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辣眼睛的專家,出來亂噴了
https://info.51.ca/articles/1155353
2022年10月27日 15:10來源:關胖侃財
這幾年,拆台中國互聯網產業已經成了一些專家的新飯碗,經濟發展總是充滿爭議,但是爭議不能是罔顧事實基本經濟學常識的“黑嘴”亂噴。
最近出場的是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他的一篇“奇文”把人看呆,就是下邊這篇,大家一起來“欣賞”下:
01 互聯網不創造財富價值? 經濟學常識不要了?
如果這篇文章出自某個經濟小白的網絡噴子之手,倒也無甚稀奇。但是,頂著滿滿三五行頭銜的經濟學專家劉煜輝能寫出這樣的“奇文”,著實讓人感到驚訝——這麽大牌的專家,怎麽連基本的經濟學常識都沒有了?
商業模式創新,僅僅是“財富轉移”,而不創造“價值”嗎?看來劉主任對“價值”的誤解堪稱入門級的。
“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立起來,是這些年常見的謬論,毛病就是出在了對經濟價值的誤解。在那些前現代社會的化石大腦看來,隻有看得到摸得著的“實體”才是有“價值”的,其他一概都是沒“價值”的。這種誤解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蘇聯。
蘇聯要土地有土地,要資源有資源,“實體經濟”稟賦冠絕全球。直到蘇聯崩潰前,“實體經濟”依然堅挺。1991年,中國商人牟其中用500車皮輕工產品,從蘇聯換來4架飛機。據說中方輕工品中包括了大量狗皮襖子,安徽、江西、山東等省份的農村“狗跡”全無。
當時中國人感慨的是蘇聯工業體係的強大。蘇聯的飛機製造產能最高時達到過年產萬架,這一紀錄還是1939年創造的,區區4架飛機對蘇聯而言是九牛一毛。很多中國人感慨,一架飛機換一百車皮貨,蘇聯人太賺了。但是,就在這一年,“太賺了”的蘇聯崩潰了。龐大的工業產能並不能讓莫斯科百貨商店的貨架變得豐富。
如果按照工業產值折算,蘇聯至死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的老二。但是,“產值”不等於價值,這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常識。
蘇聯高度扭曲的經濟體係就是教科書意義的反麵經典。蘇聯人要的是麵包、罐頭和皮襖,沒有需求的生產再龐大也不是財富,也沒有價值。這種空轉的“實體經濟”隻產生“負價值”——大量生產要素被錯配,徒然浪費而已。那些飛機導彈並沒有保衛蘇聯,衰竭的經濟要了這個龐大帝國的命。
劉主任應該重溫一下蘇聯的經濟教訓,再來評價“商業模式”的價值創造。劉主任更應該從“狗牙塔”的雲端走下來,看看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創造了什麽。
電商模式或許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商業模式創新,但是多少“市場邊疆”之外的山溝溝土特產因此走進了千家萬戶。造富地方的同時,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低成本的選擇。
Wind統計數據顯示,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經從2013年的4.57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4.92萬億元。10萬億的交易增量,沒有創造財富、沒有創造價值?
商品可不會自動從工廠飛到消費者家裏。有需求、有供給,也不等於就能匹配上。讓經濟體係運轉起來的關鍵因素是信息,供需信息的交換效率、交換成本,決定了一個經濟體係的效率。這是沒有創造價值?經濟學的本科生也說不出這麽沒常識的話,也隻有我們的專家能這麽說。
沒有高效合理的商業模式,就算有產值,也是沒價值的。堆在倉庫裏吃灰的積壓貨品不是財富,而是壓垮經濟的庫存負擔。
02 “存量財富轉移”沒有虛實之分,隻有消費者的權利差異
從劉主任指責互聯網產業隻是“存量財富轉移”的指責看,他確實不懂經濟。任何商品交易都是“存量財富轉移”,從電商平台買兩斤水果是“存量財富轉移”,給“三桶油”付油錢也是“存量財富轉移”。
兩種“存量財富轉移”沒有虛擬、實體的區別——都是掏了我兜裏的錢支付給了交易對象。這怎麽就成了互聯網產業的原罪呢?
真正的區別在於“存量財富轉移”後的消費者權利。和電商交易,消費是一種權利,我可以選平台、選商家,甚至可以一開始就不選電商。消費者的選擇權會對交易對象的行為模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交易規則。
但是,和“三桶油”交易,消費幾乎就是一種被動的義務,我隻有這桶油或那桶油的選擇,講到底就是沒選擇。沒選擇也就沒權利,“三桶油”當然也喊各種各樣服務消費者的口號,但是服務還是那樣的服務。交易規則也是他們說了算的。
也就是說,同樣的“存量財富轉移”,權利的含金量天差地別。這和實體不實體無關。
互聯網產業的興起,賦予了給了消費者更多的權利。這是不爭的事實。這當然會改變市場的格局,那些不想給消費者更多權利的“實體經濟”當然不滿意,但是經濟的根本意義就是服務消費者。消費者不能退場,所以那些不能適應新的消費需求的“實體經濟”就應該退場,給新的實體經濟騰出成長的空間。“三桶油”這樣永不退場的企業,還是越少越好。
互聯網促進了市場競爭,把“存量財富轉移”轉化為經濟效率提升的動力。這難道不是重要的經濟貢獻嗎?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恰恰是某些“實體”“存量財富轉移”沒商量,改進效率沒指望。比如科研領域,問題可不是出在中國的科技企業。
03 科研落後,誰該背鍋?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27956.3億元。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所占比重分別為76.9%、13.3%和7.8%。中國科研經費的企業占比已經接近八成,這一比例已經接近美國。
中國科技企業沒有對不起中國科研事業。查查中國互聯網大廠的科技投入,你會發現他們幾乎都在完成上市後加速科研投入,近些年更是以兩位數的速度持續增加投入。
造不出芯片、被卡脖子是該責備成長起來才十幾年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還是搗鼓了幾十年芯片,燒錢無數隻搞出“漢芯”“龍芯”的政府研究機構、高校?
按照傳統科研思路,應用科技是企業的任務,基礎科研是那些吃財政飯的科研機構的任務。各幹各的,分工明確。今天中國科研領域的問題主要出在基礎科研,怎麽賴上企業了呢?五星級飯店做不出好菜,怪隔壁蒼蠅館子太紅火?
這些吃財政飯“存量財富轉移”養起來的科研機構,才應該該多做反思吧。中科院要爭氣,別和社科院一樣,盡出劉主任這樣的奇葩。
如果還是繼續應用科技、基礎科研的兩分,那就增加政府財政的科研支出,高質量投喂。這也離不開經濟效率提高、經濟實力增強。
如果希望中國科技企業能更好地為中國科研事業添磚加瓦,那就對他們好一點,少一點限製,多一點成長的空間。
無論哪種模式,真金白銀的科研經費投入都是繞不過去的,都是要靠財富增長創造出來的,而不是劉主任之流口吐蓮花出來的。
至於劉主任,你吐不出蓮花,至少也不要隨便“黑嘴”。畢竟,養活個社科院的“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比養活個芯片項目實驗室便宜,錢白花了也就花了,不心疼。但是,黑嘴亂噴,誤導輿論和政策決策,損失可真不便宜,中概股尤其是互聯網大廠股價跌跌不休,也有你們一份“功勞”。
專家一張嘴,翻來覆去來回來去說,也算是司空見慣了。我查了查劉主任的網絡記錄。2017年12月,他是這麽說的:“過去40年全球主要發生了三件事:全球化、互聯網和金融創新的深化,中國人獨占其二”,“新經濟、新平台、新模式、新業務勃勃生機、欣欣向榮”,“今天的中國,是世界上最活躍的創新係統,獨角獸公司36%都在中國”。
對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熱情洋溢、自豪感滿滿,好像這麽多獨角獸真有自己的功勞一般。時隔不過三年多,卻是一臉嫌棄的後媽臉,變臉之快、態度之決絕,太辣眼睛了。
按照這個翻臉比翻書快的速度,劉主任今天高調推崇的新能源產業,有點懸。今年7月份,劉主任又發宏論:“今天中國的清潔能源相當於2000年的互聯網”。我很期待2042年劉主任的變臉——能源產業不管新舊,都是重資產投入,20年可不算長。到時候劉主任退專家費、研究經費不?
總之,在中國經濟這樣富有爭議的挑戰性話題中,專業人士也難免有些誤解誤判,是可以理解的,出錯並不可怕。怕隻怕那些變來變去“總是正確”的“專業意見”——知識分子不管公的母的,都要有些專業操守為好。大談“工匠精神”的劉主任,請自己拿出點工匠精神。
財經,我隻撈幹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