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鮮戰爭中杜魯門和麥克阿瑟的恩恩怨怨

(2017-01-25 19:11:05) 下一個

關於朝鮮戰爭的文章太多太多了,因為作者的立場不同,總會把自己的觀點夾雜在裏麵(表麵上是挖掘蘇聯檔案),成了另類政治宣傳品。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的偉大意義值得銘記。

一,此後再也沒有哪個列強敢輕易用武力對付中國,

二,給國內肅清切斷西方代理機構(宗教類)提供了最佳機會,

三,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國家意識迅速樹立起來。

從戰爭的另一方,也就是美國人的視野去看,也許能給我們不同的收獲。

杜魯門總統是在美國時間1950年6月24日晚上十點多接到國務卿艾奇遜打來的電話,當時總統在密蘇裏州度周未,國務卿在馬裏蘭州。

艾奇遜報告了一個極其重大消息:北朝鮮人開始進攻南朝鮮了。

第二天下午兩點,總統專機從堪薩斯起飛,三點十五分抵達華盛頓,並通知美國軍政要員前往布萊爾大廈參加緊急會議。

他們是:陸軍部長佩斯,海軍部長馬修斯,空軍部長芬勒特,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陸軍參謀長柯林斯,空軍參謀長範登堡。國務院方麵有:艾奇遜,副國務卿韋伯,助理國務卿臘斯克和希克森。

一到會場,大家先準備吃晚餐,杜魯門告知大家,在服務員退出前,不要進行任何討論。總之,先吃飯,再談事。

會議開始後,首先是艾奇遜匯報了相關情況,關於朝鮮局勢的主要來源是駐漢城大使穆喬的電報。

另外聯合國安理會也已經通過決議,宣布北朝鮮破壞了和平,並要求他們撤出部隊。

匯報完畢,杜魯門要求艾奇遜提出國務院和國防部的建議,老大總是不急於表態。艾奇遜提了三點建議:

一,麥克阿瑟將軍應著手撤離美軍顧問團,為此必須先守住機場和港口。

二,應命令麥克阿瑟以空投方式為南朝鮮軍隊提供軍火和給養。

三,應命令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同時,白宮發表聲明:美軍將阻止對台灣的任何進攻,而台灣也不得進攻大陸。

杜魯門插話:第七艦隊應迅速從甲米地(菲律賓呂宋島南部)北上,但在到達台灣海峽之前,不發表任何聲明。

老是有人說毛澤東部署“抗美援朝”,招來第七艦隊,打亂了收複台灣步伐,其實打不打,第七艦隊都要來。為黑而黑就沒意思了。

在美軍將領中,範登堡主張給予空軍和海軍支援就夠了,而柯林斯則認為,如果南朝鮮軍隊被擊潰,美軍必須使用地麵部隊。

布萊德雷將軍建議美國總要在什麽地方劃條線,杜魯門堅決支持劃線,當時美國考慮主要是蘇聯的幹預。

杜魯門指示三軍參謀長作好一切必要準備,一旦聯合國那邊搞定出兵程序,立即發布軍令,動用美國部隊。同時,把第七艦隊交給麥克阿瑟指揮。

26日,南朝鮮大使把李承晚總統求救電報交給了杜魯門,杜魯門安慰了這位幾乎崩潰哭泣的大使:隻要堅持,勇敢的捍衛自由和民主,最後的勝利是屬於他們的。

然後,李承晚就連滾帶爬逃離了漢城,轉移到了大邱。

當天晚上,原班人馬又在布萊爾大廈開會,討論麥克阿瑟電報。老麥說南朝鮮軍隊馬上就要全線崩潰。

杜魯門指示國防部長同老麥通一次變頻無線電話,傳達總統指示。杜魯門命令麥克阿瑟使用他指揮下的海空軍去支援南朝鮮,但隻能限於三八線以南地區

27日,杜魯門與國會領袖開會,通報朝鮮局勢,國會領袖一致同意總統采取的行動,下午,共和黨領袖杜威也表態支持。

1950年6月27日,白宮發表了總統聲明:指責北朝鮮,並表示準備軍事幹涉。

東京與華盛頓之間有個微妙的問題,麥克阿瑟跟杜魯門一直沒有建立個人關係,杜魯門不止一次要召回麥克阿瑟回國麵談,但都遭到拒絕。

6月29日晚間,蔣介石通過駐美大使表示,願意派三萬三千名地麵部隊入朝作戰,杜魯門第一反應是接受這番好意。

但艾奇遜提醒總統,這些全是陸軍,運送,給養必須由美國負責,而且已經派出第七艦隊保護台灣,台灣軍隊卻跑到朝鮮打仗,這與美國政策有矛盾。

6月30日早晨,杜魯門還是傾向於接受蔣介石的主動請戰,清晨五點,陸軍部長佩斯打來電話,轉達老麥意見,他要派一個團前往朝鮮投入戰鬥,並再準備兩個師。

杜魯門同意老麥一個團的意見。上午七點開始,杜魯門邊吃燒餅油條,邊聽取軍方匯報。

八點半,通知軍方將領開會,討論蔣介石出兵和老麥增加兩個師的意見。老蔣已經保證三萬三千人在五天內就可以出發,時間緊迫呀!

另外,杜魯門請大家研究一下毛澤東可能的行動,還有蘇聯在巴爾幹半島和柏林,伊朗的可能行動。

三軍參謀長及艾奇遜一致否決了讓老蔣參戰的意見,國民黨軍隊比南朝鮮軍隊好不到哪去。

7月12日,沃克中將抵達朝鮮,建立了他的第八軍司令部,並指揮聯合國軍,但這時美軍仍在節節敗退。

麥克阿瑟既不喜歡指揮聯合國軍,也不願意蔣介石參戰。從軍事角度看,他認為老蔣軍隊來朝鮮,等於給美國拴上沉重的鎖鏈,還是呆在台灣壯壯膽比較好。

7月31日,老麥飛往台灣,正式拒絕了蔣介石的請求,蔣介石又提出把國軍交給老麥指揮,阿麥回答這是不妥當的。

杜魯門告誡過老麥在台灣不要談任何政治事務,隻限軍事,所以老蔣一提政治就被老麥岔開。

 

p.jpg

 

麥克阿瑟在政治幼稚是眾所周知的,他反對把蔣介石當球踢來踢去,甚至支持蔣介石不如趁機進攻大陸,這樣美國就能擺脫他,而美國要永遠不承認共產黨中國。杜魯門對這些意見非常反感。

台灣之行後,蔣介石侍從室放話說麥克阿瑟與蔣總統取得了一致意見。白宮馬上派人向麥克阿瑟解釋美國政策,老麥才答應以一個標準軍人來接受它。

杜魯門再一次原諒了老麥,親自對媒體洗地,說麥克阿瑟與自己關於台灣的意見一致。

為了更加明確和保險,8月14日,參謀長聯席會議經杜魯門批準,通知麥克阿瑟:美軍目前在台灣隻限輔助性的行動,不能答應國民黨的要求。

但在8月26日,麥克阿瑟卻向媒體發表《致退役軍人協會主席的聲明》,主張把台灣變成軍事侵略據點,暗諷杜魯門對共產黨人實行的是姑息政策。

老麥的話,不但引起了中國和蘇聯的強烈反應,連英國也聽不下去,給白宮帶來了極大的政治壓力。

杜魯門這時已經在考慮用布萊德雷將軍替換掉麥克阿瑟,另一種折中辦法是日本仍歸老麥管,但朝鮮和台灣劃歸別人。

杜魯門考慮再三後,放棄了這兩種做法,撤職和降權都會影響美軍在遠東的威望。這種遷就在麥克阿瑟眼中變成了中央拿他沒辦法。

老麥的826聲明在美國國防部和軍方都引起了極大震驚,大家紛紛表示要緊密團結在杜魯門總統周圍,與麥克阿瑟錯誤言論作鬥爭。

國防部長約翰遜發電報給老麥:總統指示你收回你的聲明,因為你關於台灣的各項論點與美國及美國在聯合國政策相衝突。

麥克阿瑟收回了這封已經公開給媒體的信,這對他來說是種羞辱。杜魯門馬上又寫長信給麥克阿瑟,擺事實,講道理,連誇帶嚇,算是給他一個交代。

 

p.jpg

 

9月15日,仁川登陸戰開始,第一陸戰師和第七步兵師登陸後,建立了橋頭堡。接著,這兩支部隊和阿爾蒙德的第十兵團,一路向漢城推進, 第七步兵師與第八軍第一騎兵師勝利會師。9月28日,奪回漢城。29日,李承晚政府遷回漢城。

杜魯門給麥克阿瑟發去了熱情洋溢的賀信,同時指示他,無論如何不得越過朝鮮與中國東北的邊界,嚴禁對中國東北使用空軍或海軍。

根據指示,老麥提出了三八線以北的作戰方案:第八軍沿西海岸向北挺進,第十兵團在東海岸的元山實施登陸。9月29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批準此計劃。

10月2日,老麥報告,南朝鮮軍進展迅速,一路順利。

但從10月3日開始,杜魯門不斷收到電報,電報裏都是同一件事:中國共產黨軍隊要入朝參戰。

印度駐北京大使潘尼迦在被周恩來召見後得知,中國的態度是:如果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將出兵援助朝鮮。不過,如果隻是南朝鮮人越過三八線,中國將不采取這種行動。

這份電文白宮很快就轉給了麥克阿瑟,另外從莫斯科,斯德哥爾摩,新德裏也發來同樣的報告。

那麽美國為什麽不相信周恩來的警告呢?

一,潘尼迦是主要信息來源,但他一直被西方認為是共產黨同情者,這家夥充其量不過是中共的宣傳傳聲筒罷了。

二,第二天(10月4日)聯合國馬上就投票表決,表決一過,聯合國軍司令官將有權在北朝鮮作戰。所以周恩來要抓住這機會對聯合國進行恫嚇。

美國之前也一直在考慮中國對朝鮮的軍事幹涉可能,而且也給麥克阿瑟發過指示,以應對這種事變。

9月20日接掌握國防部的馬歇爾將軍也提出過建議,杜魯門批準了他斟酌的電報:

“中共如果不事先聲明在朝鮮公開或隱蔽使用大量部隊,你有權根據自己判斷采取行動。在任何情況下,如果要對中國境內進行軍事活動,必須事先得到華盛頓的批準。”

10月9日電報發到麥克阿瑟司令部,杜魯門這時非常擔心麥克阿瑟的行為,他決定跟麥克阿瑟見一次麵。表麵理由很簡單:

一,他們沒有過個人接觸。

二,作為美軍最高統帥和遠東最高司令官應當互相認識。

以前麥克阿瑟呆在日本,不管幾道金牌召見就是不來見皇上,用杜魯門的口氣說:他感到遺憾。總統從6月份就已經明顯感到麥克阿瑟剛愎自用,目中無人的態度。

老麥眼光隻盯著自己的地盤,而白宮的眼光則是全世界,要讓麥克阿瑟明白誰才是老板,必需做一次麵談,提高他的政治覺悟。

更重要原因是北京揚言要軍事幹涉朝鮮事務(美國語境),杜魯門要當麵從他那裏了解到第一手情報和判斷。

在杜魯門再次暗示召見時,麥克阿瑟仍以軍務繁重無法脫身謝絕。杜魯門提議在太平洋某個地方見麵,這樣,麥克阿瑟總算答應見麵。

 

p.jpg

 

雙方地點定在了威克島(位於中太平洋,距夏威夷2000海裏)時間是10月13日至17日之間。

美國曆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的將軍,總統還得飛到他的地盤求見麵。不過,要是羅斯福在世,麥克阿瑟早就屁顛屁顛跑來,他死後,就沒有壓得住老麥了。

10月11日,下午總統專機離開華盛頓,在聖路易停留一夜,12日下午兩點半繼續飛行,降落在加州蘇森空軍基地。

午夜飛機重新起飛,杜魯門睡到早上五點,吃過燒餅油條,溜噠到了駕駛室,在副飛行員位置上坐著。

當時是夏威夷時間淩晨三點,外麵一片黑暗。向下能看到太平洋上軍艦的點點燈光。

這些美國軍艦是按著總統飛行線路,接力護航的,萬一飛機掉海裏,他們能第一時間趕到,美國總統出行是全球最牛的。

最後飛機在珍珠港希克姆空軍基地降落,總督斯坦巴克,太平洋艦隊司令雷德福上將率文武百官早早在機場列隊迎侯。

杜魯門總統視察了珍珠港,對身邊陪同人員語重心長的說道:這是美國人民永遠不能忘記的悲劇。

看到基地建設日漸強大,總統欣慰的說道:很好嘛,啊,沒有強大的軍隊,就沒有強大的祖國,同誌們辛苦啦!

中午,杜魯門總統興致勃勃的來到水兵俱樂部,與官兵們共進午餐,合影留念,並在飯後發表了重要講話。

下午,總統前往特裏普勒陸軍醫院,親切看望了那裏的醫護人員,並囑咐他們一定要精心照顧好從朝鮮戰場回來的傷病員,讓他們早日恢複健康就是你們對祖國人民的最好回報。

醫院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天色漸晚,護士們才依依不舍的送走了杜魯門總統。

10月15日(當地時間),破曉時分,專機抵達威克島。

前麵還有一架隨從人員飛機提早到達,麥克阿瑟坐在車裏沒有下來迎接,後來以訛傳訛變成了麥克阿瑟沒有出來迎接總統,全球媒體都很能搞事情。

杜魯門出艙門時,麥克阿瑟已經等侯在扶梯下,穿著軍服,戴著舊軍帽,但沒有行軍禮,杜魯門一直耿耿於懷。

p.jpg

 

在記者一通亂照後,兩人共坐一車前往民航管理局的一幢房子裏,單獨會談了一個小時。這次會談,後來成了懸案。

【後沙月光,察網專欄作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石牙三子 回複 悄悄話 我早就認為,沈誌華動機不純。販賣私貨貌似手段高明,其實狐狸尾巴騷氣衝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