時候,就是醒來的時候。

 

躺在床上,開始一天的練習。在這個時候,腦子會過各個同學的練功情況。在自己練習的時候,同時設計給每個同學的功課。這也是我教每一個同學的方法。在我自己的身上模擬各個同學的情況。然後為他們設計各自的功法。隨著他們的進展,身體的變化,我需要作出隨時的調整。

 

同樣一種方法,教給不同的同學的時機不同,要根據他們的身體條件,基本功和悟性做出調整。教的進度,也完全取決於同學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悟性。有的同學,第一次就能掌握方法的精髓。有的同學,一直就掌握不了方法的精髓。有的同學雖然學的很慢,但理解深刻,屬於真正掌握。有的同學,很聰明,但是,入門以後,就心猿意馬,停留在原地走不遠。

 

這也是不能開大課的原因,因為方法本身並不重要。而根據同學的個人情況給出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要根據具體情況引導,要根據同學的報告,做出準確的判斷,做對沒有?錯在哪兒?症結在哪兒?等等。

 

雖然像靜坐,站樁,瑜伽等等方法的動作和要領在網上都能夠找到。但是,在具體教的時候,往往是要根據學生做出調整。這個調整有時候很小,但就是這樣的細節,決定了能不能入門。我們要理解每一個動作後麵的真正奧秘,不能停留在動作本身或形式。就像上一次說的八段錦第八式,大家或多或少是說出了練習的要領,很多人練過。但都不到位,換一句話說,不是方法有大的不對,而是對應到具體的練習不太對,或者說,不得其“精髓”。不過這沒有關係,不妨礙練習,也不妨礙健身,練到一定年頭了,如果悟性足夠好,會悟出那個“精髓”的。

 

練完了,孩子們還在熟睡中。穿上衣服,去漆院子的大門。清晨的陽光透過清冷的晨霧,讓一切都變得舒暢,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這是繼續昨天傍晚的活。刷起刷落,不斷的重複,兩三個小時,不停息的重複。大家會不會累呢?胳膊會不會酸呢?至少我會的。但是,如果應用幾個小小的竅門,可能你就不太累了。比如,正的動作和反的動作,輪換著來。推,拉,擠,戳等動作輪換著來。滾筒和刷子輪換著來。手的力量要順應刷子和漆的力量,也要順應被刷物體的形狀。適當的多用漆,這樣會輕很多。盡可能的分類分區,這樣,一個姿勢可以刷掉很大的麵積。身體要配合胳膊,不要光用胳膊和手腕刷,要用整個身體刷。諸如此類,要把這些小竅門隨時隨地的應用到每一個動作中。這樣,在匆忙的早晨,我可以順利刷完兩扇大門,幾十根的小鐵棍,非常多的細節。

 

幹農活,也是類似的道理。比如鋤地,好像沒有變通的餘地,其實不然,你可以變方向,你可以設計哪兒先哪兒後。用的力,截然不同。你可以僵化的機械的用鋤頭,結果是手心出水泡,胳膊累的舉不起來,肩膀脖子都疼。腰就不用說了,肯定累的要死。但是,同樣的工作量,同樣大的一片地,你可以幹的一點都不累,甚至還可以鬆開筋骨,舒服的很。關鍵在於,你是用整個身體用力,並且用力用的不是蠻力,是整個身體協調發出的,這樣,鋤地,就是練功。越練越舒服。還有就是掌握節奏,開始要慢,等身體開始習慣,開始打開,放鬆了,慢慢快起來。如果發現有點累了,就要調整。如果調整也沒用,就要休息。一定不能硬著來。

 

想起老師幾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亮起來工作,直到天黑,匆忙的早飯, 潦草的午飯,可有可無的晚飯。隻要有光明,手上就有停不下的活。 一年到頭,沒有一天可以休息,連新年都沒有。你可能會問,這是為了什麽?這是圖什麽呢?他簡樸到隻穿一雙鞋,隻有極少的幾件衣服,極少洗澡,一年到頭,用著同樣一個不用刷的碗。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吧,在我們為現實的,個人的,家人的,同黨的利益不斷努力的時候,我們要穿好,睡好,享受好的時候。世界上,有那麽一小批人,他們不需要任何這些東西。勞動,不再是負擔,而隻是生命的自然運行的一部分。那些個人的好處和利益,在偉大的造化麵前,微不足道,被人遺忘。

 

想起我的氣功啟蒙老師,我的初中老師,也是幾十年如一日,每天給曾經病危的母親治療。然後,用成倍的時間自己練功,彌補治療的損耗。當你說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的時候,你會堅持。但是,幾十年啊,你能做到嗎?每天啊!

 

所以,煩惱而無法入眠的你,是不是該問問自己,是不是太小我了?

一旦你走出那個小我,你就倒頭便睡,一口氣睡它三天三夜。

 

練功也是一樣,靜坐幾個小時,本是很容易的事。為什麽大部分同學覺得很難?因為你逆天而行。因為你逆天,所以很累,很不舒服,很疼。什麽叫逆天,就是身體,它是有規律的,是順應天道的,你好家夥,覺得身體是你的,你是主人,是老大,身體要聽你的。我聽的最多的是同學們說怎麽“控製”自己,控製自己的身體,比如,坐姿要對,脊椎要直,呼吸法等等,然後還要控製自己的意識,一定不能亂想,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一定要“空”。 聽起來好像很搞笑吧?可是,你別笑,絕大多數的靜坐者都是這樣的。這樣靜坐,你想想就會容易累對不對?

 

那麽正確的靜坐是什麽呢?順應天道,順應身體,順應心。既然順應了,不著力,有什麽可以累的呢?你就是一直坐下去,也不會累的。就像沒阻力,物體就可以一直不用消耗能量的運行下去。這讓我想起永動機和共產主義。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但是,不累的靜坐,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靜坐,不是多麽難的事情,沒有那麽理想國。

 

站樁也是一個道理。大家可能覺得靜坐坐幾個小時,還算可以企及。站樁就難了,因為胳膊就抬不住。 好,這裏邊的關鍵是胳膊對不對?那為什麽胳膊會抬不住呢?根本的原因是你“抬”了,胳膊不是“抬”的,你如果抬,你就是大力士,你也抬不住一個小時。所以關鍵就是“不抬”,胳膊其實是自然架在那兒的。因為你的略微彎曲的胳膊,和手,肩,身體兩側,胸,會形成一個穩定的力學結構。也就是說,胳膊被“平衡”在哪兒。既然是“架”在哪兒,幾乎就不消耗能量。所以,幾個小時後,也可以越來越舒服,越來越通暢,更談不上累了。

 

那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呢?把身體練通, 把那個平衡結構練出來。除了苦練,還有一些竅門。我練習的竅門就是用重力法。我承認自然比我自己厲害,所以我向重力投降。我投降了,它就成了我的朋友,它就會幫我。慢慢的,它就會把那個平衡結構幫你實現。而身體本身,也會在這個練習過程中變得越來越通暢。

 

記得剛到美國的時候,和妻子一起,玩的很瘋,幾乎所有的節假日,都是在車上度過的,也睡在車裏,省去旅館費。當有的有錢沒錢的朋友說自己隻住幾星以上的酒店的時候,我就覺得忒矯情。能不能睡舒服,真的和你住什麽樣的酒店沒關係。想起住在車裏的日子,多麽開心啊。天蒙蒙亮,一翻身,開車又出發了。一個人開車,一個人吃早飯。然後另一個人開車,換個人吃早飯。晚上,也不用麻煩找旅館。一直開車到夜幕低垂,甚至晚上繼續開。累了,找個安靜的地方,停車,睡覺。

 

當有人問我,美國給我的最好的印象是什麽?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當我開車在鳥不拉屎的荒野上,高速馳騁。那種迎麵撲來的自由,比什麽都重要。天高地遠,雲淡風急。有時候打開天窗,還有那呼嘯的感覺。

 

記得第一次玩Route 66的時候,最後一天,一口氣從Texas開回LA, 前後1000多英裏。所以,不累的秘密,也是青春。 但更是心的飛揚,和自然的融合。

 

記得第一次去大峽穀的時候,很不知天高地厚,早上10點多了,才開始走去科羅拉多河的Trail. 到了河邊,發現真是太美了。於是,兩個人玩的忘了時間。下午2,3點了,才想起往回走。結果,太陽慢慢掉下去了,可是,我們抬頭望,路漫漫啊。結果,天慢慢黑下去了,可是,我們抬頭望,沒有星星啊。我們沒有帶水,也沒有帶糧,因為覺得不就是一個大坑嘛,有那麽難嗎?可是,大意是能害死人的。 雖然對我來說,可能還好,但對一直長在北京城裏的妻子來說,就算體能很好,也是太有挑戰。於是,可憐的我,隻能一個人扛上所有的東西。那年代,還流行單反,所以,我扛著一個大相機,一個長鏡頭,還有背包,還有妻子為了減輕重量脫下來的外套,反正所有的東西,還要拉著妻子。可憐的我們,最後,隻能一步一步的爬著走。最後的一根energy bar, 我們用了大約1個小時吃完,每一口都是大家甜一下,嘴裏有那麽一點甜味,那麽一點能量的感覺。就像精神食糧,而不是口糧。終於在晚上10點半左右,我們爬回到穀的邊緣,用手電在告示牌上看了看,原來上麵明確寫著,不要輕易下到穀底,每年大約有350人被救起。

 

怎麽辦呢,我們已經走不動了,車停的很遠。隻能走到大路,就算在平地的步伐,我們都是一步三喘。於是等在那兒搭便車,可是過去幾輛車,都不敢深夜幫我們。後來,兩個法國來玩的年輕人,把我們送回了停車場。拖著腿,我們進了車,發現沒有了水。於是開車出公園,去找吃的,隻有偉大的麥當勞還開著。於是進去,喝了我一輩子都沒有喝過的那麽多的可樂,一大杯接著一大杯,嚴重的脫水啊。所以,在緊急的時候,馬尿也是美味,更何況是可樂。平時的矯情,現在變成了感恩戴德。難以下咽的漢堡,也變成了山珍海味。這就是人啊,被主觀意識控製的人。

 

回到公園,已是半夜,天空開始飄起雪花,狼群開始出來,三三兩兩在停車場晃悠。想著,如果我們搭不上車, 拖著疲憊步伐的我們,會不會引起他們的注意。


 

重複我講了很多遍的故事。當停在港灣的我,被人生的意義困擾的時候,當我無法理解能量的真正意義的時候。一個從來沒有爬過高山的我,決定一個人去Mt. Whitney尋找答案。開車10多個小時,淩晨3點到了山腳下。等到8點去抽簽,幸運抽到了上山許可。其實,流氓的我,想著,如果抽不到,我就偷爬。這是很不鼓勵的,因為出事了,就隻有天知道了,沒有任何記錄。許可的本質是為了爬山人的安全。晚上12點開始爬。

 

爬山,尤其是爬很久的山,一定要掌握好爬山的節奏。這樣,你才可以做到爬山不累。舉我自己的例子。剛出發的時候,我就已經很累了,有高原反應,腿重如鉛灌。氣喘籲籲。這時候,緊張是沒用的,著急是沒用的,退回去,是不甘心的。怎麽辦呢?慢慢慢!走的很慢很慢。然後,走一段後,大約300米,我開始靜坐10分鍾,立馬所有的高山反應症狀幾乎消失。然後,我繼續慢慢走,但是,明顯變快。這樣,我大約走了好幾英裏。然後,又有高山反應症狀。繼續靜坐,恢複。然後繼續。就這樣,過了樹線,再也看不到樹了,我的身體也完全適應了。變得很輕鬆。這樣,一直穩步前進,沒有一個人從我後麵超上來。一直到登頂。

 

大部分人登頂後,會拍幾張照片,匆匆下山,因為有高山反應,雷電,和時間的考慮。我覺得身體很舒服,就在山頂玩了一個小時,跳來跳去,還參加了一個生日party,交了一個走John Muir Trail 的英國朋友。順便說一句,John Muir是我的英雄。他那篇關於登Mt. Shasta的文章,我在去Mt. Shasta之前,讀了非常多遍。他說過,當他在Sacramento Valley, 看到遠處高入雲霄的巨大雪山Mt. Shasta的時候,他的疲憊的血液,頓時變成了紅葡萄酒。他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探險家。

 

下山的時候,在99道彎之前,高原反應再次襲來,我找了一塊大岩石,靜坐。修複後繼續下山。這樣很順利沒有停息,一直走回trail head. 中間,那個英國朋友的隊友,一個美國媽媽,腳受傷了,這是爬山很忌諱的事情,但是,因為有隊友,安全了很多。她還是一瘸一拐成功下山了。完成了曆時幾個星期的John Muir Trail. 她媽媽和丈夫孩子在山下迎接。 那個媽媽,一見到家人,頓時淚奔,哭成淚人兒。也許這就是絕處逢生吧。生命有了新的色彩。

 

下山後,我吃了點東西,睡了一小覺,半夜開始開車回家。又是10多個小時。

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什麽叫能量。

也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這篇文章的主題:不累的秘密。

 

回到另一個講過的故事,那就是Mt. Shasata. 整個行程的安排類似,一個人開車,爬山,一個人開車回來,利用周末的時間。可是,我是第一次爬雪山,而且是冬天的雪山,而且從來沒有用過冰鎬,冰爪。所以挑戰很多。

 

但是,同樣我學會了很多不累的奧秘。走雪地,如果你不懂技巧的話,很快就會累的,因為雪很厚,每一步都很重,而且鞋也很重,是那種很硬鞋底的雪鞋,身上也穿很重。

 

走雪地的一個重要技巧,就是呼吸要伴著步伐,而且每一步,都要rest. 也就是說,你走出的每一步,雖然是用力走出去的,但同時要rest,這樣,你走多遠,都不會累。隻是消耗體能。

 

這個方法,我隻在書上看過,但是,我很快就掌握了,現學現用。

 

另一個走雪地的步法是踢雪,因為走雪地,會打滑,如果你用力,結果步子滑了,這樣,就特別容易疲勞。所以要學會踢雪,做到每一步都不打滑,這樣安全又省力。 踢雪,鞋一定要好,不要在鞋上省錢。

 

有了這兩個技術,加上我在旱地的走路技巧,我很快就學會了雪上行走。雖然出發前有肚子疼(同樣,靜坐療愈),我走的還是很快的。過了2個多小時,我就到了總路程的中點Helen lake, 雖然不是爬山時間的中點。因為太快,比我的計劃快太多,那時候,天還黑。我判斷不好方向。結果走上了一條沒有人走的路線,雖然整個山都是大雪覆蓋,沒有路,但是還是有推薦路線的。

 

這樣,一錯再錯,我沒有回頭路。也就最後被逼上了13個小時之久的近乎垂直的爬行,那時候的我,其實對活著沒有太多的奢望。所以也就極其放鬆, 如果你緊張,害怕,你就死定了。

 

但在那樣的處境下,你會不會累?應該會的。 怎麽辦呢, 你可要一直掛在那兒,不能有任何一個閃失的。 這時候,心理特別重要。你要很鎮靜的走好每一步。

 

我之所重新講這個故事,是因為這裏邊有練功的人必須具備的一種堅韌。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你練出這樣的心理了,你就再也不用怕什麽走火入魔。因為就不可能。

 

所以,這裏邊不累的奧秘,心理是首位,然後是步調,然後是學會休息,學會順應物理的冰雪懸崖,順應自己的身體。

 

在這個過程中,我完完全全學會了使用冰鎬和冰爪。後來,當我衝過這個懸崖,走在任何的冰雪上麵,我都如閑庭信步。不害怕,不會摔倒。

 

因為這個附加的13個小時,我登頂的時候,已經天黑。下來的時候,大風吹起的雪,已經淹沒了我的腳印。天很黑,頭燈隻能看50米左右,我迷路了,我好幾次爬回山頂,都找不到來路。徹底迷路,已經半夜,溫度驟降。我想起,即使專業登山隊員,也有好幾個死在Mt. Shasta, 其中一個就是在上麵過夜,莫名其妙在第二天早上死掉。隊友沒有辦法,隻好棄他而去。等隊友找來救援,那個人已經是凍僵的屍體。

 

所以,我唯一的選擇,就是不分方向的下山。一旦做出決定, 這是何等的豪放,我幾乎連看都不看腳下,連走帶摔,把自己的海拔降下去。後來,索性坐在地上往下滑。結果一個不小心,滑快了,碰到一堆裸露的石頭。刹不住車,翻了幾個跟鬥,幸虧命大,冰爪卡在一塊石頭上。這時候,幸虧頭腦還特別清楚,把手裏的冰鎬在一瞬間往腦後一抓。留了一條命。

好笑的是,我徹底學會了如何用冰鎬刹車,自救。我有時候都不知道是好笑還是得意還是愚蠢,為什麽我的冰雪技巧,是這樣學來的。請不要效仿。

 

其實,最難過的關是淩晨時分,大約2-5點, 這段時間極其難熬。我下山的路,被一個瀑布(已經沒水,結冰)的地貌擋住了。這時候,極端的困,累,餓,渴。我已經很久沒有糧食和水了。背包也已經丟了。靜坐,熬過這最難的時光。大家明白我為什麽如此鼓吹練功了吧,因為,每每在關鍵的時候,你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你喊上帝也沒用,你求佛祖也沒用。他們都很忙,每天很多人需要他們。不一定有空幫你。 隻有練功,你永遠可以,不按別人的行程,你自己解決。

 

然後,太陽升起,帶來了無限的能量。我重新充滿活力。這就是我對天人合一的一次切身的體驗。太陽的能量,有很大一部分不為我們感知,我們太想當然了,因為它無條件存在。

 

所以,不累的奧秘,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天人合一,順天行事,而宇宙,包括太陽,月亮,潮汐,鬆濤,等等,都帶有極強大的能量。而我們往往忽略了。包括食物的能量,不是簡單的用營養可以解釋的。還有一種我們所不能感知的能量,這也是區別好食物和差食物的一個重要標準。比如自然農法的米飯,是工業化種植的大米沒法比擬的。用營養分析,很難解釋,但是,你的身體會告訴你,他們不同,很不同。

在我講,給我重病大手術後的媽媽24小時幾乎連續按摩的時候,有同學提出質疑,即使國家一級按摩師也做不到這樣高強度。這裏邊同樣涉及不累的奧秘。說實在話,我很累,但是,在那個24小時裏邊,我是不累的,我的每個動作都很到位,沒有超過20分鍾的休息。因為,我的壓力很大,除了愛自己的媽媽外。我已經放出大話,不能用任何止痛藥(藥效越來越短,越來越無效),如果媽媽再次出現明顯的疼痛,他們就可以用藥,但是如果沒有,就由我負責。所以,我不能給疼痛任何的空隙,因為疼痛這東西很主觀,一旦超過一定閾值,病人就會緊張,害怕,一緊張,就會更疼。所以,我一直要努力控製疼痛的程度。

 

那麽,如何實際操作呢,還是靜坐。一旦媽媽睡過去了(往往很短,就是打個盹),我就練功,一旦醒來,我就要停下練功,檢測每個細節,氣色,體溫,肢體形狀等等。

 

就這樣,一天一夜過去了,疼痛奇跡般地穩定了,從此,直到出院,直到轉院療養,再也沒有出現過難受的疼痛了。

 

事實上,我的身體已經很累,但是,在特殊的時候,身體有一種能力,就是把存儲的東西調出來用。包括爬山,其實事後,也是很累的。但是,在那個特殊的時刻,你必須學會自己“不累”。事後慢慢休息,療養。

 

所以,當我們知道了不累的奧秘。我們也要學會修複的技術,不然,我們就會被掏空,遲早殘局難收。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我經常聽到有人說,腦子累了,轉不動了。其實,腦子是不會累的,而支撐腦子的身體會累。如果你把身體放鬆了,往往腦子就清爽了,不累了。也就是說,思考本身不會累。累的是思考帶來的緊張,讓大腦的供血供氧缺乏。也就是說,如果你身體很好,而且放鬆,思考基本沒有累的時候。所以,為了避免那種頭大,腦子累,掏空的感覺,答案首先要從身體找,然後,從心找。往往問題會迎刃而解。

 

不管是不累的奧秘,還是休息的技術,療愈的技術。都需要我們的身心靈某種程度的統一。如果能做到某種程度的天人合一,和天地共舞,自然滋養,那就最好不過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南山碧竹 回複 悄悄話 拜讀了,非常受益!
太穀傳奇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經常也有同感,但做起來,真得需要修煉才能達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