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內自媒體求實處文章:意大利有一個傳統,就是鬧分裂。
總有一派人和另一派人不對付,雙方在國際國內政策問題上針鋒相對,互不妥協。
一戰之前,意大利國王埃馬努艾萊的內閣中有兩派力量,一派的支柱是海外貿易,傾向於和德國聯合起來,一起搶奪市場。
另一派的支柱產業是大陸貿易,傾向於和英法結盟,一起對付德國資本家。
埃馬努艾萊的內閣裏兩派人針鋒相對,恨不能置對方死地而後快,意大利王便決定分別試試,先淺結盟一下,加入了同盟國。
1915年,眼看形勢不對,國王迅速更改內閣,撕毀條約,反水加入協約國,贏下了一戰。
二戰時,意大利國內又分成兩派,一派的經濟基礎是對德貿易,做中間商,把德國貨賣到第三世界,希望加入軸心國,幫著德國搶市場。
另一派的經濟基礎是本土工業,希望加入盟國,拿美國的貸款發展自己的工業,這次的兩派紛爭大到沒有辦法坐下來商量問題,前一派掌控政權,當起了法西斯,後一派拿起槍杆子鑽進了山,打起了遊擊。
1943年,眼看形勢不對,意大利又迅速扭轉方向,推出軸心國,對德宣戰,墨索裏尼連夜出逃,最後還是被遊擊隊抓住,吊了路燈。
意大利又贏下了二戰。
我不相信存在國運,我隻相信,是國情在意大利的曆次搖擺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意大利有其獨特的民族性,兩頭下注是個好習慣,但是他們沒有主觀上兩頭下注的意思,美國的兩黨製能搞成有來有往,是因為他們的議題沒有完全的分裂。
就好比共和黨反對墮胎,支持打擊非法移民,認為政府要盡可能小,做不管型政府,不講環保。
民主黨支持墮胎,反對打擊非法移民,認為政府要盡可能大,做保姆型政府,講環保。
在美國的兩黨製下,任何一個選民所關注的議題,都會被拆到兩個陣營,以保證兩個陣營不會徹底對立起來,一個人接受一個黨派,就要捏著鼻子接受這個黨派的全部理念。
一個人希望政府對社會事務多負責一點,這是民主黨的主張,但是他就要支持非法移民,憑什麽呢?
一個人希望女人有墮胎的權力,這是民主黨的主張,但是他就要支持非法移民,憑什麽呢?
這正是因為,美國的民主是設計出來的,設計的目的就是要讓兩黨的主張在自己內部不兼容,沒有哪個正常人會全盤接受其中一個黨的主長,大家都是在自己最關心的問題上支持某個黨,在其他問題上捏著鼻子支持。
美國的正常選民,不得不思考“我最重視哪個議題”,這也就導致,每個黨的選民都是分裂的。這是他們設計製度的初衷,直到川普出現,不搞這些議題,跳出框架外,直接搞人身分裂。
意大利的民主是自然民主,不是設計出來的,不會出現防止極端的默契。
換句話說,兩派內鬥不是兩頭下注的默契,而是自然狀態下,一個國家就是要這樣的分裂。
意大利的獨特之處在於,意大利國內的兩派從來都是勢均力敵,這讓它在政策的轉向上從來極快。也就能每次都趕上勝利。雖然不是初始股東,但總是第一批嗅到勝利的。
這是意大利的國情。
德拉吉辭職下台,不過是這個國情有一次發揮作用。意大利國內現在存在的兩派,一派是歐美派,一派是東方派。
作為歐盟第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之後就是意大利,現在德國的默克爾下野,法國的馬克龍在給拜登當傳話筒,歐盟自己能源都保供不上了,還在支持烏克蘭。
大批華爾街的金融資本進來要做空歐洲了,歐盟還在支援烏克蘭,於是德國的環保計劃回過味來了,通貝裏成了通俄裏。
德國人回過味來,不代表歐盟就能回過味來,馬克龍給普京的電話還是拜登讓我給你帶個話,於是,法德分歧擺出來了。
現在,意大利成了決定歐盟前途命運的勝負手。
德拉吉是歐美派的代表人物,否決過幾次我中資的收購,他傾向於誰,我們不用說也能明白。
現在德拉吉當不下去了,因為一個援助法案,執政聯盟分崩離析,意大利的政壇馬上就要拿出百年傳統,分裂成兩派開始不共戴天。
不共戴天的結果怎麽樣,和我們沒有一點關係。
我隻能說,這次意大利內部的兩方要是處理好了,沒有進入曆史的循環,它就一定要衰退。
不僅要衰退,還要帶動歐洲整體衰退,被吃幹抹淨,好和美國度過這一段艱難的時光。
要是意大利處理不好,又一次進入了曆史的循環,那麽他們馬上就要堅定選邊站了。在站一邊一段時間後,又堅定的站到勝利的一邊。
比如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