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首新歌

(2025-11-13 07:46:29) 下一個
一首新歌
詩篇九十六篇隨想
詩篇九十六篇是一篇最熟悉的詩歌.從信主後總是在不同的場合聽到主內弟兄姐妹唱著這歡快旋律的歌。然而我心裏總是不明所以,我們的日子如此快樂嗎?讀經隨想至此,我忽然間有一種感動湧上心頭,唯有真實身陷苦難的民族才能唱響最歡樂的歌!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
(詩篇九十六章一節)
這“新歌”,是民族苦難中向神仰望的歌聲。在律法之下,以色列民無法行出完全的公義;因此詩人帶領族人,盼望那能更新生命的救恩——這救恩將借著神所揀選的民,傳揚到萬邦萬族。
這歌有關神的"名"與"救恩",
要向耶和華歌唱,稱頌他的名,天天傳楊他的救恩。
(詩篇九十六章二節)
在紅海,神的名帶領以色列走過水的深淵,然而在迦南的曠野以色人迷失了神的名,少年人大衛因著神的名擊倒巨人哥利亞,建立人間王國。而後他軟弱縱容肉欲奸汙人妻,偷刀殺人,神的名再次在以色人中黯淡無光。
以色列人明白救恩嗎?這個問題我需捫心自問。
在列邦中述說他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他的奇事。
(詩篇九十六章三節)
在信主近三十年的日子裏,我大多數時候的禱告是為了自己能有穩定的工作,以求更多的財富;也為身體健康禱告,但很少真實地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馬太福音 6:33)。我似乎更在乎如何過美麗國的中產日子,鮮有談起神的榮耀與奇事(詩篇 96:3)。如此而言與外邦人何異?我真明白救恩嗎?
古人雲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史記·貨殖列傳》
民之性,因利而動。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人所看重的是可見的利益,追求著今生的驕傲和肉體的享受。人心奔走於功名之途,晝夜不息,然而所得的,不過是轉瞬即逝的榮耀與空虛的滿足。
然而經上說:
因耶和華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
他在萬神之上當受敬畏。
外邦的神都屬虛無,惟獨耶和華創造諸天。
(詩篇九十六篇四,五節)
詩人指出,名與利之所以為虛空,是因為它們出於人手所造,不能賜人生命,隻能暫時裝飾肉體的驕傲。外邦的神亦然,不過是人心欲望的投影,是虛無的象征。
惟有創造天地的耶和華,是永恒真實的源頭。他的榮耀不依附於人的獻祭,也不因人間的權勢而增減。人的名利終必歸於塵土,惟有敬畏神、行在祂真理中的生命,才不落入虛空。
正如主耶穌所說: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約翰福音十四章六節)
在人的虛空中,唯有基督顯出真生命的光,使人不再為虛無而勞碌,乃因真理而得安息。
如何回應神的恩典,詩人如此說,
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拿供物來進入他的院宇。
當以聖潔的妝飾的或作為,敬拜耶和華。全地要在他麵前山抖.
(詩篇九十六篇八,九節)
神不看人手中的供物,
祂看那心中的純潔.
敬拜不是儀式的聲響,
而是靈魂歸向光的姿態。
聖潔,是恩典的回聲。
當人被救恩觸及,舊衣脫落,心靈更新,
那生命便成了活祭,
在塵世的喧囂中,散發出屬天的香氣。
回應神的恩典,
是讓自己成為祂榮耀的映像——
以聖潔為衣,
在祂的光中安然而立。
經上又說,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羅馬書十二章一節)
解經家認為,《詩篇》第九十六篇是大衛為迎接被擄的約櫃回歸聖城所作的詩歌。
那日約櫃歸錫安,聖城歡騰,
民眾擊鼓歌舞,喜樂滿溢。
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
願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歡樂。那時林中的樹木,都要在耶和華麵前歡呼。
(詩篇九十六篇十一,十二節)
我的心可曾因信仰被堅立而充滿喜樂?
可曾陪伴軟弱的弟兄,多走那多出的五裏路?
可曾因堅守信仰而失去世上的利益?
可曾因信仰被人譏諷、被世人嘲笑?
可曾因追求公義而遭受逼迫?
……
我沒有,但我有車子被人撞後得到保險賠償的心中的竊喜。
我們人生的喜樂是因著耶穌是從亙古到永遠做主為王的神,如經上說,
因為他來了。他來要審判全地。他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他的信實審判萬民。
(詩篇九十六篇十三節)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