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 青少年嚴重犯罪事件激增

(2023-06-20 05:37:56) 下一個

青少年嚴重犯罪事件激增

https://news.have8.tv/3225674.html 

來源:Fox - 

近日,西雅圖當地執法部門對青少年和暴力問題表示關注。

據報道,在過去的幾周裏,暴力犯罪事件激增,其中一些涉及青少年。最近的一起是周日(18日)下午,一名少年遭槍擊案件。周一,警方證實,這名少年已經身亡。

據悉,在夏季,犯罪事件數量會增加,但年輕人犯罪的嚴重程度令人擔憂。在過去的一個月裏,一些青少年被卷入了非常嚴重的犯罪事件當中。

上周,一名19歲的青少年在肯特縣(Kent)的AMC電影院被槍殺。調查人員表示,這起槍擊事件是有針對性的,他們仍在尋找嫌犯。本月早些時候,一名17歲的少年帶著一把上膛槍參加了位於貝靈厄姆公民球場(Civic Field)的畢業典禮上。

5月24日,一名少年在西雅圖的中央區社區遭到槍擊。目前,這名少年情況穩定,但警方也沒有找到案件的嫌疑人。隨後,在周日(18日)下午,一名少年在塔克維拉市福斯特高中(Foster High School)附近的公交車站被槍殺。警方表示,在這起槍擊事件發生之前,槍手和這名少年之間發生了爭執。

這些事件都是非常嚴重的。執法部門表示,他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了這些危險的犯罪中,包括殺人、槍支暴力,以及汽車盜竊。

據悉,在皮爾斯縣(Pierce),警員們逮捕了四名駕駛著偷來的汽車搶劫了7-Eleven便利店的青少年。至於為什麽年輕人會卷入更嚴重的犯罪,執法部門表示,這可能是多種因素在起作用。

皮爾斯縣警察局的警司Darren Moss說:“每件事情都是基於個體的,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說教師沒有做什麽、檢察官沒有做什麽,或者警員沒有做什麽。許多東西都在起作用。”

隨著學校放假和夏季白天變長,執法人員表示,現在是時候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在哪裏並優先考慮溝通了。

倫頓(Renton)警方的Cyndie Morris說:“這真的是事實,午夜之後沒有什麽好事發生。任何年輕人都沒有理由在清晨的時間裏待在外麵。外麵隻有負麵的活動,危險和風險。"

 

Local law enforcement concerned by rise of teenagers committing serious crimes

https://www.fox13seattle.com/news/local-law-enforcement-concerned-by-rise-of-teenagers-committing-serious-crimes? 

By   Tukwila  FOX 13 Seattle

 
Rise in teens committing serious crimes

Violent crimes have spiked over the last couple weeks and several involved teenagers. The most recent was a teenage boy shot near Foster High School on Sunday afternoon.

TUKWILA, Wash. - Local law enforcement are voicing concerns around youth and violence.

Violent crimes have spiked over the last couple of weeks and several involved teenagers. The most recent was a teenage boy shot near Foster High School on Sunday afternoon.

Police on Monday confirmed that teenager died. 

These are the crimes law enforcement is concerned with. Crime volume naturally goes up in the summertime, but it's the severity of crimes that young people are committing that is especially worrying.

In the last month, teenagers have been involved in very serious crimes.

Last week, a 19-year-old was shot and killed at the AMC movie theater in Kent. Investigators police said that shooting was targeted and they are still searching for the suspect.

Earlier this month, a 17-year-old brought a loaded gun to a graduation ceremony at Civic Field in Bellingham.

On May 24, a teenager was shot in Seattle's Central District neighborhood. The teenager is in stable condition, but police haven't located a suspect in this case either.

Then, Sunday afternoon, a teenager was shot and killed at the bus stop near Foster High School in Tukwila. Police said an argument broke out between the shooter and the boy before bullets were fired.

RELATED: Teen in critical condition following shooting at bus stop in Tukwila

These incidents are all very serious. Regionally, law enforcement said we're seeing more young people involved in these dangerous crimes, from homicide to gun violence to auto theft.

In Pierce County, deputies arrested four teenagers for robbing a 7-Eleven using a stolen car.

"The kids tried to break into another vehicle near the Eatonville Police station," said Sgt. Darren Moss of the Pierce County Sheriff's Department.  "When they saw them, fled from there, and crashed the car."

That car had two 16-year-old boys, a 15-year-old girl and an 18-year-old man.

As for why younger people are getting involved with more serious crimes, law enforcement said it could be a number of factors at play.

"Each thing is an individual basis," Sgt. Moss said. "We can't just kind of blanket it and say the teachers aren't doing something or the prosecutors aren't doing anything, police officers aren't doing this anymore. It's just been a wave of lots of things taking effect."

RELATED: Spate of weekend mass shootings leaves 6 dead, dozens injured across US

Get breaking news alerts in the FREE FOX 13 Seattle app. Download for Apple iOS or Android. And sign up for BREAKING NEWS emails delivered straight to your inbox.

As school gets out and the summer season allows more daylight, law enforcement say now is the time to really keep track of where your kids are and prioritize communication.

"It's really true," said Cyndie Morris with Renton Police. "Nothing good happens after midnight. There is just no reason for any youth, that young especially, for them to be out there at those times in the morning. There's just nothing but negative activity out there and dangers and risks that they're not able to completely absorb."

青少年犯罪人口率激增47%, 他們為何反覆觸法?

https://vip.udn.com/newmedia/2022/youth_crime/problem? 

人口減少,可是少年法庭的案件反而增加,雲林地方法院裡,主任調查保護官謝嘉仁詳讀每一名觸法少年的檔案,感嘆一年要調查約100件少年案件,負責60名保護管束個案,直言「問題很嚴重」。

司法人員憂心忡忡,本報彙整警政數據更發現,近8年間青少年人口(12歲以上至未滿24歲)銳減81萬,但青少年嫌疑犯卻增加16%,從2014年3.6萬人增至去年4.2萬人,以詐欺及毒品為最大宗。若將範圍縮小至12歲至未滿18歲的少年,近3年平均每年查獲約1萬人犯罪,其中詐欺超過1600人最多。

資料來源:警政署統計室  註:青少年指12歲以上,未滿24歲
 
青少年變少,卻有更多人觸法,使得「青少年犯罪人口率」8年攀升47%,即使近兩年疫情導致社會活動減少,該比率仍持續上升。在少子化與缺工的台灣,青少年案件日益增加,不僅危害治安、耗費社會資源,更嚴重減損青年勞動力,形成國家發展危機。
 

旋轉門效應 青少年再犯罪率高

法務部統計,少年再犯罪率高達25%,顯示政府自豪的「社會安全網」破了洞,這群少年未獲足夠導正和援助,一旦走上中輟、車手及幫派之路就很難回到正軌。

監察委員葉大華分析,青少年因觸法進入司法體係,若在矯正機關未獲妥善輔導,反而接觸更負麵人際網絡,將會一再觸法形成「旋轉門效應」。

青少年案件增加,在經濟富裕國家極為少見──根據美國司法部網站統計,美國每10萬名10至17歲的少年被逮捕率,近10年來減少57%。英國的情況也是如此,10至17歲的少年逮捕件數自2011年從20萬降至2021年的5萬,減幅75%。

台灣青少年案件為何逆勢增加?本報訪問全台專家與社福機構,歸結出3大原因。

原因一:雙親、高社經及新住民家庭失能

從事少年工作23年的謝嘉仁觀察,現代社會「家庭功能解組」,離婚率高造成單親家庭增加;即使是雙親家庭,許多父母忙著賺錢,親子關係疏離,「當代青少年所處的家庭,功能不彰的比例相當高」。以本報採訪個案為例,幾乎全數來自破碎家庭,包括雙親離異、父親早逝或入獄服刑。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也發現,近5年許多觸法少年並非經濟弱勢,而是來自父母疏於陪伴的雙親家庭。例如,一名大學教授的孩子雖然環境優渥又聰明,但家庭教育失敗,他逃家後竟成為智慧型犯罪的主謀。

該協會秘書長江元凱指出,部分高社經家庭一昧用物質滿足孩子或過度溺愛保護,不懂得讓孩子學習克服逆境,「家庭極端控製,孩子的需求遭到忽略,父母按照自身認知去教養,孩子等於被故障的機器人養大」。

經濟最弱勢的低收入戶兒少,並非主要觸法群體。桃園市私立少年之家執行長張進益分析觸法少年背景,驚訝發現「中低收入戶」孩子犯罪率最高,其次才是高收入與低收入戶。他以實務經驗觀察,這些孩子經濟能力不高不低,羨慕別人物質條件,「如果愛慕虛榮,又遭到引誘就會走偏」。

他更發現,在中低收入戶中,不少新住民子女觸法,以桃園少年之家為例,約4成觸法少年來自新住民家庭,都有溺愛和以金錢滿足孩子的問題,政府卻長期漠視。

原因二:過動與智能邊緣者遭忽略

青少年案件增加,多位專家不約而同指出,一些過動或「智能邊緣」的兒少長期遭到忽略,未獲妥善對待,因此走偏觸法。

謝嘉仁說,有些青少年的成長過程扭曲或有天生「器質性腦傷」,導致過動行為,以及人格或精神違常的特質;這類少年約佔5%至10%,一旦與父母及同學相處不融洽,即可能往校外發展,遭到幫派吸收。

專家指出,一些過動或智能邊緣的兒少長期遭到忽略,未獲妥善對待,容易因此走偏觸法。

收容觸法少年的屏東亞當學園主任黃英信,近3年發現許多個案容易過動、衝動與注意力不足,卻無法領到身心障礙手冊,學校老師也缺乏教導他們的專業能力;過動少年遭忽略,無法培養正向人際關係而走偏,「三分之一院生有此問題,衝動時拿椅子砸玻璃或攻擊別人,非常棘手。」

南投陳綢兒少家園主任徐瑜直言:「社會安全網出現漏洞,這些身心障礙或精神健康議題的孩子竟無處可去,安全網變成『流刺網』。」她解釋,這類「智能邊緣」的孩子認知、記憶或邏輯能力不佳,但社安網並沒有適當的安置機構可以收容。

她舉例,家園曾收容一名智能邊緣10歲孩子,他犯下幾件輕微觸法和破壞行為,最後被迫離開家園,安置到精神療養院,失去社交與教育機會。她說,社安網應有各種類型的安置機構,而不是「無法醫治的小孩全部送安寧病房」。

原因三:社群媒體帶來負麵效應

「犯罪增加的另一原因是網路普及」,謝嘉仁指出,以往沒有網路,青少年不易接觸真實社會,但現在透過網路,青少年直接與社會接軌,與網路有關的犯罪佔3成以上,包括:遭詐欺集團利誘當取款「車手」或提供帳戶、上傳猥褻圖片、公然侮辱、利用網路賭博及糾眾鬥毆。

謝嘉仁指出,近年興起俗稱「家庭代工」的詐騙手法,不法集團在網路打廣告,提供兼職工作給青少年,但其實是為了騙取銀行帳戶,結果青少年受騙,「變成洗錢帳戶共犯」。另外,有詐騙集團利用「抖音」等社群媒體利誘青少年上鉤,也是網路帶來的負麵效應。

政府應投注資源 助觸法少年回歸社會

監察委員葉大華表示,在少子化危機下,政府將龐大社福資源投注在催生,卻忽略青少年政策,未給予觸法少年足夠輔導。她說,少年離開矯正機構並復歸社會之後,仍然需要社福網絡協助,包括就學、就業及生活輔導,「這方麵資源依然不夠,少年很容易因為經濟壓力,又回去原本(犯罪)網絡。」

葉大華指出,對於回歸社會的觸法少年來說,「第一年是關鍵,需要有支持的力量」,建議政府可委託公民團體,開展類似「社區師傅」的計畫,與商家合作為觸法少年提供穩定工作,助其走回正軌。

 

車手世代?去年逾萬青少年詐欺創新高

「我找缺錢的同學來當車手,等他們工作結束拿到錢之後,我再賣彩虹菸給他們。」17歲少年阿正(化名)做提款「車手」嘗到甜頭後,當起「小車手頭」賺取更大利潤,最後遭警方逮捕,接受感化教育。

去年,台灣有超過1萬名青少年跟阿正一樣犯下詐欺,人數是8年前的2.6倍;詐欺取代毒品成為最常見觸法類型,許多少年淪為「車手世代」。專者分析,未成年人觸法的刑事責任較輕,可能僅判「保護管束」,即使判入矯正學校也僅一至兩年,因此成為詐騙集團吸收的對象。

觸法少年24%涉詐欺 疫情期間不減反增

警政署統計,去年查獲青少年(12歲以上至未滿24歲)嫌疑犯4.2萬人,涉詐欺佔比24%最多;本報彙整數據更發現,2014年涉詐欺的青少年嫌疑犯僅3781人,去年暴增為10016人,首度破1萬人創歷史新高。

資料來源:警政署統計室  註:青少年指12歲以上,未滿24歲
 
資料來源:警政署統計室 註:青少年指12歲以上,未滿24歲
 

此外,去年疫情蔓延導致社會活動減少,詐欺嫌犯人數卻不減反增,較前年增加857人,顯示詐騙集團不受疫情影響,持續透過網路吸收少年。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係所教授鄭瑞隆指出,少年多半作為詐欺「車手」,騎車去提款機領錢,「用最快速度將受騙者匯入的錢提領出來,經過漂白、洗錢或匯至國外,最後轉到主謀的帳戶。」

另一些少年則在機房打電話,假扮各種角色以詐騙金錢,「經過劇本撰寫、角色演練及變聲器材,讓別人誤以為是自己孩子在求救」。

少年「轉包」車手工作 成另類人力仲介

青少年詐欺為何氾濫?台北市資深少年隊警官分析,青少年想賺零用錢,加上同儕慫恿而做詐欺;成人車手被抓一、兩次就會評估風險而收手,詐騙集團轉而吸收青少年,導致青少年的觸法趨勢發生轉變。

該警官說,由於青少年是網路世代,詐騙集團在網路刊登訊息,佯裝為負責收錢的正常工作,廣告詞千篇一律「輕鬆好賺,一天可領3000到5000元」,讓少年趨之若鶩。

更有部分少年進入詐騙集團,擔任「小車手頭」角色:集團給他3000元,他轉包車手工作給朋友,僅給予500至1000元報酬,自己賺取抽成,變成另類「人力仲介」。

青少年是網路世代,詐騙集團經常透過網路刊登訊息,以少量報酬引誘青少年擔任車手。

他分析,青少年需要錢卻沒有太多工作選擇,如果不夠自律,加上社會經驗不足,看到詐騙集團的廣告自然會動心;青少年又有同儕群聚性,因此詐騙集團隻要招募一人,便能打入其朋友圈,說服更多人加入。

青少年刑事責任較輕 遭集團鎖定吸收

桃園市私立少年之家執行長張進益認為,青少年詐欺增加與社群媒體渲染有關,例如有詐騙集團在「抖音」貼出賓士車廂塞滿千元大鈔的短片,寫著「想賺錢嗎?請密我」,吸引物質慾望較高的少年。

他觀察,對於年紀輕輕的少年來說,從事詐欺「賺錢比其他工作容易太多」,加上詐騙集團利用話術如「初犯不會怎樣」、「你是我們公司(幫派)的人,就算進去關也沒人敢動你」,少年因此掉入陷阱。

鄭瑞隆則分析,詐騙集團不斷吸收青少年是因為「刑事責任不同」:如果詐欺遭到查獲,法官論罪科刑時,未滿18歲的少年刑事責任會減輕,「他在量刑和裁定當中,會得到較多寬容,採取教育輔導為主的處罰方式,他的處罰力度與人身自由拘束的程度,與成人相比差很多。」

少年隊警官指出,多數青少年犯行後,雖然知道自己從事非法工作,卻因同儕壓力或不瞭解事情嚴重性,因此繼續詐騙。他強調,必須從教育與宣傳入手,讓青少年瞭解詐欺後果,才能真正杜絕青少年加入詐騙集團。

 

解方一:曝險少年將採「行政輔導」

部分觸法少年進入司法審理體係後,會反覆犯罪形成惡性循環,政府提出解方,未來對於瀕臨犯罪的少年,將採「行政輔導先行」,各地方的「少年輔導委員會」(少輔會)將扮演吃重角色。

然而,地方人士憂心,少輔會缺錢、缺人又缺實權,相關配套不足,恐淪為「虛應故事」,呼籲編列足夠預算並提高少輔會位階,才能整合各單位來輔導少年,避免他們走向觸法之路。

直轄市與地方縣市 少輔會人力有差距

2019年,立法院通過修正《少年事件處理法》,行為偏差但尚未觸法的「曝險少年」,將減少司法介入,改由各縣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透過教育及社福體係給予輔導,明年7月1日正式上路,屆時少輔會業務將大增。本報訪問各地少輔會人員,探究他們麵臨的挑戰。

台南市少輔會表示,行政院會尚未通過「少輔會設置與實施辦法」,因此目前各縣市處在「各自試辦」階段;各縣市首長、局處主管兼任少輔會委員,各單位缺乏執行專責聯絡機製,「較難發揮整合力量」,盼中央盡快公布實施辦法,讓地方有所依循。

台南每年約有100名「曝險少年」需要輔導,少輔會今年1月起逐步聘用4名專職社工督導及28名社工,「專業人力與服務量能逐漸完整,沒有遭遇困難」。少輔會幹事蔡宗憲表示,針對少年輔導議題,過去警察、社會局等單位各有職責,沒有深入合作輔導經驗;近半年與地院少年法庭合作,從基礎相互學習,還在「邊走邊學」。

至於嘉義縣少輔會,原僅設置一名幹事,以任務編組方式運作。為因應修法,去年向中央申請補助,逐步增加社工人力,至2025年將有6名輔導人員。該縣少輔會人員表示,由於明年才開始由少輔會整合曝險少年所需資源,加上尚未補滿人力,必須等製度實施後,才能知道處理量能是否足夠。

因應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未來針對瀕臨犯罪的曝險少年,將採行政輔導,各地方的少輔會將扮演吃重角色。

現行少輔會徒具形式 未來恐換湯不換藥

雲林地方法院主任調查保護官謝嘉仁,長期參與雲林縣及彰化縣的少輔會運作,直言開會常淪為形式化。

依規定,少輔會主委由縣市長擔任,副主委由警察、教育和社會首長擔任,但實際開會時縣長不會出席,而由副縣長主持;各局處首長很少親自出席,多數隻派位階較低的主管或科員代表。

謝嘉仁說,由於雲林分配的預算較少,少輔會僅有一名幹事及3名社工,且設置在警察局內,屬於府外單位,「根本不可能指揮社會處和教育處做事」。他因此建議,少輔會應具備「機關位階高」及「獨立預算」兩大要素,才有辦法聘用更多人員,並整合各單位資源來輔導少年。

他憂心,若未來少輔會隻是換湯不換藥,未盡輔導之責,等於是讓曝險少年自生自滅,「等他惡化犯法的時候,還是一樣進入少年法庭,情況沒有改善。」

謝嘉仁建議,各縣市應廣設「中途學校」,提供義務教育與宿舍,收容家庭失能的曝險少年,老師也可扮演家長角色,「讓他國小和國中在穩定環境,畢業後孩子長大了,自我保護能力變強,就不會走偏。」

 

解方二:社福機構為少年撐起「保護傘」

每天早起打工,下午回到家園和室友一起打掃宿舍與吃飯──這是18歲少年阿德(化名)在安置輔導機構度過的生活。過去曾經混幫派,犯下傷害等案件的他說:「輔導老師教我如何處理問題、工作存錢,他們是給我『釣魚竿』的人,現在能正常生活感覺很棒。」

這群給予少年「釣魚竿」的NGO老師與社工,不僅提供生活及心理支持,也是最瞭解少年的一群人。機構社工呼籲,必須正視少年創傷經驗,且在他們出現偏差行為的初期、觸法後的安置階段及少年離開矯正學校之後,社福體係皆應追蹤輔導,才能為他們撐起「保護傘」,找到回歸正軌之路。

初級預防:觸法前給予協助 理解創傷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主任陳彥君觀察,一些單親家庭或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少年,在學校人際關係不佳,甚至遭同學霸淩,因此走偏觸法。她認為,如果能在少年偏差的早期階段即給予協助,便有機會預防之後的觸法行為。

南投陳綢兒少家園主任徐瑜則說,許多安置個案有創傷經驗,例如一名患有過動症的少年,父母不瞭解如何教養,長期使用體罰而「管教成傷」;少年變得防衛心很重,不信任他人,最後出現偏差行為而來到機構。

徐瑜說,這類遭家暴的少年容易暴怒與人起衝突,「他們從可憐的小孩變成不好管教,再變成觸法少年,那是一個過程,但是觸法後社會就不愛他們了」。她強調,隻要社福體係能滿足少年的需求,他們其實有能力選擇做對的事。

安置階段:職訓課程 培養少年正能量

根據少年事件處理流程,部分少年在觸法之後,會由法院安排離開原生家庭,安置到社福機構,高雄慈暉關懷學園就是其中之一。學園主任胡靜婷指出,收容的少年若不願就學,可選擇在機構的烘焙坊學習做麵包,或在機構合作的餐館打工,透過職場訓練培養自信心及責任感。

胡靜婷強調,有些孩子不識字卻能考上烘焙證照,進而建立自信心,「如果在現實世界,沒有讓孩子找到成就感與自我價值,你上再多(心理輔導)團體都沒有用。」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秘書長江元凱表示,協會透過「未來咖啡」中繼職場,讓更生少年學習自立。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秘書長江元凱認為,想要改變少年,不應採用管訓及懲罰,而要協助他們建立「正向成功經驗」;協會陪伴少年就學與就業,並透過「未來咖啡」中繼職場及行動餐車,讓他們「麻痺的感覺重新活起來」。

「這些資源不足的孩子也曾有夢想,過去他們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情,要在這邊創造新的可能性」,江元凱表示。

感化後階段:追蹤輔導 安置關懷

桃園市私立少年之家執行長張進益,年少時因毒癮進出監獄,深深瞭解更生人麵對的困難,戒毒成功後從事安置輔導教育,目前收容逾30位少男少女,當中部分是觸法者;機構也針對從矯正學校出來的個案,追蹤輔導一年。

張進益觀察,重回社會的觸法少年,一旦不回家、不念書又未正常工作,「大概很快又會犯法,進去監獄了」。因此,他收容更生的青少年,提供住宿和培訓計畫,包括烘焙及電商等領域,讓他們培養技能。

桃園市私立少年之家執行長張進益(左)長期輔導觸法少年,協助他們重回社會。雲林縣今日掌中劇團團長許家誠(右)曾吸毒入獄,現在透過布袋戲幫助更生人重拾人生希望。

雲林縣今日掌中劇團團長許家誠曾沉淪毒海入獄,但母親對他不離不棄,讓他痛下決心改正。為了幫助像自己一樣的更生人,他近年到雲林第二監獄擔任傳統技藝班的指導老師,看到一些受刑人年紀輕輕卻已進出監獄十幾年,更有不少青少年反覆觸法,「有的青少年從觀護所出來,如果沒有趕快把他拉出來,很快又回去關。」

他介紹更生人來劇團幫忙,但有些人抵抗不住金錢誘惑而重蹈覆轍,其中以吸毒販毒最多,令他感嘆:「10個更生人,有3個能回到正軌就很好了。」

許家誠指出,社會應給予更生人更多包容與機會,但是少年是否回到正軌,仍視自己有無決心改過,他語重心長地說:「有人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你就試著擺脫那些朋友,不要在『江湖』就好了。」

中途少年係列報導

個案篇
看報導  藥頭、車手、感化院  6名少年的觸法自白
 
司法篇
看報導 中途少年的矯正之路,  司法能找回迷路的孩子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