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的爆發以及中美博弈的白熱化徹底改變了現有的世界格局,同時也給我們每一個人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毫無疑問,在近些年的國際舞台上,俄羅斯與中國絕對是除美國外最顯眼的兩個主角。
而早在上個世紀,就曾有一位政治家對這兩個國家的未來做出過預測,這個人就是被譽為“新加坡之父”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
眾所周知,李光耀是新加坡的開國總理,也是享譽全球的著名的政治家。李光耀在一生中,曾做出過許多有關國際政治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而其中的絕大多數都已經被一一應驗。
對於李光耀的這些預測,世界各國的政要們都給予過很高的評價。已故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曾評價李光耀,“無比準確地闡述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及解決之道,他從未出過錯。”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則認為李光耀是他遇到過的“最睿智的領導人”。
那麽,為什麽李光耀的預測會如此準確? 他的預測又有何影響力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先了解一下,李光耀所在的新加坡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李光耀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別名獅城的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型島國,同時也是亞洲乃至全球最為重要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曆史上的新加坡曾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之後又被英國人斷斷續續地殖民統治了一百多年。
1959年,取得自治後的新加坡成為了馬來西亞的一部分。6年後,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成為了一個擁有完整主權的國家。
作為新加坡獨立後的首任領導人,李光耀從小生長在一個華人家庭。據傳,他的祖上來自中國廣東,但到李光耀出生時,他們家已經三代在新加坡定居了。李光耀從小接受的是英式教育,還曾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
在英國求學期間,李光耀加入了旨在爭取馬來西亞獨立的團體“馬來亞論壇”。此後,李光耀又組建了謀求新加坡自治地位的“人民行動黨”。1959年,英國人結束了在新加坡的殖民統治,李光耀正式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
彼時的新加坡雖然不處於冷戰的前沿地帶,但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其實也很難完全置身事外。於是,李光耀在權衡利弊後果斷選擇了去抱美國的大腿,並從此與美國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
不過,與其它一些美國的“跟班”不同,新加坡在與美國拉近距離的同時,並沒有與美國的戰略對手們產生敵意。這也是包括李光耀在內的新加坡曆任領導人所秉持的一貫策略,那就是利用該國獨特的生態位,為自己爭取更多籌碼與利益。
現在回過頭來看,李光耀對新加坡的獨立與繁榮是功不可沒的,僅就這一點足以證明了其非凡的領導才能與遠見卓識。有人笑稱新加坡為"李家坡",這個稱謂雖然是個玩笑,但從中也不難看出李光耀及其家族在新加坡的影響力。
在全球範圍內,李光耀一直被譽為是“小舞台上的大人物”,並向來以犀利的眼光和獨特的見解所著稱。他曾表示,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從大西洋地區轉移到太平洋地區,其言下之意便是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勢力正在快速崛起。
那麽,對於中國,李光耀是如何評價的呢?
事實上,身為華人的李光耀對中國並不陌生。自1976年起,李光耀就曾33次訪問過中國,並成為了曆史上僅有的幾個與五代中國領導人都打過交道的著名政治家。
在李光耀自己撰寫的《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他是這樣描述的,中國有5000年的曆史,殖民給這個國家帶來了不少屈辱,因此,中國絕不可能發展為一個西方式的“民主國家”。
他同時還指出,在對外政策方麵,中國會一邊壯大自己,一邊保持低調,但必要時也會展現自己的力量。
在提到亞太地區局勢時,李光耀認為,中美兩國爭奪主導權的比拚已經開始,在未來二、三十年裏,中美兩國的實力會趨於平衡。屆時,中國將有望成為區域性大國。
而在另一本由其撰寫的書籍《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中,李光耀則表示,中國正在把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吸收進它的經濟體係之內。所以,中國無須動用武力就能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力。
當然,對於中國所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李光耀也都直言不諱地予以指出。他認為,中國的年青一代沒有經曆動蕩,因此,要讓他們明白閉關鎖國的弊端。
此外,中國接下去是變成一個盲目排外的國家,還是一個更加積極的世界事務參與者,都是個未知數,而這些都將深刻影響著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總的來說,李光耀對中國的看法是比較樂觀的。他認為,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並且會主導亞洲的經濟發展。隻不過在與中美兩國打交道時,李光耀還是會根據新加坡的利益有所側重。
其實,無論是李光耀,還是繼承其衣缽的李顯龍都很清楚,一旦中美兩國兵戎相見,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國家肯定會受到牽連。所以,新加坡在接納美國軍事庇護的同時,也十分注重與中國保持交往。
這些策略均反映出了新加坡兩代領導人理性和務實的一麵,同時也折射出新加坡作為一個地區小國的求生之道。
除了對中國發表過看法外,李光耀對俄羅斯也同樣做出過判斷。不過,不同於對中國的“積極”評價,李光耀對俄羅斯的評價要顯得“中性的”多。
在上世紀末出版的《李光耀回憶錄》一書中,李光耀曾這樣寫道:俄羅斯民族絕對不願甘於被掃到曆史的垃圾堆裏……不要認為俄羅斯民族會就此一蹶不振,也不要懷疑他們的大國夢……
不過,在此之後,李光耀對俄羅斯的看法似乎發生了些許變化。在蘇聯解體的二十年之後,李光耀曾在莫斯科某學院的一個論壇上和與會者進行過關於俄羅斯未來命運的交流。
當時,一位年輕人向李光耀提問,如果一老,一少兩位領導人向他征詢關於俄羅斯未來十年的發展建議,他會如何給出自己的建議。李光耀表示,對於年紀偏大一些的,他會敦促其擺脫蘇聯的製度,不要再想著去建立一個帝國。
而對於年輕領導人,李光耀則表示俄羅斯應該進一步對私人企業鬆手,不要把所有的大企業都握在國家手中。
李光耀宣稱他依然看好俄羅斯未來的發展,並認為俄羅斯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文化體係很完整,人民也有能力。
可能因為身在俄羅斯的原因,李光耀給出的評價基本都是偏正麵的,也沒有指出俄羅斯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人口減少,外部壓力(北約東擴)和內部矛盾(車臣問題)等。
然而,在同一時期的其它場合,李光耀似乎就沒那麽給俄羅斯麵子了。他認為俄羅斯與20年前蘇聯解體時相比沒有什麽差別,未來也基本一樣,而且對自己疆域的控製能力正在變弱。
俄羅斯的核武庫雖然龐大,但常規軍事力量遠不及蘇聯時期,更麻煩的是,俄羅斯的人口正在因為酗酒、生育率下降等因素而急劇減少,國內也彌漫著一股悲觀的情緒。
對於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李光耀認為兩國之間雖然有一定競爭,但合作的空間更大。莫斯科應該充分利用這段“寬裕期”,積極刺激遠東地區的經濟增長和人口增長。
現在回過頭來看,李光耀生前對俄羅斯的評價還是頗有見得的,一些預測也很準確。烏克蘭戰爭表明,俄羅斯雖然手持核大棒,卻有一種有勁使不出的感覺。打一個比自己弱小的多的烏克蘭都那麽費勁,更別提與美國或北約展開正麵較量了。
就經濟方麵而言,李光耀在二十年前所提出的症結,俄羅斯今天依然還有,如對天然資源出口過渡依賴;創新能力不足;沒有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體係等。
可以說,蘇聯解體這三十多年來,俄羅斯錯過了多次產業升級與轉型的大好機會,其國內掌握經濟命脈的寡頭,也隻是換了一波與上層關係更好的人而已,屬於典型的換湯不換藥。
此外,李光耀還告誡過俄羅斯不要試圖建立帝國,那樣做會浪費寶貴的時間和資源。可惜俄羅斯也沒有把這句建議當回事。雖然烏克蘭問題有其曆史經緯,但不可否認的是,俄羅斯的所作所為已經遭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
無論這場戰爭結果怎樣,俄羅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被國際社會孤立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綜上所述,李光耀對於中國與俄羅斯的評價,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全麵而公允的。尤其對中國所提出的一些建議,筆者認為是相當中肯的。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無論是對美國投懷送抱,還是對中國頻拋媚眼,李光耀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新加坡在大國的夾縫中活下去,而且還要活的漂亮,活的精彩。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不否認有華人的血統,但也不可能為中國的利益著想”。所以,他生前給中國出謀劃策,也不排除有製衡美國等西方勢力的考量。至於對俄羅斯的評價。
由於該國對新加坡的影響遠不如中國,因此,李光耀的顧慮反而會少一些,語言也會更加犀利一些。至於他對兩個國家的預測哪個更準確,恐怕也隻能讓時間來檢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