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台灣《自由時報》1月8日報道,台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爆料稱,台灣曾經計劃模仿日本在二戰中的“神風特攻”方式,以IDF戰鬥機搭載核彈對大陸進行自殺式攻擊。
觀察者網查詢公開資料得知,台灣在1964年起曾經秘密啟動培養核武器人才,研發核武器的“新竹計劃”,1968年又開啟了以重水反應堆生產武器級鈾235的“桃園計劃”。張憲義是該計劃參與者之一。
台“中科院”前軍官張憲義
1988年1月12日,張憲義在中央情報局協助下叛逃美國,將諸多台灣核武研發機密資料轉交美國政府,並參加秘密聽證會指證台灣核武已接近完成階段。
此前美國已經嚴禁台灣核計劃。1976年更嚴查台灣鈈燃料情況,並且讓蔣經國答應台灣不再研究核武器。張憲義到美之後抖落出來蔣經國主持重啟的以民用核能掩護核武器研製的計劃,美國人的反應非常迅速。
1月12日張憲義到美,1月15日美方會同國際原子能總署突擊檢查中科院核研所,拆卸台灣核能反應堆設施及帶走大量儀器設備,把重水核反應堆改為隻能用於試驗的輕水核反應堆,並將中山研究院的重要數據帶走,還規定以後每年到核能研究所來檢查三次。使台當局核武計劃完全破產。
張憲義去年在美國接受台灣“中研院”副研究員陳儀深的訪問,訪問記錄由遠足文化公司出版成書,將於9日在台灣舉行新書發表會。
據台灣《自由時報》8日報道,張憲義在這本名為《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記錄》的書中稱,當年雖然台“中科院”第二所人員曾明確告訴他們,在美方介入下,台灣被迫已經不能研發地對地中程彈道導彈(可用以攜帶核彈彈頭)。但這不代表在研發完成核武後,台灣就沒有能力將核武投射到中國大陸。
張憲義說,台“中科院”當年曾研究如何將原子彈小型化,以便能裝進IDF經國號戰機的副油箱裡麵。張憲義說:“我們之所以選用經國號戰機,是因為那是我們設計開發的,我們能夠自行修改作戰半徑,我們當時希望將作戰半徑提升至1000公裏以上,這樣才能有效配合核彈的射程。”
掛載3個副油箱的IDF戰鬥機理論上可以達到1000公裏以上的航程,但是掛上副油箱和核彈的IDF按照正常情況是絕不可能突防成功的
張憲義稱,“我們考慮仿效‘神風特攻隊’的做法,利用IDF戰鬥機裝載小型化的原子彈發動攻擊,而所謂的‘神風特攻隊’做法,是指以沒有結婚、沒有家人的誌願飛行員,在事先不知道要載運核武器,隻知道有一項任務是單程的,飛出去很可能再也回不來。”
哈……一機換一城?而且是采用欺騙性的方式,日本二戰鼓勵神風特攻“七生報國”讓人感到的是瘋狂。騙人運載核武器去送死,隻能覺得惡心
張憲義說,因為台“中科院”的計劃已牽涉到踩到美方紅線的問題,美國知道後便決定攤牌。這也是美國在1988年派人到台灣“中科院”核研所,強行拆除與核武發展相關的設施,讓台灣核武發展計劃被迫終止的關鍵原因。
台方資深將領對此稱,台灣的政策是“不製造、不擁有及不使用核武”,既然沒有核武,就沒有以核武攻擊中國大陸的問題存在。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稱,在台灣邁向核子門檻的關鍵時刻,美國大動作出手摧毀台灣核武計劃,絕對與張憲義將核武機密外泄有關,“張憲義事件是台灣核武夢碎的因,也是果”。
目前台灣軍方對張憲義叛逃通緝的時效已經結束。張憲義透露,他到美國後被安排住進華盛頓特區一處由中情局幹員保護的全安屋內;美國政府認為他們夫妻回不去了,便支付一筆額外的安家費,補償他們失去台灣房產的損失,“但金額加起來換不到美國的一間房子”。
台灣所謂對於核武的“三不”顯然不是事實,他們研究核武器以及研究用核武器轟炸大陸的各種方法,這並不是第一次。
作為“高瞻遠矚”的國民政府,其實很早就開始了自己的核計劃,在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驚愕於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威力。蔣介石任命軍政次長俞大維籌組顧問委員會,展開原子彈研究計劃。令“軍政部”撥十萬元法幣作啟動費用,並指示兵工署騰出一間大禮堂作研究人員辦公場所。
1946年6月,國民黨當局成立“原子能研究委員會”。俞大維希望“原子能研究委員會”和稍早成立的“國防科學委員會”緊密配合,進行原子彈研究。在經費十分拮據的情況下,蔣介石指示撥給50萬美金。
1947年4月21日,“國防部部長”白祟禧建議設立“中央原子物理研究所”,同時增加“國立物理科學所”的相關研究設備,要求撥給經費140餘萬美元,外加第一年補充設備費100萬美元,共為240餘萬美元。蔣介石親筆批複白祟禧的簽呈:“目前國庫支應浩繁,外匯亦須節用,所請設立原子物理研究所一案,似應緩辦。”
“緩辦”兩字為蔣介石的原子彈大夢暫時譜下了休止符。
不過,對於蔣介石一家子而言,未能研製成功原子彈用來轟炸解放軍應該是相當大的“遺憾”。美籍華人曆史學家唐德剛曾經記載,1958年宋美齡訪美期間,在電視新聞中有記者問,美國若以原子武器轟炸中國,中國人民將有何反應?蔣宋美齡駭人聽聞地答稱“將再歡迎美軍之動用原子武器”。當場有華僑指責其是不是中國人,蔣夫人一時語塞。
唐德剛的著作中記述,認為是因為尼克鬆的泄密。才導致金門炮戰沒有升級為世界大戰
而蔣夫人對於美國不使用原子彈這種行為顯然是憤憤不平的,美國名媛富留爾考爾斯回憶錄中寫道,在台灣見到宋美齡,宋美齡表示對美國的不滿,她說 ’You Americans are fools. You have the Atom Bomb. Why don’t you throw it on China?’(你們美國人真是笨蛋,你們有原子彈,為什麽不丟到中國大陸?)
五年後的1963年9月,蔣經國訪問美國。蔣經國在好幾個場合都提出攻擊中國大陸核武設施的議題。他在與肯尼迪總統麵晤的前一天,曾造訪美國特務機構CIA總部,還在該總部參加空襲中國大陸核武設施可能性的討論。隨後,在曾任中情局台北站站長克萊恩與繼任者尼爾遜的陪同下,拜訪國家安全助理彭岱,商討攻擊中國大陸,包括突襲大陸核武設施的可能行動計劃,並建議美國隻需對突擊行動提供運輸與技術協助即可。雖然彭岱讚同此舉將削弱中國,但他也忠告此一計劃可能促使北京與莫斯科的重新結盟或引發重大衝突,故此事需更詳盡的研究。
9月11日,蔣經國拜會肯尼迪總統,二人曾討論派遣突擊隊打擊大陸核設施一事,惟肯尼迪疑慮計劃的可行性,並恐重蹈古巴豬灣事件的覆轍,盼計劃務必符合實際;
1965年9月20日,蔣宋美齡於華府在國務卿魯斯克為其舉行的晚宴上,提議美國摧毀中國大陸的原子武器,以絕後患。魯斯克回答,美國如果那樣做,中國必傾全國之力報複,以美國一億九千萬的人口,是無法對付大陸上的六億人口。
對於抗美援朝時期高呼“美國就是聯合國”,強烈支持用軍事手段對付“共產主義”的美國前國務卿迪安·魯斯克而言,與其說是害怕無法對付六億中國人,不如說是根本懶得答複這種無恥的提議
美國人不想做,但是蔣經國想做。原本在1967年,在物理學家吳大猷的勸說下,蔣介石已經準備放棄“新竹計劃”。而在蔣經國的支持下,打著民用的旗號,台“中科院”買來了重水反應堆。“新竹計劃”被迫停止後,又秘密進行了“桃園計劃”,在1988年時,台方認為兩年內就將造成原子彈。結果因為張憲義的叛逃,竹籃打水一場空。
張憲義1月12日叛逃,蔣經國1月13日病逝,經國“總統”讓“經國號”搭載核武器的夢想也就徹底完蛋。從1945年做到1988年,四十三年兩代三人,這千秋大夢也是相當長了。
不過,不管是“夢碎”還是“夢醒”,從1964年羅布泊的轟鳴聲起,他們這場夢早就已經碎了,此後20餘年的夢話不過是讓夢醒的時間來的更早一些,讓統一的步伐更為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