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鮮戰爭中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的恩恩怨怨 (二)

(2017-01-28 17:58:49) 下一個

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民航管理局的一個小房間單獨會麵,一小時後,再到隔壁會議室 。

  小房間裏,麥克阿瑟向杜魯門保證朝鮮戰局已經贏定,還告訴總統,中國共產黨不會發起進攻。同時為自己826聲明中關於台灣的不當言論向總統致歉。

  杜魯門表示這一頁已經翻過去了,麥克阿瑟強調自己絕對不是在搞政治。然後兩人談了歐洲問題,老麥同意在1951年1月調一個師給歐洲,他再次肯定朝鮮戰爭贏定了。

  7點半,在會議室開會,太平洋艦隊司令雷德福,駐韓大使穆喬,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陸軍部長佩斯等人都在場。

  小會大會引起的懸案就是麥克阿瑟到底有沒有說過:在聖誕節(12月25日)前把第八軍撤回日本?

  後來在國會作證時,參會人員都證實麥克阿瑟說過這話,而且老麥還打算在1951年1月在朝鮮舉行大選,然後撤出所有聯合國軍。

  杜魯門在正式會議上,有意把剛才私人談話內容引麥克阿瑟再講一次。

  總統問:“中國或蘇聯進行幹涉的可能性如何?”

  老麥認為中國出兵可能性很小,就算有,也不會超過五萬,在沒有空軍情況下,他們會遭受慘重的傷亡。

  如果蘇聯出動空軍,中蘇兩軍戰場上地麵和空中根本配合不起來。

  9點15分杜魯門離開會議室,將軍們繼續談論軍事細節。這場會議還有個問題,秘書維尼斯.安德遜小姐躲在隔壁房中,在沒有人命令的情況下紀錄了會議談話內容,連杜魯門也說不知道此事(老江湖)。

  會議結束,杜魯門請麥克阿瑟共進午餐,然後各回各家。阿麥拒絕了午餐邀請,因為午餐後回日本,到東京已是晚上,他要早走。

  杜魯門再次熱臉貼個冷屁股,餃子都包好了,這老麥說不吃就不吃。秘書問:要剝蒜嗎?

  杜魯門甩臉就走,到機場冷靜下來,還給送行的麥克阿瑟將軍的優質服務勳章上加上了第四枚橡葉。

  這就是政治人物跟軍人的不同,小不忍則亂太謀。

  戰局急轉直下

  10月19日,平壤被聯合國軍攻占,麥克阿瑟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訓令他在中朝邊境隻能部署韓國軍隊。

  但麥克阿瑟做法是,先用美軍打到邊境,再讓韓國人來駐防。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要求他對這種打法做出解釋,老麥說這是威克島會議上談過的,看不出跟白宮政策有什麽衝突的。

  其實杜魯門與老麥之間的爭執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中國軍隊已經開進朝鮮。直到10月31日,白宮才得到證據,中國人在跟聯合國軍作戰。

  情報最早是10月26日,元山地區的第十兵團司令部上報,他們在戰俘中發現了中國人,戰俘供稱他們部隊在10月16日就跨過了鴨綠江。

  如果時間是準確的,那麽剛剛好是威克島會麵,老麥向杜魯門保證中國不會出兵的第二天。

  11月4日,白宮要求老麥對戰局作出重新評估。老麥回電稱中國人想在朝鮮這條破船上撈回點東西,全麵評估還有待進一步情報積累。

  短短兩天後,11月6日早晨,杜魯門在堪薩斯城接到了艾奇遜的緊急電話,國務卿告訴總統自己在國防部,剛剛收到遠東空軍司令斯特拉特梅耶急電,麥克阿瑟命令他執行轟炸朝鮮新義州與中國安東之間的大橋任務,時間是下午一點。

  國務院知道這種轟炸中國邊境橋梁的行為,在沒有得到英國人同意前,是不得采取的。

  國防部和國務院忙成一亂,最後在11點40分參謀長聯席會議以杜魯門指示的方式,向麥克阿瑟發報:在收到進一步命令之前,一切針對中國東北邊境五英裏之內的目標,都要暫緩轟炸

  11月7日,麥克阿瑟連發兩封電報給白宮,第一封重新評估戰局,中國人的幹涉已經使我們繼續進攻變成不可能,甚至被迫退卻。

  第二封電報還是堅持轟炸中國邊境。

  11月9日,美國國會安全委員會進行了一般性辯論,杜魯門沒有出席。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認為,如果中國人不是希望建立一個緩衝區的話,那麽就是要將我們徹底趕出朝鮮半島,這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現在必須先守住陣地,盡管情況越來越嚴重。

  國防部長馬歇爾指出,麥克阿瑟在朝鮮東麵防線拉得太寬,使危險增加了一層。

  布萊德雷答複是,麥克阿瑟這種打法,自然是想控製朝鮮全境,舉行他設想的選舉。轟炸中朝大橋還是需要聯合國同意一下。

  中情局局長史密斯說:再過15天,鴨綠江就會封凍,沒橋也能過。

  這樣就有點尷尬了,大家不再討論炸橋問題。

  會議最後由艾奇遜作總結,他指出會議同意麥克阿瑟相機行事,但目前不得轟炸中國東北。另外應試探一下能否與北平建立聯係(談判)。

  11月24日,麥克阿瑟命第八軍發動一次“總攻勢”。

  11月28日,杜魯門收到情報匯編,攻勢失敗,而東岸的第十兵團成了“流動狀態”。

  失敗前,麥克阿瑟連用四種不同方式對外公開他對杜魯門的不滿:戰場上之所以倒黴,是因為華盛頓對他進行驚人的限製,把行動限製在朝鮮境內。

  杜魯門並非不想把戰火燒到中國,而是時機未到,他擔心蘇聯會在歐洲動手,而歐洲安全比東亞更加重要。

  而麥克阿瑟這種不負責任的“甩鍋”言論,令美國政界陷入混亂。

  12月5日,杜魯門簽發“禁言令”,

  一,在接到總統書麵通知前,政府所有機構成員,不得未經國務院許可發表相關演說和聲明。

  二,駐外官員(含軍事指揮官),隻可以發布與本部門相關的例行聲明。

  這是針對麥克阿瑟這張大嘴的,但被叫到白宮打屁股的卻是海軍部長馬修斯,他在8月25日發表過“預防戰”演說,老帳重翻,打給麥克阿瑟聽。

  這時,杜魯門已經決心整掉麥克阿瑟,但在11月24日總攻失敗後,杜魯門反而不能把他免職。

  他不能讓輿論上覺得老麥是因為打敗仗被解職,這會引發政治風波,老麥在國內人氣非常高,在國會也是有一票支持者。

  老麥的錯誤是:

  一,妄議中央,居功自傲,二,攪動政局,被人當槍使

  從思想問題變成了政治問題,那麽杜魯門必須政治解決麥克阿瑟。

  美國內部矛盾和協調

  11月29日,麥克阿瑟發白宮發報,重提六個月前舊事,他想讓蔣介石的軍隊投入朝鮮戰場。

  當初對老蔣部隊不屑一顧,現在被中共軍隊擊敗了,又急病亂投醫,杜魯門的反感可想而知。

  參謀長聯席會議複電老麥:你的建議我們在考慮,但這個建議後果牽涉到全世界。

  說白了就是,老蔣一來,英國就撤兵,英國一撤,英聯邦全撤。在英國眼中他們不可能跟一個流亡政權一同作戰,聯合陣線馬上陷於分裂。

  而前一天,11月28日,美軍在朝鮮遭受越來越慘重損失情況下,杜魯門召開特別會議,商討局勢。

  布萊德雷認為朝鮮局勢已經令美軍麵臨災難性的失敗,範登堡將軍建議將駐朝戰機轉移到日本,避免進一步損失。

  馬歇爾將軍代表國防部認為,無論是單獨還是與聯合國一起,美國都不應當卷入與中國的一場大戰。在歐洲兵力不可能抽調的情況下,大戰是不明智的。

  佩斯補充:與會每個人都應當了解,目前能拿得出的兵力隻有第82空運師,而國民軍至少得到明年3月中旬才能投入戰鬥。

  在安全會議上向來打醬油的副總統也說話了,巴克萊插嘴問道:“麥克阿瑟是不是說過聖誕節前士兵可以回家的話?”

  參加過威克島會議的將軍都證實有這話,但現在麥克阿瑟否認了。隻有布萊德雷為老麥辯解,當時老麥這個聲明是想給中共聽的,表示美軍在朝鮮沒有長遠打算。

  巴克萊無法接受這種解釋,麥克阿瑟是“滑天下之大稽”

  11月30日,杜魯門在記者招持會上發表了一項聲明,核心內容:承認聯合國軍在節節敗退,沒想到向來友好的中美兩國,中國人竟然會與聯合國軍作戰,令我們不寒而栗,但美國會堅決獻身正義與和平的偉大事業。美國要團結,把分歧擱在一邊,互相支持。順便說下,希望國會能追加戰爭撥款。

  12月1日,杜魯門邀請國會議員們來內閣開會,想要錢,就得先讓這幫大爺滿足一下好奇心,展現一下大爺們睿智的一麵。

  軍政方麵:杜魯門,艾奇遜,馬歇爾,羅維特,布萊德雷,哈裏曼,勞頓(預算局長),史密斯(CIA局長),索爾斯(海軍上將)

  參議員:麥克拉,泰斯丁,盧卡斯,康納利,惠裏,葛尼等

  眾議員:文森,麥考馬克,理查斯,後沙月光,坎農,哈勒克等。

  布萊德雷站起來向各大佬們就朝鮮戰局作了全麵報告。

  杜魯門請大家聽完報告後暢所欲言。

  議員們提出了一些極具深度的戰略性問題:

  一,從華盛頓到朝鮮有多少公裏?

  二,在朝鮮飛機有多少架?

  三,為什麽事先沒有收到中國人參戰的情報?等等

  布萊德雷作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耐著性子一一解答這類問題,但議員們仍然不滿意。

  CIA局長史密斯起身,幹脆攤開一張大地圖,告訴議員們,哪裏是朝鮮,哪裏是東京,哪裏是北平,哪裏歐洲,哪裏是華盛頓。

  議員們反問:請問為什麽不能盡全力進攻中國,朝鮮跟歐洲有什麽關係?

  史密斯告訴他們,蘇聯剛剛舉行了規模50萬人以上的軍事演習,集中演練了渡河和空運,同時還重整了西伯利亞部隊,統一了指揮係統,史密斯有個長處是,不用看材料就把數據說得清清楚楚。

  大多數議員安靜了,但惠裏仍然追問,CIA的情報來源是哪裏?現在說的是不是全部情報?

  杜魯門不得不請史密斯結束報告,對議員會說,任何問題可以繼續以書麵方式提交,但戰局危急,迅速撥款極為重要。

  12月3日,麥克阿瑟發來戰局報告,專業文件,很長,隻能整理摘錄。

  麥克阿瑟致參謀長聯席會議(1950年12月3日):

  一,我第十兵團正以最快速度撤到鹹興地區,第八軍情況危急。沃克將軍無法守住平壤地區,敵人(中國人民誌願軍)一旦加大壓力,他將被迫撤至漢城。

  第八軍與第十兵團已無法會合,就算會合也沒有任何好處。他們在數量上處於絕對劣勢,分開行動,反而有利於海上補給和自由活動。

  二,防線由北到南被山嶽地帶分割成兩部份,我軍兵力單薄,所以攔腰在朝鮮建立一條防線不具可行性。

  這樣一條防線從空間計算約為120英裏,從地麵計算約為150英裏。如果把我指揮的七個師布置在這條防線上,那麽一個師將承擔長約20英裏的防線,敵人在人數上占有絕對優勢,而且夜間滲透力極強。

  這樣的防線如果沒有縱深的後方就不具備力量,其結果是被包圍殲滅或各個擊破。對付北朝鮮軍隊這樣的戰略思想是可行的,但對付中國陸軍就不可行。

  三,中國陸軍估計有二十六個師投入了戰鬥,在敵人後方至少還有二十萬人,在這一切後麵還有共產黨中國的全部軍事潛力。

  因此如果沒有最大數量的地麵部隊增援,勝利是渺茫的,而實力不斷地被消耗,最後全軍覆沒,是可以預期的。

  我所執行的計劃原以北朝鮮軍隊對對手,現在已完全過時。這就需要重新製訂計劃,時間是重要的,每一個小時內敵人的力量在增長,我們的力量在削弱。

  杜魯門批示的回電要求麥克阿瑟在新計劃出台前,收縮兵力,集結固守灘頭陣地。

  但這時英國人坐不住了,他們是最早參加聯合國軍行動的,當時想法估計是就是群毆,反正是老大在打,自己在邊上踹幾腳,完美收工。

  現在打架的對像變了,中國人突然成了戰爭對手,而且自己被揍到。英國首相克萊門特.艾德禮要前往華盛頓跟杜魯門麵談。

  因為,上麵說的11月30日杜魯門的記者招待會上,他說出了令歐洲無比恐懼的話。

【後沙月光,察網專欄作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