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舉世關注、美國死90萬無人震驚,還有中國人想移民美國嗎?春節這幾天,我跟幾位在美華人認真談了談。
先上結論:很多在美華人都認為,2022年中國人加入美籍,相當於1949加入國民黨!
美國出生的穀愛淩,加入中國籍,代表中國隊出戰北京冬奧!她說:我是北京姑娘
1、【在美華人:要綠卡不要美籍,要鈔票不要選票!】
在美華人,如果還沒入籍的,現在很多都會很“精明”地做出這個選擇——想辦法獲得美國綠卡、但保留中國國籍,這樣可以現在在美國掙錢,將來還能選擇回國發展。即使條件成熟了,他們也不會加入美籍!
“入了美籍,就是不歸路,換不回中國籍了。中國籍才是全球最難拿的。”一位老家河南、持美國綠卡的在美中國公民對我說——大家別太”鍵盤俠“了,看完再評論哦。
綠卡,就是所謂的“永久居民”,除了不能投票,基本上其他方麵與美國公民無異,但國籍仍是中國公民。
“現在在美國有投票權,有什麽用?拜登和特朗普,我哪個都不想選!隻要讓我在這打工賺錢就行。將來萬一美國倒了,我就回河南老家,繼續打工賺錢。”這位在美華人跟我說。
我問他:“河南現在發展也不錯,2020年河南‘硬核抗疫’,今年河南春晚也不錯。現在河南‘又土又現代’,該接地氣的‘土’到底,但治理能力越來越現代。為什麽現在不回河南?”
人家的賬算得很明白!他說:“如果隻是打工賺錢,不考慮未來職業發展,那麽現在美國勞動力貴,在美國幹體力活,還是賺錢的。而且美國人少、房子便宜,我買個遠點的,居住條件肯定比在北上廣漂著強。”
因此,他拿了綠卡,在美國打零工,把賺的錢寄回河南老家。他說,當“美漂”,一點不比當“北漂”攢下的錢少。但前提是,你得會英語!
我問他:“既然你會英語,為什麽還要做體力工作?也可以回中國找一份需要英語、而且賺錢更多的白領工作。是中國賺不到這麽多錢嗎?”
他說:“不是。因為我隻會幹體力活需要的那幾句,我英語沒那麽好,幹不了複雜的工作。隻是,在美國打工,你就必須永遠把自己看作‘打工人’,千萬不要有非分之想,升職加薪與你無緣,你永遠進不了管理層!美國現在歧視亞裔太嚴重,白人老爺不可能讓你當個小主管之類。”
我說:“自己創業呢?美國不是說對創業者友好嗎?不一定非要給美國人打工吧。”
美國華人抗議針對亞裔仇恨犯罪
他聽了以後,跟我吐槽了一大堆美國市場不行、他水平低資源少之類的話。我聽來聽去,聽明白了——假設他真有能力靠幹體力活,在美國創業成功,那他為什麽不直接回中國去創業?中國市場大、語言暢通、沒有歧視,他根本沒必要押上身家性命,在美國投資創業!說到底,他就是想一輩子本本分分做個打工人:既然美國現在適合他打工,他就拿著綠卡,一直在這打工。
但堅決不入籍!
他說:“咱不談愛國,隻談錢。如果是十年、二十年前就已經入了美國籍,那倒也不算虧。過去中國窮,入美籍的人如果有份靠譜工作,那些年也算是在美國吃到了紅利,有一些積蓄,將來萬一美國倒了或者經濟不行了,還能賣了美國的房子,回國過個小老百姓的生活。可我現在入美籍幹什麽?萬一美國真內戰了,撤僑都不能帶上我。”
中國護照,無論走到哪,都能帶你回家
看到了吧,千萬不要低估打工人的智商、不要低估人民的智商!人民忽悠不得。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民主不是。
注:本文討論的就是這批手持中國護照、美國綠卡的在美華人。過去已經入了籍的,就算是美國人了,不在討論之列。我是中國派來的駐美記者,是中國公民、北京市民,也不在討論之列。我從沒想過拿綠卡、入籍之類——沒必要!我在中國媒體幹得好好的,遇到事了拿著我的中國護照去找我的大使館;將來駐美任期一到,或者又趕上美國政府無端驅逐記者,那我一天都不耽擱,立刻買票回國,回去接著當記者,去過不怕疫情、沒有槍擊、聞不到大麻味、與家人在一起的快活日子!
穀愛淩生活照
2、【在美華人:跟中國共鳴更多,手機基本隻上微信、微博、知乎、抖音等。除了網購和外賣,很少用美國APP!】
據我這幾天的深入談話,我發現這些在美華人,平時真的都在用中國的APP!你發的東西,人家都看得見,而且很在意。所以我勸大家,發言要三思,看完再評論,別見了在美華人就噴。
雖然他們人在美國,但其實他們很少看推特、臉書之類,尤其是不看美國的政治新聞。即使上YouTube,也經常看國內節目。可以粗略看作“人在曹營心在漢”。
“為什麽人在美國、卻不上推特、不看美國的新聞?國內好多人想翻牆看呢。”我問一位現在留在美國工作的中國留學生。
他跟我說:“推特上現在戾氣太重了,今天‘黑命貴’、明天‘紐約警察遊行’之類的無聊爭論,根本就是轉移矛盾,徒增噪音,跟我毫無共鳴!還有,美國媒體上,官員現在全都陷入了‘為了反對而反對’,說的話一點營養都沒有,看了浪費我時間。”
這個華人說:比如這個美國議員AOC,除了炒作,就從來沒拿出過有營養的政策或說法,但天天霸屏
我問他:“那你不看美國新聞,怎麽跟美國人打交道?跟美國同事聊啥?”
他說:“在今天的美國,千萬別把一個話題出現在美國媒體上的頻率,等同於美國普通人對這件事的關注程度!”
天呐,高手在民間——這是我聽過的形容美國媒體“脫離群眾”的最狠表達,比“做人不能太CNN”還狠。作為駐美記者,他這話我要牢記!千萬別把工作幹成這樣。
這個留美畢業生說:“對美國的新聞,我隻是泛泛地看看疫情最新數字、拜登新表態、特朗普放大炮等等,跟在中國的人看的深度差不多。大部分美國人,其實連這個深度都到不了。”
2017年,一位熱心觀眾與CNN記者的“搞笑”對話,再次擊穿美媒新聞倫理底線。做人不能太CNN啊。
所以我說,在美華人,除非是那些挑明了反華的,大多數都是跟中國人更有共鳴、跟美國人沒有共同語言!他們隻是找了個適合自己水平和條件的打工之處,獨在異鄉為異客。
而且,用不著我們噴,他們對美國的很多問題、至少對影響切身利益的問題,都心知肚明!美國的根本問題,是政府虛偽、資本冷血。咱揭批這倆事,別把友軍傷害了。在美華人,也是資本之下的打工人而已,是這兩件事的受害者。
當然,反華的境外華人,咱見一個懟一個!但在美華人的主流並不反華,他們都是沉默的大多數,默默看著中美兩大巨人的世紀博弈。
至於那些鐵了心反華的,除了當年在中國犯過事、回不去了、隻能靠抹黑中國賺黑心錢的,就是當年入了美籍、如今眼紅國內當初“不如自己”的同僚越過越好的。
這兩種人,為了滿足自己心裏的落差,做夢都想中國倒台,太可憐了!大家懟完也不必太生氣,咱中國好好發展、繼續崛起,能把他們給氣死。
3、【在美華人認為美國會崩潰嗎?他們以後還回中國嗎?】
美國是否會崩,這個問題其實沒人能答得出來。1985年沒幾人相信蘇聯會解體,安史之亂後唐朝又續命152年,法國6周就投降估計希特勒都沒想到……美國屬於哪種情況?誰也預測不了未來。
很多在美華人是否要回國,最大的問題不是美國會不會崩,而是自己的家庭會不會崩!——在中國的父母,養老怎麽辦?
這問題,是懸在在美華人頭上的一把劍。即使父母現在還年輕,他們也知道,將來他們遲早要麵對這個問題。
現在中國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年紀大了,你遠在美國,怎麽照顧?把他們接到美國,先不說美國醫保能不能上、醫院能不能去得起,僅說生活——父母大多不會英語,到了晚年,被連根拔起,扔到一個離開子女連菜都買不了、門都出不了的地方,就算再有錢,也是跟坐牢沒區別。
尤其是留美學生,父母當年可是賣了房子、供他們來美國上學,難道他們報答的方式,就是讓自己一輩子待在美國,拋棄在國內的父母?別的都不考慮,僅考慮父母養老這個因素,我春節談的幾個華人,都說早晚要回國的。
這事說起來很沉重,但實情就是如此。美國的“一畝三分地”華人論壇上,很多人都在討論這個事。我看來看去,除了回國,沒找到靠譜的解決方法。
有華人對我說,把父母接美國來養老這事,也沒那麽難,比如自己的父母,到了美國以後,每天關在家裏確實悶得慌,於是就建了“美國同城中國老人”微信群。附近類似情況的中國老人,時不時約著跳個廣場舞、打個牌、說說話,抱團取暖,日子也過得去。但他也承認,這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都是一群寂寞老人相互排解的權宜之計,跟國內熟悉的家人朋友一刀兩斷、遠隔重洋、成為字麵意義上的“老死不相往來”,父母的犧牲實在太大!
也有華人說,讓父母留在中國,自己辛苦點、來回飛,但一來時間和金錢成本高,二來在如今疫情的情況下,也沒有可操作性了。
除了養老,更關鍵的還是機會!不少在美華人都覺得,雖然自己現在在美國賺錢多,但未來不一定。
一位老家山東的在美華人跟我說,她經常在抖音上看河南台的《百姓調解》,天天上演婆媳大戰、兄弟爭遺產之類的狗血家庭矛盾,看得津津有味。
哈哈,估計是口音跟山東像,想家了。
但她除了看狗血,還有一個頗有深度觀察——她發現,《百姓調解》中,現在河南家庭的矛盾,大多是“增量矛盾”:很多情況是三兄弟不合,村裏突然多給下來一套房子,他們三人怎麽分;而不是三兄弟僅有一套房子,該怎麽分!前者狗血,後者淒涼。好在現在國內的矛盾多是狗血,不是淒涼。
她說,中國發展變化太快,前些年為了加入美國籍,有人加入美軍、有人投資移民、有人打黑工、有人刷盤子之類的,這些選擇,在2022年已經幾乎沒有中國人會做了。現在還上趕著入美籍,就跟1949年入國軍差不多——不是說美國馬上就要崩,而是說放棄了中國這個高速前進的大船,登上一艘僵在原地還有點漏水的船,不明智。
【最後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麽美國使館門口有那麽多排隊的?】
其實,改革開放後,中國移民美國人數真的很少!中國以全球20%的人口,僅貢獻了美國移民中的0.9%。
美國官方數據:從1980年到2012年,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的總人數,才160萬;這些人裏,加入美國國籍的,才40萬。而美國移民總數4300萬。中國40萬移民,僅占總數的0.9%。
中國移民占比很小,但絕對數字大,加上美國使館工作人員就那麽多,自然在北京的美國使館門口天天有人排隊。
而且,那裏麵也不是都是要辦移民的,出去旅遊的、探親的、留學的、出差的、做生意的、或者像我這樣的駐美記者,都要去排隊拿美簽。當年我也在美國使館門口排了好幾個小時,但這又不代表我想移民。
咱中國要開放,當然要讓一些人往美國跑!
——中國商人,咱不讓他們出去賺美國人的錢,難道讓他們去中國菜市場搶小商販的生意?
——中國遊客,咱不讓他去美國花錢買服務、買商品,難道讓中國人辛辛苦苦給美國出口產品賺到的美元外匯,都要留在中國的銀行等待貶值?
——中國記者,不去駐美,怎麽了解美國一線,輿論陣線怎麽前移?難道靠呆在北京、翻牆發推特懟人?
都2022年了,人員、資金,都必須流動起來,才有價值!隻要做好疫情“外防輸入”,我們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隻會越開越大——美國使館門口的排隊問題,跟中國人愛不愛國一點關係都沒有,根本的解決方法,是美國使館工作人員要多開幾個服務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