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結局: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詩篇八十八篇隨想
詩人如此祈求,
(可拉後裔的詩歌,就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訓誨詩,交與伶長,調用麻哈拉利暗俄)耶和華拯救我的神阿,我晝夜在你麵前呼籲。
願我的禱告達到你麵前。求你側耳聽我的呼求。
(詩篇八十八章1-2節)
死亡將臨時,詩人仍稱呼“拯救我的神”,晝夜呼求,願禱告達到主前。這正顯出他在盡頭之際,最渴望是親近神,確認與神的關係,並在神垂聽中得安慰。
詩人感歎人生的結局,
因為我心裏滿了患難,我的性命臨近陰間。
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如無力的人一樣。(無力或作沒有幫助)
(詩篇八十八章3 -4節)
苦難人生,生命漸入終點,人如同下坑者,無力無助,顯出死亡是眾人無法逃避的歸途。
你的忿怒重壓我身。你用一切的波浪困住我。(細拉)
(詩篇八十八章7節)
這是人生在罪中的真實寫照。人在神麵前毫無力量,祂的忿怒如波濤層層壓來。因為世人都犯了罪,沒有一人能夠逃脫。
經上說,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
最終,神的公義審判必然臨到。凡名字不在生命冊上的人,都要麵對那無可逃避的結局。
經上又說,
“看哪,我必快來。賞罰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啟示錄22:12)
“你把我所認識的隔在遠處,使我為他們所憎惡;我被拘困,不得出來。”(詩篇八十八章8節)
我認識一位姐妹,她的弟兄在國內家庭教會中擔任財務長老。因管理弟兄姐妹自願奉獻的財務,他被當局以“非法集資”的罪名拘禁,至今已將近兩年。這位姐妹被迫帶著年僅五六歲的女兒流亡海外。那位長老在獄中寫信給妻子和女兒說:“我不明白為何自己無罪卻被關押,但在拘留所裏,我仍向等待判刑的人傳福音,已經帶領五、六個人信主。這或許就是神的美意。”
“我的眼睛因困苦而幹癟。耶和華啊,我天天求告你,向你舉手。”
(詩篇八十八章9節)
即使身陷囹圄,長老依然在困境中呼求天父,向人傳揚福音。他的處境提醒我們,神的道路常出乎人意,但在隔絕與患難中,仍有信心的光在黑暗裏顯明。神的同在與美意,並不因環境的艱難而缺席。
10至12節中,死亡的陰影如深淵般壓來,冰冷、寂靜、無聲,吞沒一切光亮與盼望。呼求神的聲音似被黑暗吞沒,孤獨與絕望如同重壓,生命的脆弱在死亡麵前暴露無遺。
尚未明白永生的奧秘,舊約的以色列人在黑暗中仰望,卻心向那位應許的彌賽亞——耶穌。祂戰勝死亡,使陰影中的恐懼被微光穿透。黑暗深處,憐憫與拯救如細流潛行,信心在幽穀紮根,盼望在絕境間悄然綻放,提醒人們:即便死亡可怕,救贖的光終將照亮幽深的穀底。
十三至十四節中,詩人臨近生命盡頭,向天父呼求:“耶和華啊,我呼求你,我早晨的禱告要達到你麵前。耶和華啊,你為何丟棄我?為何掩麵不顧我?”(詩篇 88:13–14)這呼求與哀歎揭示了人在麵對死亡時的孤獨與恐懼,以及對神深切的渴慕。
新約的福音為這種盼望提供了答案:耶穌親自進入死亡,並在複活中戰勝了它,“死亡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裏?死亡啊,你的刺在哪裏?”(哥林多前書 15:55)“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哥林多前書 15:57)信靠祂的人因此得以超越死亡,進入永恒的生命。
我自幼受苦,幾呼死亡。我受你的驚恐,甚至慌張。
你的烈怒漫過我身。你的驚嚇,把我剪除。
(詩篇八十八章十五,十六節)
人生如此無助,
這些終日如水環繞我,一齊都來圍困我。
(詩篇八十八章十七節)
古人雲,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詩人也有如此人生的困惑,
你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遠處,使我所認識的人,進入黑暗裏。
(詩篇八十八章十八節)
在舊約的神學視野中,罪使人與神隔絕,而這種隔絕也蔓延至人與人之間。人的墮落與困苦,使曾經親密的友人也退入遠方,無法理解或靠近,冷漠常是人生的狀態之一。
我讀不懂詩篇八十八章,是因為我生命的膚淺與軟弱並貪戀世界!
直麵人生才明白死之真實,而向死而生才有了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