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人拯救德國公司

(2018-01-11 09:37:33) 下一個

落入中國人手中的德國公司

中國公司對德國企業的收購熱潮依然不減。被收購的企業境況如何?中方的影響力有多大?

Symbolbild Deutschland Maschinenbau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企業家早就發現了德國市場。據德國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業務部負責人 彼得·奧托(Jens-Peter Otto)說,自從2010年以來,中國公司對德國公司的收購顯著增加。據德國商報報道,今年以來,意大利的傳統企業倍耐力公司(Pirelli)也以71億歐元的價格易主,從而使中國國有企業中化集團公司從意大利Camfin控股公司手中收購了26,2%的倍耐力股份,成為倍耐力最大的單一股東。雙方簽約夥伴決定從現在開始合作經營由中化集團公司占主導地位的新的競投公司。

中國-金融危機的救星

中國刮起的收購外國企業風最近幾年也刮到了德國,而且這股收購風還會繼續刮下去。在奧托看來,許多德國公司因金融危機財政拮據。而經濟實力雄厚的中國人在這期間拯救了許多瀕臨破產的企業。如今他們在德國看到了利用其技術革新和高科技改造自己產品的機會。中國市場專家奧托認為,中國的產品更多的麵向大眾市場時,德國則能夠根據客戶的要求小批量生產,甚至量身定做。德國公司大多數能夠生存下來完全歸功於盡人皆知的革新。對失去工作崗位的擔憂是毫無道理的,奧托說,“我們看到的是工作崗位不僅得到保障,而將會增加。”

Waldrich Coburg Werkzeugmaschinen

中國收購德國瓦德裏希科堡公司

失敗源於語言障礙?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發表了一項針對這一問題的調查報告。從總的情況來看,每個收購情況都有些不同,麵臨著不同的挑戰和風險。一般情況下,跨文化合作和語言障礙是經常遇到的問題。但是根據許多的評估結果,這樣的收購從另一方麵來說可以令雙方獲益,為雙方相互進入對方市場提供了便利。此外,中國人可以使用通過收購獲得的先進技術來生產自己的產品。

收購的典範

尤其是機械和工具製造行業是最受中國人青睞的投資領域,對此奧托和德國瓦德裏希科堡(Waldrich-Coburg)公司經理貝克爾(HubertBecke)看法一致。被中國人收購的德國公司中,幾乎三分之一屬於機械和工具製造行業。 位於巴伐利亞州的瓦德裏希科堡(Waldrich-Coburg)公司是德國一家大型工具製造商,10年前就被中國人收購。公司經理貝克爾總結了公司被收購之後的優勢。他說:“我們為公司進行更多的投資,繼續推動了公司的發展,擴大了對產品的研發。對於我們的客戶來說,如今我們成為他們比從前更值得信賴的夥伴。” “公司被收購之後有益無害。我們甚至成為收購的典範。”

影響不大 很多自由

Waldrich Coburg Hubert Becker

德國瓦德裏希科堡公司經理貝克爾

對於中方對被收購企業的影響力,專家們也都看法一致。例如被收購的瓦爾德裏希科堡公司隻是在年初商定好框架條件。極少有企業感覺中國投資者施加著很大的影響。奧托甚至了解到,有些德國夥伴由於對行業比較了解,因此成為中國母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代表。由於公司被收購後仍繼續在德國使用德國的專門設備進行生產,因此產品質量也未下降。

中國人做法合理

德國瓦爾德裏希科堡公司對中國人熱衷於收購外國公司表示理解。該公司經理表示:“中國曾經是世界加工廠。現在讓人感到震驚的是,中國現在也要向前邁進。這是一個完全正常的過程。作為世界最大的一個民族,中國人也有權這樣做。未來他們將在世界上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對這種狀況將有很多人難以適應。”

現在,倍耐力公司也必須順應這一正常的過程。據德國商報報道,中國化工集團做出的長遠規劃是,對這家意大利輪胎製造商重新進行整編,將部分公司部門合並到自己的國企。根據規劃,倍耐力今後將分為兩部分,既生產最高檔輪胎,也生產工業用輪胎。

德國科堡機床廠的中國“救星”

阿道夫·瓦德裏希(Adolf Waldrich)90年前在德國科堡成立的機床廠後來成為這個行業的領頭羊。由於瓦德裏希沒有後代,這家家庭企業曾被三次轉賣。在第三次轉手後,該機床廠才得到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default

瓦德裏希科堡機床廠

"如果一家德國公司被美國公司收購的話,沒有人會大呼小叫的。但如果被中國公司收購,那所有的人都會有顧慮。"

瓦德裏希科堡機床廠(Waldrich Coburg)董事長胡伯特·貝克(Hubert Becker)如是說。他本人和美中兩國企業都打過交道。1986年,美國大型企業-因格索爾機床廠(Ingersoll International)收購了瓦德裏希機床廠。在瓦德裏希機床廠工作了40多年的貝克至今回憶起那段曆史都覺得很沉重:"瓦德裏希機床廠的厄運就此開始。因格索爾的三個機床廠生產同樣的機器,形成了自我競爭。而且廠裏的各種決定都由美國的母公司做。"

Waldrich Coburg Hubert Becker

瓦德裏希科堡機床廠董事長胡伯特·貝克(Hubert Becker)

2003年,因格索爾公司宣布破產。瓦德裏希機床廠需要新的投資者。2005年,北京第一機床廠收購了該廠。由於北京第一機床廠是一家國營企業,因此“從廣義上講,瓦德裏希現在也應該是一家中國的國營企業”,貝克坦白地說。

這會有好結果嗎?中國人會將工廠的設備運回中國,讓科堡的工廠逐漸消失嗎?當時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在2005年10月24日公司交接的這一天,北京第一機床廠廠長崔誌成向德國工人做出承諾,瓦德裏希機床廠還是瓦德裏希機床廠。曲向軍是工廠四名經理中唯一的中國人。他告知:"瓦德裏希好比是一棵百年的老樹,隻有在德國才能生存和發展下去。另外我們當初也做了不裁員的承諾。"

四年下來,承諾都得到了兌現。企業從2005年底的500名職工擴大到目前的750人。公司營業額達到一億七千萬歐元,是當初的三倍,利潤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公司還追加了三千萬歐元的投資。既使在全球經濟危機的2009年,公司仍達到了20%的增長率。而德國機床生產行業的業績在同期卻下降了30%。貝克講述道:"我們是德國機床生產行業的例外。我們的情形在業內不多見。經濟危機反而給我們了一個喘息的機會,縮短了交貨期。"

Qu Xiangjun Mitglied der Gesch?ftsführung bei Waldrich Coburg

科堡機床廠管理層之一的曲向軍先生

瓦德裏希科堡機床廠現在的訂單已夠該廠的生產線忙到 2012 年。與北京的合作給科堡帶來了新的客戶。但貝克認為,北京第一機床廠獲利更大。因為客戶知道有科堡作後盾,對產品質量可以一百個放心。他舉了個例子:北京第一機床廠曾按照瓦德裏希科堡的圖紙製造了一款車床。在北京機床展上,這種車床一下子就獲得了五個定單。

貝克說,這不是搶了科堡的生意,因為這都是低價位的產品,而瓦德裏希科堡隻生產高價位的機床。因此兩家公司在市場上形成了互補而非競爭。曲向軍如此評價兩者的技術水準: " 從技術的層次來劃分,科堡在世界上處於金字塔的頂端。而我們處在金字塔的中部。 "

而雄心勃勃的中國人當然不會永遠甘居中遊了。曲向軍認為,即使有一天北京第一機床廠也抵達了金字塔的頂端, " 母子 " 二人也不必為市場份額而打得不可開交: " 世界每年需要重型機床 700 台左右。而瓦德裏希科堡公司每年僅能夠生產三、四十台。我們的目標是爭取那三、四十台以外的市場。 "

與瓦德裏希機床廠的合作可以大大縮短北京第一機床廠攀登技術頂端的時間。曲向軍透露,這也是當初他們收購瓦德裏希的一個重要原因: " 我們收購科堡公司是從戰略層麵考慮的。我們要走國際化之路。收購了這樣的公司我們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

而對瓦德裏希機床廠來說,中國企業的收購給它帶來了新生。貝克講述道: " 我們實際上很自主,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做出必要的決定。我們隻須每年去一次北京,為總公司提交一份年終總結報告,並提出第二年的生產計劃及投資建議。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聽到過一個 ' 不 ' 字。 "

貝克認為,北京第一機床廠讓他們保持德國企業的自主性是其獲得成功的關鍵。

作者:張丹紅/王雪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