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智庫對華輿論戰手段及應對策略探析

(2025-08-02 00:13:00) 下一個

美國智庫對華輿論戰手段及應對策略探析

作者:彭鵬
 
摘要:美國智庫在美西方實施對華輿論戰中充當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作用主要表現在其影響政府對華決策、主導國際對華輿論、塑造公眾對華認知等方麵。本文重點分析了美國智庫對華開展輿論戰的主要手段,並提出應對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美國智庫;對華輿論戰;應對策略

在當前的國際輿論格局和美西方不斷渲染“中國威脅論”的背景下,美國智庫在對華輿論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分析美國智庫在對華輿論戰發揮主要作用的基礎上,探討了美國智庫對華開展輿論戰的主要手段,並提出應對策略和建議,以期為提高我國際輿論鬥爭能力提供借鑒參考。

一、美國智庫在對華輿論戰中的主要作用

美國智庫在對華輿論戰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影響政府對華決策、主導國際對華輿論和塑造公眾對華認知三個方麵。

影響政府對華決策。得益於美國“旋轉門製度”,美國智庫對其政府部門一貫有較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對外戰略問題上,智庫的意見對決策部門非常關鍵。美國政府決策過程的先後順序通常是“智庫→媒體→國會→政府→政策出台”,智庫具有議題設置能力和重要影響力。在美國政府政策製定的過程中,智庫在國家的精英團體、傳媒部門、利益集團、政府官員之間合縱連橫,尋找彼此認同的契合點,發揮著議題設置和觀點定調的主導作用。在一係列行動中,美國智庫通過政策建議報告、專家聽證會辯論等方式對美國官方立場的形成施加影響。

主導國際對華輿論。美國智庫在對華國際輿論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作為一個知識和思想交流的平台,智庫匯聚人才,整合資源,平台效應明顯。美國智庫與國際主流媒體保持密切合作關係,其精心設置的涉華議題以及觀點借助媒體的傳播力被不斷放大和擴散。這些觀點常常能夠引導國際輿論的發展方向,影響國際輿論對涉華事件的認知,控製國際輿論話語權。如2020年3月,美國智庫亞洲集團主席坎貝爾與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倡議項目主任杜如鬆在《外交事務》雜誌發表《新冠肺炎可能重塑世界秩序》評論,認為中國正在通過物資援助、信息共享、經驗分享等方式填補美國在領導全球應對疫情危機方麵的行動真空,疫情可能加劇中美全球治理領導權的轉移。文章迅即在國際輿論場引發廣泛討論,疫情對中美權力關係的影響也同時成為國際涉疫輿論的重要議題。

塑造公眾對華認知。在普通公眾對華認知塑造上,美國智庫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近年來美蘭德公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等智庫出台報告持續渲染“中國核威脅”,提出美國政府應調整其戰略核威懾政策,以更有效地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這些言論不僅觸及國際關係的敏感神經,更成功地對缺乏核相關知識和國際軍事認知的受眾進行輿論引導和觀點的塑造,製造出所謂的“民意”,對美國的核政策產生影響。

二、美國智庫對華輿論戰的主要手段

美國智庫通常通過精心設置議題、聯合盟國智庫、扶植意見領袖、拓展媒體平台等手段對我施加影響。

精心設置議題,實施輿論壓製。美國一些智庫擁有較強的研究背景,其憑借專業、深度等學術研究能力優勢不斷生產新觀點和新思想,成為對華議題和輿論的策源地。以南海議題為例,美國智庫頻頻發聲,闡釋政府立場,惡意炮製“中國非法論”“海洋帝國論”“中國霸淩論”等議題,不斷進行虛假敘事。近年來更是從輿論上幹擾南海周邊國家與我良性互動。即使在全球抗疫期間,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等仍發布多篇南海議題報告,謊稱中國正在南海進行全麵競爭,並借一些聯合軍演等時機,挑唆周邊國家與我對立。

聯合盟國智庫,加強輿論銜接。與政府、媒體在輿論傳播上相互聯動的同時,美國智庫還與地區盟國的智庫和媒體呼應,合力塑造不利於我的國際輿論氛圍。如2020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涉南海聲明”後,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智庫紛紛予以積極回應,鼓動其國家支持美國在南海的立場,配合美軍在南海的軍事行動。7月21日,蓬佩奧訪英期間,專門出席了一場由對華持強硬立場的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舉辦的閉門論壇。

扶植意見領袖,塑造輿論環境。美國智庫聯合媒體共同扶植和培養對華相關爭端國智庫和意見領袖,提升其國際影響力。例如,有媒體多次發文揭露所謂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和有關專家長期接受反華勢力資助,炮製涉華謊言的行徑。

拓展媒體平台,提升輿論影響。美國智庫在運用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媒體平台,加大其在社交媒體平台的布局和運用,社交媒體日益成為美國智庫對華輿論戰重要的新興平台。有學者對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力的175家智庫進行分析,發現共計80家智庫在推特上開設賬號,其中美國、英國、印度、比利時、德國的智庫開設賬號最多。在精心布局社交媒體平台的同時,美國智庫還精於傳播,善於迎合社交媒體時代用戶碎片化閱讀習慣,將專業研究報告轉化成通俗易懂的社交媒體語言以提高傳播效果。

三、應對美國智庫對華輿論戰的策略辦法

麵對嚴峻的輿論戰形勢,我們要敢於鬥爭,更要善於鬥爭。

科學製定戰略傳播規劃,構建聯動機製。由於曆史原因,美西方國家在傳媒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已經構建起較為成熟的戰略傳播理論與實踐體係,不斷向全球輸出西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這警示我們,要從頂層設計建立相關聯動機製,借鑒其智庫、媒體和政府聯動模式,構建完善總攬全局、各方配合、跨部門聯動的戰略傳播機製。同時探索創新“專家學者布設議題、知名媒體人跟進報道、海外人士策應發聲”協作聯動引導模式,發揮整體效益,提升應對水平。

加強我國智庫自身建設,提高國際影響。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項目組發布的《全球智庫報告2020》顯示,中國智庫數量位居全球第二,但在百強榜單中僅有8家上榜且排名相對靠後,國際傳播能力及在國際舞台的話語權偏弱。這警示我們,一方麵要加強我國智庫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加強與公眾和媒體的溝通對話,對公眾關心的國際熱點議題進行分析和闡釋;另一方麵要加強對外傳播能力建設,順應全球化趨勢,加大對新媒體形態智庫產品的開發。

開展分眾化差異化研究,增強引導質效。不同的美國智庫在立場上有著鮮明差異,開展分眾化差異化研究並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是我提高輿論引導質效的關鍵切入點和突破口。一方麵,對一些對我持對立態度的美國重點智庫的輿論動向和設置議題,我們要實時跟蹤,了解其最新主張和觀點,對其實施的輿論壓製進行話語反製研究,科學擬定輿論反製議題,及時進行針對性地反駁,製定配套的傳播策略,破解其話語霸權;另一方麵,要聯合支持我方立場的智庫和意見領袖,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

加快國際輿論平台建設,拓展發聲渠道。長期以來,美國媒體利用自身優勢,有選擇性地傳播智庫學者的特定觀點,成功加大了對國際輿論的引導力。這從一個側麵警示我們,要加快國際輿論平台建設,優化媒體戰略布局,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國際傳播旗艦媒體。一方麵,要“造船出海”,搭建平台,把握國際傳播領域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的趨勢,提高專業化傳播水平,提高官方賬號信息的可讀性和聲譽度,從而提升對外傳播效果和國際輿論影響力。另一方麵,也要“借船出海”,遴選可運用的國際媒體平台並充分發揮其傳播功效,加大同與我友好、相對客觀、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傳播平台的合作,以拓展發聲渠道。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