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國經濟合作與歐盟“全球門戶”倡議:一帶一路的雙贏或零和博弈?
歐盟提出“全球門戶”倡議,旨在為其他國家發展提出不同於中國“一帶一路”模式的選項。近期,法國和中國簽署在第三國市場合作的協議,引起多方關注。
2月14日,中方宣布同法國簽訂了一個在第三國市場合作的協議,其中涉及17億美元的投資。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該協議涵蓋了在非洲、中歐和而東歐等地區在基建、環保、新能源和其他領域進行項目合作的內容。
路透社報道稱,法國是最早同中國建立第三方市場政府合作機製的國家。中國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訪問法國期間就同法國領導人發表了關於在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聲明。
中法在第三國市場的合作協議被中國媒體稱作中法合作的雙贏。但法國媒體的報道評論說,中國可能利用與法國合作促進提升其在非洲的影響。
去年中國和法國還簽署了在貝爾格萊德建設地鐵的投資協議。塞爾維亞負責交通和基礎設施的部長米哈伊洛維奇說,該工程預估成本達45-55億歐元。
GETTY IMAGES
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到歐洲巴爾幹半島,圖為在黑山共和國的中國基建工程
2021年年底,歐盟推出一套同中國“一帶一路”在全球展開競爭的計劃。
歐盟這項名為“全球門戶”( Global Gateway)的倡議計劃在今後幾年內投入3千億歐元。歐盟將其稱為中國“一帶一路”模式之外的一種“真正選項”。
歐盟還說,該倡議也可以“向國際夥伴展示民主價值如何提供確定性和公平性,向全世界人展示長期的利益。”
歐盟委員會當時透露,“全球門戶”倡議包括在非洲和拉美修建交通、電力和通訊等基礎設施,一些項目已經在計劃和實施階段。
2月18日,布魯塞爾召開了歐盟-非洲聯盟會議。英國媒體報道分析說,歐盟在2017年來首次同非洲領導人的峰會中試圖向非洲國家展示歐盟是比中國更值得信賴的夥伴,重啟同非洲的夥伴關係。
歐盟在峰會上提出倡議,根據這個屬於“全球門戶”計劃一部分的倡議,在未來7年內歐盟要向非洲投入1500億歐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自2015年中法領導人發表關於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聲明後,曾有法國專家在中國媒體上評論說,法國在非洲同中國的經濟合作能夠對接中國的“一帶一路”。
法國是歐盟中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在歐盟當中有舉足輕重的政治影響力。特別是從今年開始法國成為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總統馬克龍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中法經濟協議對中國再添加一層重要意義。
中國官方媒體在報道中法第三國市場合作協議時還特別提到雙方合作的比較優勢和互補性。例如,法國企業在先進製造、環保和工程等方麵具有優勢,而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裝備製造和互聯網等領域經驗豐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2月1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說,下一步,(中法)雙方將繼續積極為兩國企業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創造條件、搭建平台,推動更多示範項目落地,實現多方共贏。
但法國《世界報》則注意到,在中法此一宣布問題上,法國官方更加低調“保持沉默”,和中國的積極報道形成鮮明對比。報道認為,在歐盟推進同中國“一帶一路”競爭計劃的時候,法國政府刻意在同中國合作方麵保持低調。
美國專欄作者布蘭肯希普(Bradley Blankenship)發表評論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和其他方麵提出的替代競爭方案觸及全球經濟發展方案是零和博弈、還是能夠取得雙贏的問題,而法國同中國合作和歐盟的“全球門戶”倡議也涉及到這個問題。
他認為,中國“一帶一路”是作為西方主導的全球化發展模式的另類選項而提出的,現在歐盟似乎想通過“全球門戶”、即不同於中國“一帶一路”的另類選項計劃同中國展開競爭。
中方已與14個國家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第三方市場合作受熱捧
2019-09-06 07:56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的中英雙語版《第三方市場合作指南和案例》(以下簡稱《指南和案例》)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方已與法國、日本、意大利、英國等14個國家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建立第三方市場合作機製。相關人士指出,第三方市場合作是由中國首創的國際合作新模式,近年來廣受歡迎、成效顯著。展望未來,合作朋友圈有望繼續擴大,更多國家、企業將加入,會在更大範圍實現多方共贏。
實現1+1+1>3的效果
“第三方市場合作主要是指中國企業(含金融企業)與有關國家企業共同在第三方市場開展經濟合作。作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模式,第三方市場合作有助於中國企業和各國企業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第三國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和民生改善,實現1+1+1>3的效果。”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副司長吳紅亮對本報記者說。
《指南和案例》顯示,自2015年中國與法國發布第三方市場合作聯合聲明以來,中方已與法國、日本等14個國家達成加強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共識,通過舉辦論壇等形式共同為企業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公共服務。以首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為例,兩國地方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之間簽署了50餘項合作協議,涉及基礎設施、物流、金融等多個領域,協議金額超過180億美元。
談及中日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董事長安永龍夫認為,日中兩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特別在基建領域,中國企業擁有很強競爭力,而日本企業則積累了很多項目經驗和經營訣竅,日中合作能提供價格、品質都有更強競爭力的產品,日本、中國和第三方市場將實現三贏。
吳紅亮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第三方市場合作成效逐步顯現,中法第三方市場合作基金初步確定首個投資項目,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莫桑比克馬普托大橋、埃塞俄比亞吉布3水電站等一批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重大項目順利建成,中方企業、外方企業、項目所在國企業和民眾等相關方都從中獲益。“可以說,第三方市場合作已經成為各方集思廣益、盡施所長、惠及彼此的重要途徑。”
形成5大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靈活多樣是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基本特征。基於企業的商業實踐,此次發布的《指南和案例》歸納了第三方市場合作的5種主要模式,共21個案例,涵蓋鐵路、化工、油氣、電力、金融等多個領域,涉及日本、英國等國的合作夥伴以及印尼、埃塞俄比亞等合作項目所在國。
產品服務類是5大合作模式之一。吳紅亮介紹,產品服務類通常是指中國企業與外方企業在設備采購、認證許可、法律商務谘詢等領域開展合作,共同為第三方市場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比如,莫桑比克馬普托大橋項目由中國交建承建,德國GUAFF公司為其提供監理谘詢服務,參與項目的設計谘詢、施工監督及質量安全控製工作。項目使當地原來兩到三小時的渡海時間縮短至10分鍾左右,同時創造了超過2000個就業崗位,有效改善了當地交通和就業狀況。
《指南和案例》顯示,另4種模式分別為工程合作類、投資合作類、產融結合類和戰略合作類。具體來看,工程合作類通常是指中國企業與外方企業通過總分包、聯合競標等方式,共同在第三方市場開展項目;投資合作類指中國企業通過並購、合資、參股等方式,與外方企業共同在第三方市場開展投資;產融結合類指中外方金融機構通過銀團貸款、聯合融資、轉貸款、股權參與等多種方式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合作;戰略合作類指中國企業與外方企業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戰略合作聯盟等形式在第三方市場開展研發、製造、工程等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合作。
“我們鼓勵企業因時因地因事製宜,不斷創新第三方市場合作模式。”吳紅亮說。
擴大合作朋友圈
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朋友圈正逐步擴大。今年6月份舉行的第10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期間,中英《關於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正式簽署;日前,阿聯酋經濟部長曼蘇裏在出席中國-阿聯酋商務論壇時表示,阿方願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並發揮更大作用,並探討同中方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財政部近日發布的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成果落實情況顯示,中德願意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框架下加強合作,探討第三方市場合作機會……
企業積極推動合作。日前在新加坡,多家中國公司與新加坡和東盟企業簽署諒解備忘錄,以加強雙方在該地區的第三方市場合作,合作領域涉及基礎設施和城市發展、綜合投資開發區項目、國際物流和航運,以及供應鏈建設等。
安永龍夫表示:“非常期待日中兩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合作項目越來越多,日中在第三方市場合作方麵前景廣闊。”
吳紅亮指出,下一步,將深入落實已對外簽署的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繼續與有意願的國家建立合作機製,開展從政策到項目的一攬子合作。統籌利用雙邊、多邊合作平台和資源推進第三方市場合作,努力實現各渠道對外合作互促並進。加強理念、政策和案例的對外宣介,鼓勵更多跨國公司、國際金融機構與中方企業聯合開拓第三方市場。“第三方市場合作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曆史潮流,契合各國開放合作、聯動發展的現實需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記者 邱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