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大學研究 如何理解中國醫療腐敗

(2023-08-17 06:06:37) 下一個

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研究:如何理解中國醫療腐敗?

醫療腐敗會催生過度醫療、加劇醫患矛盾,更不利於製藥行業的創新與研發投入。

文 | 周雲琨 喬佳慧  編 | 孫愛民

中國醫藥行業反腐行動持續發酵。據公開信息,截至2023年8月17日,全國至少有179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

近20年,中國在醫療係統的多次反腐案件曾經在行業內引發震動。2010年,廣東省珠海市全部9家公立醫院原藥劑科主任均因涉嫌受賄落網;2013年,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因行賄事件收到30億元罰單;2022年,阿斯利康騙保風波中,17名涉案人員被抓獲。

中國醫療腐敗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對整個醫療係統帶來什麽影響?以往的行動與舉措帶來何種效果?

2023年2月,學術期刊 《衛生政策與規劃》(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上發表了一篇北京大學與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的論文《理解中國的醫療腐敗》(Understanding medical corruption in China: a mixed-methods study),對上述問題進行了研究。

論文選取2013到2019年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3546個判例,並對衛生領域17位相關人士進行了深度訪談,以此係統呈現中國醫療腐敗問題。

No.1

涉案金額平均78萬元

平均被判三年

研究將腐敗分為三大類型:偷盜、賄賂和虛假信息。偷盜,主要指未經許可占用資源,比如直接“偷藥”。賄賂,則是指收受財物謀取私利,如醫院接受藥企提供的回扣以助其銷售。虛假信息指的是偽造信息騙取金錢,如串通騙保等。

研究人員從裁判文書網收集的三千多個醫療腐敗案例中,排在首位的腐敗行為是受賄,占比高達68.1%,之後是貪汙,占22.8%,最後是詐騙,占9.1%。

研究中的一位受訪者提到:商業賄賂是中國醫療腐敗的主要類型,通常發生在醫療設備的采購以及耗材和藥品的銷售中。例如,製藥公司和銷售代表會賄賂醫院部門的院長、藥房主任和醫生以促進銷售。據這位來自東部地區醫療係統的政府官員估計,醫療腐敗造成的醫療資源浪費可能占中國醫療支出總額的30%以上。

所選的裁判文書網判例中醫療受賄的主體,絕大多數(79.8%)來自醫療機構,來自相關政府部門的占14%,來自醫療保險公司的則有6.2%。

研究所選的案例中,藥品銷售和醫療器械銷售案件占大多數,分別占32%和26%;隨後依次是基礎建設(16%),一次性耗材(12%),人員調動與保險報銷分別占8%與6%。

3546個典型判例中,賄賂金額的平均值為78.3萬元,中位數為20.7萬元。絕大多數受賄的醫生收受回扣的金額不到10萬元,但有一些金額巨大的案件,拉高了整體的平均值。其中,有468名涉案人員獲得了超1000萬元的賄款,涉案金額最高的一個案例則達到了1億元。

在檢查和處罰方麵,大多數被舉報的受賄犯罪者在被捕五年前未被發現。他們平均被判處三年監禁。

研究者同時發現,以往的案例對受賄醫生懲罰的力度,要比受賄的政府官員輕一些。某些情況下,如果醫生認罪,他們能免於刑事處罰。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國在處罰緊缺的醫療衛生勞動力上采取較為寬大的態度。

No.2

醫療腐敗何以發生?

首先,多數醫生抱怨個人經濟壓力很大,他們的服務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部分醫療保健人員試圖從昂貴的耗材和藥品中謀取利潤。一名醫生進一步提到,從藥品和消耗品中收取回扣的普遍現象,可能歸因於醫療服務價格偏低和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財政補貼有限。

在該研究中,一些受訪的官員和學者還強調了行政監督和反腐敗執法等因素。有學者認為,衛生係統中的貪汙、賄賂和保險欺詐,是由內部控製係統功能失調和反腐敗幹預措施執行不力造成的。上述因素在2012年之前尤其顯著。

一名中部省份的衛生係統官員表示,公立醫院的內部監察係統薄弱,如果醫院的領導者有意腐敗,他會有大量的方法讓醫院裏的同事來配合他。

即使開展了大規模、係統性的反腐行動,執法的力度應該得以加強,尤其是在地方層麵。有學者受訪中提出,以往的醫療係統反腐行動中,有的地方政府出於當地經濟發展的考慮,弱化了對進行商業賄賂的藥企的追查意願。

從結果來看,受訪者們從不同角度描述了醫療腐敗對衛生係統的負麵影響。一位受訪患者表示:“回扣會激勵醫生過度開處方和過度治療,醫療服務因此變得更加昂貴和難以獲得。”

有醫藥銷售代表認為,從長遠來看,腐敗行為將對中國製藥行業產生不利影響。通過提供回扣來促進銷售的商業模式可能會導致藥企研究和創新投資不足。

此外,一位受訪醫生表示,他擔心醫療腐敗會加劇緊張的醫患關係,並間接導致了對醫護人員的暴力行為。這也將進一步引發教育領域中醫學生的醫學就業意願低、衛生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

相比普通醫生,院長級別人物的腐敗行為會比普通醫生群體造成更大危害。一位受訪的衛健委官員表示,“我市某醫院院長收受大量賄賂,腐敗行為在全院範圍內普遍存在。許多醫生和管理人員相互勾結,共同從事腐敗活動,造成了惡劣後果。”

No.3

反腐行動與集采壓縮了腐敗空間

但仍存盲區

2012年以來,中國的反腐敗行動在很大程度上壓製了官員和醫院院長濫用權力謀取私利的機會。他們的行為經常受到反腐敗檢查組的審查。

從2012年開始,中國對醫院院長和官員的監督和限製更多了,這主要體現在製度的變化上,例如,關於投標和采購的信息必須透明,並可在網上查閱,以及紀委對公立醫院更加頻繁的檢查等。

正如一些受訪者所說,反腐行動不僅查處了許多腐敗官員和醫生,而且通過加強治理和體製改革遏製了濫用權力的機會。在更嚴格的監管下,醫療官員和醫院醫生不敢像以前那樣收受賄賂。毫無疑問,反腐行動顯然抑製了醫療腐敗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還有集采。集中帶量采購大幅降低了藥物和醫用耗材的價格,給醫生和製藥公司留下了更小的回扣空間。醫保部門和製藥公司之間的醫保藥價談判也產生了類似的效果。在2020年年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上市製藥公司中,銷售費用占總費用的比例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從18%下降到15%,這表明反腐行動、集采等措施在抑製回扣方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不過,受訪的醫生和醫藥代表表示這些措施並沒有徹底消除醫療腐敗,腐敗行為仍然以更隱蔽的方式存在。一位醫藥代表提到,醫院和醫生被鼓勵開一些不在集采清單上的藥,其回扣很少以現金的形式獲得,而是更有可能在學術推廣的幌子下獲得回扣,比如專家的演講費和會議讚助。

在打擊醫療腐敗的實踐中,除了反腐行動、集采等措施,政府還通過醫生薪酬製度改革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來提高醫生的合法收入,降低他們收取回扣的可能。但這些措施取得的成效可能並不顯著。

包括兩名醫生和一名官員在內的三位受訪者表示,醫生薪酬製度改革進展緩慢,醫生仍麵臨收受賄賂的經濟壓力;盡管實施支付方式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醫生的動機,但一位受訪者提到,醫生可能會采取其他行為來規避這些改革,他們的腐敗行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不變。

2023 Apr 11;38(4):496-508.  doi: 10.1093/heapol/czad015

Understanding medical corruption in China: a mixed-methods stud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798965/

Hongqiao Fu 1Yi Lai 2Yuanyuan Li 1Yishan Zhu 2Winnie Yip 3

  • 1Department of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No. 38 Xueyuan Road, Beijing 100191, China.
  • 2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 Peking University, No. 5 Yiheyuan Road, Beijing 100871, China.
  • 3Department of Global Health and Population,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677 Huntington Avenue, Boston, MA 02115, USA.

DOI: 10.1093/heapol/czad015

Abstract

Medical corruption is a significant obstacle to achieving health-rel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Howe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medical corruption is limited,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also plagued by medical corruption. By employing a mixed-methods design and combining data from three resource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patterns of medical corruption in China, explore its key drivers and investigate the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recent anti-corruption interventions. Using extracted data from 3546 cases on the China Judgments Online website between 2013 and 2019, we found that bribery, embezzlement and insurance fraud accounted for 68.1%, 22.8% and 9.1% of all medical corruption cases, respectively. Bribery was the major form of medical corruption. Approximately 80% of bribe-takers were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most bribe-givers were suppliers of pharmaceuticals, medical equipment and consumables.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household survey, we further foun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informal payments from patients remained at a low level between 2011 and 2018. In 2018, only 0.4% of outpatients and 1.4% of inpatients reported that they had ever given 'red envelopes' to physicians in the past. Finally, we conducted interviews with 17 key informants to explore drivers of medical corruption and investigated the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recent anti-corruption interventions in China. Interview results showed that financial pressure and weak oversight were two main reasons for corrupt behaviours. Interview result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since 2012, the national volume-based procurement, and the special campaign against medical insurance fraud had reduced opportunities for medical corruption, implying China's positive progress in combating medical corruption. These findings hold lessons for anti-corruption interventions in China as well as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Keywords: China; Medical corruption; bribery; embezzlement; health system research; informal payment; insurance fraud; mixed methods.

Similar article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